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卒中患者康复科优质护理对其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顾海英

关键词:脑卒中, 康复科, 优质护理, 功能恢复, 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康复科优质护理对其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康复科2015年3月至2016年11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脑卒中患者,依据护理情况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功能恢复情况差异。结果:在患者运动功能、吞咽功能与语言功能评分上,观察组护理前后改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患者康复采用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机体功能状态,降低疾病对患者带来的生理障碍。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加减沙参麦冬汤联合化疗对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加减沙参麦冬汤联合化疗对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均选择我院于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66例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 TP 化疗方案治疗,给予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沙参麦冬汤,对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免疫功能各指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 CD3+T 淋巴细胞比例、CD4+T 淋巴细胞比例及 CD4+/CD8+T 淋巴细胞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 CD8+T 淋巴细胞比例、NK 细胞活性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肺癌患者实施加减沙参麦冬汤联合化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尼伟芳;罗丹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大骨瓣减压术在颅脑外伤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大骨瓣减压术在颅脑外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作为研究时段,回顾这一时间段内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0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手术方法的不同而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实施常规的骨瓣开颅手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大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恢复良好率为40%、观察组为67.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预后不良(植物状态+死亡)率为15%、观察组预后不良(植物状态+死亡)率为2.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5%、观察组发生率为15%,存在显著差异(X2=4.2667;P=0.0388)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颅脑外伤的患者采取大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赵宏祥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维持性控制护理模式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相关性低血压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维持性控制护理模式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相关性低血压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7月-2016年9月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规律血液透析治疗的8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维持性控制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低血压发生率为10.7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控制护理模式有利于老年血液透析患者降低低血压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晶;郭莉;毕朝煜;任茜;孙晓静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急性脑血管意外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讨论脑血管意外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50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临床急救护理资料。结果通过快速有效的急救护理以及后续康复治疗,45例病情好转且稳定,占90%,5例患者病情无明显改善,因脑干出血形成脑疝,占10%。结论快速、有效的现场救护,安全转运以及院内的后续治疗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作者:曹迪佳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骨搬移术后外固定器针孔护理的新方法

    目的:研究骨搬移术后外固定器针孔护理的新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0月80例骨搬移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对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搬移术后外固定器针孔护理的新方法有良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滕永颜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门诊护理投诉原因及对策探究

    目的:现阶段,我国医院门诊被投诉的事件非常多,其主要原因是护士法律知识欠缺,服务意识欠缺,缺乏沟通技巧和工作经验等。针对这些问题,医院管理者要采取措施避免门诊护理被投诉,保证门诊服务质量的提升。笔者根据相关工作经验,主要探究门诊护理投诉的原因及对策,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作者:林超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1,6-二磷酸果糖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实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析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应用1,6-二磷酸果糖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1,6-二磷酸果糖辅助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心肌酶学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同对照组患儿的60.0%相比,差异明显(P<0.05)。在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方面,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治疗中应用1,6-二磷酸果糖的临床效果更好,可明显改善患儿心肌酶学指标,是一种值得临床全面应用与推广的治疗药物。

    作者:孙玉芹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2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增加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的改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1.4±0.5)分与生活质量评分(52.6±6.8)分显著优于对照组(3.6±0.8)分、(41.2±5.7)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莉莉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微生物快速检验技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进行了临床研究,核心目的是通过微生物检测技术的优化创新,提高检测技术的临床实践效果,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式,并对微生物检测速度以及诊断水平的提升提供有效支持。

    作者:刘开明;王庆兰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供应室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供应室是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发生和传播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科室,它承担着全院医疗用品的回收、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储存、发放等工作。它管理的好坏与医院院内感染关系非常密切,所以必须有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才能保证医院各科室的正常运转。供应室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领导不够重视、供应室人员结构不合理、规章制度不健全或未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欠缺完善的消毒灭菌消毒设施、临床科室污染器械处理不当以及工作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差等。

    作者:薛玉芹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供应室护土职业危险因素分析与防护对策

    目的:供应室护士在工作的过程中,很可能会面临一些职业危险因素,需要引起重视。供应室是医院中必不可少的工作室,护理人员在护士长的领导下进行工作,其中涉及到对医疗器材的清洗、包装、消毒和供应工作,如果没有做好防护措施,很可能会受到感染,对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本次讨论中,总结分析供应室护土职业危险因素,了解导致风险因素的原因,并制定相关的防护对策,针对性地预防供应室护土职业危险因素的出现,提升供应室工作的安全性。

