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患者麻醉学习体会

张雪梅;蒋欣余;张君;江艳

关键词:老年患者, 麻醉, 学习体会
摘要:目的:我国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社区医院作为应对老龄化社会带来的老年人医疗保障的前沿阵地,老年患者麻醉已经成为社区医院研究的重点。此次通过翻阅当地某社区医院256例老年病人麻醉记录,并与该院麻醉医生沟通学习总结出以下对于老年患者的麻醉学习体会。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护理

    糖尿病被喻为冠心病的等位症,有相当比例的冠心病患者合并有糖尿病。虽然术前要将患者的血糖控制在接近正常的水平才能施行手术,但由于患者本身的病情及手术对机体的刺激反应,术后血糖往往会再度升高,若不及时检测并控制血糖水平,将可能延缓患者恢复时程,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甚至导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面临死亡的危险。故在对合并有糖尿病的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加入、加强针对糖尿病的护理项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薛颖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产后出血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针对阴道分娩产妇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的临床效果。方法130例阴道分娩产妇,随机分为 C1组与 C2组,各65例。C2组采用常规产后护理的方法,C1组采用有效方法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观察两组产妇完成干预后,在护理质量评分、出血情况以及产妇满意度评分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在护理质量评分、出血情况以及产妇满意度评分方面,C1组明显优于 C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阴道分娩产妇,研究有效方法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产妇的负担,提高出血风险意识,降低出现危险事件的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娟;周晓雪;王晶;林建双;冯军辉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股骨头坏死 CT 与 MRI 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研究股骨头坏死 CT 与 MRI 诊断结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6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患者分别行 CT 检查和 MRI 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两种检查方法在3-5期股骨头坏死检出率上无显著性差异,1-2期 MRI 的检出率显著高于 CT 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CT 组单一囊变,骨髓水肿,骨小梁结构模糊和线样征的例数分别为11、0、2、0,MRI 组分别为12、10、8、8,CT 组骨髓水肿,骨小梁结构模糊和线样征检出率显著小于 MRI 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MRI 检查诊断率高于 CT,尤其在早期的骨髓水肿,骨小梁结构模糊和线样征的诊断中效果为明显,MRI 检查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吴斐斐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减轻慢性鼻窦炎术后不适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减轻慢性鼻窦炎术后不适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鼻窦炎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收治时间在2013年1月到2015年12月期间),随机抽取红篮球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施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为实验组,于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VAS 疼痛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33%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3.33%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 VAS 疼痛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减轻慢性鼻窦炎术后不适具有积极效果,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情况,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孔素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不同方法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90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对照法将90例患者分为3组,每组30例,分别为药物组,臭氧组,药物+臭氧组。比较三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药物组有效率为70%,臭氧组有效率为83.3%,药物+臭氧组有效率为100%;臭氧组和药物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臭氧组和臭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阴道炎应用药物+臭氧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培罗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84例(2013年2月~2016年3月期间)。将其简单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改进的护理措施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患者在护理后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 值小于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改进的护理措施干预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护理效果可观。

    作者:冯慧芹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老年脑出血患者中运用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脑出血患者中运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2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老年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优质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在压疮、上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与泌尿系统感染上,观察组各项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100%,对照组为82.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脑出血患者中运用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丰琴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小儿肠炎治疗探讨

    目的:目的探讨小儿肠炎的临床治疗办法。方法:总结小儿肠炎治疗过程中的经验和方法。结论:小儿肠炎是常见的小儿疾病,发病率高,在小儿肠炎的治疗方面:预防,对症治疗,与及科学护理并重。

    作者:刘晓凤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伽马刀治疗脑干肿瘤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伽马刀治疗脑干肿瘤的疗效。方法应用临床操作的 MRI 引导伽马刀定位,特定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制定治疗计划,伽马刀治疗13例脑干肿瘤。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随访9~49个月,肿瘤缩小率为61.5%,好转10例,恶化1例,死亡2例。结论伽马刀可控制脑干肿瘤生长,延长患者生命。伽马刀治疗脑干肿瘤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和后遗症少、适应范围广、疗效好、简便安全等优点,是具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春田;菅青;马明;邵亮;张平;牛婷婷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肠系膜血管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肠系膜血管损伤在临床工作中并不少见,在腹部穿透性创伤中肠系膜及大网膜受损的发生率为9.5%,腹部钝性伤中肠系膜受累率为2.5%。但由于诊断技术的限制,医生对肠系膜损伤的认识不足,大多数的系膜损伤都是在术中才被诊断。因此,重新复习肠系膜血管损伤的一些相关问题,会有助于提高对肠系膜血管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作者:马俊莲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老年患者麻醉学习体会

