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腹泻通过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李波;马薇红

关键词:小儿腹泻, 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腹泻通过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期间随机抽取80例小儿腹泻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在止泻时间与退热时间上,观察组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5.0%,对照组为82.5%,两组患者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腹泻通过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辅助治疗达到提升有效率,加快疾病恢复的速度。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合并丹毒22例的体会

    目的:分析在下肢静脉曲张合并丹毒治疗中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2016年期间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22例下肢静脉曲张合并丹毒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这些患者采取的具体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22例下肢静脉曲张合并丹毒患者中获得治愈效果的患者共计20例,无效者2例。结论对下肢静脉曲张合并丹毒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使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使用安全性高,具有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作者:梁鑫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疗效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中选取104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前后症候评分。结果:①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08%,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前后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具有显著疗效,可迅速改善临床症状,缓解病情,适合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王多明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X光片对颈椎病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分析X光片对颈椎病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抽取来我院治疗经临床确诊的60例颈椎病患者(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60例颈椎病患者均实施X光片、CT检查,分析比较X光片、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以及X光表现。结果 X光片的诊断符合率为80.00%,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86.67%,两种检查方式比较可得,组间诊断符合率的结果不存在差异,P>0.05;60例颈椎病患者的X光表现为:图像显示大部分患者的曲度消失,椎部出现朝后突或变直现象,各椎体间间隙出现变小的趋势,椎管直径以及椎间孔变小,且形状较不规则,椎体出现增生、滑脱或骨刺等现象,韧带存在串珠状、条状或不规则斑点等钙化现象。结论 X光片对颈椎病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为临床医师诊断、分析病情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张凤国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收治的危重、其他科室转入ICU未行深静脉穿刺患者41例,所有患者均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41例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37例,一次性置管成功率90.2%,置管操作时间为33.4±4.1min。3例由于胸廓畸形,穿刺失败;1例由于误穿入右锁骨下动脉,局部压迫止血20min后成功止血。结论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由于锁骨下静脉标识清楚,位置浅表、粗大,血流快,血管长期处于充盈状态,且操作部位平坦,穿刺成功率提高,消毒范围全面,敷料、导管易于固定,便于日常护理,减少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焕军;邢素丽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浅谈健康宣教在哮喘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哮喘是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疾病,经过长期规范化治疗和管理,可临床控制。提高相关知识,降低或控制发病率极为重要,而健康宣教是预防和控制哮喘的基础和前提。

    作者:金全金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探讨对老年慢性心衰者给予舒适护理干预的作用以及相关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对老年慢性心衰者给予舒适护理干预的作用以及相关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来我院进行老年慢性心衰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该研究对象,遵照随机年7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舒适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心率恢复时间、水肿消退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数据之间的差距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干预应用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护理过程中,有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李晓英;王小琴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毛发红糠疹的临床治疗实践性研究

    目的:探究PRP的临床病症及治疗效果。方法:探析二十八名PRP病人的临床病症以及治疗方法。结果:二十五名患者都口服阿维A胶囊,每天服用二十毫克,分两次服用,配以一百五十毫克的甘草酸二胺静滴和百分之零点一的维A酸乳膏外用,四个礼拜后二十名(百分之八十)患者皮损情况基本消退;三名已演变成红皮病的患者在服用阿维A胶囊(每天二十毫克)的根基上,每天运用泼尼松三十毫克进行治疗,分三次口服,外用百分之零点一的维A酸乳膏保护皮肤,两个礼拜后患者全身红皮病症明显好转。结论:运用阿维A胶囊治疗PRP疗效明显。

    作者:曾新桥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益心康泰胶囊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效果与安全性分析

    目的:分析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益心康泰胶囊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一2015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按照数字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益心康泰胶囊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临床疗效和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治疗期问并没有发生用药不良反应,用药后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心律保持稳定,治疗后患者血液系统、肝肾功能并没有发生异常。结论:临床中在对冠心病心绞痛进行治疗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益心康泰胶囊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显著,而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剑波;肖涛;肖群杰;吴莉莉;秦英保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下病(湿热下注型)的临床研究

    目的:为求一种更好的中西医结合(紫香解毒膏)治疗重度带下病(湿热下注型)即西医称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复发少、治愈快的方法。方法:将我院妇科确诊为重度带下病(湿热下注型)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患者2000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患者的瘙痒、疼痛症状及抓痕糜烂粘膜充血水肿体征的观察对比,以计分形式进而得出结论。结果:采用紫香解毒膏(中西医结合)治疗组(924例)为91%的治愈率,7%的有效率,共98%的总有效率;而单纯西医组(912例患者)为40%的治愈率,31%的有效率,共71%的总有效率。结论:采用紫香解毒膏治疗重度带下病(湿热下注型)是一种少复发、治愈快、无副作用且有效的方法,在临床上具有极强的推广价值。

    作者:范丽梅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公共场所行业从业人员体检HBsAg及 HBeAg携带情况的调查研究

