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脑术后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体会

任建伟

关键词:颅脑手术后, 癫痫, 持续状态, 并发症
摘要:发作性癫痫持续状态是指一次癫痫发作持续时间超过30 min或者在发作间歇期意识未能完全恢复正常连续多次频繁发作.我科自2000~2008年,进行开颅手术共计1 217例,术后24 h内并发癫痫发作63例,其中癫痫大发作者11例.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快速筛查胎儿心脏技巧的探讨

    目的 探讨超声快速筛查胎儿心脏的技巧,提高产前诊断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经产前超声诊断的各种心脏畸形的胎儿的超声资料.对受检胎儿进行胃泡水平横切面、四腔心切面、五腔心切面、左室流出道切面、右室流出道切面、三血管平面、上、下腔静脉入右房切面、主动脉弓切面,只进行二维图像观察和彩色多普勒图像观察.结果 50例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中,13例经尸检证实,37例经其它医院或上级医院再次超声检查证实.经过以上所述切面,绝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结构畸形在胎儿期是可以发现的,并且在胎位不利于观察心脏结构时,可以选择相应替代切面进行观察,节约检查时间.结论 产前二维平面和彩色多普勒对诊断胎儿心脏结构畸形是有重要意义的,对于室间隔缺损的观察,应加强五腔心切面的使用,右室流出道的观察应延续观察至动脉导管,这对于确定大动脉的关系十分必要.

    作者:熊可;刘志英;罗月英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儿科护理临床带教中常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实习是护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深化,是培养一个合格的护士必需的手段,如何做好临床教学,提高护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使其具备进一步发展的潜力,是现代护理教育者关注的重点.

    作者:缪宇燕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动态增强扫描对肺内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

    目的 采用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方式鉴别肺内良恶性结节的性质,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0例肺内孤立性结节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恶性结节除3例外其余均呈明显强化,且≤15 mm恶性结节呈均匀性强化,>15 mm恶性结节呈不均匀性强化,良性结节基本为轻度强化(球形肺炎除外).结论 动态增强螺旋CT检查对肺内良恶性结节的鉴别极具价值.

    作者:王镇;扬晋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复发性胃癌69例的再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复发性胃癌的再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导致胃癌复发的因素及复发性胃癌的早期诊断、适应证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69例复发性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术后随访69例,随访率为100.0%,其中1年存活27例,存活率39.13%,3年存活13例,存活率18.84%.根治性切除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25个月,姑息性切除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9.3个月,单纯探查6例患者均于术后2~6个月内死亡.结论 充分了解复发性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对胃癌患者定期复查,掌握适应证,采取积极的再手术治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史奇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甲状腺癌误诊为甲状腺瘤12例分析

    临床上甲状腺瘤多见,术前与甲状腺癌准确鉴别有一定困难.我科从2003年4月至2008年4月共收治甲状腺瘤病人约180例,其中甲状腺癌误诊为甲状腺瘤的12例,占6.6%.给病人带来经济损失和造成二次手术痛苦.

    作者:刘宾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复发阴道前后壁膨出的健康教育及护理

    子宫、阴道前后壁膨出是妇女常见的疾病,常因分娩损伤、产后恢复差、产褥期早期体力劳动,盆底组织缺乏弹性、萎缩、退化,出现子宫或阴道前后壁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1].

    作者:杨丽清;朱影娴;聂建英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高钙透析用于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防治

    目的 探讨高钙透析对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取合并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血液透析患者20例,采取自身对照的方法,先后应用钙浓度为1.75 mmol/L及1.25 mmol/L的透析液各连续进行15次透析,观察透析前静息15 min后及透析开始后每隔1 h时的血压.结果 与使用正常钙浓度透析液透析时相比,使用高浓度钙透析液透析后,透析前血压无明显差异,透析中及透析后血压明显增高(P<0.05).结论 提高透析液Ca2+浓度,有助于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防治.

    作者:李旭东;储虹;徐向君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西咪替丁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西咪替丁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 76例过敏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采用西咪替丁治疗开始为20 mg/(kg·d)分2次静滴,用药7~14 d改口服维持,维持量15~20 mg/(kg·d),分3次口服,继续用药2周后停药.对照组36例采用一般常规疗法(氯苯那敏、维生素C、钙剂)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氢化可的松4~8 mg/(kg·d),静脉滴注5 d后改为强的松1 mg/(kg·d),分3次口服.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在皮肤紫癜消退、临床症状消失、缩短病程等方面也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西咪替丁治疗过敏性紫癜有较好的疗效,值得儿科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吕宏禄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Fuchs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Fuchs综合征是一种以虹膜脱色素为特征的慢性非肉芽肿性葡萄膜炎,为我国较为常见的葡萄膜炎类型[1].本病90%为单眼受累,此病也被称作虹膜异色性虹膜睫状体炎或虹膜异色性葡萄膜炎.自1906年Fuchs首先对其进行临床总结,人们对该病的认识长期没有很大变化.

