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李娜
目的:研究肝癌介入化疗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70名肝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数字随机法的方式将患者分成常规组和实验组(n=35例),在两组患者全部进行介入化疗的基础上,常规组给予一般护理,实验组给予循证护理。结果: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明显低于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3%,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98.4±0.7)分,明显优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评分(91.4±1.3)分,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肝癌介入化疗护理中的应用疗效较好,能够对患者产生积极的作用,降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对于促进医院甚至整个护理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值得考虑在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
作者:张亚西;易祎;董梦婷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以微波法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医院2014.1-2016.1所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共计80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观察组以微波治疗发来开展治疗,对照组以激光治疗法进行治疗,将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临床实验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体有效率为87.9%,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体有效率为6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治疗法用于慢性宫颈炎临床治疗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医学中值得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陈会如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做好心电监护仪的安全管理,降低心电监护仪的损坏率,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维修成本。方法成立 QCC 小组,对设定时间内心电监护仪的损坏次数进行查检,对损坏产生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进行针对性干预措施。结果QCC小组活动实施6个月后,心电监护仪的损坏率由实施前16%下降到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通过QCC小组活动,明显降低了心电监护仪的损坏率,并增强了护士的仪器安全管理意识,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张梅;冷惠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到2016年6月,在本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脑梗塞患者共12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6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精细化管理,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评价,并对照分析两组脑梗塞患者的健康情况。结果经过分析,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达到93.3%,对照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只有70%,而且观察组在护理期间意外事件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健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脑梗塞患者的精细化护理,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并发症以及意外情况,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金燕舞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分析研究中医临床护理干预对于肱骨外髁骨折患儿的护理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小儿肱骨外髁骨折患儿中抽取28例以随机抽签法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取传统护理路径和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住院天数、治疗效果、家属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住院天数分别为(5.98±1.23)天和(10.34±1.48)天,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7.30%和81.08%,家属满意度分别为91.89%和78.38%,以上三项指标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对小儿肱骨外髁骨折的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朱海霞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对优质护理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疼痛及焦虑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和剖析。方法:以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一年间所接收的颌面外科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SAS评分及术后疼痛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SA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术前及术后3天两组患者SAS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采取优质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围术期焦虑情绪及疼痛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孙金洋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通过有效的手段分析神经内科患者的焦虑抑郁的具体情况。方法:通过制定研究方案,选择在我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患者,主要是在2015年1月年到2016年1月的150名患者,通过研究神经内科患者焦虑抑郁方面的研究成果,自制问卷和焦虑抑郁量表,根据患者的不同病理表现,结合患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情况以及自身健康情况等多方面因素分析调查。结果:神经内科的门诊患者中抑郁症状为阳性者占所有就诊患者的40.5%,焦虑患者症状为阳性者占39.5%;伴有神经内科疾病患者的抑郁/焦虑阳性率和评分均高于没有神经内科疾病患者,抑郁和焦虑患者症状的发生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有密切关系。结论:焦虑和抑郁症状是神经内科的普遍现象,并且与年龄的增长呈正相关,文化程度越高发病机率越大。
作者:乌日罕;胡斯楞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糖尿病患者。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分别使用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结果:观察组糖尿病患者在护理后健康知识水平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采用健康教育护理糖尿病,效果显著。
作者:叶白琼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眼科手术中对疾病治疗和视力康复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围手术期。本文主要眼科围手术期的中医治疗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可以给当前的眼科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以完善我国的眼科治疗技术。
