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占全;马少芳;杨志伟
目的:探讨对新生儿助产的过程中,预防其锁骨骨折的一些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过往的500例经过阴道顺产生下的新生儿资料,并将这些资料作为 A组,而这组的助产护士没有接受过助产的专业技能培训;选取过往的1000例经过阴道顺产下的新生儿的资料作为 B组,这组的助产护士经过专业助产技能培训,对 A组和 B组的新生儿锁骨骨折的比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A组的助产护士没有经过专业助产培训,新生儿发生骨折的为11例,所占百分比为2.2%;B组的助产护士经过专业助产技能培训,新生儿发生骨折的为2例,所占百分比为0.2%。说明助产护士的专业助产技能的加强是必要的,这样可以减少新生儿锁骨骨折发生的几率。
作者:金钊镁 刊期: 2016年第25期
森林脑炎是由森林脑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森林地带,因多发于春夏季节,又名为“春夏脑炎”,森林脑炎病毒寄生于啮齿动物,如松鼠等血液中,通过吸血昆虫(蜱)媒介传播,当人进入本病存在的森林地区时,被感染的蜱叮咬后,就可能受感染,但大部分人呈隐性感染,或仅有轻微症状,仅有一小部分出现明显症状。传播途径主要由于硬蜱叮咬,我国以东北及西北原始森林地区为主,流行于5-7月份,8月以后下降。重症森林脑炎不及时进行抢救及有效的护理,患者因突发高热、颈强直、抽搐、昏迷甚至死亡。我科于2016年6月收入一名森林脑炎患者,经过医生护士奋力抢救及精心的护理,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作者:朱香花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胃癌手术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选择不同,将其分为人性化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患者40例,对比不同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总结护理经验。结果:人性化护理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护理满意度较高,相比于常规护理组,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胃癌手术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大程度满足患者的心理及生理需求,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邢素丽;王焕军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总结急救护理与防治措施,进行护理干预,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方法:对我院36例产妇产后出血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其次为胎盘因素、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35例产妇治愈出院、1例产妇转上级医院救治好转出院。结论:只有加强预防,及早识别,与积极采取正确有效的诊疗护理措施相结合,方能有效控制、减少产后出血发病率及孕产妇的病死率。
作者:陈萍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分析输液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以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减少其发生的可能,提高护理安全。方法:对输液室2014年12起护理不良事件类型、原因、护士工龄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发生原因依次为护士预见性不足,核心制度执行不力,责任心欠缺,护理服务欠缺,医院布局不合理。
作者:诸葛婷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就是安全,因此护理安全管理的成效,已经逐渐成为了对护理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衡量标准。目前产科由于存在要求高、风险大以及变化快等特点,让产科成为了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高发科室,所以护理安全方面的管理者,要针对这些实际情况,找出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以此来加强产科的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本文主要对产科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研究产科护理中的安全管理问题。
作者:陈金贵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125碘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恶性肿瘤近期疗效满意,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周力;刘渊;罗镇英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研究分析神经内科使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10年11月~2015年12月的120例神经内科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60例患者,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优质护理服务,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比分析两组的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要比对照组优秀,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是98.33%,对照组是78.33%。两组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护理使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让患者的满意度提升,让患者尽快的恢复健康。
作者:庞红梅;仝静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骨科截肢患者心理护理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科室2014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不同原因所致需要截肢患者10例,在医院住院期间对其进行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在术后功能恢复期间积极适应义肢,加强锻炼。结论,对于骨科截肢患者的心理护理,可以使患者正确认识现实,重拾生活自信,对功能恢复期及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张晓晨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糖尿病患者。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分别使用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结果:观察组糖尿病患者在护理后健康知识水平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采用健康教育护理糖尿病,效果显著。
