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板核酸杂交技术定量检测乙肝病毒的临床应用

刘凌;陈享;梁莉红

关键词:微板核酸杂交, 聚合酶链反应, 肝炎, 乙型, DNA, 病毒
摘要:目的用微板核酸杂交技术准确定量检测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的含量,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将患者血标本扩增后的产物,通过微孔板杂交显色对540例不同临床表现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进行定量检测. 结果急性乙肝患者血清中HBV-DNA含量为(174.96±50.20)μg/L,乙肝病毒长期携带者血清中HBV-DNA含量为(94.32±41.31)μg/L,乙肝恢复期患者血清中HBV-DNA含量为(39.62±24.51)μg/L,乙肝疫苗免疫组的HBV-DNA含量<1μg/L,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微板核酸杂交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方法能准确、快速进行HBV-DNA定量,与临床诊断相符,对于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观察有指导意义.
华南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念珠菌性阴道炎70例疗效分析

    妊娠期妇女阴道的特殊生理变化使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发病率明显升高,易复发,且难以根治,在临床治疗中更要注意药物对胎儿的影响.我院门诊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念珠菌性阴道炎70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侯晓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与外环境关系的研究

    目的分析比较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与外环境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相关性,以了解医院感染病原菌来源.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深圳市宝安区15家医院中的3家医院(A医院为区级,B、C医院为镇级),连续5个月收集3家医院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医院感染株、社区感染株、环境株,比较3种来源菌株的耐药谱以及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基因分型(RAPD)型别之间的差异,判断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收集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株6株,社区感染株3株;在1 190份环境样中共分离到金黄色葡萄球菌9株,环境分离率为0.76%.耐药性分析显示环境株、医院感染株对苯唑西林、头孢噻吩、红霉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RAPD分型分析显示A医院的4株医院感染株、2株环境株以及2株社区感染株均属于A型;B医院的1株医院感染株和1株社区感染株同属C型,表明医院感染株与社区感染株、环境株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可能以外源性途径为主.

    作者:吴泰顺;吴礼康;张勤;肖锦晖;马智超;钟璋平;聂绍发;谭礼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梅州市梅江区农村饮用水卫生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梅州市梅江区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促进农村改水防病.方法 2004年对梅州市梅江区农村饮用水源水质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共调查梅江区3个镇2个郊区居民58 801人,大多数农村居民(84.1%)饮用浅层地下水,以井水、泉水和手摇井水为主,少部分居民(15.9%)仍饮用不卫生的库、塘、河、沟地面水;有30.4%人口饮用未净化和未消毒的简易自来水,水质符合农村饮用水卫生标准Ⅰ、Ⅱ级的占63.3%.结论梅江区农村饮用水源受到不同程度自然和人为的污染,水质差,水源选择、卫生防护方面还有待改进.

    作者:谢小华;邹兴梅;黄玉玲;潘耀启;林立新;温带钧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柳州市企业尘毒作业场所危害程度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柳州市企业有害因素作业场所危害程度.方法 2002~2003年对广西柳州市181家企业的尘毒作业场所进行全面的劳动卫生学调查,并对其有害因素作业场所进行危害程度分级核定.结果本次调查尘毒作业场所共1 758个,I级危害场所占调查总数的71.27%,Ⅱ、Ⅲ级危害场所分别占调查总数的21.56%和7.17%.调查24种有害因素的尘毒作业场所,其中苯、铅、铬、锰、矽尘、电焊尘、铸工尘、水泥尘、棉尘、煤尘10种有害因素作业场所共1 442个,占调查总数的82.03%.结论柳州市工业企业的职业危害相当严重,应加强作业场所监督监测,定期对工人进行健康体检和健康监护,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作者:冯献湘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汕头市部分人群麻疹、白喉、百日咳免疫水平调查

    目的了解汕头市部分人群麻疹、白喉、百日咳免疫水平.方法 2003年在汕头市两个区随机抽取2~4、6~8、13~15岁3个年龄组健康人群共采集183份血液标本,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间接血凝法(IHA)检测麻疹、白喉、百日咳抗体.结果受检人群中的麻疹平均抗体阳性率为98.9%,GMRT为1 327.40;白喉平均抗毒素为1.13 HAU/ml,以2~4岁组高(1.74 HAU/ml),并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百日咳抗体阳性率为88.5%,但抗体保护率(33.9%)及GMRT(161.38)均较低.结论汕头市2~15岁人群对麻疹形成较好的群体免疫屏障;百日咳抗体水平低,需规范接种,确保有效免疫;白喉抗体水平随人群年龄增长而下降.

