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王红漫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通过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72.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症状积分上,观察组治疗后改善幅度要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通过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症状情况,提升治疗疗效。
作者:张琳;杜彦梅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分析比较CT与B超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及影像资料,根据诊断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均进行CT检查,观察组患者均进行B超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及两种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CT检查单纯性急性阑尾炎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符合率为90.9%,要高于B超检查的68.2%,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其它分型急性阑尾炎检出符合率方面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检查单纯性急性阑尾炎的符合率及灵敏度要高于B超检查,其它分型急性阑尾炎检出符合率方面差异不明显,两者具有同样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姚晨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卒中患者吞咽困难采取的康复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神经科于2006年6月至2009年11月期间收治的30例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采取康复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30例脑卒中后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上述康复护理及训练,12例轻度吞咽困难患者痊愈,16例中度吞咽困难患者痊愈12例,明显好转4例,2例重度明显好转1例,好转1例。进一步证实了及时正确的康复护理训练队脑卒中后吞咽功能恢复的意义重大。结论对卒中吞咽困难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进食状态,使患者的营养需求得到保证,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秀琴;康秀玲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析国产质子泵抑制剂在治疗消化道溃疡中的临床实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所收治的114例消化道溃疡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以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7例,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注射治疗,观察组57例,采用泮托拉唑钠进行注射治疗,对两组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及观察组在治疗有效率上无明显差异(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则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国产质子泵抑制剂中,泮托拉唑钠与奥美拉唑在消化道溃疡的治疗有效率上无较大差异,而在安全性上,泮托拉唑钠则明显胜出一筹。
作者:陈凤喜;郑敏根;赵洁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前,在手术过程中,无影灯用来照明手术部位,从而佳地观察处于切口和体腔中不同深度的组织,因此,需要经常调节无影灯的高度、角度以及灯光的强弱、聚光或散光状态。调节时,因为无影灯需要保持无菌的状态,因此,需要用消毒后的灯柄套套在无影灯中心的灯柄上,然后手术人员戴上无菌手套进行操作。一方面,因为灯柄套套在灯柄上之后,为了防止滑落,灯柄套上设有弹簧,使其能顺利套在灯柄上又可顺利取下,但是,结构复杂;另一方面,在每次使用完灯柄套之后需消毒保存,但由于灯柄套储存体积过大,堆放不整齐,不利于保存;再者,灯柄在消毒之后,如果超过十四天的有效期,需要重新消毒保存,造成工作重复;而且,此种灯柄套的成本高。
作者:陈勤勤;汪丽萍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手术的配合要点。方法回顾我院自2015年2月—2016年6月的10例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手术,并给予密切护理配合。结果全部病例手术过程顺利,术中手术效果好。结论熟练掌握腹腔镜相关设备器械功能,熟悉手术操作步骤,手术中护士、麻醉医师、手术医师的密切配合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张荣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和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以我院2007年1月到2012年1月收治的小儿患者例数为1280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平均分为静脉留置针组和传统穿刺组,静脉留置针组运用静脉留置针穿刺法,传统穿刺组运用传统静脉穿刺法,对比两组小儿患者反复扎针的比例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结果:在反复扎针的比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家长满意率等方面,静脉留置针组小儿患者均明显优于传统静脉穿刺组小儿患者,两组之间结果的差异具有显著性(<0.05)。结论:小儿静脉留置针是临床输液的主要给药途径,其有助于降低小儿患者反复扎针的次数,降低小儿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一种值得大力应用和推广的给药手段。
作者:陈超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究孕期缺铁性贫血应用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孕期缺铁性贫血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治疗,观察组,在常规饮食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孕期缺铁性贫血患者,给予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刘颖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对早期综合护理对早产儿黄疸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根据入院时间和护理方法的不同,将80例早产儿分为研究组(n=40,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和对照组(n=40,实施常规护理),对研究组和对照组早产儿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出生后三天、五天的血清胆红素值以及出生后排便情况上,研究组都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产儿实施早期综合护理,有利于降低黄疸发生率,利于改善早产儿的健康状态,临床价值意义显著。
作者:肖萍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总结控温毯在辅助治疗危重症体温不升患儿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采用病史资料回顾性分析及临床观察,对18例体温不升患儿采用升温机制控制体温,做好升温护理,预防并发症的观察。结果18例体温不升患儿使用控温毯升温时间为1-3天,平均为2.2天,使用控温毯4-8小时体温可升至36.8℃,升温效果持续、稳定、安全、费用经济。结论掌握控温毯的使用方法,实施升温各阶段的护理,及时观察病情,及早发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是控温毯升温机制治疗体温不升患儿安全有效的保证。