    作者:陈万明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日间手术病房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日间手术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选取日间手术病房2016年7月以来收治的患者490例,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分析护理效果。结果:435例患者对病房环境满意度97.9%,对主动介绍的满意度98.4%,对操作技巧的满意度为98.9%,对服务态度的满意度为100.0%,对咨询回答的满意度为100.0%,对疾病知识讲解的满意度为100.0%,对住院期间整体护理情况的满意度为99.5%。结论:在日间手术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有助于获得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值得推广。

    作者:黄丽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医学心理学在儿科医疗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医学心理学在儿科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6月笔者在我院门诊接待的患儿,共9896例儿童。据朱智贤儿童心理发展分期法分为3组,诊疗中儿童表现分为4组。结果:婴儿期与学前期、婴儿期与学龄期、学前期与学龄期之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χ2值分别为3419.24;3637.17;329.01;P 均<0.01)患儿在接受治疗时,其行为表现有明显年龄差异,年龄是决定患儿接受治疗时行为表现的重要因素。结论:将医学心理学投入儿科医疗中,能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郑智丹;李培炎;王思竣;林林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46例急慢性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的临床疼痛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急性慢性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的疼痛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急性慢性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各46例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模糊视觉评分方法:静息状态下急性与慢性组患者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功能状态下,急性组患者的疼痛感高于慢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Gil 量表显示,两组患者均出现有胀痛、持续固定痛,在刺痛、牵扯痛等评价方面有一定差异,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与慢性颞下颌关节紊乱均有较为明显的疼痛感,且对生活工作等有较大的影响,患者的疼痛描述词汇有一定差异。

    作者:王君芳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门诊老年输液病人焦虑的护理体会

    目的:对门诊输液老年患者焦虑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进行系统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门诊收治的103例老年输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存在一定焦虑心理,输液过程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焦虑自量表(SAS)评测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状态,并通过问卷调查掌握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本组患者的 SAS 评分显著降低,与护理前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通过调查,本组护理满意度达到98.1%。结论:对于存在焦虑心理的门诊输液老年患者实施系统、针对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心理,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蔡玥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膝关节滑膜炎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讨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6年4月-2016年11月在我院治疗慢性膝关节滑膜炎患者64例,将其分成对照组32人和观察组32人,对照组采用西医关节腔注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即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之上进行中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痊愈17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患者治疗痊愈12例,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1.2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2例患者跟踪回访后发现复发2例,复发率为6.25%;对照组32例患者跟踪回访后发现复发7例,复发率为21.87%。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膝关节滑膜炎临床效果明显,复发率小,可在临床广泛应用,值得推广。

    作者:郭敏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臭氧配合手术治疗多节段腰间盘突出的术后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析“臭氧+手术”治疗多节段腰间盘突出的术后护理法及效果。方法:将40例多节段腰间盘突出者随机等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都给予臭氧联合手术治疗,试验组于术后行针对性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个性化护理措施对多节段腰间盘突出者进行护理,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作者:刘杰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胆汁反流性胃炎经胃炎康胶囊联合铝碳酸镁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胃炎康胶囊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本院收治的9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为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9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予以铝碳酸镁治疗,观察组予以铝碳酸镁联合胃炎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8%,对照组的治疗的有效率为84.4%,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中应用胃炎康联合铝碳酸镁治疗具有更好的效果,可更快的改善临床症状,应在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唐维红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腹横纹小切口疝气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腹横纹小切口疝气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以2015年1月-2016年10月时间段内本院收治的64例疝气患儿为对象,以入院先后顺序为依据,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行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行腹横纹小切口疝气手术治疗,对比患儿治疗效果。结果:对比手术各项指标,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针对术后并发症,研究组发生率为9.3%,对照组为21.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横纹小切口疝气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兰树伟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日间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个体化健康教育在日间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12月在我院接受日间手术治疗的477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段分组,2016年7月至9月入院的患者为对照组,10月至12月入院的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个体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种健康教育方式的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爽约率、再次就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日间手术患者予以个体化健康教育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水平,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钟亚娟 刊期: 2016年第39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