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凤娟;李丽雅;陈铿;陈旭丹;李平红;刘惠媛;蔡庆贤
目的 探究Polo样激酶1(PLK1)对他莫昔芬耐药(TAM-R)乳腺癌中脯氨酰异构酶Pin1的调控机制.方法 长期低浓度加药法诱导TAM-R乳腺癌细胞系MCF-7R,采用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检测PLK1、p-PLK1、Pin1表达水平,应用免疫共沉淀技术证明PLK1和Pin1在细胞内相互作用,通过siRNA和PLK1抑制剂确认PLK1对于Pin1的调控作用.结果 他莫昔芬耐药乳腺癌细胞MCF-7R中,Pin1、PLK1、p-PLK1蛋白水平分别是亲本细胞MCF-7的3.1、1.3和2.4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免疫共沉淀实验证明,PLK1和Pin1可以在细胞内相互作用,并且PLK1抑制剂或者siRNA显著减少Pin1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TAM-R乳腺癌中PLK1与Pin1相互作用并能调控Pin1的蛋白水平.
作者:陈阳;姚燕丹;罗曼莉;黄松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检出模式和HBV-DNA载量结果,调查疫苗接种情况,为防控HBV母婴传播提供依据.方法 对金沙县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入院孕妇4865例开展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样筛检HBsAg;对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血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方法进行乙肝血清标志物(HBVM)和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检测,调查免疫情况.结果 4865例孕妇HBsAg阳性率1.99%.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中大、小三阳分别占75.00%、28.26%;大、小三阳孕妇和新生儿HBV-DNA阳性率分别为71.01%、53.85%.HBV-DNA载量阴性孕妇的新生儿HBV感染占36.36%,其中载量>106 IU/mL占62.50%.HBsAg阳性孕妇中农村人口占79.35%,接种乙型肝炎疫苗(HepB)占4.35%,孕期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占13.04%;所生新生儿HepB首针(HepB1)和HBIG接种率分别为86.96%、76.09%,及时接种率分别为98.75%、97.14%.结论 调查地孕妇HBV感染较低,建议乙肝防控以大、小三阳和农村地区育龄期妇女为重点,关注HBV-DNA载量阴性的HBsAg阳性孕妇HBV传播风险,提高新生儿HepB1和HBIG接种率与及时接种率.
作者:赵苏晔;张丽;唐小敏;刘淳婷;王寅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金不换总生物碱(JB-2)对胃粘膜的保护、抗炎及镇痛作用.方法 将60只KM小鼠分为正常组(给予生理盐水)、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JB-2低、中、高三个剂量组(25、50、100 mg/kg)和三九胃泰组,连续灌胃给药3 d后,用乙醇(0.1 mL/10 g)进行灌胃,观察JB-2对模型小鼠溃疡指数及充血程度的影响.将60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JB-2低、中、高三个剂量组(15、30、60 mg/kg)和三九胃泰组,预给药7 d后,同样用乙醇(0.2 mL/100 g)灌胃进行造模,观察JB-2对模型大鼠溃疡指数及充血程度的影响,并检测相关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分别取50只KM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金不换总生物碱(JB-2)低、中、高三个剂量组(25、50、100 mg/kg)和阿司匹林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3 d后,分别以二甲苯致炎实验检测小鼠两耳片重差和醋酸致痛法记录小鼠15 min内的扭体次数,分别考察JB-2的抗炎、镇痛作用.结果 在乙醇致大/小鼠急性胃粘膜损伤实验中,与模型组相比,JB-2中、高剂量组大/小鼠溃疡指数及出/充血程度明显减缓,大鼠SOD含量升高,MDA含量下降,阳性药对各指标也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JB-2各给药组小鼠两耳片重差以及扭体次数明显减少,阳性药该指标也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不换生物碱具有良好的胃粘膜保护、抗炎以及镇痛作用.
