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灵敏
目的:分析我院药剂科中药饮片处方的临床用药情况。方法:将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7月开具的1852中药饮片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对中药饮片的科室分布情况、用药情况以及用于疾病类型进行分析。结果:?饮片主要处方科室为中医科。?本次研究涉及了387种中药饮片,其中排前10名的饮片分别为补虚药,解表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饮片处方主要分布于胃病,咳嗽,月经不调,外感风寒,眩晕,鼻炎分别为16.12%、15.19%、14.53%、12.44%、11.68和10.09,其次为痔疮(8.42%)、糖尿病(6.78%)及关节炎(3.75%)。结论:综上所述,合理使用中药饮片处方的意义重大。在临床治疗中,医院相关人员应当加强管理中药饮片,与此同时,积极配合和参与医院的管理工作,以提高中药饮片临床使用水平,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瑞瑞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静脉用药安全隐患及其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本科收治的静脉用药患儿133例进行观察,回顾性分析本组患儿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探讨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本组患儿中出现安全隐患的有18例,安全隐患发生率为13.53%,其主要集中在药物剂量、配药流程以及用药速度等方面。结论:在儿科临床中,小儿静脉用药应严格针对配药流程、药物剂量以及给药的速度等进行把关,以控制安全隐患的发生,继而有效提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周颖兰;张杨;汤路飞;许利利;张营;景姗姗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研究股骨头坏死 CT 与 MRI 诊断结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6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患者分别行 CT 检查和 MRI 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两种检查方法在3-5期股骨头坏死检出率上无显著性差异,1-2期 MRI 的检出率显著高于 CT 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CT 组单一囊变,骨髓水肿,骨小梁结构模糊和线样征的例数分别为11、0、2、0,MRI 组分别为12、10、8、8,CT 组骨髓水肿,骨小梁结构模糊和线样征检出率显著小于 MRI 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MRI 检查诊断率高于 CT,尤其在早期的骨髓水肿,骨小梁结构模糊和线样征的诊断中效果为明显,MRI 检查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吴斐斐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究牙拔除术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作用。方法:选取98例于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牙拔除术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49例。给予乙组患者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甲组患者优质护理服务。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甲组患者护理总体满意率明显高于乙组(P<0.05),甲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乙组(P<0.05)。结论:给予牙拔除术患者优质护理服务,能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龙大凤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关节是人体活动的枢纽,关节的灵活与否决定着一个人的行动,但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侵入却让关节丧失了原本的灵活,让病人饱受疼痛的摧残。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的人几乎都在承受着来自关节的刺痛感,虽然现代医学已经有了对待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但是对于缓解该病,日常生活中的护理常识也起着一定的作用。本文将详细探讨类风湿新关节炎的护理常识。
作者:黄莹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分析饮食和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选取广元市第三医院在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有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施以常规的护理模式护理,而研究组则是在此基础上施以饮食和心理护理干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时间进行统计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康复时间较对照组患者康复时间明显缩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饮食和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结核的康复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莉鸿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根据临床资料显示,多数未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因潜在的高血压情况造成的心血管方面的疾病,终死亡的比率高于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在诊所或者医院等医疗机构所测得的单次(多次)血压由于各种因素造成高危患者血压值显示正常,从而未引起足够重视而导致心血管疾病突发恶化。所以,积极发现隐性高血压患者并指导患者治疗以及定期自我检查等是有效提高隐性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生存率的关键所在,并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
作者:翁瑜璐 刊期: 2016年第23期
护理安全是指尽一切力量运用技术、教育、管理,从根本上有效的采取预防措施,防范事故,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患者安全、健康、高效的医疗护理环境[1]。护理安全的终目标就是病人安全。护理安全成为衡量护理服务水平的重要质量指标。因此,护理人员应不断加强自身安全知识学习,正确评估、分析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促进护理安全。
作者:岳红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找到较为准确、合适的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评估方法,为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提供全面、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我院妇产科2014年3月-2015年2月期间治疗的76例妇产科手术患者,分析影响术后疼痛准确评估的影响因素,从而进行有效的疼痛护理干预。结果护理人员正确评估妇产科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并加强疼痛控制,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和住院时间得到明显改善,预后质量及生理功能康复得到提高。结论合理有效的评估方法及护理措施,能将妇产科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控制在小范围,提高其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封海霞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外科休克的护理方法与体会。方法:对临床40例外科休克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及措施进行分析。结果:对本组所上治的外科休克患者经抢救及临床观察及护理,痊愈39例,死亡1例。结论:补充血容量,改善组织灌流量。维持心肺脑肾等重要器官功能,增加机体抵抗力。改善呼吸型态。预防感染。减轻不适和焦虑。纠正体温异常。消除并发症。休克属于危急综合征,应对病人进行特殊和重点护理。
