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琼;高绍英;刘锋
目的为了解糖皮质激素对哮喘患者Th1/Th2类细胞因子水平失衡的影响,探讨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的机制.方法取外周血,用ELISA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和对照组血浆IL-4(白介素-4)、IL-12(白介素-12)、IgE的水平,并对统计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哮喘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浆IL-4、IgE和PEF(峰值呼气流速)变异率均下降(P<0.05 );IL-12的浓度升高(P<0.05).哮喘组治疗前血浆IL-4、IgE和PEF变异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IL-12的浓度低于对照组(P<0.01).经布地奈得(BUD)治疗后,IL-4和IgE浓度仍高于对照组(P<0.01,P<0.05);IL-12低于对照组(P<0.05);PFE变异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经相关分析:IL-4同IgE和 PEF变异率呈正相关(r=0.64,r=0.52;P<0.05,P<0.05);IL-12同IgE和PEF变异率呈负相关(r=-0.61,r=-0.49;P<0.05,P<0.05 );IL-4 同IL-12呈负相关(r=-0.86,P<0.01).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的机制可能是抑制TH2类细胞因子的过度分泌,调节TH亚群功能失衡.
作者:张晓宇;钟立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自1996-10~2001-10,我院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U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共183例,获随访142例,术后近期出现排尿困难1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忠;刘小国;黄韵霖;王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重型颅脑损伤后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是常见并发症,继发钠代谢紊乱尤为常见,影响临床疗效和预后.笔者对我科1994~2003年收治的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血清钠监测,就其临床特点、相关因素、预后进行探讨如下.
作者:尹康;蔡德群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恶性腹水是腹腔内各种恶性肿瘤转移和播散所致,大多数是腹腔癌肿的晚期表现.1999-06~2000-06我们采用吗特灵(苦参总碱)腹腔内灌注用药,治疗各种病因所致恶性腹水,效果满意.现分析如下.
作者:袁江;夏维;于丽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肝胆管结石在外科治疗中比较棘手,我院1990-05~2001-07共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1 043例,其中84例(占8.1%)行肝胆管盆式整形内引流术治疗,经过4月~11年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成武;朱华文;曲明;姜田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踝关节骨折及距骨骨折目前常用的内固定方法有克氏针,钢丝张力带,松质骨螺丝钉,窄动力加压钢板固定,但是需要第二次手术取内固定,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我院自1998~2002年应用可吸收材料固定踝关节及距骨骨折54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凯;王明君;任文杰;陈明国 刊期: 2004年第01期
1998年Longo等[1]报道通过直肠下段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环行切除治疗重度痔的新方法,即吻合器痔上直肠黏膜环切术(the 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取得满意疗效并在国外迅速得到推广[2~5].在我国,一些医院也相继开展[6~8].我院自2002-03~2002-12开始应用这一技术治疗Ⅲ期、Ⅳ期内痔31例,并与同期采用的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Ⅲ期、Ⅳ期内痔32例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学峰;莫经刚;庄旭升;胡志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抗体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12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TNFα抗体处理组和乌司他丁+TNFα抗体处理组,观察了肝脏缺血60min及再灌注1、3、6及12h后,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丙二醛 (MDA)及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肝脏缺血再灌注后,肝脏瘀血明显,血浆ALT和MDA含量均显著增高;肝脏缺血再灌注用乌司他丁+TNFα抗体处理后,血浆ALT和MDA含量明显降低,肝组织瘀血减轻.结论乌司他丁联合TNFα抗体可以抑制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所致的炎症反应,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岳树强;窦科峰;李开宗;杨雁灵;徐小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内镜鼻窦手术(ESS)的目的是在彻底清除病变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鼻腔、鼻窦的结构和功能,形成良好的通气和引流,达到其自身生理功能的恢复.本文对我科1997~2002年采用经ESS治疗,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75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影响ESS疗效的因素.
作者:古庆家;梁传余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我院自1999-09~2002-11对收治的17例老年腹股沟嵌顿疝患者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一期修补,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喜红;周凯;罗文峰;厉鼎琦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血清细胞因子(TGF-β1、TNF-α、IFN-γ)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ELISA和RIA方法检测95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TGF-β1、TNF-α、IFN-γ、HA、PCⅢ、C-Ⅳ的水平,并与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慢性乙肝患者血清TGF-β1、TNF-α、HA、PCⅢ、C-Ⅳ的含量均不同程度高于对照,且随肝损害程度的加重而升高,与肝损害程度呈正相关;并且其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或P<0.01).血清TGF-β1水平与血清HA、PCⅢ、C-Ⅳ水平具有直线相关性,而IFN-γ与血清HA、PCⅢ、C-Ⅳ水平呈负相关.结论慢性乙肝患者血清TGF-β1、TNF-α、IFN-γ水平与肝纤维化相关,其血清含量可以作为诊断肝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
作者:孙永年;黄祝青;徐斌;黄长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新鲜青蛙皮在治疗深Ⅱ度、Ⅲ度烧伤创面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59例患者随机分为青蛙皮组和乳猪皮组,深Ⅱ度覆盖蛙皮35例,乳猪皮31例.Ⅲ度创面换药及切痂植皮时覆盖蛙皮49例,乳猪皮44例.两组病人平均年龄、深Ⅱ度、Ⅲ度面积无显著差别.结果与乳猪皮比较,青蛙皮可减少深度创面愈合天数及抗生素使用天数,减少深度创面感染发生率,较少排异反应,增加细菌阴转率.结论青蛙皮用于烧伤创面具有较强的抗感染能力,较少排斥反应,是一种理想的烧伤创面生物敷料.