作者:朱瑶;窦智燕;谢晓辉;李承;陈健文;刘培庆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伯氏疟原虫、约氏疟原虫和夏氏疟原虫是3种常见的鼠疟原虫,在疟疾疫苗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环子孢子蛋白(CSP)、裂殖子表面蛋白-1(MSP-1)和顶端膜抗原1(AMA1)等抗原是几种有效的鼠疟原虫疫苗候选分子,本文综述了鼠伤寒沙门氏菌、卡介苗、乳酸乳球菌、根癌农杆菌、酵母菌、腺病毒、杆状病毒、牛痘病毒、A型流感病毒、猪细小病毒、刚地弓形虫和豚鼠利什曼原虫等载体介导的鼠疟原虫CSP、MSP-1和AMA1疫苗的研制现状.
作者:李文桂;陈雅棠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海参提取物TBL-12在体外对人胃癌HGC-27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TBL-12(0、15、30、45、60、75μg/mL)处理胃癌细胞后,分别用Cell Counting Kit-8法(CCK-8法)、划痕实验、侵袭实验、流式双染法检测TBL-12对胃癌HGC-27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能力的影响.结果 CCK-8实验表明,TBL-12能显著抑制胃癌HGC-27细胞增殖(P<0.05);划痕和侵袭实验表明,与对照组比较,TBL-12能够明显抑制胃癌HGC-27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P<0.05);细胞周期分析实验表明,TBL-12(30、45、60、75μg/mL)可诱导胃癌HGC-27细胞凋亡,凋亡率从2.42%分别提升到4.10%、4.55%、5.24%、7.22%(P<0.05).结论 TBL-12在体外能够显著抑制胃癌HGC-27细胞体外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并且能诱导细胞凋亡,具有体外抗肿瘤效应,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凯;徐霖;袁磊;罗虹娇;张甜;曹开源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乙肝肝硬化患者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D-D)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112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21例)、B级(55例)、C级(36例),将上述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接受肝硬化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在肝硬化常规方案治疗基础上再接受抗病毒治疗.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治疗前、治疗3、6、9个月后的血浆D-D浓度.结果 治疗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B级、C级患者血浆D-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级、B级患者血浆D-D水平显著高于A级,C级患者血浆D-D水平显著高于B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浆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9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浆D-D水平均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浆D-D水平与其肝功能状况密切相关,常规治疗、抗病毒治疗均可以降低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浆D-D水平.
作者:张曼华;万延辉;张健杰;李培茂;李辉;熊煌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构建甲型流感病毒HA受体结合特异性检测方法 ,了解当前各亚型流行株受体结合特性.方法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去唾液酸胎球蛋白(Fet-HRP),分别用α-2,3-(N)-唾液酸转移酶和α-2,6-(N)-唾液酸转移酶处理,合成3-Fet-HRP、6-Fet-HRP特异性受体拟合蛋白.分别包被怀槐凝集素(MAA)、接骨木凝集素(SNA)和各亚型流感病毒行ELISA试验进行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 该检测方法成功建立,各亚型与3-Fet-HRP、6-Fet-HRP均有一定结合.H1N1、H3N2亚型结合6-Fet-HRP的能力高于3-Fet-HRP,禽流感H5N6亚型偏向于与α-2,3受体结合,H7N9亚型对2种蛋白结合能力无明显差异.结论 该方法对了解当前流感流行株生物学特性和未来新型毒株的传播方向和风险提供科学预测.
作者:李雪;王昕;武伟华;彭博;刘慧;原丽红;房师松;陆家海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溺水引起院外心脏骤停(OHCA)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 以北美复苏终点联盟于2011至2015年期间纳入所有溺水引起OHCA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点.结果 本研究纳入溺水OHCA患者共54例,其中男性43例(79.6%),女性11例(20.4%),年龄中位数(IQR)30.0(8.5~51.5)岁.幸存者与死亡组相比,旁观者目击比例(57.1%vs.17.0%),心脏停搏的比例(42.9%vs.78.7%),心肺复苏(CPR)持续的时间(10.5 min vs.22.8 min),低温治疗比例(28.6%vs.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溺水引起OHCA中,仅7例(13.0%)出院,其中2名成人(28.6%)和5名儿童(71.4%);发生在住宅区概率会更大(71.4%),急救医疗服务(EMS)反应时间为3.7 min;其中4例(57.1%)具有旁观者目击,4例(57.1%)院前恢复自主心律,3例(42.9%)具有旁观者CPR,CPR平均持续时间为11.9 min,2例(28.6%)进行了高级气道处理.结论 溺水引起OHCA存活率与其他OHCA相当,儿童的存活率可能相对较高;预防工作和增加旁观者目击可能会改善溺水患者的生存.
