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彬
目的:大肠癌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本文对1例直肠癌患者进行直肠癌根治术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认为手术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病情,而术后再实施相应化疗方案,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作者:杨颖;李雷;王萌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近3年来收治的儿童误服氯氮平中毒的临床治疗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儿童误服氯氮平中毒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儿童误服氯氮平中毒中,男孩占68.18%,1-3岁占86.36%,农村儿童占86.36%,经催吐、洗胃、导泻、血浆置换、血液灌流治疗及相应的护理干预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儿童误服氯氮平中毒中男孩多于女孩,幼儿期儿童占大多数,农村儿童多于城市儿童。护理干预:加强农村对该方面知识的宣教,将药物放置在儿童不易接触的地方,注意看护好儿童。
作者:李洁;莫海丽;马俊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成骨不全的患儿很容以出现骨折,如果出现骨折就可能引起严重的后果。在文中以1例成骨不全患儿伴尺桡骨及股骨干骨折为例,介绍了在围手术期的手术护理经验,以期能够为成骨不全患儿的骨折围手术期护理提供借鉴。
作者:竺金霞;王晓飞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研究ICU联络护士对患者家属焦虑情绪行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ICU接收的患者一共有12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探视以及有效沟通,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采取联络护士对其亲属给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亲属的焦虑改善情况给予对比。结果:护理之前,两组患者的S-AI(状态-焦虑表)的评分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以后,干预组患者的S-A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联络护士对病人亲属的焦虑给予相对应的护理干预,可以使病人亲属焦虑情绪得到明显改善,使其亲属能够更好的照顾病人,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燕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蒙医艾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对照组29例。对照组以针灸、拔罐、牵引等治疗,并对患者进行跟踪评估,治疗组以针灸、拔罐、牵引配合艾灸疗法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5%,与对照组的75.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蒙医艾灸疗法对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疗效显著。
作者:乌仁其其格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研究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接收的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62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62例,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退热时间、肢体抖动改善时间、呕吐缓解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96.8%高于对照组85.5%,两组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使用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临床护理中,能够提高护理质量,促进小儿康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夏莹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检验的对照组(40例)和采用生化检验的观察组(40例),对比并分析两种检验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检验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诊断中采用生化检验的方法,诊断有效率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砚峰;刘敬文;绪平;朱伟波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微创治疗多发性胃息肉的效果。方法:采用基础麻醉,用奥林巴斯 GIF---H260胃镜及其配套氩气刀对多发胃息肉进行逐个电切治疗。结果:42例患者中39例顺利电切,电切后经抑酸、保护胃粘膜治疗一周后痊愈出院,占比92.9%;2例在电切过程中出现弥漫性渗血,经喷洒冰盐水控制,后经抑酸、保护胃粘膜治疗一周后痊愈出院,占比4.8%;1例在电切过程中出现胃穿孔,经普外科紧急手术修补后,住院两周出院,占比2.4%。总结:内镜下微创治疗多发性胃息肉42例,效果好,但也有一定的风险,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防风险的发生。
作者:索艳明;王银庄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工作在胃癌手术患者治疗之中的整体护理效果,以此来提高胃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抽样的原则和标准,随机选取在2013年-11月-01日——2016年-11月-01日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胃癌患者50例,将其作为我们本次临床实践研究的主要分析对象。将其分成两组,采取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和成功概率。结果:第一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例数是12例(40%),第二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例数是24例(80%)。患者的护理程度满意度也不同,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比较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在胃癌患者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比较强,还能够提升患者对胃癌的认知效果,减少住院的时间,以此来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苏秀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处理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月间于我院门诊体检的70例正常人为研究对象,每人抽取10ml的血液作为样本,对所有血液标本进行溶血处理后与正常血清同时进行临床生化检验,观察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受检血液样本的部分生化指标在溶血前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较大,因此应当在采血过程中尽量避免溶血出现,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李砚峰;赵增翔;刘斌;朱伟波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特选取2016年3月—2016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人,对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对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循证护理的方法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值得在临床应用中进行推广。
作者:陈小春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脑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82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则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综合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脑出血中,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韩车力格尔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研究ICU 重症患者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ICU重症患者一共有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对病人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对病人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之前,两组病人的SDS、SAS以及睡眠质量评分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以后,两组病人的 SDS和SAS评分低于对照组,睡眠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 IUC 重症病人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以使病人睡眠质量明显提高,使不良情绪得以消除,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廖丹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观察头部“个”字透刺法治疗特发性震颤的临床疗效,探索新方法。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治疗组给以头部“个”字透刺法,对照组予口服药物。根据治疗前后震颤等临床症状、体征,依照震颤评分量表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治疗后震颤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P<0.05)。结论:头部“个”字透刺法治疗特发性震颤是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孙刚源;肖丙龙;程为平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患者实施病房延伸指导对其康复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我院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诊治的30例脊髓损伤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对照组的15例患者实施常规的康复训练,观察组的15例患者在上述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延伸护理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 以及肢体运动功能均有所好转,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髓损伤患者实施病房延伸训练不但能够提升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度,增加其掌握康复知识的程度,同时还能缓解家庭以及整个社会的负担,只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项静静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通过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诊断的效果。方法:研究分析来自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7月间进行的80例异位妊娠患者,均采用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诊断,分析诊断的准确率情况。结果:在胚芽形成、子宫假孕囊、血管搏动、盆腔积液与附件包块等声像图结果上,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诊断显著高于单纯腹部超声诊出率,两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诊断符合率上,联合组为98.75%,腹部超声为75%,两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位妊娠通过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诊断可以提升诊断的准确率,有效将病情做全面掌握。
作者:苗英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观察延续护理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出院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出院后的生存质量。结果实验组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延续护理有利于提高其出院后的生存质量。
作者:周春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应用人文关怀护理对感染科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创建过程中患者护理满意度水平的影响。方法:择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到我院感染科住院治疗的患者8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2例,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人文关怀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5.23%)显著优于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76.19%),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感染科创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过程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适宜在临床中予以推广运用。
作者:梁福秀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活血化瘀中药制剂的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接收的66例使用活血化瘀中药制剂产生的不良反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分析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其发生原因。结果:66例不良反应患者的发生因素主要是:血栓通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香丹注射液以及舒血宁注射液,发生率分别为:37.9%、21.1%、15.2%、13.6%、12.1%;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主要有皮肤瘙痒、丘疹、皮肤充血、消化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所占比例分别为:24.2%、16.7%、12.1%、16.7%、15.2%、15.2%。结论:关于中药制剂,国家应加强对生产厂家中药制剂工艺,特别提纯工艺审核,提高标准。在对患者用药时应合理应对,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肖洪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住院的心内科患者在医院发生感染的原因和防止发生医院感染针对措施。方法:以同一时间住院的心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在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和住院期间未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此批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数据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和分析,从中找出心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解决和预防措施。结果:住院的心内科患者在医院发生感染的原因如下:有着较长的住院时间,患者的年龄较大,患者进出医院房门次数过与频繁,本身患者的心功能低下,主治护理医师的任职资历较低,有较少的临床护理经验,护理不到位,对患者使用的抗菌药物次数多,造成患者的本身免疫力开始降低。在住院的心内科患者在医院治疗期间,应当注意以上造成住院的心内科患者在医院发生感染的因素。及时解决和采取预防措施,基本的加强护理服务意识,严把病患的护理工作,使病患房间时刻保持干净、整洁,有较好的休息环境,加强病患运动意识,多锻炼,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促近病患康复,从而减少病患住院时间,终降低住院的心内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
作者:周萍 刊期: 2016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