作者:邹勃生;谭军;李效;叶倩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胫腓骨多段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是临床骨科医师常感棘手的难题.我科自2000-01以来,治疗此类骨折20例,作者设计首先解剖复位固定腓骨,然后恢复胫骨骨折段的轴线序列,再用钢丝绑扎固定的方法,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文珊;文云;胡建中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IVF)周期中窦卵泡数目对预测卵巢反应的价值.方法收集在我科不孕症治疗中心接受IVF治疗的病人66例,其中卵巢反应差者18名,卵巢反应正常者48名,比较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IVF治疗过程及结果.结果月经第3d平均窦卵泡数目及平均取卵数目,卵巢反应正常者显著多于卵巢反应差者(P<0.01).而临床妊娠率,卵巢反应正常者高于卵巢反应差者(P>0.05).为11%.结论月经第3d用阴道B超监测双侧卵巢的窦卵泡数可预测IVF的卵巢反应.
作者:符淳;施晓波;林秋华;陈建林;黄建良;周俐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沙门菌骨髓炎的影像学特点、临床表现及治疗,为早期发现并预防该病提供理论依据及治疗建议.方法总结我科收治的1例沙门菌骨髓炎的影像及临床资料和治疗经验、对比影像学中的表现与术中所见及病理改变,结合文献对其诊治进行总结.结果该病多发生于创伤后有伤口外露时,血源性沙门菌骨髓炎多发生在合并有地中海贫血的病人,影像学上显示为多部位、多发性骨髓炎,及时手术、病灶清除冲洗引流、合理的抗生素使用是治疗的关键.结论血源性沙门菌骨髓炎临床上极为罕见,多发生于因地中海贫血致多发骨梗塞基础上,早期诊断,早期预防,合理治疗至关重要.
作者:朱守荣;梁雨田;董纪元;缪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大肠杆菌脂多糖(LPS)诱导大鼠Kupffer细胞NF-κB激活及其意义.方法将Kupffer细胞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为对照组,B组将LPS加入Kupffer细胞培养基共同培养,C组将PDTC和LPS加Kupffer细胞培养基共同培养.用EMSA法检测NF-κB活性,用Western blot法检测I-κB蛋白含量,用RT-PCR法检测TNF-αmRNA、IL-6mRNA表达.结果培养液中加入LPS 后Kupffer细胞NF-κB活性增加,I-κB水平下降,TNF-αmRNA、IL-6mRNA表达增加;含有LPS的培养液中加入PDTC后Kupffer细胞NF-κB活性减少,I-κB水平上升,TNF-αmRNA、IL-6mRNA表达减少.结论 LPS可诱导NF-κB激活,并促进KCs源性细胞损害递质的表达从而促进细胞损伤.
作者:王磊;于丽萍;窦科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急性会厌炎是喉的声门上炎症,是耳鼻喉科常见的危重症之一,特点是发病急骤,来势凶险,发病后数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即可导致死亡,临床上除少数突发喉梗阻采用气管切开,大多数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即可治愈.我院1978-02~2002-03收治126例成人急性会厌炎,均采用药物保守治疗治愈,无1例行气管切开,报告如下.
作者:张爱民;卢振民;连荣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毛孢子菌病是由酵母样真菌-毛孢子菌(trichosporon spp)所致的侵入性真菌感染性疾病.毛孢子菌共分为卵形毛孢子菌(T. Ovoides)、皮瘤毛孢子菌(T. Inkin)、阿萨希毛孢子菌(T. Asahii)、星形毛孢子菌(T. Asteroids)、皮肤毛孢子菌(T. Cutaneum)及粘质毛孢子菌(T. Mucoides)6种.
作者:郝震锋;敖俊红;杨蓉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鼻咽癌外照射后期联合高剂量率腔内后装治疗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有计划地对首程T1、T2期鼻咽癌患者52例,分为单纯外照射组(26例)和外照射联合高剂率腔内后装推量组(综合放疗组26例),其中综合放疗组在鼻咽癌外照射至DT40Gy、50Gy、60Gy时行腔内后装治疗一次.结果综合放疗组与单纯放疗组的三年肿瘤局部控制率分别是100%与73.08%,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3年生存率是92.31%和84.61%,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T1、T2期鼻咽癌外照射后期联合高剂量率腔内后装治疗能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减少外照射的剂量及降低其并发症的产生.
作者:罗英;席许平;胡炳强;王小安;陈章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保留乳房手术加放疗治疗早期乳腺癌的可行性和推广这种术式的可能性.方法 1999-11~2001-10,对临床Ⅰ,Ⅱ期乳腺癌病人,实施了保乳手术.术前检查明确有无手术指征,按自愿选择的原则采用保乳手术.原发灶做局部广泛切除,术后常规行根治性放疗.于放疗前和放疗后分别评价保乳手术的美容效果.结果共实施保乳手术18例,占同期乳腺癌手术病人的10.2%.肿瘤直径0.3~3.0cm,术后病理分期0期4例,Ⅰ期12例,Ⅱ期2例.象限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ALND)7例,区段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8例,单纯区段切除3例.18例病人中,有1例放疗后美容效果不理想.全部病例随访未发现复发和转移.结论乳腺癌保乳手术美容效果良好,放疗对乳房外形无明显影响,保乳手术加放疗,可显著提高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傅建民;李先明;潘凯;麦沛成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