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小华;邹兴梅;黄玉玲;潘耀启;林立新;温带钧
目的用微板核酸杂交技术准确定量检测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的含量,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将患者血标本扩增后的产物,通过微孔板杂交显色对540例不同临床表现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进行定量检测. 结果急性乙肝患者血清中HBV-DNA含量为(174.96±50.20)μg/L,乙肝病毒长期携带者血清中HBV-DNA含量为(94.32±41.31)μg/L,乙肝恢复期患者血清中HBV-DNA含量为(39.62±24.51)μg/L,乙肝疫苗免疫组的HBV-DNA含量<1μg/L,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微板核酸杂交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方法能准确、快速进行HBV-DNA定量,与临床诊断相符,对于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观察有指导意义.
作者:刘凌;陈享;梁莉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2003年深圳市罗湖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通过查阅病案资料和访问病愈的患者,按统一个案调查表收集病例资料,ELISA检测病例恢复期血清SARS冠状病毒抗体.结果 2003年2~6月罗湖区各类医疗机构报告SARS观察病例和疑似病例共103例,其中15例被诊断为SARS.3月份发病多,为8例;东门街道报告病例多为5例;男女性别比为2∶1,年龄大的69岁,小的4岁,中位数为33岁;从事商业服务业的多,为6例.经检测的11例中9例血清SARS冠状病毒抗体呈阳性.除1例为续发病例外,其余14例传染源不明确.结论深圳市罗湖区SARS病例呈社区散发,由于预防控制措施及时实施,未形成传播链,避免了医院疫情暴发和医务人员感染的发生.
作者:陈戊申;王廷哲;张风雷;李杰;方玉金;李林涛;黄敏;刘文忠;林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调查茂名市企业职业卫生现状,分析茂名市职业卫生存在问题并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法随机抽取茂名市51家工矿企业,采用统一的调查表进行现场职业卫生调查.结果调查的51家企业中,有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的仅占5.88%,有安排工人进行定期体检的仅占37.25%,能在有毒有害操作岗位安装相应防护设施的占54.90%,给劳动者发放基本的个人防护用品的占78.43%,能对有害的生产车间、岗位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评价的占43.14%.茂名市职业卫生存在问题有: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未形成制度化;不执行卫生保健制度;缺乏有效或足够的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不按要求发放和使用等.结论茂名市企业职业卫生存在较多问题,今后应加强<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企业加大职业病防治的投入,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对中小型集体、私营企业职业卫生监管和执法的力度.
作者:黄慧;黎茵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折叠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三联术),是目前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一种有效方法.我们于1998年11月至2004年3月对20例24眼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采用了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及抗青光眼的三联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杨佩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吸毒人员恒牙龋病流行病学特点和吸毒者严重龋病典型临床表现.方法选择某强制戒毒所,随机抽样检查吸毒人员龋病情况.结果共调查216人,年龄以20~30岁为主,吸毒时间长10年.吸毒人员不同年龄组患龋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患龋率与吸毒时间有关(P<0.05),龋均与吸毒时间呈直线相关关系(P<0.01).龋病典型特征呈广泛性破坏,多见于牙齿的唇颊面,常并发楔状缺损,呈深褐色或黑色,严重者波及整个牙面,牙齿容易折断.结论吸毒人员龋坏程度与吸毒时间有关,口腔科医生应注意根据吸毒者龋病特征结合问诊加以识别.
作者:黄少宏;方钧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高密市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2002年3~12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高密市4个社区35岁及以上居民进行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患病情况调查,并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共调查1 248人,患四种慢性病中任何一种及以上者238人,慢性病患病率为19.07%.慢性病发病率与家族史、体质指数、饮食习惯、吸烟等因素有关.结论应大力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并采取预防措施改变居民的不良行为和生活习惯.
作者:孙少华;姜玉亭;马瑞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湛江市1984~2003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流行特征,为有效控制乙脑发病及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84~2003年湛江市乙型脑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84~2003年共发病2 23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01/10万,死亡173例,病死率为7.7%;无免疫史1 232例,占总病例数的55.2%,免疫史不详者384例,占17.2%,未免疫及免疫史不详者占总病例数的72.4%.1~6岁儿童发病1 887例,占总病例数的84.5%;廉江和雷州两市病例为1 341例,占病例总数的60.1%;每年的6月为高发季节(占68.3%).结论湛江市乙脑流行多年,以季节性突击接种疫苗不能彻底控制乙脑疫情,应改为常年免疫门诊接种,进而提高接种率,彻底控制乙脑流行.