    目的:探讨公共场所行业从业人员体检HBsAg及HBeAg携带情况。方法挑选2015年2月-2016年1月来我院体检的54682名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及HBeAg携带情况。结果参加体检的公共场所从业人员54682名中,1098人为HBsAg及HBeAg携带者,携带率为20%,男性的HBsAg及HBeAg携带率比女性高。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中本地与外埠户籍的人员HBsAg及HBeAg携带率分别为0.7%、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全国平均感染率比较,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及HBeAg携带率较低,但是仍旧需要持续开展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体检工作,并针对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实施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以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作者:孔燕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护理干预对阑尾术后患者首次下床活动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阑尾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其术后首次下床活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2月该院接收的140例阑尾炎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护理方案的差异性将患者分为A组与B组,两组各为70人。B组采用常规护理,A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其进行正确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通过采用不同护理方案,相较于B组,A组护理效果更好,两组对比具有较大差异性(P <0.05)。结论对阑尾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对其术后首次下床活动起到较好作用,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作者:何萍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护理

    目的:通过对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情况分析,得出其准确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4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共计100例进行研究,并对患者实施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对患者的相关结果进行相应的研究和分析。结果:对案例中的患者使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后,患者的身体状况明显得到好转。疼痛完全缓解78例,基本缓解17例,缓解不明显者5例(均为陈旧性骨折)。椎体前缘高度恢复基本正常64例,椎体前缘高度恢复较差者56例。结论: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运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临床效果十分显著。

    作者:李娜;任静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加强护理管理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明确医院就诊病人对医院护理的满意情况,以便医院加强护理管理,提高病人对我院护理工作的肯定。方法对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住院的病人,在病人即将出院后对病人发放调查问卷,整理回收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病人对我院护理工作满意的情况,并针对性对调查问卷中反映的的护理问题进行改善,提出良好的护理管理方法。结果由调查问卷可知,在护理满意情况方面,病人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护理人员护理的操作手法比较满意,而在对护理人员实施的健康教育以及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方面表现出不满意。结论对我院病人发放调查问卷,以调查和研究我院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能够进行针对性的改善,提高病人我院护理工作的肯定。

    作者:孔丽;桑广娟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开展血常规检验对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价值观察

    目的:探讨开展血常规检验对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价值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到我院开展健康体检的6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血常规检验、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C反应蛋白与血沉指标进行记录,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80例患者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患者的疾病严重等级不断上升,二者对比差距更加显著,不同等级的患者比较也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炎症性肠病患者开展血常规检验,可以起到早期诊断的作用,并能为患者的早期治疗提供依据,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与研究。

    作者:张发彦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观察,分析疼痛原因,采用一系列护理措施,有效的减轻了患者术后疼痛,有利于疾病康复。

    作者:李玲玉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老年病房护理环节的感染管理控制分析

    目的:对老年病房护理环节的感染管理控制分析。方法:我院从2010年12月-2015年12月在老年病房出院的患者共计18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实施感染管理的时间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感染率。结果:对照组感染率是80.89%,观察组感染率是17.29%,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经对比分析,老年病房护理感染率呼吸道感染为高,其次,是泌尿道感染、胃肠道感染及其他感染。结论:通过严格执行JCI标准,对老年病房进行严格的护理,能有效控制老年患者感染的发生。

    作者:何爱慧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护理干预对骨折牵引病人便秘的影响

    目的:讨论护理干预对改善骨科牵引患者便秘的影响于效果。方法:把80例骨科牵引患者分成两组。每组40人。判断两组病人治疗便秘的效果。结果:干预组有效率92.5%,对照组有效率67.5%,p<0.01。结论:通过适当的护理干预,消除了便秘形成的因素,减少便秘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范涛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下颌阻生牙拔除术后并发症防治分析

    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食物精细程度的不断提高,下颌阻生牙发病率明显增多,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口腔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下颌阻生牙拔除术已成为口腔门诊常见手术之一。目前临床上采用下颌神经阻滞麻醉联合颊舌神经麻醉,利用涡轮钻法或劈凿法去除阻力后拔除患牙。由于口腔处在一个相对有菌的环境,与多种细菌接触,因而阻生牙拔除术后容易产生的并发症种类较多,不仅给患者带来明显的疼痛感,影响术后恢复,还会使得口腔功能受到损害,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为进一步探究阻生牙拔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以及防治策略,本文结合临床及文献作一综述。

    作者:葛懿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降血脂作用研究

    目的:2014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15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A、B两组,每组75例。A组患目的:评价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降血脂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者给予辛伐他汀治疗,B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A、B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得到缓解:TC、LDL-C 指标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 A、B 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均能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情况。

    作者:范富伟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中医情志养生法在旅游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人的心理压力增大引起不良情绪或负面情绪会造成或诱发各种疾病,出现各种症状,同时增加癌症的发病率、自杀或死亡。运用中医药情志理论,以旅游为方式提出系统的情志养生方法:情志转移养生法、情志相胜养生法、情志锻炼养生法。在旅游中,转移不良情绪,为不良情绪找到发泄的渠道,并通过情志锻炼形成自我情志的保护和调解,解决情志问题,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作者:张艳;王红漫 刊期: 2016年第25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