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湖南省精神卫生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

陈希希;肖水源;陈小春

关键词:精神卫生服务, 现状评价, 对策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2002年湖南省精神卫生机构服务现状,为卫生职能部门制定精神卫生工作规划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的分析方法,对湖南省2002年精神卫生机构的服务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湖南省精神卫生机构资源比较贫乏,同时卫生资源利用率较低.结论建立精神卫生管理机构;增加卫生资源投入;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训;坚持专科发展方向,不断拓宽相关专科服务领域;开展社区精神病防治.
中国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影响评价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产期窒息后常见的颅内病变,也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及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随着各地区NICU的建立、抢救技术的提高及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治疗方案的确立实施,使得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存活率有显著提高,如何能更有效地改善这类患儿的预后,仍是目前研究和关注的焦点.我们对本院2000-06~2002-06 NICU收治的50例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进行24个月随访评估并对其中26例施行早期干预,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易彬;黄东生;刘月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无痛胃镜检查87例报告

    无痛胃镜检查是避免患者普通胃镜检查出现紧张、恐惧及咽部刺激引起咳嗽、恶心呕吐等不适之症的一种镇静性消化内镜检查术.国外已开展多年,我国近几年来开始采用镇静药物应用于胃镜检查.我院近年来联合应用小剂量咪唑安定、芬太尼、异丙酚开展无痛胃镜检查87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余飞跃;陈卫星;李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人血白蛋白冲击治疗肾病综合征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近年来,国内外均有报道肾病综合征(NS)患者合并血栓,合并率近20%[1].NS患者常合并有血液高凝状态,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目前对于NS血液高凝状态尚无特殊治疗.本文采用人血白蛋白冲击治疗原发性NS患儿29例,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申田;郭旭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平阳霉素加氢化泼尼松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分析

    海绵状血管瘤是临床常见的血管瘤.多发于口腔颌面部,以小儿发病多,如不治疗可因损伤出现出血、溃疡而影响局部功能;瘤体在长大或深时,会造成面颌部的畸形,并给治疗带来困难.我院于1998-09~2003-03应用平阳霉素加氢化泼尼松对96例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进行了治疗,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波;李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175例内镜鼻窦手术临床疗效分析

    内镜鼻窦手术(ESS)的目的是在彻底清除病变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鼻腔、鼻窦的结构和功能,形成良好的通气和引流,达到其自身生理功能的恢复.本文对我科1997~2002年采用经ESS治疗,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75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影响ESS疗效的因素.

    作者:古庆家;梁传余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98例复发性鼻息肉的鼻内镜手术

    鼻内镜手术的开展使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有了迅速提高,但对于III型鼻窦炎鼻息肉的患者,由于受病变程度重、范围广及前期手术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仍有一部分患者术后疗效不佳以及出现各种并发症.本文对我科1999-11~2002-11经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98例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影响术后疗效的原因以及减少并发症的方法.

    作者:蒋以亭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体外循环管理体会(附60例报告)

    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一种公认的有效治疗手段,其对体外循环的配合要求较高.我院2000-01~2002-12在体外循环下行CABG 60例,现将有关体外循环管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少琼;高绍英;刘锋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乌司他丁和肿瘤坏死因子α抗体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抗体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12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TNFα抗体处理组和乌司他丁+TNFα抗体处理组,观察了肝脏缺血60min及再灌注1、3、6及12h后,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丙二醛 (MDA)及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肝脏缺血再灌注后,肝脏瘀血明显,血浆ALT和MDA含量均显著增高;肝脏缺血再灌注用乌司他丁+TNFα抗体处理后,血浆ALT和MDA含量明显降低,肝组织瘀血减轻.结论乌司他丁联合TNFα抗体可以抑制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所致的炎症反应,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岳树强;窦科峰;李开宗;杨雁灵;徐小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原发性阑尾肿瘤的外科治疗(附13例报告)

    目的探讨原发性阑尾肿瘤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79~1999年13例原发性阑尾肿瘤的临床资料.〗HTH〗结果阑尾粘液性肿瘤4例,类癌5例,腺癌3例,平滑肌肉瘤1例.术前无1例获得正确诊断.本组13例均行手术治疗,根据术中冰冻病理结果,类癌肿块直径>1cm者行右半结肠切除术,腺癌者行右半结肠切除加区域淋巴结清扫术,余5例仅行阑尾切除术,获得良好疗效.结论阑尾肿瘤缺乏特异表现,误诊率极高.钡灌肠及B超有助于诊断,强调术中冰冻切片的重要性,手术为主要的治疗方法,术式选择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

    作者:安泽武;王玉乾;王茹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60例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血小板大聚集率的检测

    脑梗死与脑出血是社区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中老年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血小板的止血功能是众所周知的[1],血小板的功能决定于聚集能力,目前对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的血小板的体积与数量研究较多,而对其大聚集率的研究很少.为了探讨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血小板大聚集率(PAGm)的变化,作者对60例脑梗死患者和60例脑出血患者的PAGm进行了检测,并与30例健康人的PAGm进行了对比,现报道如下.

    作者:付庆元;李燕;高瑞;陈桂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毛孢子菌病治疗研究进展

    毛孢子菌病是由酵母样真菌-毛孢子菌(trichosporon spp)所致的侵入性真菌感染性疾病.毛孢子菌共分为卵形毛孢子菌(T. Ovoides)、皮瘤毛孢子菌(T. Inkin)、阿萨希毛孢子菌(T. Asahii)、星形毛孢子菌(T. Asteroids)、皮肤毛孢子菌(T. Cutaneum)及粘质毛孢子菌(T. Mucoides)6种.