作者:姚顺;黄振华;古钎林;韦秋霞;陈伟栋;詹红;熊艳;杨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日本血吸虫感染C57BL/6小鼠脾脏不同亚群调节性B细胞的含量.方法 使用日本血吸虫尾蚴经腹部感染C57BL/6小鼠,5周后分离感染组及正常对照组小鼠脾细胞,制备单个细胞悬液.使用细胞表面染色的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CD19+B细胞含量及表达免疫调节相关分子CD5、CD11b以及PD-1的B细胞亚群的含量.结果 C57BL/6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脾脏B细胞的百分比含量及数目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5+和CD11b+B细胞的含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D-1+B细胞的含量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日本血吸虫感染能在C57BL/6小鼠体内诱导CD5+和CD11b+调节性B细胞产生.
作者:曲佳乐;冯源发;金晨曦;齐艳伟;邱怀娜;杨权;黄俊;谢红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呼吸系统感染高毒力肺炎克雷伯杆菌(hvKP)的临床特征、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和分子特征.方法 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呼吸系统感染患者分离的62株肺炎克雷伯杆菌作为实验菌株,分析病例的临床特征,采用药敏实验检测菌株耐药性,利用PCR检测菌株的毒力质粒和耐药质粒的分布.结果 62株呼吸系统感染肺炎克雷伯杆菌中11株是hvKP,检出率为17.7%,其中1株hvKP发生迁徙感染,hvKP感染成人患者的高体温为(38.6±0.9)℃,其中63.6%(7/11)的患者表现为中高热,而普通肺炎克雷伯杆菌(cKP)感染成人患者的高体温为(37.8±0.9)℃,其中60.9%(28/46)的患者表现为低热或无发热.hvKP感染成人病例平均年龄(53.3±13.1)岁,低于cKP感染成人病例平均年龄(65.6±18.6)岁,66.7%(6/9)hvKP感染病例胸部CT表现为结节渗出阴影或脓肿,cKP感染病例中25.6%(11/43)胸部CT表现结节渗出阴影或脓肿.所有(11/11)hvKP菌株都含有毒力质粒pLVPK的部分基因rep、rmpA或iuc,其中毒力质粒pLVPK特有序列rep只存在于hvKP菌株.hvKP菌株对大部分抗生素敏感,目前未发现含有耐碳青霉烯质粒KPC-2基因的hvKP菌株,hvKP菌株均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结论 呼吸系统感染的hvKP病例临床特征有别于cKP病例,hvKP菌株对大部分抗生素敏感性高并含有毒力质粒pLVPK基因,但未发现含有耐药质粒KPC-2的hvKP菌株,指导临床可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hvKP感染.
作者:叶李铭;黄静;吴本权;郑文争;孟平;朱家馨;张天托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介导的埃及伊蚊抗登革病毒作用,探讨脂肪酸合成通路与Wolbachia介导的伊蚊抗登革病毒作用的关系.方法 检测本实验室建立的稳定携带wAlbB型Wolbachia的埃及伊蚊株(GDB)Wolbachia的组织分布情况;检测该蚊株对登革2型病毒的易感性;比较GDB株和埃及伊蚊广东株(GD)成蚊脂肪酸合酶(FAS)基因的表达水平;给予GDB株补充外源性脂肪酸,再感染登革2型病毒,检测病毒复制水平是否发生改变.结果 与埃及伊蚊GD株比较,GDB株埃及伊蚊对登革2型病毒感染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GDB株成蚊FAS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GD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GDB株得到外源性脂肪酸补充后,其病毒复制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携带wAlbB型Wolbachia的埃及伊蚊株对登革病毒感染的抑制作用与蚊虫的脂肪酸合成通路受到抑制有关.