    目的:我国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社区医院作为应对老龄化社会带来的老年人医疗保障的前沿阵地,老年患者麻醉已经成为社区医院研究的重点。此次通过翻阅当地某社区医院256例老年病人麻醉记录,并与该院麻醉医生沟通学习总结出以下对于老年患者的麻醉学习体会。

    作者:张雪梅;蒋欣余;张君;江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护患沟通技巧在儿科整体护理中的应用

    由于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一个患儿入院,往往牵动着家长带着不同程度的担心和焦虑。对患儿及家长实施整体护理,将会显得愈加重要。

    作者:吕海燕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老年消化性溃疡的病理分析

    目的:老年消化性溃疡指的是患有消化性溃疡的60岁以上的患者,这部分患者由于生理机能出现退化,其发病以及治疗都有自己的特点。为了尽早确诊并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笔者对该病的发病特点进行了分析讨论。

    作者:崇永红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朋友圈干预对中青年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的影响

    目的:通过微信朋友圈对中青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强化教育与指导干预,探讨其糖尿病对病情控制的影响效果。方法:60例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朋友圈干预组(30例)进行朋友圈强化干预,对照组(30例)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半年后评估干预效果。结果:朋友圈强化干预组:①空腹血糖(FBS)、餐后2h 血糖(2hPBS)、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②药物、饮食、运动治疗的依从性和疾病监测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朋友圈干预对中青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干预对其病情控制有积极作用,是对中青年糖尿病患者干预较为有益的影响方法。

    作者:唐平易;谭青青;全秋萍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通州健康成人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测定结果的分析

    目的:了解通州地区健康成人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以及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的水平情况,并为建立合适的参考范围提供依据。方法:对5218名健康成人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进行检测,并计算出 A/G 比值,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通州健康体检人群参考值范围:总体 TP:64.70-83.76g/L,ALB:37.98-51.77g/L, A/G:1.09-1.99;性别、年龄组人群之间 TP、ALB 及 A/G 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结论:血清 TP、ALB 及 A/G 水平存在区域、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差异,各地区应建立适合本区域的参考范围。

    作者:王志敏;李洋;王晓娜;王二利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癌因性疲乏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癌因性疲乏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86例鼻咽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癌因性疲乏量表和生活质量评估核心问卷对全部患者予以调查。结果:患者放疗中癌因性疲乏总分是(25.5±7.4)分,其中属情感疲乏均分较高,表明情感疲乏较为严重;患者总体健康状况得分是(54.6±19.3)分;多元逐步回归方程分析结果为各维度疲乏中,仅情感疲乏进入回归方程,情感疲乏越严重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差。结论:鼻咽癌患者放疗过程中癌因性疲乏较为严重,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临床必须重视患者的疲乏状况。

    作者:谢晓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浅谈儿童青光眼治疗的方法

    目的:本文以实践中多例青少年青光眼的临床实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青少年青光眼的发病原因的探究和如何治疗用药及防治等的解析,来阐述临床实践中,对于青少年青光眼治疗的重要性,如何使得治疗更为有效及更好的防治青光眼,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作者:付慧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诊断及病理学分析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诊断以及病理学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8月来我院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的患者68例,并对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其中患者出现的临床表现前三位主要是乏力(80.88%)、纳差(75%)以及黄疸(52.94%)。另外,患者病理学特征居于前五位的主要是混合性炎细胞浸润(94.11%)、凋亡小体(82.35%)、界面炎(79.41%)、肝细胞点灶状坏死(60.29%)以及肝细胞水样变性(60.29%)。结论:对待药物性肝损害患者,其生化学指标不能对病理学检查。在实际条件允许的情况的下,需要对患者尽早实行肝穿刺,对患者的症状进行明确,从而及早对其进行治疗。

    作者:张杰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患者肺部真菌感染因素与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近年来收治的50例被确诊为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其肺部真菌感染因素与临床特征加以分析和总结。结果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主要感染因素有年龄、住院时间、抗菌药物的使用等,主要的感染菌种为酵母菌。结论多种因素会导致呼吸内科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在治疗的过程中,应当减少或者避免相关危险因素,积极治疗原发病,以有效减少或者避免肺部真菌感染对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的影响。

    作者:王维;毕梦甜;王丹丹;王海飞;王姗姗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对慢阻肺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对其生活质量影响

    目的:探讨对慢阻肺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1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25例患者。在这两组患者进行治疗期间,某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情绪功能、身体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和总体生存质量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慢阻肺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其生活质量。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海飞;王姗姗;毕梦甜;王维;丁翠丽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