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春;郝维敏;刘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各级医院广泛迅速地开展起来,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总体来看,技术基本成熟.但黄志强统计34家医院9 789例LC,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34%[1].而LC 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则后果多十分严重,如胆管损伤、胆汁瘘、大出血、消化道脏器损伤等都有致命危险.故随着胆囊炎及胆囊结石的发病率的增高和LC手术数量的增加,深入探讨手术方法,对进一步减少手术并发症、确保患者的医疗安全十分必要.
作者:李先锋;刘奉顺;陈敬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氧化亚氮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镇痛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自愿要求人工流产者924例,分为氧化亚氮镇痛组464例,对照(无镇痛)组460例.结果 氧化亚氮组镇痛有效率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25.0%,两组间镇痛效果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阴道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氧化亚氮镇痛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对呼吸、循环系统影响小(P<0.01).结论 氧化亚氮是一种吸入性麻醉剂,可达到无痛人工流产的良好效果,同时降低了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不影响子宫收缩,不增加出血量,病人自控操作方便,安全易行,显效快,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段玉萍;王文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大鼠心脏异位移植手术操作改良方法及成功的关键因素.方法 采用Ono创建的大鼠心脏异位移植模型制作方法,并作部分改良,缩短了手术时间及供心缺血时间.结果 预实验30次,成功率36.7%.正式实验100次,成功率达到87.0 %,正式实验手术总时间为60±5 min,供心热缺血时间为5±1 min,供心冷缺血时间27±5 min,心脏复跳时间为1.5±1.0 min.结论 成功完成实验的关键因素是:严格的动物选择;清洁手术器械;适度的麻醉;缩短供心热缺血时间;准确的吻合技术.
作者:王约青;沈承澜;金庆元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认识双硫醒反应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预防使用头孢类抗生素后双硫醒反应的发生.方法 对45例出现双硫醒反应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45例出现双硫醒反应的病例的临床表现不尽相同,轻重不一,治疗方法不一.结论 使用头孢类抗生素后饮酒易出现双硫醒反应,在使用头孢类抗生素期间或停药后在1~2周内不宜饮酒.
作者:侯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黄斑水肿作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的并发症,人们对其发病机制及致病因子作了大量的临床研究.本文对近年来的相关报道作一,主要介绍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水肿的发病机制,与临床常见的致病高危因子.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囊样水肿发病率较从前已明显减少,但仍应重视对黄斑水肿的发病机制及致病因子的研究.
作者:许超;王艳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全世界有20亿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约有3.5 亿人为现症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其中15%~40%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在一生中可能有机会发生严重并发症(肝癌、肝硬化、肝衰竭).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迄今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但随着基础及临床医学的迅速发展,干扰素、拉米夫定的临床研究和应用给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是带来了希望,但因其各自的局限性,仍未能从根本上扭转其病情发展和演变.使得探索治疗新途径、新方法尤显重要.
作者:梅晓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医学院校实验教学在培养新型医学人才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验技术人员是实验教学的主体参与者,起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从医学院校实验技术人员的岗位特性出发,对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思想和业务素质提出了一些看法.
作者:蒙黄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生理盐水、肝素钠及尿激酶三种留置针封管液的效果.方法 把180例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60例用生理盐水封管,B组60例用肝素钠溶液封管,C组60例用尿激酶溶液封管.结果 发生堵管、回血、外渗、静脉炎A组共35例,占58.3%;B组共35例,占38.3%;C组共12例,占20.0%.运用统计学方法处理经χ2检验,其并发症发生率3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肝素钠溶液封管法的封管效果要优于生理盐水封管法,尿激酶溶液封管法的效果优于肝素钠溶液和生理盐水,但价格较为昂贵,因此临床应根据患者病情和经济条件选择合适的留置针封管液.
作者:邓远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蒙脱石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66例常规治疗加用蒙脱石保留灌肠,按每次3 g,每天1或2次,连用1~3 d.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78%,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蒙脱石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曹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安阳县医务人员的吸烟状况及危险因素,为制定合理有效的的控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县级医院2所、乡镇卫生院5所共7家医疗单位的362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医务人员总吸烟率为28.73%,男性吸烟率为49.03%,女性吸烟率为1.92%;男性医务人员的吸烟率随年龄增大呈上升趋势,女性医务人员的吸烟率随年龄增大呈下降趋势;中专及以下文化程度医务人员吸烟率明显高于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在吸烟相关知识知晓方面,吸烟者与不吸烟者的认知程度除吸烟不利于健康认识基本相同外,在其它方面(如香烟的有害成分、导致相关疾病等)存在明显差异;吸烟的主要原因为社交需要.结论 男性医务人员吸烟状况比较严重,特别在病人面前吸烟对周围人群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应加强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系统的控烟培训,以控制医务人员的吸烟率,创建无烟医院环境,来带动整个民众吸烟率的下降.
作者:王振静;王飞月;韩伯炬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乙肝疫苗接种对早产儿强或无(弱)应答的影响以及免疫球蛋白(IgG、IgM、IgA)、补体(C3、C4)的变化.方法 90例早产儿根据接种剂量随机分为:A组三剂均为5 μg,B组三剂均为10 μg,免疫程序均为0、1、6个月三针法,每组45例.比较两组乙肝疫苗抗体阳转率、强应答率差异,分析比较强应答与弱应答时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各组患儿未见明显局部与全身反应,均顺利完成临床试验.B组免疫接种后IgG、IgM、IgA、C3、C4水平与A组相近(P>0.05).A、B两组强应答早产儿的IgM、IgA、C3水平明显高于无(弱)应答早产儿IgM、IgA、C3水平(P<0.01).B组强应答早产儿IgG、IgM、IgA、C3、C4水平明与A组强应答早产儿的IgG、IgM、IgA、C3、C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乙肝疫苗抗体阳转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 高剂量乙肝疫苗可提高早产儿乙肝疫苗接种的乙肝疫苗抗体阳转率,强应答的早产儿有较无(弱)应答早产儿有更好的体液免疫功能.
