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慢性咳嗽109例病因临床分析

鲁敏;胡灿辉

关键词:慢性咳嗽, 小儿, 病因
摘要:目的 探讨引起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并加以分析.方法 对我院109例小儿慢性咳嗽患者进行了回顾性总结.结果 导致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从百分比高到低依次为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变异型哮喘、支原体感染、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胃食管返流、结核感染、支气管异物、心因性咳嗽等.结论 对不同年龄组小儿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可能的机制及其临床表现应该有足够的认识,明确病因,才能及时有效地治疗咳嗽,以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4种自身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及评价活动性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抗核小体抗体(AnuA)、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和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抗rRNP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及评价活动性中的意义.方法 用免疫印迹法检测SLE患者和其他风湿病患者的AnuA、抗Sm抗体和抗rRNP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抗ds-DNA抗体.并将SLE患者分为基本无活动组、轻度活动组和中重度活动组3组,观察SLE疾病活动度与4种自身抗体阳性率的关系.结果 SLE患者中AnuA、抗Sm抗体和抗rRNP抗体的特异性为100%,抗ds-DNA抗体为90.6%;抗ds-DNA抗体的阳性率、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在4种自身抗体中高,而抗Sm抗体低.联合4种自身抗体检测SLE的阳性率为75.8%.抗ds-DNA抗体的阳性率基本无活动组与轻度活动组、中重度活动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nuA的阳性率各活动度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抗Sm抗体的阳性率中重度活动组与基本无活动组、轻度活动组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抗rRNP抗体的阳性率各活动度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Anu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和抗rRNP抗体对SLE的诊断有重要价值,联合检测可提高SLE诊断的敏感度.AnuA、抗ds-DNA抗体和抗Sm抗体可作于监测SLE疾病活动的指标,而抗rRNP抗体与SLE疾病活动无关.

    作者:梁淑慧;朱海龙;李翠;刘志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76例体会

    目的 总结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经验和体会.方法 总结分析76例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和手术方法.结果 本组病人全部治愈,无术后复发,有1例疼痛经保守治疗好转;1例肥胖嵌顿性斜疝患者,术后术野及阴囊肿胀,经乙醇湿敷消退.结论 要求术者熟练掌握Bassini、Fergerson、Halsted等经典疝修补手术的操作技术,清晰腹股沟的解剖结构,术中能辨认神经、精索结构和精索,精确安置补片的位置,使用质地适中补片,以降低复发率,减少并发症.老年疝或复发疝宜尽量选择无张力疝修补术.

    作者:吴文周;韩玉龙;许榕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绝经后阴道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方法 分析276例绝经后阴道出血并行活检、诊断性刮宫及(或)子宫切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恶性肿瘤引起的出血占21.0%,良性疾病占61.6%,非器质性疾病占17.4%.恶性肿瘤以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为主.患者出血时年龄大、绝经年限长(5年以上),恶性肿瘤发生率高.结论 对阴道出血应引起足够重视,常规行妇科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以明确病因.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期得到较好的预后.

    作者:曾亚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消化性溃疡1 142例胃镜分析

    目的 了解地区性消化性溃疡病发病学特点.方法 对10年间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消化性溃疡的病例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①共检出1 142例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632例,胃溃疡433例,复合性溃疡77例.②溃疡患者男女之比为2.77:1.③溃疡患者平均年龄40.7岁,球溃疡以30岁以下居多,占40.82%;胃溃疡患者中以大于50岁居多,占35.10%;复合性溃疡大于50岁者多,占40.26%.④消化性溃疡发病的高峰季节是秋季(9~11月)和春季(3~5月).结论 ①病变好发部位以球溃疡多见,胃溃疡次之,复合性溃疡少.②溃疡发病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与其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作者:王文平;陈亚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米非司酮配伍前列醇片用于终止10~16周妊娠体会

    10~16周妊娠的特点是胎儿骨骼逐渐形成,羊水量日渐增多,子宫充血增大.单纯负压吸引难以达到终止妊娠的目的,扩宫钳刮术因并发症多,手术操作难度大,一般都尽量避免大月份钳刮术.妊娠10周时羊水量约30 ml[1],羊膜腔内注药引产因抽不到羊水易失败.因此这一阶段的妊娠终止术始终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我院近两年将米非司酮配伍前列醇片用于10~16周妊娠引产收入住院,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招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全自动血型仪在血站的应用

    目的 探讨分析全自动血型仪在血站血型筛检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使用全自动血型仪检测1 020份已知血型的标本,从血型判读的符合率,混合血清样本倍比稀释后反定型检测灵敏度,溶血及脂血干扰实验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血型判读符合率达99.22%;混合血清≤1:64的稀释度反定型检测准确度达100%,1:128的稀释度可出现误判;脂血和溶血标本对检测结果无影响.结论 全自动血型检测系统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灵敏度及抗干扰能力,适用于血站血型筛检.

    作者:刘健娣;邓雪莲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医学本科生教学过程中的科研能力培养

    总结国内外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训的经验,对呼吸系统疾病教学过程中的科研能力培养进行了初步探索.进行课前布置,课后总结.并对目前医学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方式、时间、资助、评价等方面提出建议和思考.