作者:肖红丹;黄静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护理干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7月期间随机抽取的200例阴道分娩产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在总产程时长、产后出血量上,观察组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后出血率上,观察组为1%,对照组为1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7%,对照组为81%,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娩产后出血通过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减少产后出血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英;王小宁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本药物疗法根据藏医理论,结合环境与科学的观点,对尼赛病进行治疗观察。结果:28例患者中治愈23例,治愈率83%,显效5例,显效率17%,总有效率100%,复发3例。结论:藏成药对尼赛疗效观察中得出了安全,特效,价廉,疗程较短的一种诊疗方案模式。仍需要临床中加以推广分析研究。
作者:切军加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研究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间的手术护理和康复指导,提高护理员的护理水平。方法:术前进行包括评价健康状况、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在内的护理工作;术后进行疼痛护理、预防并发症的护理、饮食护理、术后的康复锻炼指导等的护理工作。结果:选取的50例病患得到良好护理,没有产生并发症等不良状况,均治愈出院。结论:重视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间的护理工作,对于减轻病患的心理和身体负担,减少发生后期并发症的状况,巩固患者手术康复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是影响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作者:王静;李娜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病人急救时由于情况突然,必须要及时采取科学的方式处理,这对于后期的治疗能争取更多的时间。在急救病人期间,应注重各种方法的运用。中医护理是医学研究的一种辅助急救的方法,对病人的健康状况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针对这一点,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医护理在急救方法中的运用。
作者:徐欢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研究分析神经内科使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10年11月~2015年12月的120例神经内科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60例患者,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优质护理服务,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比分析两组的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要比对照组优秀,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是98.33%,对照组是78.33%。两组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护理使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让患者的满意度提升,让患者尽快的恢复健康。
作者:庞红梅;仝静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究脑梗塞肢体偏瘫后行早期康复锻炼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脑梗塞后肢体偏瘫患者6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患者病情稳定后进行早期康复锻炼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8%)高于对照组(75.0%),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96.9%)高于对照组(81.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肢体偏瘫患者,在进行治疗时,给予患者进行早期康复锻炼可以促进患肢肢体的恢复及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蒋泽沾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痹证是青海高原地区的常见病,且以居住在草原地区的人民为多见,因风、寒、湿热之邪侵袭人体,其中风、寒、湿比较多见。内因为正气不足,腠理疏松,营卫不固,外邪乘虚入侵;外因为风寒湿热诸邪自外而入,邪气闭阻于肌肉经络筋骨之间。阻闭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以筋骨、肌肉、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关节肿胀、灼热等为主的病症。
作者:刘凯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疾病重症感染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取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感染患者68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的34例纳入对照组,利用全面护理干预的34例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06%(33/34)高于对照组70.59%(24/34),满意率观察组94.12%(32/34)高于对照组67.65%(23/34),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感染患者护理中,通过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患者疾病症状的缓解,且患者满意率得以提高,应在临床护理实践中进行推广。
作者:肖慧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癌性疼痛是中晚期癌症患者常见而痛苦的症状,西医多使用三阶梯止痛法,但不良反应较大[1]。中医药治疗癌痛有独特的优势,尤其是中药外治,经体表给药,通过皮肤黏膜表面吸收,药力直达病所,无内服药的肝脏首过效应,毒副作用小,起效较快,维持时间长[2]。我科于2014.1-2016.1应用止痛散结方外敷治疗60例癌肿疼痛患者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作者:赵淑妙;皮兴鸥;苏慧芬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护理。方法对10例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髄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及护理要点。结果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护理并发症发生;平均手术时间(65.2+20.5)min,患者住院时间6-9 d。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髄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有效的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作者:杨希英 刊期: 2016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