张玲玲
目的 了解咸宁市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肺炎克雷伯菌所致的感染及其流行情况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对咸宁市中心医院相关病历查询和临床检验科细菌培养进行资料分析,收集住院患者的痰、血、脑脊液、腹水等标本中分离出的112株肺炎克雷伯菌,分别进行药敏试验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结果 112株肺炎克雷伯菌对20种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的7种抗生素依次为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克洛、哌拉西林、氯霉素、头孢呋辛、复方新诺明;较敏感6种抗生素依次为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和头孢他啶.同时发现从112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46株产ESBLs,产ESBLs菌对常规药的耐药情况更严重,但对碳青霉烯类药敏感.结论 咸宁地区肺炎克雷伯菌耐药较严重,针对肺炎克雷伯菌所致的感染应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用药或联合用药,推荐碳青霉烯类药为产ESBLs菌的首选药.
作者:龚春红;黄金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寄生虫病是医学传染病学的必修内容,是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的基础课之一,已经涉及医师系列、技术系列、护理系列多个层面的教学工作.随着我国对寄生虫病防治政策的重视和整体水平的提高,过去曾经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丝虫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但随着地区间和国际间交往的频繁,一些寄生虫病有抬头趋势,如疟疾、土源性寄生虫病等,并出现一些新的输入性寄生虫病,如罗阿丝虫病等[1].
作者:邹洋;冯曼玲;谷俊朝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肾嫌色细胞癌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方法 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2010年期间经后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病理确诊肾嫌色细胞(ChRCC)的11例患者,对其临床症状、影像学特点、病理及免疫学表现进行总结,对其预后进行随访跟踪评估.结果 11例患者的影像学均无明显特征性的表现,依靠病理确诊,具有相对特异的免疫组化指标,11例患者全部按时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3个月.1例T2N0M1患者术后1周立即开始给予舒尼替尼进行靶向药物治疗,9月后复查腰椎MRI病灶评估SD.余10例患者未见肿瘤局部复发或转移灶.预后良好.结论 微创手术是早期肾嫌色细胞癌的首选治疗方式,靶向药物治疗对中晚期患者具有确切疗效.
作者:冯自卫;陈庆科;冼志勇;刘久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双极等离子电切改良Milner法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 采用奥林巴斯双极等离子电切系统,改良Milner分段分区法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52 min,切除前列腺组织平均50 g.所有病例未发生永久性尿失禁及电切综合征.术后尿流率、残余尿量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均得到了明显改善.结论 采用奥林巴斯双极等离子电切系统改良Milner分段分区法进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既能手术准确定位,保证手术质量,又可减少术中出血,能有效减少手术时间延长所致电切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朴仁京;李洪秀;翟德军;任山;张喜维;邹恩泽;杜刚;齐健;张健;刘靖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 RNAi)是通过正反义RNA片段形成的双链RNA(double - stranded RNA, dsRNA)特异性地抑制靶基因转录后的表达,引起基因表达沉默的一种现象[1].
作者:罗武;张春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抗组氨酰-tRNA合成酶(Jo-1)抗体、抗干燥综合征(SS)-A抗体、抗SS-B抗体等非特异性抗体及抗核糖核蛋白(RNP)抗体、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Sm抗体等特异性抗体在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的意义,并与抗核抗体(AN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比较.探讨特异性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在儿童SLE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60例SLE患儿作为疾病组,40例非SLE自身免疫性疾病患儿作为对照组.利用间接荧光法测定ANA抗体,免疫印迹法测定抗Jo-1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RNP抗体、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结果 ANA抗体、抗dsDNA抗体、抗RNP抗体、抗Sm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在儿童SLE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6.7%、48.3%、31.7%、30.0%、20.0%、18.3%,与对照组比较(22.5%、10.0%、7.5%、5.0%、5.0%、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NA的敏感性显著高于其他3种抗体,而其他3种抗体的特异性明显高于ANA;抗dsDNA抗体、抗RNP抗体、抗Sm抗体的特异性分别为95.0%、92.5%、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dsDNA抗体与抗RNP抗体、抗Sm抗体均无相关性.自身抗体的联合检测对儿童SLE敏感性的提高有明显的改善,但对特异性的提高则无明显改变.结论 抗dsDNA抗体、抗RNP抗体、抗Sm抗体在儿童SLE诊断中特异性较高,而敏感性差异较大,其中抗dsDNA抗体的敏感性高.此3种特异性抗体在SLE诊断中的互补作用显著.自身抗体的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SLE诊断的敏感性.