    作者:林文生;钟秀珠;蔡文玲;黄少珊;郑伟江;吴榕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的护理

    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折叠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三联术),是目前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一种有效方法.我们于1998年11月至2004年3月对20例24眼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采用了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及抗青光眼的三联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杨佩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东莞市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知、信、行问卷调查分析

    食品、公共场所行业是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身体健康的一个特殊行业,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水平的高低和卫生习惯的形成直接影响着食品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和产品的卫生质量,也影响着公共场所经营的各个环节.为了解东莞市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态度和卫生行为习惯,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重点人群的卫生知识培训工作,对我市部分镇区食品、公共场所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进行了KAB(知、信、行)问卷调查.

    作者:黄红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某戒毒所吸毒人员龋病流行特点分析

    目的了解吸毒人员恒牙龋病流行病学特点和吸毒者严重龋病典型临床表现.方法选择某强制戒毒所,随机抽样检查吸毒人员龋病情况.结果共调查216人,年龄以20~30岁为主,吸毒时间长10年.吸毒人员不同年龄组患龋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患龋率与吸毒时间有关(P<0.05),龋均与吸毒时间呈直线相关关系(P<0.01).龋病典型特征呈广泛性破坏,多见于牙齿的唇颊面,常并发楔状缺损,呈深褐色或黑色,严重者波及整个牙面,牙齿容易折断.结论吸毒人员龋坏程度与吸毒时间有关,口腔科医生应注意根据吸毒者龋病特征结合问诊加以识别.

    作者:黄少宏;方钧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微板核酸杂交技术定量检测乙肝病毒的临床应用

    目的用微板核酸杂交技术准确定量检测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的含量,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将患者血标本扩增后的产物,通过微孔板杂交显色对540例不同临床表现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进行定量检测. 结果急性乙肝患者血清中HBV-DNA含量为(174.96±50.20)μg/L,乙肝病毒长期携带者血清中HBV-DNA含量为(94.32±41.31)μg/L,乙肝恢复期患者血清中HBV-DNA含量为(39.62±24.51)μg/L,乙肝疫苗免疫组的HBV-DNA含量<1μg/L,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微板核酸杂交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方法能准确、快速进行HBV-DNA定量,与临床诊断相符,对于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观察有指导意义.

    作者:刘凌;陈享;梁莉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韶关市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效果评价

    目的评估韶关市1995~2000年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效果.方法按<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和<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工作技术规范(试行)>要求,对韶关市城乡12所监测学校15 650名在校中小学生进行常见病综合防治效果监测.结果 2000年学生蛔虫感染率降至3.49%(城镇)、7.89%(农村);贫血患病率城乡均达到国家控制目标;龋均控制在0.5以下;农村学生营养不良率由1995年的33.7%降至2000年的18.6%,城市学生则由20.8%上升至29.3%;视力低下率城市变化不大,农村大幅度下降;沙眼患病率下降;肥胖率城乡均上升.结论韶关市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效果显著,但视力低下、肥胖和沙眼综合防治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作者:杨继红;邓伟焕;杜韶女;付宏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山市1970~1999年皮肤恶性肿瘤发病动态分析

    目的探讨1970~1999年中山市皮肤恶性肿瘤发病状况及趋势,为中山市皮肤恶性肿瘤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中山市1970~1999年肿瘤登记资料中的皮肤恶性肿瘤发病资料进行发病粗率、中国与世界标化发病率、发病趋势等指标的分析.结果 1970~1999年中山市皮肤恶性肿瘤新发病例共600例,总发病粗率为1.85/10 万,中国与世界标化发病率分别为1.51/10万、2.02/10万;1970~1999年男、女世界标化年发病率分别为0.73/10万~4.22/10万、0.49/10万~4.17/10万之间;病理类型以基底细胞癌常见(占42.3%),其次为鳞状细胞癌(占30.5%).结论中山市皮肤恶性肿瘤总的发病率相对稳定,但仍应加强皮肤癌的防治.

    作者:吴昌辉;魏矿荣;蔡昌金;陈浩堂;梁智恒;李倩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深圳市1992~2003年艾滋病流行现状分析

    目的分析深圳市艾滋病(AIDS)流行现状,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深圳市1992~2003年的AIDS常规、哨点监测资料.结果 1992~2003年深圳市共报告HIV/AIDS病例540例,2002~2003年发现的感染者占总数的67.2%(363/540),省外流动人员占53.9%(291/540),省内流动人员占34.3%(185/540).感染者中无业人员占57.4%(310/540),年龄在21~40岁之间的446例,占总数的82.5%.感染途径中,经静脉吸毒途径感染的311例,占总数的57.6%,经性接触途径感染的183例,占33.9%.结论深圳市HIV流行速率明显加快,主要在吸毒人群和性乱人群中传播,应对高危人群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以降低HIV的感染水平.

