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症肺炎患者应用万古霉素后血药谷浓度影响因素

代伟;陈瑞祥;温瑾;杨梅芳

关键词:肺炎, 万古霉素, 血药谷浓度, 内生肌酐清除率
摘要:目的 寻找影响重症肺炎患者应用万古霉素后血药谷浓度变化的因素并进行分析,为设计更加合理的个体化给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收住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48例应用万古霉素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收集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治疗前至治疗后3d内进行肾功能指标检测,考察万古霉素给药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对血清谷浓度的影响.结果 48例重症肺炎患者的谷浓度与年龄、体质量、血清白蛋白、万古霉素单位剂量、CCR的变化均线性相关(P均<0.05).其中随着肾清除率增加,CCR>130[mL/(min·1.73 m2)]的患者对于血清谷浓度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经调整给药方案后,不同肾功能状态的患者均可达到相同的临床疗效,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万古霉素治疗重症肺炎时,患者CCR是谷浓度的独立影响因素,在根据血清谷浓度监测结果调整给药方案后,不同肾功能状态的患者可以达到的临床疗效均较好.
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Notch1表达水平与肺结核患者外周血Th1/Th2比例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Notch1受体与结核病(TB)患者外周血中Th1/Th2比例关系.方法 收集40例肺结核患者(TB)组、18例结核菌素试验阴性(TST?)组和18例潜伏感染者(LTBI)组外周血,应用人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PBMCs,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Notch1 mRNA,流式细胞术法检测Th1和Th2细胞比例,Pearson法分析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Notch1与Th1或Th2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的相关性.结果 TB组Notch1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高于TST?组和LTB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Pearson分析显示Notch1与Th2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466,P=0.002);Notch1与Th1细胞比例不相关(r=-0.095,P=0.553).结论 Notch1可能参与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Th1/Th2比例变化,尤其与Th2细胞比例异常升高相关.

    作者:李奇凤;赵晶;余亮;邬超;罗新辉;易星;孙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肾上腺血肿引起的新生儿危险性高胆红素血症1例报道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肾上腺血肿(NAH)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疾病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以危险性高胆红素血症为主要表现的新生儿肾上腺血肿的治疗及随访经过.结果 巨大儿经阴道分娩,产道挤压及严重感染可能是导致本例肾上腺血肿的原因之一.肾上腺血肿可引起新生儿出生后早期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及胆红素脑病.结论 新生儿生后早期高胆红素血症,尤其是巨大儿且有产伤、窒息、感染等高危因素的患儿需常规腹部B超检查.

    作者:陈佳;余静;管利荣;薛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7例真菌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分析真菌性感染性心内膜炎(FE)病例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合理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华西医院2008年1月至2015年8月住院的符合Duke标准且培养阳性的7例FE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微生物学特征、治疗方式及预后.结果 7例FE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2例,2例(28.57%)存在人工心脏瓣膜,2例(28.57%)患者既往有瓣膜性心脏病,2例患者存在心脏留置装置.7例患者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均发现赘生物.6例(85.71%)为念珠菌感染,其中近平滑念珠菌3例,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各1例,另1例为烟曲霉菌感染.3例经单纯内科抗真菌治疗,4例内科联合外科手术治疗.6例患者至少出现一种并发症,2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结论 FE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在医疗保健相关性患者中多见,病原菌中非白念珠菌比例上升,栓塞事件发生率高,住院病死率较高.

    作者:唐光敏;邓蓉;周冠宇;刘真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寄生虫病分子生物学诊断进展

    随着全球生态变化和人口流动频繁,寄生虫病的感染情况不容乐观.目前实验室开展的寄生虫病原学和免疫学检测方法仍存在一些不足,因此以分子生物学为检测手段的寄生虫病精准诊断,将更有利于推动寄生虫病的诊断水平.本文对目前的原虫、蠕虫相关病原体的分子生物学检测作一综述.

    作者:邹洋;李晶晶;贾永根;王磊;王非;郑晓燕;李小丽;黄敏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2631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肺炎支原体及合并病毒感染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2631例可疑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中肺炎支原体(MP)与病毒独立检出情况及合并感染情况,为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合理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A),对2631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血清同时进行9项常见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统计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2631例患者中MP检出率21.28%,病毒检出率10.22%.MP阳性合并病毒感染百分率20.71%,病毒感染合并MP百分率39.03%(P<0.05).MP合并病毒感染以MP合并FluB感染常见,占2.43%.不同年龄组中,儿童组(<18岁)MP检出率高,占27.52%.不同年龄组MP合并病毒感染,也以儿童组占高,占25.07%(P<0.05).不同性别组中,男性MP检出率18.74%,女性MP检出率25.19%(P<0.05);男性MP合并病毒感染率8.75%,女性MP合并病毒感染率11.96%(P<0.05).不同季节组,春季、夏季MP检出率分别为24.15%、24.46%,较秋季、冬季高(P<0.05);春、夏季MP合并病毒感染率分别占5.89%、7.85%,也较秋冬季高(P<0.05).结论 MP为本地区呼吸道感染主要致病原,且MP合并病毒感染机率高,随年龄不同、流行季节不同而有一定的流行规律,对于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卢建强;黄纪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调强放射联合化疗治疗复发性晚期卵巢癌的效果