作者:陈菊胜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对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护理干预对策进行分析总结。方法:搜集本院危重病房2013年1月-2016年2月诊治32例血液透析病患,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终的护理效果。结果:1)实验组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发病率为6.25%显著低于参照组18.75%,整体并发症发生率25%显著低于参照组50%,整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参照组,Χ2=25.38、19.97,t=2.41,P<0.05;2)实验组病患的焦虑程度62.5%(10/16)明显高于参照组25%(4/16),Χ2=19.97,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控制的效果十分满意,能够大大降低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王艳奎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行改良UPPP手术鼾症患者口腔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行改良UPPP手术鼾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循证组各3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术前口腔护理,术后口腔冲洗法,循证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确定临床实践中的问题,检索有关医学文献,根据循证获得的证据,对患者实施佳的护理,并观察其效果。结果两组行改良 UPPP 手术鼾症患者的口腔感染,口腔溃疡、污垢残留、口臭、创口出血等问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作为一种理想的临床护理实践,应用于鼾症手术患者的护理,能显著降低患者口腔内的污物残留,降低口腔感染,减少口腔溃疡、创口出血,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刘忠俊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哮喘是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疾病,经过长期规范化治疗和管理,可临床控制。提高相关知识,降低或控制发病率极为重要,而健康宣教是预防和控制哮喘的基础和前提。
作者:金全金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内镜微创保胆手术治疗胆囊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胆囊息肉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法治疗,即给予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取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通过不同的治疗方式治疗之后,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12例,占37.5%,有效10例,占31.25%,无效10例,占31.25%,总有效率为68.75%;治疗组患者治疗显效20例,占62.5%,有效8例,占25%,无效4例,占12.5%,总有效率为87.5%,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手术时间、出血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微创保胆手术治疗胆囊息肉的效果好,改善临床症状,减少手术时间,出血量少,利于患者康复,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房立军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应用于脑肿瘤患者伽马刀术后颅内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伽马刀术的50例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25例,A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B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颅内压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B 组患者护理后的颅内压水平与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显著优于 A 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应用于脑有肿瘤患者伽马刀术后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颅内压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蒋华琴;蒋祝珠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究骨外科护理工作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74例骨外科患者,经随机抽签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接受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75.68%,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70%,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6.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外科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控制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苏娟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预防脑卒中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的护理。方法:以我院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两组基础护理相同,研究组患者入院后护士通过分析坠积性肺炎的高危因素来进行预防干预。对比(1)两组住院期间坠积性肺炎和肺部感染发生率。(2)两组患者对护士护理满意度。结果:(1)两组住院期间坠积性肺炎和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有差异(P<0.05)。(2)两组患者对护士护理满意度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预防脑卒中患者发生坠积性肺炎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干预,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作者:张后余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对阑尾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其术后首次下床活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2月该院接收的140例阑尾炎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护理方案的差异性将患者分为A组与B组,两组各为70人。B组采用常规护理,A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其进行正确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通过采用不同护理方案,相较于B组,A组护理效果更好,两组对比具有较大差异性(P <0.05)。结论对阑尾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对其术后首次下床活动起到较好作用,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作者:何萍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通过对我国0-6岁的残疾儿童社区护理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得出我国社区残疾儿童的护理情况。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在0-6岁的残疾儿童进行社区护理现状调查。结果:社区中0-6岁的残疾儿童73.6%需要进行社区护理,其中29.4%需要进行相应的全面社区护理。结论:0-6岁的残疾儿童对社区护理服务有较大的需求,开展社区护理符合0-6岁的残疾儿童的健康和生活需要。
作者:张燕芳;吴永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食物精细程度的不断提高,下颌阻生牙发病率明显增多,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口腔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下颌阻生牙拔除术已成为口腔门诊常见手术之一。目前临床上采用下颌神经阻滞麻醉联合颊舌神经麻醉,利用涡轮钻法或劈凿法去除阻力后拔除患牙。由于口腔处在一个相对有菌的环境,与多种细菌接触,因而阻生牙拔除术后容易产生的并发症种类较多,不仅给患者带来明显的疼痛感,影响术后恢复,还会使得口腔功能受到损害,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为进一步探究阻生牙拔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以及防治策略,本文结合临床及文献作一综述。
作者:葛懿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是指由于女性内分泌功能紊乱而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经检查排除了全身和内外生殖器器质性疾病。它实质是生殖内分泌功能或是子宫内膜局部调控异常。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妇科多发病和常见病,该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且治疗后复发率高。在临床上如何及时、正确做出诊断,给患者合理的治疗,减少误诊,本文就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诊治方面做一综述。
作者:陈玺 刊期: 2016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