作者:叶白琼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焦虑症患者运用心理护理干预后睡眠质量影响。方法:研究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焦虑症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心理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在 PSQI睡眠质量指数与 SAS焦虑评分上,观察组改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5%,对照组为72.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虑症患者运用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升睡眠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郁文静;徐静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应用于肺癌化疗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108例肺癌化疗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采用SF-36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采用焦虑、抑郁评分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1个月后,观察组SF-36量表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应用于肺癌化疗患者,可以更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雅丽;谢佳慧;钟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藏红花提取物对致敏小鼠血液中内皮素(ET-1)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8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治疗组。对照组用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并雾化,哮喘组以卵清蛋白(OVA)溶液腹腔注射并雾化激发哮喘,治疗组以OVA溶液腹腔注射,每次用OVA溶液激发之前1小时以藏红花提取液腹腔注射。结果:哮喘组小鼠血清中 ET 含量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治疗组小鼠血清中 ET-1含量较哮喘组小鼠明显降低(p<0.05)。结论:藏红花提取液可以降低致敏哮喘小鼠血液内ET的含量。
作者:白志余;邢阿光;许洁;庞桂芬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研究运用中药石斛古方古籍记载的各方面药理功效。方法对部分古代医药著作有关石斛的记载进行摘录整理。结果分析整理出中药石斛的功能主治有助于临床应用。结论做好中药古医药著作的整理有助于临床充分应用和对现代中医药的进一步研究。
作者:田耀军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对补肾益脑方应用于老年性痴呆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将40例老年性痴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脑复康口服治疗,应用补肾益脑方对治疗组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效果、治疗后患者痴呆程度均比对照组好,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补肾益脑方的应用,对老年性痴呆有良好的疗效,临床价值值得被认可。
作者:彭家钰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分析地特胰岛素和阿卡波糖对老年糖尿病患者FPG和2hPG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88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给予地特胰岛素和阿卡波糖片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和阿卡波糖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PG和2hPG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FPG和2hPG水平比较,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对照组为20.45%,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使用地特胰岛素和阿卡波糖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作者:孟凡彩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老年胆囊炎手术患者运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老年胆囊炎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预见性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15%,对照组为37.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2.5%,对照组为67.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胆囊炎手术患者运用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的减少并发症,提升恢复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戚亚琴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EGFR、ERCC1和 p53蛋白表达情况及与临床分期、病理分型及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取外科2011年6月-2014年10月间住院接受手术的NSCLC患者6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原发肿瘤中肺癌组织EGFR、ERCC1和 p53的蛋白水平。结果:EGFR表达与NSCLC病理分型、患者年龄有关(P<0.05);ERCC1的表达随着NSCL肿瘤分期、细胞分化程度的升高而增多(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的病例中表达明显增多(P<0.05),与患者性别亦有关(P<0.05)。P53表达随着NSCL肿瘤分期、细胞分化程度的升高而增多(P<0.05)。结论:ERCC1、p53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分级、分期有关,并且EGFR、ERCC1、p53的表达与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有关。
作者:赵小云;袁慧 刊期: 2016年第25期
肝癌起病隐袭,死亡率高,多数患者发现时为中晚期,无法进行手术治疗。由于肝癌早期无明显症状,加之病情进展迅速[1],此时肝癌介入治疗是佳选择。肝癌介入治疗是指经股动脉插管将抗癌药物或栓塞剂注入肝动脉的一种区域性局部化疗。做好肝癌介入治疗的护理,能够提高肝癌介入的治疗效果[2-3]。现对我科20例行肝癌介入治疗患者术后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付双林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检查麻醉风险的防范。方法针对无痛胃镜检查中潜在的麻醉风险进行评估并实施预防措施。结果通过对无痛胃镜检查中的麻醉风险因素评估及防范,强化了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保证了护理质量和医疗安全。结论进行麻醉风险因素评估并实施相应的防范措施,是降低无痛胃镜检查中的麻醉风险的有效途径。
作者:马君霞;冯群;李海凤 刊期: 2016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