作者:陈治玲;余永清;吴传娣;苏华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广东省各类食品中李斯特菌污染的状况.方法 2003年采集深圳、番禺、湛江、澄海、韶关五个地区的9类食品共430份,采用国家标准检测方法(GB4789.30-1990),并参照2003年全国食源性致病菌检测工作手册检测李斯特菌.结果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17株,英诺克李斯特菌1株,总阳性检出率为4.19%(18/430).不同类型食品中非定型包装熟肉污染情况严重,阳性检出率为12.50%.结论广东省食品中存在李斯特菌污染,应加强相关的食品卫生监督管理.
作者:何冬梅;倪汉忠;严纪文;宋曼丹;黄吉城;杨冰;朱海明;王建;赖蔚苳;王海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为大型活动食品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广州某酒家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通过现场调查,对大型活动餐饮加工的整个过程进行危害分析.结果大型活动餐饮加工的5个关键控制点为:食品采购、熟食加工、熟食容器餐具清洗消毒、从业人员的健康监督、出品至食用的时间间隔;并制定了干预措施,通过实施这些措施使食品卫生达到较高水平,杜绝了食物中毒的发生.结论 HACCP可在大型活动食品卫生管理中发挥有效作用.
作者:付裕;朱惠莲;许晓晖;姜益海;苏惠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广州市越秀区婴幼儿体内微量元素异常情况及其与喂养方法、不同类别幼儿园的关系.方法从辖区内随机抽查0~5岁婴幼儿,采用全血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检测血中6种微量元素含量.结果在306名婴幼儿中有198人(64.7%)缺乏一种或一种以上微量元素或血铅水平升高.其中缺锌、铁、铜、钙、锰率分别为32.4%、11.4%、13.4%、28.1%和0.6%.铅超标率高达56.9%.母乳喂养儿微量元素异常发生率普遍低于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儿.部队幼儿园儿童微量元素异常发生率低于私立幼儿园儿童.结论受检婴幼儿微量元素总缺乏率较高,血铅水平升高较严重,必须引起注意并采取相应措施.
作者:王作琼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南昌县十年来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对南昌县1994~2003年从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报告的法定传染病报告卡所获得的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4~2003年南昌县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为152.45/10万~225.75/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198.01/10万.十年间肠道传染病一直居高不下,发病率为117.79/10万~180.14/10万;呼吸道传染病有缓慢上升的趋势,其中肺结核年平均发病率达31.87/10万,占呼吸道传染病总数的82.96%;性病发病率在经历了1998、1999年快速增长后,近几年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结论南昌县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是要加大对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力度,同时还必须加强性传播疾病的防治与监测.
作者:朱红卫;游小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梅州市梅江区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促进农村改水防病.方法 2004年对梅州市梅江区农村饮用水源水质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共调查梅江区3个镇2个郊区居民58 801人,大多数农村居民(84.1%)饮用浅层地下水,以井水、泉水和手摇井水为主,少部分居民(15.9%)仍饮用不卫生的库、塘、河、沟地面水;有30.4%人口饮用未净化和未消毒的简易自来水,水质符合农村饮用水卫生标准Ⅰ、Ⅱ级的占63.3%.结论梅江区农村饮用水源受到不同程度自然和人为的污染,水质差,水源选择、卫生防护方面还有待改进.
作者:谢小华;邹兴梅;黄玉玲;潘耀启;林立新;温带钧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阳江市静脉吸毒者的艾滋病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状况及相关知识、高危行为,为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阳江市阳东县某戒毒所和某社区的静脉吸毒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并采静脉血检测HIV和HCV抗体.结果 235名静脉吸毒者年龄在20~40岁的218人,占总数的92.8%.91.1%静脉吸毒者为小学或初中文化程度;静脉吸毒者 HIV和HCV感染率分别为40.4%和98.7%;静脉吸毒者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35.3%;近一次性生活时安全套使用率为3.6%;77.4%静脉吸毒者有共用针具行为.结论阳江市静脉吸毒者HIV和HCV感染率较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低,艾滋病感染危险行为率高,应尽快采取有力的干预措施遏制艾滋病在该类人群中的传播.