作者:邱洁如;郑小英;范亚丽;吴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大肠癌初筛阳性人群的肠镜检查顺应性,探讨医疗保险和肠镜优惠政策对肠镜检查顺应性的影响.方法 利用广州市大肠癌筛查数据,以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广州市大肠癌初筛阳性人群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医保方式和肠镜优惠政策下,大肠癌初筛阳性居民的肠镜检查顺应性,分析医疗保险及肠镜优惠政策对肠镜检查顺应性的影响.结果 45451名广州市大肠癌初筛阳性居民中,9335人接受了进一步的肠镜检查,总体肠镜检查顺应性为20.5%(9335/45451).采用Logistic回归调整混杂因素,分析医疗保险和肠镜优惠政策对肠镜检查顺应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无任何医疗保险的初筛阳性人群相比,有医疗保险者肠镜检查顺应性未见增高(OR=1.070,95%CI:0.862~1.328;P=0.539).肠镜优惠政策可提高初筛阳性人群的肠镜检查顺应性.与未享受任何形式肠镜优惠者相比,享有普通肠镜全免者的肠镜检查顺应性明显增高(OR=2.670,95%CI:2.422~2.944;P<0.001);其次为享受200元或以上现金补助的居民(OR=1.503,95%CI:1.193~1.893;P=0.001).结论 本研究暂未发现医疗保险对大肠癌筛查肠镜检查顺应性有影响,费用是影响肠镜检查顺应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作者:梁梅;李燕;李科;梁颖茹;许欢;张波;林国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雄烯二酮(A2)水平与其代谢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76例符合鹿特丹诊断标准的PCOS患者为研究对象,以3.8 ng/mL为A2参考阳性临界值,将76例患者分为低A2组(A2≤3.8 ng/mL)(31例),高A2组(A2>3.8 ng/mL)(45例),同期选取68例月经规律健康女性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血糖、血脂指标,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采用胰岛素稳态模型评估法(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I),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A2、促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总睾酮(TT)、雄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计算游离睾酮指数(FAI).结果 PCOS组与对照组年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质指数(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OS组与对照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OMA-IS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OS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FINS、HOMA-IR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S组A2、LH/FSH、PRL、TT、DHEAS、FA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HB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高A2组与低A2组年龄、SBP、DBP、BMI、FPG、2hPG、TC、LDL-C、LH/FSH、DHEA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A2组FINS、HOMA-IR、TG、PRL、TT、A2、FAI明显高于低A2组,HDL-C、SHBG、HOMA-ISI明显低于低A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2与POCS患者FINS、TT、FAI呈明显正相关(r=0.312、0.523、0.354,P<0.05),与HDL-C、SHBG呈明显负相关(r=-0.341、-0.216,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INS、FAI、HDL-C是PCOS血清A2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A2表达与PCOS患者内分泌及代谢紊乱密切相关,早期诊断、治疗及随访PCOS应重视A2检测.
作者:王全先;刘军杰;孙鑫涛;宋作哲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疟疾是以疟原虫为病原体,以按蚊为媒介传播的虫媒传染病.疟疾在全球均有分布,以非洲为严重.在疟疾流行区还有某些能引起感染性疾病的病毒存在,其中较常见的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EB病毒(EBV)、乙型肝炎病毒(HBV)、登革病毒(DENV)以及高致死性的埃博拉病毒,因此疟原虫和病毒混合感染的现象较为常见,对于两者之间混合感染的相互作用关系及机制的研究已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就疟原虫和一些常见病毒混合感染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雯;王继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早晚发新生儿败血症高危因素与局部感染发生率及各种病原菌感染.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新生儿败血症患儿94例,其中早发新生儿败血症(出生7 d内发病)35例,晚发新生儿败血症(出生7 d后发病)59例.对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对常见高危因素、局部感染率和病原菌感染指标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总结分析新生儿败血症患儿高危因素、局部感染率和病原学特点.结果 新生儿败血症高危因素主要是早产、胎膜早破、低出生体重、脐带绕颈、宫内窘迫、羊水发臭或粪染和生后窒息;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中主要存在呼吸道感染、皮肤黏膜感染、化脓性脑膜炎等局部感染,晚发组患儿皮肤黏膜感染率高于早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以革兰氏阳性菌感染为主,晚发组患儿革兰阳性菌感染率高于早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高危因素为早产及胎膜早破等,多伴随局部感染,病原菌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
作者:胡冬梅;陈梅;于航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情况及其耐药基因,为该菌感染的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临床分离非重复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50株,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常规药敏试验,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mCIM)检测碳青霉烯酶,乙二胺四乙酸(EDTA)协同法检测金属酶,PCR扩增和基因测序技术检测其耐药基因.结果 药敏结果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氨曲南等抗生素的耐药率高达80%以上.50株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中,mCIM试验结果阳性37株,其中EDTA协同试验阳性有3株.PCR结果显示,37株mCIM试验阳性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中,检测出33株KPC-2型耐药基因,未检测出IMP、VIM、NDM-1、OXA-48等耐药基因.结论 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生素表现出高水平耐药,耐药机制主要为产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型主要以KPC-2型为主.
