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外周动静脉全自动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

庄艳云;张小园;叶丽芹

关键词:全自动换血疗法,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摘要:目的 探讨经外周动静脉全自动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方法.方法 对36例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经外周动静脉全自动换血治疗,观察病情缓解情况.结果 36例患儿经换血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明显下降,黄疸明显消退.结论 经外周动静脉全自动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效果好、操作简便、快捷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提高乡镇医院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质量的研究

    目的 针对成都市新都区乡镇医院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检测质量问题,采用一系列方法,提高检测质量.方法 首先通过对乡镇医院HBV-M检测现状的摸底调查,包括相关设施设备,实验人员学历、职称、所学专业,以及对HBV-M及其检测技术认知情况,发放HBV-M定值血清,评价检测结果准确度等方式,了解乡镇医院HBV-M检测现状.继而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指导、组织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等形式,帮助建立质量控制体系、规范操作技术、提高检测水平.后通过理论考核、参加HBV-M检测室间质评回报成绩、现场考查质量改进情况等方法,评价乡镇医院HBV-M检测质量.结果 在设施设备方面,无酶标仪和洗板机的医院拟将添置两种设备,实验所需温度计通过比校皆合格并将按规定送计监部门检定,移液器全部校准;实验人员对HBV-M及其检测技术的认知情况,了解率从50.2%上升到95.3%;质量管理制度从没有到全部建立实施,均能查见质量管理制度、标准操作规程和室内质控记录;参加室间质评能力测试(PT)成绩从78%上升到94.7%.结论 通过人员培训、现场指导和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可以显著提高乡镇医院实验人员HBV-M检测水平,保证检验质量,以满足临床诊治疾病的需要.

    作者:黄学斌;陈华根;许颖;宋强;陈宇宁;江俊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异丙酚镇痛人工流产1 506例分析

    目的 探讨异丙酚镇痛对人工流产患者人工流产综合征、流产后宫内残留、出血量的影响.方法 将选择人工流产终止早孕的患者分为三组.第一组:未用异丙酚镇痛,第二组:用异丙酚镇痛,常规剂量2 mg/kg,镇痛时间3~5 min,完成人工流产.第三组:用异丙酚2 mg/kg后,因手术时间延长或效果不佳加用20~50 mg,维持时间2~3 min.分别统计各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出血量、术后1~2周出现宫内残留需第二次清宫人数.结果 第一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明显高于第二、三组(P<0.01);第一、二组之间出血量及宫内残留发生率无差异.第三组出血量、宫内残留发生率明显高于前两组(P<0.05或0.01).结论 常规剂量异丙酚能减轻人工流产受术患者痛苦,并不增加其他副作用,较大剂量及延长手术时间,会增加人工流产出血量及宫内残留的发生.

    作者:彭伟;朱丽;吴慧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76例体会

    目的 总结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经验和体会.方法 总结分析76例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和手术方法.结果 本组病人全部治愈,无术后复发,有1例疼痛经保守治疗好转;1例肥胖嵌顿性斜疝患者,术后术野及阴囊肿胀,经乙醇湿敷消退.结论 要求术者熟练掌握Bassini、Fergerson、Halsted等经典疝修补手术的操作技术,清晰腹股沟的解剖结构,术中能辨认神经、精索结构和精索,精确安置补片的位置,使用质地适中补片,以降低复发率,减少并发症.老年疝或复发疝宜尽量选择无张力疝修补术.

    作者:吴文周;韩玉龙;许榕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绝经后阴道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方法 分析276例绝经后阴道出血并行活检、诊断性刮宫及(或)子宫切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恶性肿瘤引起的出血占21.0%,良性疾病占61.6%,非器质性疾病占17.4%.恶性肿瘤以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为主.患者出血时年龄大、绝经年限长(5年以上),恶性肿瘤发生率高.结论 对阴道出血应引起足够重视,常规行妇科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以明确病因.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期得到较好的预后.

