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五常法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

陈晓东

关键词:五常法, 手术室, 护理管理
摘要:五常法就是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源于五个日本字(Seiri,Seiton,Seiso,Seiketsn,Shitsuke)全部是S起头,故也称5-S[1],它是用于维持品质环境的一种有效技术,提倡从小事做起,认认真真,讲究做好每一件事.我院手术室于2007年8月开展了五常法这一科学的管理模式,对环境、物品、人员进行综合管理,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运动再学习方案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偏瘫是脑卒中常见的功能障碍,其中上肢功能,特别是手功能的康复比较困难,功能恢复慢.因此,在康复过程中患者和家属容易对上肢功能的康复缺乏信心,实际工作中也往往把康复重点放在下肢功能康复和步行训练方面,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上肢功能训练.许多患者在独立步行或持杖步行时,上肢功能却仍然很差.本研究应用运动再学习方案对脑卒中早期患者进行上肢功能训练,观察上肢及手功能的恢复情况.

    作者:雷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60例的护理

    1993年荷兰的kimeneij医师首创经桡动脉做冠状动脉支架成功[1].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已越来越被广大医生所接受.经皮穿刺桡动脉的途径,具有损伤小,恢复快,操作简单,止血方便,血管并发症少,不影响术后抗凝等优点.患者无需制动卧床,减少应绝对卧床引起的尿潴留,腰酸,穿刺部位出血的并发症,明显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医疗费用,减轻了生理上生活上不舒适感.我院2007~2009年60例患者选择桡动脉介入治疗,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吴林雁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治瘫十三穴

    针刺治疗脑梗死安全而有效[1],因其治疗时间窗长而对脑梗死急性期和恢复期均有效,同时也受到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外学者的高度重视[2].治瘫十三穴即:上肢的肩髃穴、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下肢的髀关、风市、阳陵泉、足三里、解溪、太冲、太溪穴、绝骨穴.用于治疗脑出血、脑梗死引起的肢体困重、麻木、功能障碍、肌肉萎缩者,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李灵芝;张慧广;沈云;郭珍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吉妮宫内节育器使用者218例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 了解吉妮宫内节育器(IUD)的避孕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218例放置吉妮IUD使用者进行术后定期随访.结果 放置吉妮IUD后12个月,因带器妊娠原因取器1例;因疼痛于3个月、6个月各取器1例;因出血原因于3个月、6个月各取器1例;因个人原因于12个月取器1例,总终止率为3.7%,总继续使用率为96.3%.带器后1~12个月副作用发生率后逐渐下降.结论 吉妮IUD构造独特,避孕效果可靠,并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任晓华;何晓燕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经外周动静脉全自动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

    目的 探讨经外周动静脉全自动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方法.方法 对36例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经外周动静脉全自动换血治疗,观察病情缓解情况.结果 36例患儿经换血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明显下降,黄疸明显消退.结论 经外周动静脉全自动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效果好、操作简便、快捷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庄艳云;张小园;叶丽芹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胰岛素泵及胰岛素注射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早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64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予胰岛素泵(n=32),对照组(n=32)予胰岛素每日四次皮下注射控制血糖.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预后.结果 胰岛素泵组血糖达标速度快,血糖控制平稳,营养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采取胰岛素泵强化治疗高血糖,不仅可以较好地控制病人血糖,还可以相应改善其营养状况,降低病死率,有助于改善预后.

    作者:钱丽雅;钱科威;戴强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提高乡镇医院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质量的研究