作者:赵红香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脑梗死患者的脑电图的不同表现以及对在该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自2015年4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80例,对患者进行脑电图检查,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80例脑梗死患者的脑电图异常共67例,占比83.75%,脑电图异常主要包括两类:局限性异常以及弥散性异常;其中,脑电图判断结果为阳性的患者为42例,占比62.69%,在脑梗死早期与脑梗塞面积较小时,阳性率较高,诊断效果较好。结论:脑电图检查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较好,能够发现脑梗死患者的早期微小病变,可为该病临床诊断、治疗及评估预后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周强;卢洪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重症观察室(ICU)患者气管切开术时病发肺部感染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抽选2013年1月-2014年2月在我院就诊病实施气管切开术的 ICU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80例)则给予全面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同时统计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3.8%)低于对照组(2.5%),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面综合护理能充分提升 ICU 患者气管切开并发肺部感染的护理效果,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镝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缓解四肢多处骨折患者焦虑情绪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四肢多处骨折患者89例并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44例)及围术期护理(观察组45例),测定患者护理前后焦虑程度(HAMA 量表)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 HAMA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6%)高于对照组(77.3%),差异显著(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能有效缓解四肢多处骨折患者的焦虑程度,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余有香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居民抗生素认识及使用情况,协助相关部门针对性地宣传抗生素的相关知识,提出改善措施,为降低抗生素的滥用现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以及走访的形式,用 Excel 录入数据,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主要统计学方法有构成比描述,卡方检验。结果在479例调查对象中,知道抗生素的占67.01%,不知道的仅占11.06%,文化程度高的人更了解抗生素。抗生素在人群中使用率很高,获取抗生素时,82.25%的居民根据医生建议购买,仍有30.06%的居民根据用药习惯自行购买。结论需普及正确使用抗生素药物知识及正确使用方法,加强其管理,避免抗生素药物滥用造成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作者:李小林;黄虹玉;张竖乔;唐建东;汪倩;卢桂玉;张懿凤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门诊于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治疗的9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行单一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行中药、微波综合治疗方案,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39例,有效9例,无效1例,有效率97.96%,对照组治愈25例,有效11例,无效13例,有效率为7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西医加中医及微波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优于单一西医治疗,使患者病症得以消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丽红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患者因在术后的疼痛采用的护理方式及效果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妇产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术后疼痛的患者43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的方式,给予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的方式。并在护理期间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期间的术后疼痛程度以及愈合的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从术后的程度来看,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在愈合的时间上明显快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进行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通过对妇产科术后疼痛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的方式,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在术后的疼痛感,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是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的护理方式。
作者:沈志同;陈晓存;吴勉;李新波;洪秀丽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本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情况。方法随机抽查2014年1至6月本院进行Ⅰ类切口手术的病例资料3803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31.1%,术后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29.9%,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选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比例为95.6%(1130/1182),克林霉素的比例为2.3%(27/1182),Ⅰ类切口手术术后抗菌药物平均预防使用时间为2.69天(64.6h)。结论本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术前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有很大的进步,但与30%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术后用药远超24小时。
作者:金杨君;许丹艳;张京安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研究分析盐酸纳洛酮在治疗急性酒精中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2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等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盐酸纳洛酮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清醒的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分析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盐酸纳洛酮静脉滴注治疗的患者的酒醒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盐酸纳洛酮静脉滴注的方法对于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治疗,且不良反应少,应该得到广泛的推广使用。
作者:董丹青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与成人比较,小儿各方面均不成熟,所以对住院的小儿患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主要就小儿住院患者心理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护理措施。
作者:郭炳妍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成人健康体检的脂肪肝检出率及脂肪肝发生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375名成人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脂肪肝检出情况以及血糖、血脂、血压、体重指数(BMI)水平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出755例脂肪肝,占22.37%。男性的脂肪肝患病率为29.29%,显著高于女性(10.05%),P<0.05;≤39岁组的脂肪肝患病率显著低于40~49岁组、50~59岁组、≥60岁组,P<0.05。脂肪肝组的 FPG 异常、高尿酸血症、高血压、血脂异常、超重/肥胖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P<0.05。结论:成年健康体检的脂肪肝患病率较高,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血症及超重是脂肪肝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王慧;刘蕾;韩萍 刊期: 2016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