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仁其其格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中运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早期康复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2.5%,对照组为47.5%,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神经功能、生活能力、运动能力与抑郁状况上,两组差异县显著,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中运用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疗效,改善生理与心理各指标。
作者:吴娜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究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在脑室出血治疗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脑室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脑室外引流,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持续腰大池引流,对比两组术后脑室出血清除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观察组的脑室出血清除时间和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脑室出血,效果显著,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及使用。
作者:周春来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研究在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中实行美托洛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患者入院就诊时间将我院自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诊治的88例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44)与实验组(n=44),采取我院常规治疗的患者作为参照组,采取美托洛尔治疗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效果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且差异显著,统计学具有意义。结论:将美托洛尔应用在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改善临床治疗依从性以及效果,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杨宗武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肝病护理中实施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其具体措施。结论:对肝病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结果:个性化护理的核心是以患者为本,强调将促进患者健康为护理中心,关注患者的身心需求,这是一种社会进步而引发的护理方式的改革。
作者:陈黎娇;李茹;张妮;王晓婷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晚期老年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护理方案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晚期老年癌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临终关怀护理方案。针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及其家属满意度加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能够坦然接受自身的病情,并且心理状况相对稳定化,家属满意度也相对较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终关怀护理能够有效稳定晚期老年癌症患者的情绪,使之保持一个相对较好的心理状态,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生活质量,使得患者能够相对愉快的度过后一段时光,家属得到精神安慰,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石婧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对牙体牙髓患者治疗影响。方法:研究来自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150例牙体牙髓根管治疗患者,依据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分为欠充组、超充组、适充组各50例,分析不同填充后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欠充组82%、超充组78%、适充组98%,各组与适充组相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疼痛率上,欠充组24%、超充组40%、适充组8%,各组与适充组相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对牙体牙髓患者治疗影响较大,其中适充在治疗疗效与疼痛情况上要优于超充与欠充等操作,适用于临床广泛运用。
作者:郭慧华;王秀娟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研究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接收的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62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62例,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退热时间、肢体抖动改善时间、呕吐缓解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96.8%高于对照组85.5%,两组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使用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临床护理中,能够提高护理质量,促进小儿康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夏莹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了解跟腱术后的护理要点,使患者更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跟腱是人体强大的肌腱之一,能承受很大的张力,一般较少发生断裂,在专业运动人员中是常见运动损伤之一,处理以手术为主。能否及早手术,直接影响预后,同时护理工作和康复训练是患者更快更好恢复的关键。
作者:胡湘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急诊科收治的患者通常表现为病情危重,治疗风险大,且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引发纠纷。在这样的状况下,为了能够给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水平,便有必要做好医疗纠纷的防范及处理工作。本文在分析急诊护理中医疗纠纷的防范策略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急诊护理中医疗纠纷的处理技巧进行探究,以期使急诊护理中医疗纠纷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张明菊;赵小君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研究强化护理干预降低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ICU进行气管插管的患者一共有11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强化护理干预的,对比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病人的非计划性拔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 ICU 气管插管的患者采取强化护理干预,可以使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几率明显降低,使病人的生命安全得到保证,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钟蕾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应采取综合治疗,以良好的血糖控制为本,辅以一些纠正代谢紊乱、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的药物,对减少或延缓 DPN 发生和进展往往能起到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永明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卫生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方案,以为日后卫生管理、改革提供帮助。方法:通过对相应数据的整合,借助智能化工具设计相应图、表等,交由技术人员实现。结果:根据自行生成需要的图、表,可为各个部门决策工作、总结撰写等提供帮助。结论:卫生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并实施可为行政部门的管理、决策提供便利,值得应用。
作者:杨兴琴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个体化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开展个体化延续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患者采用个体化延续护理方式能够积极改善其生存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瑜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中运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脑梗塞患者,依据不同护理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分析不同护理后的患者康复效果差异。结果:在护理3个月后的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2.5%,对照组为70%,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日常生活能力、上下肢功能评分上,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上,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中运用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恢复效果,改善各项功能指标,适用于临床广泛运用。
作者:郁丽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观察在儿科护理中应用细节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60例,采用细节护理管理,比较两种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护理差错、并发症、护理纠纷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度96.7%高于对照组81.7%,与对照组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中,应用细节护理管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何霞丽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深入分析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原因及对策。方法:采集我院自2014年5月-2016年8月间的600份血液标本临床资料,分析临床检查的不合理性,并找出解决方法。结果:600例血液标本,不合格标本50例,主要原因有溶血、抗凝剂使用不当、剂量不合格、血液凝固等(7例、16例,14例,10例、3例)。结论:血液标本临床检查不合格因素较多,可针对因素采取合理的解决方法,方可提高临床血液检查水平。
作者:杨国英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由先进的生物性材料制成,由于其操作简便,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壁。留置针的使用,其优点是减轻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减少液体外渗的发生率,同时保证合理用药的时间,而且很大程度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且能保持静脉管道的持续通畅,便于抢救。目前护理界已经提出了钢针零容忍的理念,使得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大大降低了静脉输液的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蒋惠佳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研究幼儿园传染病的预防管理措施。方法:选取某幼儿园10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在2014年9月~2015年12月期间,对照组进行常规感染控制,观察组进行全面性的传染病预防管理,对两组管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传染病发生率为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结论:对幼儿园进行全面性传染病预防管理能够降低传染病发生率,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王卉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对两种不同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效果开展比较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接收救治的10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依据不同术式治疗划分成两个组别,对照组50例予以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50例予以腹腔镜手术治疗,经治疗后对两组手术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一系列手术情况对比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0相比对照组12.0%明显更低(P<0.05)。结论: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效果相较于开腹手术治疗效果显著更优,具备临床广泛推广价值。
作者:朱增江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硝苯地平。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显效26例,有效2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47/50),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具有良好协同性,可提高治疗效果,保障良好妊娠结局。
作者:王慧超 刊期: 2016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