作者:李俊平;郭炯光;郑小天;张敏彬;陈映雪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氯胺酮麻醉是小儿临床外科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简便易行,效果好,并发症少[1].为此,我科在近年应用氯胺酮肌注行小儿麻醉共251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文慧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特点.方法 对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在我院诊治的老年ITP患者52例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2例中可评价疗效49例,27例急性ITP有效者(显效、良效加进步)23例,4例无效;22例慢性ITP患者共治疗26例次,有效者14例次,12例次无效.27例急性ITP患者中随访18例,10例(55.5%)在随访期间转变为慢性;有2例ITP患者死于出血.结论 老年ITP的出血症状较严重,多数急性ITP患者转变为慢性,治疗应讲究个体化原则,积极治疗合并症可防止严重出血.
作者:黄丽娟;李玉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低钾性周期性麻痹(HOKPP)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探讨其发病机制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48例急诊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患者中,原发性40例,其中有家族史者3例,散发37例;继发于甲亢者8例.有心电图资料者48例,其中,正常10例,有典型低血钾改变者38例.经过口服和静脉注射钾后,全部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 血清钾及心电图的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HOKPP.继发性HOKPP者要加强原发病治疗,避免各种诱因是防止复发的关键.
作者:赵开庆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蒙脱石散和自配漱口液交替含漱对于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 60例鼻咽癌放疗病人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蒙脱石散和自配漱口液交替含漱,对照组仅采用自配漱口液含漱.观察两组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口腔黏膜放射性损伤发生率均为100%.3、4级黏膜损伤发生率试验组为10.0%,对照组为33.3%,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试验组较对照组口腔黏膜损伤的程度有所减轻,发生时间有所延迟.结论 蒙脱石散和自配漱口液交替含漱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春晖;陈雍;方平;王根和;王远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吗啡与新斯的明的镇痛作用,同时对其用于硬膜外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完全随机设计.随机选择90例拟行腰段硬膜外麻醉的病人随机分为5组,按实验分组予以不同的镇痛配方,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进行疼痛评分,记录相应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 镇痛效果从好到差依次为新斯的明1.5 mg加吗啡1.5 mg加氟哌啶2.5 mg组(Ⅰ组) 、吗啡2.0 mg加氟哌啶2.5 mg组(对照组)、新斯的明1.0 mg加吗啡1.0 mg加氟哌啶2.5 mg(Ⅱ组)、新斯的明0.7 mg加吗啡0.7 mg加氟哌啶2.5 mg组(Ⅲ组)、新斯的明0.5 mg加吗啡0.5 mg加氟哌啶2.5 mg组(Ⅳ组);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和对照组另加镇痛药使用率分别为0%、2.0%、30.0%、65.0%和6%;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7%、20.0%、20.0%、5.0%和73.4%.结论 吗啡与新斯的明应用于硬膜外腔有镇痛作用,且新斯的明1.0 mg、吗啡1.0 mg的剂量加氟哌啶能提供相对较好的镇痛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郑河荣;骆建宁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 AA,简称再障)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造血干细胞数量下降和功能异常,导致全血细胞减少的一种综合病症.临床主要表现为贫血、感染和出血.按临床表现、血象和骨髓象,国内将再障分为慢性再障(CAA)和急性再障(AAA),后者亦称为重型再障(SAA)-Ⅰ型.慢性再障如果病情恶化加重,则称为SAA-Ⅱ型.AA病情重,危害大,疗效差,死亡率高,是一种难治性疾病.引起AA发生的确切原因尚不明了,目前越来越多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表明,免疫系统紊乱在AA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本文对近年来AA的发病机制、实验研究和临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苹;朱传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根据统计,外科创伤是我国儿童及青壮年死亡的主要原因.胸腹部多发伤病情急、危、重,越早明确诊断,就越能挽救病人的生命.但是外科创伤病人特别是儿童,大多不能配合检查或不能主动主述病史,给医师的诊断造成极大的困难.本文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8年4月期间我院227例儿童创伤病人,探讨超声在儿童胸腹部外伤的应用,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龚倩;严洁;段青;付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检查、诊断并担负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也是许多高精设备和高新技术应用的基地.因此,对手术室护士的专业素质和技术要求越来越高,而手术室护理质量的优劣,不仅关系着患者的生命,也关系着医院的进取发展.近年来,我院领导者和护理管理者加大了手术室的投资、管理,针对手术室常见差错事故,制定持续质量改进方案,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林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笑气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和对胎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阴道分娩正常产妇12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在开展一对一陪伴分娩的基础上,由主管助产士在身边主动协助,再辅以自主的吸气,每次在宫缩前45 s,吸入笑气3次;对照组是由产妇自主吸气,每次在宫缩前30 s,吸气入笑5次.观察两组临床镇痛效果、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等.结果 实验组平均吸气量为0.95 L,而对照组平均吸气量为1.45 L,实验组吸气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镇痛有效(评分0~1级)率为83.3%,而对照组镇痛有效率为58.3%,可见实验组吸气效果比对照组更为有效(P<0.01).两组吸入方法对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无影响.结论 笑气用于分娩镇痛,镇痛效果明显,产程时间短,对母亲胎儿均无影响,产妇乐于接受,方法简单,是一种适合基层医院推广使用的镇痛方法.
作者:刘凤云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