    作者:郝震锋;敖俊红;杨蓉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成人急性会厌炎126例报告

    急性会厌炎是喉的声门上炎症,是耳鼻喉科常见的危重症之一,特点是发病急骤,来势凶险,发病后数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即可导致死亡,临床上除少数突发喉梗阻采用气管切开,大多数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即可治愈.我院1978-02~2002-03收治126例成人急性会厌炎,均采用药物保守治疗治愈,无1例行气管切开,报告如下.

    作者:张爱民;卢振民;连荣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HIF-2α、VEGF与肾细胞癌血管生成、癌转移的关系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2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2α,HIF-2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8例肾细胞癌中HIF-2α、VEGF的表达.结果 48例肾细胞癌HIF-2α阳性率为70.8%,强表达12例,中度表达10例,弱表达12例,无表达14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Ⅰ级、Ⅱ级、Ⅲ~Ⅳ级VEGF阳性细胞数三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患者癌转移者与无癌转移者HIF-2α、VEGF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HIF-2α表达与肾细胞癌恶性程度呈正相关(r=0.682,P<0.01).VEGF 与HIF-2α表达呈正相关(r=0.722,P<0.01).结论 HIF-2α与VEGF有相关性,HIF-2α、VEGF与血管生成、癌转移有关,HIF-2α与VEGF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肾细胞癌患者的预后.

    作者:孔鹏;黄文立;刘银凤;曾进;叶章群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帕金森病患者听觉P300测试及治疗前后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智能障碍及应用左旋多巴等治疗后听觉P300(P3)各项参数的变化.方法对30例特发性PD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进行常规P3测试,并以健康查体者为对照,对组间P3各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PD患者经过左旋多巴等治疗后,除反应时(RT)有显著(P<0.05)缩短外,其潜伏期(PL)及波幅(Amp)均无显著变化;PD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论左旋多巴等治疗前或治疗后,其PL及RT均明显延长(P<0.05),Amp无显著变化.结论特发性PD患者PL及RT延长,提示其存在智能障碍,而左旋多巴等治疗后,虽然PD患者的运动功能有明显改善,但PL及Amp无改善,只有RT的改善,提示PD患者智能障碍与中枢性多巴胺能神经机制关系不大.

    作者:匡永锋;刘圆圆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的耐药性和基因型调查

    目的了解北京天坛医院和北京朝阳医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耐药情况,并对携带的ESBLs基因型进行调查.方法对52株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进行琼脂稀释法、等电点测定和聚合酶链反应克隆测序.结果产ESBLs菌株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克隆测序分别为CTX-M-14、22、24和SHV-2、12型.结论密切监控ESBLs菌株的产生,追踪调查其基因型,对防止产ESBLs菌株的区域性流行和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有重要意义.

    作者:顾怡明;张杰;唐明忠;杜小玲;俞云松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慢性乙肝患者血清细胞因子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血清细胞因子(TGF-β1、TNF-α、IFN-γ)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ELISA和RIA方法检测95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TGF-β1、TNF-α、IFN-γ、HA、PCⅢ、C-Ⅳ的水平,并与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慢性乙肝患者血清TGF-β1、TNF-α、HA、PCⅢ、C-Ⅳ的含量均不同程度高于对照,且随肝损害程度的加重而升高,与肝损害程度呈正相关;并且其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或P<0.01).血清TGF-β1水平与血清HA、PCⅢ、C-Ⅳ水平具有直线相关性,而IFN-γ与血清HA、PCⅢ、C-Ⅳ水平呈负相关.结论慢性乙肝患者血清TGF-β1、TNF-α、IFN-γ水平与肝纤维化相关,其血清含量可以作为诊断肝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

    作者:孙永年;黄祝青;徐斌;黄长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ICAM-1在移植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移植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24例Wistar大鼠心脏移植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n=6)和实验组(n=18).对照组移植心脏缺血60min无再灌注.实验组移植心脏缺血60min后分别再灌注3h、6h、24h.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生化法检测心肌ICAM-1的表达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结果实验组移植心脏再灌注后心肌ICAM-1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再灌注6h实验组心肌MP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ICAM-1在移植心脏的再灌注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张明奎;胡建国;杨进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应用(附17例报告)

    我院自1999-09~2002-11对收治的17例老年腹股沟嵌顿疝患者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一期修补,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喜红;周凯;罗文峰;厉鼎琦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应用RT-PCR法分析人脂肪细胞载脂蛋白E基因表达

    目的建立人脂肪细胞载脂蛋白E基因表达检测方法.方法采用竞争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分析儿童脂肪细胞的载脂蛋白E基因表达.结果载脂蛋白E基因能在儿童脂肪细胞表达,儿童载脂蛋白E基因表达量为(0.41±0.12).结论采用竞争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检测人脂肪细胞载脂蛋白E基因表达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实用、可靠,且能准确定量,值得推荐.

    作者:向伟;马燕琳;符生苗;赵水平;赵迪诚;杨进福;陈炽;王福利;王果;聂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39例临床分析

    甲亢伴有明显的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者称为甲亢进性心脏病.其特点为甲亢完全控制后心脏功能可完全恢复正常.以病史较长和未能良好控制的老年甲亢多见.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老年甲亢心),由于其临床表现不典型,极易造成误诊或漏诊,现将我院1994-05~2002-11收治的老年甲亢性心脏病39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朱诗家;谭治国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中国医师杂志

中国医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湖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