    作者:冯雪;王艳玲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HBsAg、HBcAg及actin蛋白在乙肝病毒携带者肝穿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观察乙肝病毒携带者肝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及肌动蛋白(actin蛋白)的表达,以探讨其表达规律和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24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行B超引导下肝脏组织穿刺,以期对肝组织中HBsAg、HBcAg及actin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并以10例正常肝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在24例乙肝病毒携带者中HBsAg、HBcAg及actin蛋白阳性表达率中分别为100%、50%和90%.在10例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0%、0和10%,其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在肝炎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包括HBsAg、HBcAg及actin蛋白的表达变化,常规行肝脏病理检查及了解HBsAg、HBcAg及actin蛋白表达情况,筛检出需要抗病毒治疗的病例,可为探索治疗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临床用药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傅茂英;李海;邓志勇;陈芳;孙丽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闭合性腹部损伤27例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闭合性腹部损伤的临床表现及特点,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 对1989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27例闭合性腹部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27例全部治愈.结论 选择及时合理的手术方式是治疗腹部损伤的主要手段,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持续有效胃肠减压、腹腔引流和术后有效的治疗,是影响预后的关键.

    作者:张加瑞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多发创伤的紧急综合救治

    随着社会发展、工业、交通工具等出现的意外所导致的创伤越来越多,创伤已成为危及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主要原因[1].创伤中以多发伤为严重.多发伤是指在同一致伤因素作用下,机体有2个或2个以上脏器或解剖部位同时或相继遭受损伤,其中至少1处可能危及生命.

    作者:王静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心理干预对眼部带状疱疹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对眼部带状疱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了解其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方法 采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眼部带状疱疹患者心理干预前后心理状况的变化.结果 SCL-90测评显示眼部带状疱疹患者在心理干预前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焦虑、抑郁和恐怖项的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后,干预后评分较干预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眼部带状疱疹患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障碍,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对其治疗帮助和提高身心健康具有较大的作用.

    作者:杜根发;熊凌玲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化脓性中耳炎58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自拟中药结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对58例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采用中药结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疗程为10 d,另外40例患者用左氧氟沙星滴耳剂,口服罗红霉素作为对照.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有效率远高于单纯西药组,两组有显著差异.结论 中西医结合对治疗化脓性中耳炎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韦福依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冠脉搭桥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5例冠心病患者施行冠脉搭桥手术,其中11例采用常规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4例采用非体外循环下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结果 全组共搭桥48支,均获成功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冠脉搭桥手术疗效确切,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对患者术后恢复更加有利.

    作者:郑华;王学民;胡丽琴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网织细胞肉瘤1例诊断分析

    网织细胞肉瘤多见于男性青壮年,X线表现与骨肉瘤相似且需与多种疾病相鉴别,临床上比较少见.我科2008年收治1例网织细胞肉瘤患者,现将其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兰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东莨菪碱早期干预对重度窒息新生儿脑损伤程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东莨菪碱(FDP)早期干预对重度窒息新生儿脑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 84例重度窒息复苏后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及东莨菪碱治疗组.东莨菪碱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尽早(生后24 h)应用东莨菪碱治疗.观察与比较两组惊厥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CT分度和行为神经评分测定.结果 东莨菪碱治疗组惊厥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重度HIE(包括头颅CT脑白质低密度呈中、重度改变者)的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生后7~8 d和12~14 d的行为神经评分<35分者所占百分比,东莨菪碱治疗组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东莨菪碱治疗组的病死率亦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结论 对重度窒息的新生儿,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尽早使用东莨菪碱能显著减轻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程度,并降低其病死率.

    作者:宗菊仙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微创手术治疗新生儿颅内出血

    目的 探讨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15例颅内出血新生儿采用微创治疗,对其病因、临床、影像学表现、诊断和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1例死亡,14例临床痊愈出院.14例随访并予综合性干预措施后经智力发育指数(MPI)与运动发育指数(PDI)检测,13例均接近或达到同龄正常儿水平,1例遗留癫痫.结论 对于新生儿颅内出血,微创手术是一种有效治疗办法.

    作者:李文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镇肝化痰清脑汤配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镇肝化痰清脑汤配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缺血性脑卒中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使用镇肝化痰清脑汤加减治疗,观察临床症状,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参数及血脂变化和血压情况,并评估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P<0.05);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参数血脂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压值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运用镇肝化痰清脑汤加减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具有明确疗效.

    作者:李绍轩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深圳肺包虫病1例报告

    包虫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病原是棘球绦虫的蚴虫.2008年9月我院收治肺包虫病1例.在此之前深圳地区尚未见报道,现报告如下.

    作者:熊宇;李为;韩慧;宋卫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