作者:李文杰;范子凡;林鹏;王晔;颜瑾;麦荣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评估韶关市1995~2000年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效果.方法按<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和<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工作技术规范(试行)>要求,对韶关市城乡12所监测学校15 650名在校中小学生进行常见病综合防治效果监测.结果 2000年学生蛔虫感染率降至3.49%(城镇)、7.89%(农村);贫血患病率城乡均达到国家控制目标;龋均控制在0.5以下;农村学生营养不良率由1995年的33.7%降至2000年的18.6%,城市学生则由20.8%上升至29.3%;视力低下率城市变化不大,农村大幅度下降;沙眼患病率下降;肥胖率城乡均上升.结论韶关市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效果显著,但视力低下、肥胖和沙眼综合防治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作者:杨继红;邓伟焕;杜韶女;付宏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进一步验证双硫腙水相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微量锌的可靠性和适用性.方法应用双硫腙水相分光光度法对锌合成密码水样和锌标准物质进行测定,同时与国标法进行实验对比.结果两种方法测定锌标准物质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7%和4.2%,差异无显著性(P>0.05).双硫腙水相分光光度法测定锌合成密码水样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1%,相对误差为-2.4%.结论双硫腙水相分光光度法能够准确测定合成密码水样和锌标准物质,是一种操作更加简便、快捷、准确、环保、低成本的新方法.
作者:石帮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即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以近距离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的呼吸道传染病.2003年4月9日,山西省临汾市出现首例SARS病例,至5月4日共报告临床诊断病例18例.为进一步掌握SARS流行特征,为今后SARS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现将临汾市SARS流行病学特征及防制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张重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为掌握福州市小型个体企业生产的花生油成品中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现状,我们对部分生产企业进行了现场调查,并采集成品样品检测黄曲霉毒素含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样品来源随机选择福州市34家个体花生油榨油作坊,采集花生油成品样品59份.无论散装或定型包装样品,均换用500 ml玻璃瓶装,避光装箱送实验室检验.
作者:林强;方黎剑;陈伟;王金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比较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与外环境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相关性,以了解医院感染病原菌来源.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深圳市宝安区15家医院中的3家医院(A医院为区级,B、C医院为镇级),连续5个月收集3家医院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医院感染株、社区感染株、环境株,比较3种来源菌株的耐药谱以及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基因分型(RAPD)型别之间的差异,判断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收集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株6株,社区感染株3株;在1 190份环境样中共分离到金黄色葡萄球菌9株,环境分离率为0.76%.耐药性分析显示环境株、医院感染株对苯唑西林、头孢噻吩、红霉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RAPD分型分析显示A医院的4株医院感染株、2株环境株以及2株社区感染株均属于A型;B医院的1株医院感染株和1株社区感染株同属C型,表明医院感染株与社区感染株、环境株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可能以外源性途径为主.
作者:吴泰顺;吴礼康;张勤;肖锦晖;马智超;钟璋平;聂绍发;谭礼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深圳市艾滋病(AIDS)流行现状,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深圳市1992~2003年的AIDS常规、哨点监测资料.结果 1992~2003年深圳市共报告HIV/AIDS病例540例,2002~2003年发现的感染者占总数的67.2%(363/540),省外流动人员占53.9%(291/540),省内流动人员占34.3%(185/540).感染者中无业人员占57.4%(310/540),年龄在21~40岁之间的446例,占总数的82.5%.感染途径中,经静脉吸毒途径感染的311例,占总数的57.6%,经性接触途径感染的183例,占33.9%.结论深圳市HIV流行速率明显加快,主要在吸毒人群和性乱人群中传播,应对高危人群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以降低HIV的感染水平.
作者:彭朝琼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佛山市吸毒人群HIV、肝炎和梅毒的感染情况,为预防、控制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佛山市2003年部分在押吸毒人员进行HIV、HBV、HCV和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 706名吸毒者血液标本中,抗-HIV、HBsAg、抗-HCV及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5%、21.1%、60.1%和5.9%.在检出的25例HIV感染者中,HIV/HBV、HIV/HCV、HIV/TP双重感染率分别为32.0%(8/25)、40.0%(10/25)和4.0%(1/25),HIV/HBV/HCV三重感染率为28.0%(7/25),未发现四重感染的现象.结论应加大对吸毒人群的监测和防病知识宣传力度,开展干预措施,降低HIV等疾病在高危人群中扩散和传播的危险性.
作者:陈爱贞;廖华乐;朱素仪;杨国;陈萍;郭志强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