    作者:曾亚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骨桥蛋白基因C707T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关联性研究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OPN)707C/T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的关联性.方法 收集SLE患者143例(年龄:39.4±12.1岁;女/男:134/9),均符合美国ACR1997分类标准,同时选择97例(年龄:34.4±9.5岁;女/男:87/10)健康体检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OPN基因C707T多态性.结果 707C/T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在SLE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PN基因707C/T多态性与SLE发病无关.

    作者:李兴锐;徐建华;周小妹;王和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40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08年9月收治于我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口服降糖药治疗,观察组用诺和灵30R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清蛋白,三酰甘油,血胆固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能较好的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清蛋白、三酰甘油和血胆固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梁斌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米非司酮配伍前列醇片用于终止10~16周妊娠体会

    10~16周妊娠的特点是胎儿骨骼逐渐形成,羊水量日渐增多,子宫充血增大.单纯负压吸引难以达到终止妊娠的目的,扩宫钳刮术因并发症多,手术操作难度大,一般都尽量避免大月份钳刮术.妊娠10周时羊水量约30 ml[1],羊膜腔内注药引产因抽不到羊水易失败.因此这一阶段的妊娠终止术始终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我院近两年将米非司酮配伍前列醇片用于10~16周妊娠引产收入住院,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招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合理的工作流程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

    目的 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及服务质量,消除医院感染的隐患.方法 按照质量管理标准消毒供应中心的建筑布局、工作流程及管理程序对新院消毒供应中心与老院消毒供应中心进行了分析.结果 新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流程大大提高了工作质量,保证了各类物品的质量,大大降低了医院感染率.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建立完善、合理的布局、工作流程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作者:朱小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对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评估

    目的 观察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环磷腺苷葡胺(MCA)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短期疗效.方法 92例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另一组为治疗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MCA,两组疗程均为两周.结果 治疗组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E/A比值、心胸比值、6 min步行试验(6MWT)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 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MCA可在短期内提高CHF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聂颖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肠道病毒71型IgM阳性手足口病患儿70例心肌酶谱的临床观察

    目的 了解肠道病毒71型(EV 71)IgM阳性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谱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我市2009年3~4月收治的EV 71IgM阳性的足口病患儿进行心肌酶谱: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70例EV 71IgM阳性手足口病患儿有66例有一项或多项心肌酶谱异常,占94.3%;其中CK-MB单项异常24例,占34.28%;LDH、CK-MB两项项异常25例,占35.71%;CK、CK-MB两项项异常5例,占7.14%;AST、LDH、CK、CK-MB四项项异常5例,占7.14%;LDH、CK、CK-MB三项异常6例,占8.6%;AST、LDH、CK-MB三项异常1例,占1.42%;四项全正常者4例,占5.7%.结论 EV71IgM阳性手足口病患儿大部分心肌酶谱异常,可能存在心肌损害.

    作者:沃琤;高素香;桂亚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小儿慢性咳嗽109例病因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引起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并加以分析.方法 对我院109例小儿慢性咳嗽患者进行了回顾性总结.结果 导致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从百分比高到低依次为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变异型哮喘、支原体感染、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胃食管返流、结核感染、支气管异物、心因性咳嗽等.结论 对不同年龄组小儿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可能的机制及其临床表现应该有足够的认识,明确病因,才能及时有效地治疗咳嗽,以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作者:鲁敏;胡灿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冠心病与高血尿酸相关分析