    目的 针对成都市新都区乡镇医院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检测质量问题,采用一系列方法,提高检测质量.方法 首先通过对乡镇医院HBV-M检测现状的摸底调查,包括相关设施设备,实验人员学历、职称、所学专业,以及对HBV-M及其检测技术认知情况,发放HBV-M定值血清,评价检测结果准确度等方式,了解乡镇医院HBV-M检测现状.继而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指导、组织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等形式,帮助建立质量控制体系、规范操作技术、提高检测水平.后通过理论考核、参加HBV-M检测室间质评回报成绩、现场考查质量改进情况等方法,评价乡镇医院HBV-M检测质量.结果 在设施设备方面,无酶标仪和洗板机的医院拟将添置两种设备,实验所需温度计通过比校皆合格并将按规定送计监部门检定,移液器全部校准;实验人员对HBV-M及其检测技术的认知情况,了解率从50.2%上升到95.3%;质量管理制度从没有到全部建立实施,均能查见质量管理制度、标准操作规程和室内质控记录;参加室间质评能力测试(PT)成绩从78%上升到94.7%.结论 通过人员培训、现场指导和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可以显著提高乡镇医院实验人员HBV-M检测水平,保证检验质量,以满足临床诊治疾病的需要.

    作者:黄学斌;陈华根;许颖;宋强;陈宇宁;江俊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异丙酚镇痛人工流产1 506例分析

    目的 探讨异丙酚镇痛对人工流产患者人工流产综合征、流产后宫内残留、出血量的影响.方法 将选择人工流产终止早孕的患者分为三组.第一组:未用异丙酚镇痛,第二组:用异丙酚镇痛,常规剂量2 mg/kg,镇痛时间3~5 min,完成人工流产.第三组:用异丙酚2 mg/kg后,因手术时间延长或效果不佳加用20~50 mg,维持时间2~3 min.分别统计各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出血量、术后1~2周出现宫内残留需第二次清宫人数.结果 第一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明显高于第二、三组(P<0.01);第一、二组之间出血量及宫内残留发生率无差异.第三组出血量、宫内残留发生率明显高于前两组(P<0.05或0.01).结论 常规剂量异丙酚能减轻人工流产受术患者痛苦,并不增加其他副作用,较大剂量及延长手术时间,会增加人工流产出血量及宫内残留的发生.

    作者:彭伟;朱丽;吴慧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肌钙蛋白T与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不稳定心绞痛近期预后的判断

    目的 比较血清肌钙蛋白T(cTn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对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近期预后判断价值.方法 对42例健康人、38例稳定心绞痛(SAP)患者和52例UAP患者分别检测cTnT、hs-CRP,并对UAP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 UAP组血清cTnT、hs-CRP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SAP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UAP组患者中,23例(44.2%)cTnT高于正常,20例(38.5%)hs-CRP高于正常,两者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cTnT和hs-CRP升高组明显高于cTnT和hs-CRP正常组,其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cTnT水平预测UAP患者随访期间发生心脏事件的阴性预测值与hs-CRP有可比性,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阳性预测值cTnT高于hs-CRP,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cTnT和hs-CRP同时升高组,阳性预测值明显高于cTnT或hs-CRP升高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cTnT和hs-CRP测定可较敏感地反映微小心肌损伤,联合检测更可提高阳性预测值,对预测UAP的预后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闫晓英;赵喜娟;李秀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10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本院骨科自2002年1月至2009年6月应用锁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100例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按李晓峰等锁骨骨折的疗效判断,本组优86例,良14例.结论 锁骨中段骨折不同内固定选择很重要,手术治疗有其一定的优越性.完全移位锁骨中段骨折行早期钢板固定治疗,恢复功能更快.本研究的资料支持对完全移位锁骨中段骨折的活动要求高的患者行早期钢板固定术.

    作者:王厚堂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附睾结核43例临床诊疗分析

    目的 分析附睾结核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对附睾结核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附睾结核有无痛性肿块表现,占58.1%.18例有阴囊肿痛,占41.9%.43例手术病人术后恢复良好,均治愈出院.随访32例,无异常情况发生,身体其他部位未再发结核病变.结论 根据附睾结核的临床特点,必要时作局部穿刺或活检,确诊一般不难.经正规抗结核治疗和局部手术切除治疗,预后较好.

    作者:邓建宏;牟小梅;郎斌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全自动血型仪在血站的应用

    目的 探讨分析全自动血型仪在血站血型筛检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使用全自动血型仪检测1 020份已知血型的标本,从血型判读的符合率,混合血清样本倍比稀释后反定型检测灵敏度,溶血及脂血干扰实验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血型判读符合率达99.22%;混合血清≤1:64的稀释度反定型检测准确度达100%,1:128的稀释度可出现误判;脂血和溶血标本对检测结果无影响.结论 全自动血型检测系统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灵敏度及抗干扰能力,适用于血站血型筛检.