    作者:徐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10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本院骨科自2002年1月至2009年6月应用锁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100例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按李晓峰等锁骨骨折的疗效判断,本组优86例,良14例.结论 锁骨中段骨折不同内固定选择很重要,手术治疗有其一定的优越性.完全移位锁骨中段骨折行早期钢板固定治疗,恢复功能更快.本研究的资料支持对完全移位锁骨中段骨折的活动要求高的患者行早期钢板固定术.

    作者:王厚堂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小儿支气管异物13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点,总结纤维支气管镜在小儿支气管异物中的诊治价值及操作注意事项.方法 对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诊治的130例患儿支气管异物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30例支气管异物全部由纤维支气管镜成功取出.结论 支气管异物好发于小儿哭闹时,纤维支气管镜可确诊及有效治疗呼吸道异物,但手术操作必须迅速、细致、准确.

    作者:熊奇斌;罗许勇;柴先奇;张金平;叶雪萌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2009年沁源县学龄儿童尿碘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沁源县学龄儿童碘营养状况,以便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 采用过硫酸铵消化-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尿碘.结果 学龄儿童尿碘中位数为165.4 μg/L,尿碘>300 μg/L的占1.1%;尿碘<50 μg/L的为0,尿碘<100 μg/L的占5.6%.城镇与山区儿童尿碘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沁源县人群碘摄入量可以满足人体需要,碘营养状况良好.

    作者:郭东风;郭晓恒;张巧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冠心病与高血尿酸相关分析

    目的 分析冠心病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方法 测定150例冠心病患者(其中隐匿型25例,心绞痛型45例,急性心肌梗死27例,陈旧性心肌梗死32例,心肌硬化型21例)和100例体检健康的对照组,两组均排除痛风,糖尿病和肝肾功能不全.结果 冠心病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陈旧性心肌梗死与心绞痛患者血清尿酸水平较对照组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显著增高(P<0.0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平均血清尿酸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高尿酸血症可能是除高血压高胆固醇之外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作为临床诊断冠心病的一个辅助参考指标,并对冠心病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曾海英;邓勉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40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08年9月收治于我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口服降糖药治疗,观察组用诺和灵30R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清蛋白,三酰甘油,血胆固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能较好的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清蛋白、三酰甘油和血胆固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梁斌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60例的护理

    1993年荷兰的kimeneij医师首创经桡动脉做冠状动脉支架成功[1].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已越来越被广大医生所接受.经皮穿刺桡动脉的途径,具有损伤小,恢复快,操作简单,止血方便,血管并发症少,不影响术后抗凝等优点.患者无需制动卧床,减少应绝对卧床引起的尿潴留,腰酸,穿刺部位出血的并发症,明显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医疗费用,减轻了生理上生活上不舒适感.我院2007~2009年60例患者选择桡动脉介入治疗,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吴林雁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医院门诊医疗质量管理探讨

    从落实门诊各项规章制度、完善质量监控管理措施、提高服务意识等方面为内容阐述了加强医院门诊医疗质量管理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果,旨在不断提高门诊服务质量管理工作的水平.

    作者:田禾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既发挥了腰麻作用迅速、肌松完全的特点,又可通过硬膜外给药延长麻醉时间,还可施行术后镇痛.我院自2003年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手术中,效果满意,与单纯硬膜外麻醉(EA)比较具有一定的优势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邓淑兰;席朝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加压空心螺丝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45例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加压空心螺丝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加压空心螺丝钉治疗股骨颈骨折45例.结果 45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随访6~30个月(平均25个月),优28例,良13例,差4例,优良率91.1%,术后骨不愈合3例(6.7%),股骨头缺血坏死1例(2.2%).结论 加压空心螺丝钉是一种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庞革雄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附睾结核43例临床诊疗分析

    目的 分析附睾结核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对附睾结核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附睾结核有无痛性肿块表现,占58.1%.18例有阴囊肿痛,占41.9%.43例手术病人术后恢复良好,均治愈出院.随访32例,无异常情况发生,身体其他部位未再发结核病变.结论 根据附睾结核的临床特点,必要时作局部穿刺或活检,确诊一般不难.经正规抗结核治疗和局部手术切除治疗,预后较好.

    作者:邓建宏;牟小梅;郎斌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五常法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

    五常法就是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源于五个日本字(Seiri,Seiton,Seiso,Seiketsn,Shitsuke)全部是S起头,故也称5-S[1],它是用于维持品质环境的一种有效技术,提倡从小事做起,认认真真,讲究做好每一件事.我院手术室于2007年8月开展了五常法这一科学的管理模式,对环境、物品、人员进行综合管理,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晓东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骨桥蛋白基因C707T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关联性研究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OPN)707C/T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的关联性.方法 收集SLE患者143例(年龄:39.4±12.1岁;女/男:134/9),均符合美国ACR1997分类标准,同时选择97例(年龄:34.4±9.5岁;女/男:87/10)健康体检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OPN基因C707T多态性.结果 707C/T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在SLE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PN基因707C/T多态性与SLE发病无关.

    作者:李兴锐;徐建华;周小妹;王和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小儿慢性咳嗽109例病因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引起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并加以分析.方法 对我院109例小儿慢性咳嗽患者进行了回顾性总结.结果 导致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从百分比高到低依次为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变异型哮喘、支原体感染、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胃食管返流、结核感染、支气管异物、心因性咳嗽等.结论 对不同年龄组小儿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可能的机制及其临床表现应该有足够的认识,明确病因,才能及时有效地治疗咳嗽,以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作者:鲁敏;胡灿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