    目的 分析冠心病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方法 测定150例冠心病患者(其中隐匿型25例,心绞痛型45例,急性心肌梗死27例,陈旧性心肌梗死32例,心肌硬化型21例)和100例体检健康的对照组,两组均排除痛风,糖尿病和肝肾功能不全.结果 冠心病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陈旧性心肌梗死与心绞痛患者血清尿酸水平较对照组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显著增高(P<0.0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平均血清尿酸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高尿酸血症可能是除高血压高胆固醇之外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作为临床诊断冠心病的一个辅助参考指标,并对冠心病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曾海英;邓勉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每日短时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目的 观察每日短时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 4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透析(CHD)组和每日短时透析(DHD)组,观察两组患者心胸比例(CTR)、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心功能、血清钙、磷、甲状旁腺素水平以及血红蛋白和血清白蛋白和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评价不同透析方式对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肾功能均较透析前改善,但与常规透析组相比,DHD组患者心胸比例和左心室质量指数下降;血磷水平下降;血红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提高.结论 DHD透析可以明显降低患者血磷水平,减小心胸比例和左心室质量指数,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冯江超;廖华伟;任敏;樊雷;涂莉荣;张和平;张捷;刘晓惠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附睾结核43例临床诊疗分析

    目的 分析附睾结核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对附睾结核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附睾结核有无痛性肿块表现,占58.1%.18例有阴囊肿痛,占41.9%.43例手术病人术后恢复良好,均治愈出院.随访32例,无异常情况发生,身体其他部位未再发结核病变.结论 根据附睾结核的临床特点,必要时作局部穿刺或活检,确诊一般不难.经正规抗结核治疗和局部手术切除治疗,预后较好.

    作者:邓建宏;牟小梅;郎斌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医学本科生教学过程中的科研能力培养

    总结国内外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训的经验,对呼吸系统疾病教学过程中的科研能力培养进行了初步探索.进行课前布置,课后总结.并对目前医学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方式、时间、资助、评价等方面提出建议和思考.

    作者:徐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小儿支气管异物13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点,总结纤维支气管镜在小儿支气管异物中的诊治价值及操作注意事项.方法 对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诊治的130例患儿支气管异物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30例支气管异物全部由纤维支气管镜成功取出.结论 支气管异物好发于小儿哭闹时,纤维支气管镜可确诊及有效治疗呼吸道异物,但手术操作必须迅速、细致、准确.

    作者:熊奇斌;罗许勇;柴先奇;张金平;叶雪萌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不耐受与非不耐受新生儿的喂养研究

    目的 探讨足月儿及不同出生体质量早产儿不耐受与非不耐受的喂养效果.方法 对138例新生儿进行临床观察,分为喂养不耐受组(58例)和非喂养不耐受组(80例),早产儿奶量开始每次2~4 ml/kg,1次/2~3 h.以后每日每次增加1~2 ml/kg,以不发生呕吐为度.结果 足月儿及不同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喂养的热卡达80 kcal/(kg·d)、经胃肠摄取热卡达为80 kcal/(kg·d)及达全肠道喂养日龄无显著差异.结论 出生体质量是影响喂养不耐受的重要因素.

    作者:熊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现代信息技术与病理学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与医学课程教学的整合作为医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正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但如何正确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功能特点,科学而有效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医学课程教学的相结合、相融合,仍然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现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病理学教学中的体会浅析如下.

    作者:余宗林;李中琴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消化性溃疡1 142例胃镜分析

    目的 了解地区性消化性溃疡病发病学特点.方法 对10年间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消化性溃疡的病例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①共检出1 142例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632例,胃溃疡433例,复合性溃疡77例.②溃疡患者男女之比为2.77:1.③溃疡患者平均年龄40.7岁,球溃疡以30岁以下居多,占40.82%;胃溃疡患者中以大于50岁居多,占35.10%;复合性溃疡大于50岁者多,占40.26%.④消化性溃疡发病的高峰季节是秋季(9~11月)和春季(3~5月).结论 ①病变好发部位以球溃疡多见,胃溃疡次之,复合性溃疡少.②溃疡发病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与其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作者:王文平;陈亚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金属烤瓷全冠修复的临床处理

    目的 分析金属烤瓷全冠修复的临床处理.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牙齿缺损或缺失患者65例制作金属烤瓷全冠,并处理诸如慢性牙龈炎等各种问题.结果 共修复400颗牙,其中效果满意378颗牙.结论 金属烤瓷全冠修复时应注意病例的选择,治疗过程中注意保护好牙髓,以及材料和美学问题等.

    作者:孙国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