作者:肖燕青;高飞;刘海英;陈励和;郭彩娇;关啓鸿;皮蕾;刘云峰;江志锐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术中胆道造影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2006年9月至2010年12月北京丰台长辛店医院及东城区第一人民医院180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行LC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其中20患者在术中经胆囊管插管行胆管造影(IOC)的临床数据.结果 20例LC术中胆管造影18例成功,成功率90.0%,术中发现胆总管结石2例,经中转开腹行胆总管切开取石,胆管变异1例;平均造影时间15±10.50 min.结论 LC中胆管造影操作较为简单方便、显影清晰、成功率高,既能发现术前未能发现的胆总管结石,又能发现胆管解剖变异;并能够有效地降低胆管残石率,及时发现术中胆管损伤,提高了LC的手术质量和安全性.
作者:王晓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前白蛋白(PA)、腺苷脱氨酶(ADA)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含量在乙型肝炎患者不同模式组的差别,比较血清PA与其肝脏酶的关系.方法 54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大三阳、小三阳、小二阳3组,分别进行了实验指标的检测,血清乙肝两对半定量采用时间分辨荧光技术(TRFIA)法,血清HBV-DNA定量采用荧光定量PCR法(FQ-PCR),肝功能指标测定使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结果 大三阳组HBV-DNA定量阳性率(92.6%),显著高于小三阳组(33.7%) 和小二阳组(41.5%)(P<0.01);ADA及ALT水平在小二阳、小三阳、大三阳组中浓度依次升高;大三阳组PA含量和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 与小二阳、小三阳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 联合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含量与PA、ADA、ALT,可早期反映出患者肝脏合成功能,以及判断肝细胞的损伤情况,利于慢性乙肝患者病情和预后的判断.
作者:张学英;李励;柴晓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冠心病发病的临床意义及对病情预测的价值.方法 选取90例冠心病患者和同期体检的知情同意的健康体检人25例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中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组)30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30例.分别在其入院或体检时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CRP含量,观察其CRP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中UAP、AMI患者CRP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SAP、UAP及UAP患者CRP水平依次升高且UAP和AMI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RP水平与冠心病的病变程度有明显的相关性,早期检测CRP水平对于冠心病的早期评估和控制有重要作用,并可减少心血管病患者急性事件的发生.
作者:颜敏;郑卫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抗生素相关性肠炎大鼠肠黏膜结构损伤变化及中药复方制剂通腑颗粒及其组分的保护作用.进行通腑颗粒中两种主要成分大黄、厚朴在治疗过程中的单独作用的效果比较.方法 采用SD 大鼠60只,随机抽取12只为正常组.其余以4 ml/d灌胃盐酸林可霉素制备抗生素相关性肠病模型,制模大鼠随机分为大黄组、厚朴组、通腑颗粒组、模型组,模型制作成功后开始给药,观察各组分各时间点血液中二胺氧化酶情况.取大鼠结肠内容物进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大肠杆菌4种菌的培养与计数.同时取各组大鼠空肠组织做常规固定、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 通腑颗粒组、大黄组与厚朴组可明显降低二胺氧化酶水平,通腑颗粒组疗效更优.通腑颗粒、大黄与厚朴均具有调节肠道菌群作用,通腑颗粒组疗效更优.模型组小肠黏膜病理损伤评分明显高于其他治疗组,治疗后通腑颗粒组与大黄组比较小肠黏膜病理损伤明显降低.结论 ①抗生素相关性肠炎大鼠存在肠黏膜屏障损伤.②中药通腑颗粒、大黄、厚朴可以有效减轻肠黏膜损伤,纠正大鼠的肠道菌群紊乱,通腑颗粒组效果更优.③通腑颗粒组与大黄组、厚朴组比较,第14日时二胺氧化酶含量有明显减少.