    作者:彭朝琼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佛山市吸毒人群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及梅毒感染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佛山市吸毒人群HIV、肝炎和梅毒的感染情况,为预防、控制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佛山市2003年部分在押吸毒人员进行HIV、HBV、HCV和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 706名吸毒者血液标本中,抗-HIV、HBsAg、抗-HCV及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5%、21.1%、60.1%和5.9%.在检出的25例HIV感染者中,HIV/HBV、HIV/HCV、HIV/TP双重感染率分别为32.0%(8/25)、40.0%(10/25)和4.0%(1/25),HIV/HBV/HCV三重感染率为28.0%(7/25),未发现四重感染的现象.结论应加大对吸毒人群的监测和防病知识宣传力度,开展干预措施,降低HIV等疾病在高危人群中扩散和传播的危险性.

    作者:陈爱贞;廖华乐;朱素仪;杨国;陈萍;郭志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湛江市1984~2003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湛江市1984~2003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流行特征,为有效控制乙脑发病及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84~2003年湛江市乙型脑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84~2003年共发病2 23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01/10万,死亡173例,病死率为7.7%;无免疫史1 232例,占总病例数的55.2%,免疫史不详者384例,占17.2%,未免疫及免疫史不详者占总病例数的72.4%.1~6岁儿童发病1 887例,占总病例数的84.5%;廉江和雷州两市病例为1 341例,占病例总数的60.1%;每年的6月为高发季节(占68.3%).结论湛江市乙脑流行多年,以季节性突击接种疫苗不能彻底控制乙脑疫情,应改为常年免疫门诊接种,进而提高接种率,彻底控制乙脑流行.

    作者:陈治玲;余永清;吴传娣;苏华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2001~2003年广东省化妆品微生物检测结果分析

    化妆品所含营养物质丰富,极易引起微生物生长繁殖,导致化妆品变质,从而损害消费者的健康.为保障消费者的利益,提高化妆品的卫生质量,我国对化妆品中微生物指标有严格的规定.现将广东省2001~2003年化妆品的微生物检测结果分析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样品来源2001~2003年广东省内化妆品生产企业送检和抽检样品.

    作者:林萍;谢韶英;张万里;刘美真;钟豪杰;谭海玲;黎薇;柯碧霞;陈经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个体榨油作坊花生油产品黄曲霉毒素B1污染情况分析

    为掌握福州市小型个体企业生产的花生油成品中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现状,我们对部分生产企业进行了现场调查,并采集成品样品检测黄曲霉毒素含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样品来源随机选择福州市34家个体花生油榨油作坊,采集花生油成品样品59份.无论散装或定型包装样品,均换用500 ml玻璃瓶装,避光装箱送实验室检验.

    作者:林强;方黎剑;陈伟;王金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微量锌

    目的进一步验证双硫腙水相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微量锌的可靠性和适用性.方法应用双硫腙水相分光光度法对锌合成密码水样和锌标准物质进行测定,同时与国标法进行实验对比.结果两种方法测定锌标准物质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7%和4.2%,差异无显著性(P>0.05).双硫腙水相分光光度法测定锌合成密码水样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1%,相对误差为-2.4%.结论双硫腙水相分光光度法能够准确测定合成密码水样和锌标准物质,是一种操作更加简便、快捷、准确、环保、低成本的新方法.

    作者:石帮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消毒常识及针对SARS的消毒技术

    1 消毒常识1.1 基本概念消毒 (disinfection) 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灭菌(sterilization) 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消毒剂(disinfectant) 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使其达到消毒或灭菌要求的制剂.

    作者:张贤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广东省班氏丝虫病防治后期人群和媒介感染情况观察

    目的探索人群微丝蚴率降至1%以下,终止防治措施后人群和媒介感染情况.方法终止防治措施后,1988~2000年在原广东省班氏丝虫病流行区抽查30%以上流行镇,重点村居民夜间采血120 μl血检微丝蚴,在血检点捕集致倦库蚊解剖,观察自然感染情况;选定10个县原丝虫病流行较严重的村,纵向观察人群和媒介感染情况.结果 1988年人群微丝蚴率为0.33%(575/172 631),此后人群微丝蚴率和致倦库蚊自然感染率逐年下降,1997年后无微丝蚴血症者;1992~2000年共解剖致倦库蚊248 115只,无发现自然感染幼丝虫;1988~1995年纵向观察,1988年人群微丝蚴率和蚊自然感染率分别为0.14%和0.07%,1994年后两者均为0.结论班氏丝虫病经防治后,人群微丝蚴率降至1%以下则可阻断传播,10年后人群微丝蚴血症消失.

    作者:骆雄才;欧作炎;黄少玉;陈泽池;崔惠儿;林荣幸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临汾市18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即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以近距离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的呼吸道传染病.2003年4月9日,山西省临汾市出现首例SARS病例,至5月4日共报告临床诊断病例18例.为进一步掌握SARS流行特征,为今后SARS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现将临汾市SARS流行病学特征及防制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张重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华南预防医学杂志

华南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