作者:凌勇;肖洪广;邱芳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近年来寨卡病毒已在全球范围内流行.病毒主要通过伊蚊传播,叮咬人体后可通过胎盘屏障感染胎儿,导致以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的先天性寨卡病毒综合征,其中以小头畸形为常见.本文就寨卡病毒对胎儿发育影响的研究现状和新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陈奥蕾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及关节液中miR-132、miR-140-5p、miR-150及miR-181a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6年1-12月本院收治的RA患者100例、骨关节炎(OA)患者64例及同期健康体检者64例,采集静脉血及关节液,分离血浆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提取small RNA构建标准曲线;qRT-PCR检测miRNAs的表达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并与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及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CCP)等疾病监测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相对于OA组、健康对照组,RA组miR-140-5p、miR-150、miR-181a在血浆、PBMC和关节液中表达上调;血浆中miR-132表达下调,而PBMC和关节液中miR-132表达上调(P<0.05).血浆、PBMC及关节液中miR-132、miR-140-5p、miR-150及miR-181a的表达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P<0.05).RA患者miR-132、miR-140-5p、miR-150及miR-181a的表达水平与外周血RF、ESR、CRP和ACCP呈正相关(P<0.05).结论 RA患者血浆、PBMC及关节液中miR-132、miR-140-5p、miR-150及miR-181a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其表达水平的改变可作为监测RA疾病活动的潜在有效指标,为RA临床诊断提供更为可靠地实验室检测依据.
作者:郑锡铭;娄峻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在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AECHB)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方法 分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患者40例,以及门诊就诊的免疫耐受期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40例和同期体检正常的健康对照组4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MDSC的频率.分析MDSC表达频率在各组中的差异及其与各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 AECHB组MDSC频率均值为(0.32±0.18),低于ITCHB组的(0.61±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健康对照组的(0.35±0.20)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MDSC频率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呈负相关(r=-0.45、-0.48,P<0.01);与胆红素水平、凝血酶原活动度、HBV DNA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 MDSC可能与慢性乙型肝炎感染后免疫耐受及肝炎活动相关.
作者:陈凤娟;李丽雅;陈铿;陈旭丹;李平红;刘惠媛;蔡庆贤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广州市成年人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和B超检查等形式对468例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进行体检的成年人进行资料收集与整理,其中NAFLD患者213例,其余255例纳入对照组.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代谢相关因子与NAFLD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中,NAFLD患者占45.51%(213/468),男性患者高于女性.NAFLD组比对照组有更高的年龄、体质指数(BMI)、腰围(WC)、血压、空腹血糖(FP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三酰甘油(TG)、尿酸(UA)及血红蛋白(Hb),更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控制年龄、性别、吸烟、喝酒和体力活动后,WC、SBP、FPG、ALT、AST、TG、UA、Hb与NAFLD呈显著正相关(OR>1.00,P<0.01),而HDL-C与NAFLD呈显著负相关(OR=0.499,P<0.001).其中,ALT的变化对NAFLD患病影响大,其次为WC,每升高一个标准差(s)对应的OR(95%CI)分别为12.593(6.520~24.323),11.560(7.190~18.587).结论 代谢相关因子与NAFLD的关系密切,其中ALT和WC变化对NAFLD患病影响大.
作者:丘云;王素凡;裴蕾;姜瑞;杨丽丽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