作者:秦卓;任爱民;王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铸造桩核的方法 与疗效及残根残冠保留的意义.方法 从2005年开始选择148颗牙周健康、松动Ⅱ度以下,根尖病变X线片上直径小于5 mm,牙根长度大于7 mm的残根残冠,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后用铸造桩核冠修复.结果 经2~7年复诊观察,成功132颗,失败16颗,成功率89.2%.结论 铸造桩核冠是残根残冠保存修复的有效方法.临床操作简单,价格较低,易被患者接受.牙齿不至于过早的拔除,能有效地预防牙槽骨的吸收.
作者:郭艳秋;郑欣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2010年门诊治疗138例带状疱疹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带状疱疹8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52例,对两组临床疗效观察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疼痛缓解、止疱、结痂、病程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好,治愈率高,值得推广.
作者:刘晓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西咪替丁联合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颗粒、磷酸铝凝胶治疗婴幼儿腹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40例腹泻病的住院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西咪替丁联合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颗粒、酸铝凝胶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方法 常规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点西咪替丁联合口服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颗粒、磷酸铝凝胶治疗腹泻病疗效满意,可明显减少腹泻次数、改善大便性状,缩短病程,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玲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二维及三维钛网用于修复颅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因颅骨缺损行数字化钛网颅骨修补术患者91例临床资料.结果 二维钛网组和三维钛网组患者手术时间基本相同(P>0.05),但手术费用方面三维钛网组高于二维钛网组(P<0.01).数字化二维钛网硬度高,抗碰撞强,患者的满意度高,数字化三维钛网硬度较低,抗碰撞稍差,患者的满意度低于二维钛网组.结论 数字化钛网修补颅骨缺损手术时间短,能完全恢复正常解剖,患者的满意度高,数字化二维钛网修补颅骨缺损优于数字化三维钛网.
作者:马文斌;宋明浩;李志祥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C-反应蛋白(CRP)、24 h尿微量白蛋白(mALB)与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关系.方法 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105例 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临床白蛋白尿组,另选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观察各组血中IL-18、CRP、mALB水平并进行比较,同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各组IL-18、CRP、mALB 均高于对照组,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IL-18与CRP、mALB呈正相关(分别r=0.453,r=0.579,P均<0.01).结论 血清IL-18、CRP是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的重要炎性反应介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L-18、CRP、mALB水平的升高可能在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发生及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刘健;欧阳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作为医疗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档案管理是人力资源部门记载所属个体经历、工作表现、绩效考核与工资待遇等所形成的文件材料,是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重要依据.
作者:陈珺;苏锡云;李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间苯三酚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孕12周前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0~2011年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96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使用间苯三酚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地屈孕酮治疗.比较两组保胎成功率、临床症状缓解及消失时间、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症状缓解及消失时间短、保胎成功率高、药物不良反应少(P<0.05).结论 间苯三酚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孕 12周前先兆流产疗效显著,可快速缓解流产症状,缩短治疗时间,药物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卿;陈维宪;李小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与国际教育的接轨,全国各大医学院校逐渐开展了双语教学[1],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教学过程营造一个语言环境,使医学生在临床学习和实践中获得用外语表达专业知识、进行专业方面交流的能力.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早由加拿大McMaster教授倡导的一种新教学模式[2].
作者:龙燕;蔺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随着医学教育的发展,以生物医学模式为主导的医学教育已被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所取代,将人当作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的整体,从生物、心理、社会、人文等诸多方面来考察人类的健康和疾病,来认识医学的功能和潜能[1].因此,对学生知识结构和整体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张海英;易西南;劳梅丽;陈敏;林威威;黄奕弟;石小田;邓王孝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为临床用药提供警示,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用药.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临床医师上报的ADR,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主要累及器官及临床表现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 ADR的发生与年龄、给药途径、不合理用药有关,其中静脉给药中的抗感染药,中成药注射液引起的ADR居多.结论 临床应加强合理用药及ADR监测,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及时报告,终实现安全有效地用药.
作者:吴伟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