    作者:刘健娣;邓雪莲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骨桥蛋白基因C707T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关联性研究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OPN)707C/T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的关联性.方法 收集SLE患者143例(年龄:39.4±12.1岁;女/男:134/9),均符合美国ACR1997分类标准,同时选择97例(年龄:34.4±9.5岁;女/男:87/10)健康体检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OPN基因C707T多态性.结果 707C/T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在SLE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PN基因707C/T多态性与SLE发病无关.

    作者:李兴锐;徐建华;周小妹;王和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对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评估

    目的 观察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环磷腺苷葡胺(MCA)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短期疗效.方法 92例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另一组为治疗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MCA,两组疗程均为两周.结果 治疗组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E/A比值、心胸比值、6 min步行试验(6MWT)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 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MCA可在短期内提高CHF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聂颖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五常法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

    五常法就是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源于五个日本字(Seiri,Seiton,Seiso,Seiketsn,Shitsuke)全部是S起头,故也称5-S[1],它是用于维持品质环境的一种有效技术,提倡从小事做起,认认真真,讲究做好每一件事.我院手术室于2007年8月开展了五常法这一科学的管理模式,对环境、物品、人员进行综合管理,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晓东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合理的工作流程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

    目的 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及服务质量,消除医院感染的隐患.方法 按照质量管理标准消毒供应中心的建筑布局、工作流程及管理程序对新院消毒供应中心与老院消毒供应中心进行了分析.结果 新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流程大大提高了工作质量,保证了各类物品的质量,大大降低了医院感染率.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建立完善、合理的布局、工作流程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作者:朱小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会阴侧切技术在分娩过程中临床应用的体会

    目的 通过比较分娩过程不同时间段运用会阴侧切技术的临床情况,探讨如何在分娩过程中更好运用会阴侧切技术.方法 将2008年430例作为观察组,1999年42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在分娩过程中均使用会阴侧切技术,并均为第一胎孕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在产时软产道损伤、会阴裂伤、新生儿合并症、新生儿死亡方面均有明显差异.结论 在严格遵守操作原则情况下,分娩过程中会阴侧切技术逐渐放宽使用对保证母婴安全和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魏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孕10~14周钳刮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妊娠10~14周行钳刮术终止妊娠以减少痛苦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选择10~14周妊娠者3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50例,用米非司酮150 mg分3 d顿服,第4天清晨空腹加服米索前列醇400 μg,并留站观察,如出现出血多或有胚胎组织排出立即行钳刮术.对照组为150例,行负压吸引术或钳刮术.观察两组宫颈的改变,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血压、呼吸,脉搏改变,出血量.结果 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观察组在宫颈软化、疼痛程度、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孕10~14周人工流产术中,可以减轻疼痛,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燕平;郑惠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每日短时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目的 观察每日短时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 4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透析(CHD)组和每日短时透析(DHD)组,观察两组患者心胸比例(CTR)、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心功能、血清钙、磷、甲状旁腺素水平以及血红蛋白和血清白蛋白和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评价不同透析方式对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肾功能均较透析前改善,但与常规透析组相比,DHD组患者心胸比例和左心室质量指数下降;血磷水平下降;血红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提高.结论 DHD透析可以明显降低患者血磷水平,减小心胸比例和左心室质量指数,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冯江超;廖华伟;任敏;樊雷;涂莉荣;张和平;张捷;刘晓惠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心理干预在子宫切除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子宫切除围术期患者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以80例子宫切除患者为对象,对手术前1 d和手术后3 d采用自制的心理反应调查问卷量表及症状评定量表(SCL-90)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试评分,将干预前后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80例子宫切除患者干预前后在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敌对、其他5因子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官切除患者不良心理应激反应干预前后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子宫切除患者实施围术期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使其以佳心态接受手术治疗、护理,有助于疾病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朱萍;李振花;阳爱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