    目的 探讨调强放射(IMRT)联合化疗治疗复发性晚期卵巢癌的效果.方法 将复发性晚期卵巢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2例给予铂类为主的化疗作为对照组,28例给予铂类为主的化疗联合IMRT作为观察组,化疗4个疗程后观察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根据治疗前后Kamofsky行为状态评分(KPS)变化评估生存质量,门诊或电话随访为9~38个月,记录两组中位生存期及1、3年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生活质量改善率高于对照组(75.00%vs.43.75%)、(78.57%vs.5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35.71%vs.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位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19.8个月vs.13.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化疗毒副反应均以Ⅰ~Ⅱ级为主,观察组还出现轻度放射性皮炎、泌尿系统反应,但均未对临床治疗造成影响.结论 IMRT联合以铂类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复发性晚期卵巢癌可提高近期效果,延长中位生存时间,且耐受性良好.

    作者:左艳辉;陈双贵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miR?200c增强肝星状细胞促肝细胞癌生长的能力

    目的 探讨miR?200c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SC)对肝细胞癌(HCC)的促进作用.方法 用慢病毒转染的方法构建过表达miR?200c的HSC稳定株(LX2?200c)以及空质粒稳定株(LX2?nc);用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用transwell小室检测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用裸鼠皮下种植瘤观察肝星状细胞对肝癌细胞株(HepG2和Hep3B)成瘤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epG2和Hep3B内上皮间质转化(EMT)的标记物Zeb?1、N?cadherin和Vemintin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皮下种植瘤组织内肝星状细胞活化标志物(α?SMA)、肿瘤组织增殖状态标志物(Ki67)的表达水平.结果 过表达miR?200c的HSC细胞株(LX2?200c)的条件培养基与对照组(LX2?nc)的条件培养基相比,可显著促进HCC体外增殖(P<0.05)、迁移及侵袭.LX2?200c可促进肝癌细胞皮下成瘤的重量和体积(P<0.05),并促进种植瘤组织中Ki67及α?SMA表达显著增加.LX2?200c条件培养基作用后的肝癌细胞株上Zeb?1、N?cadherin和Vemintin的表达增加.结论 miR?200c活化的肝星状细胞可显著促进肝癌细胞生长、侵袭.

    作者:蔡秀琴;吴健;马腾飞;李巧;华赟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和大便IL?6、IL?8、hs?CRP表达水平变化

    目的 分析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和大便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动态水平变化,探讨其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检测和治疗的意义.方法 选取10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作为观察组,根据病情的轻重分为重症组50例和轻症组50例,同时选取50例同期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动态观察观察组患儿血清和大便中IL?6、IL?8、hs?CRP的水平变化,并与对照组健康儿童的动态水平变化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前,重症组和轻症组患儿血清和大便中的IL?6、IL?8、hs?CRP数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重症组与轻症组患儿血清和大便中的IL?6、IL?8、hs?CRP数值均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血清样本和大便样本中IL?6、IL?8、hs?CRP指标的动态变化与轮状病毒肠炎感染的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黄燕妮;罗茂华;袁艺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托拉塞米对AMI伴心力衰竭患者心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托拉塞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心力衰竭患者心肾功能和相关离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纳入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分别行常规治疗、常规治疗+托拉塞米,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心肾功能、血清N端脑钠肽(NT?proBNP)、胱抑素C(Cys?C)、24 h尿量、血钠、血钾、血肌酐(Scr)及焦虑评分(SAS)、6 min步行试验(6MWT)结果、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分级Ⅰ~Ⅱ级比例、24 h尿量、血钠、血钾及6MWT高于对照组,而血清Scr、NT?proBNP、Cys?C、S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托拉塞米可明显改善AMI并心衰患者心肾功能,降低相关离子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进;郑爱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呋塞米维持推注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呋塞米维持推注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疗效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于本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治疗的重症肺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常规治疗联合维持推注呋塞米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血气指标以及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动脉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氧合指数(PaO2/FiO2)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心肌肌钙蛋白I(cTn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儿PCO2以及IL?6、IL?8、CRP、TNF?α、cTnI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aO2、SaO2、PaO2/FiO2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呋塞米维持推注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可有效改善患儿呼吸道症状,降低血浆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疗效显著.

    作者:钟活志;贺道机;叶永芝;何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升解通瘀汤颗粒治疗瘀血型难治性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升解通瘀汤颗粒治疗瘀血型难治性心绞痛疗效.方法 纳入瘀血型难治性心绞痛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升解通瘀汤颗粒,1剂/次,1次/d口服,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相关评分、心电图及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因子-1(sICAM?1)、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P-选择素(Ps)及血小板激活复合物-1(PAC?1)含量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电图改变、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性质、硝酸甘油用量、疼痛程度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述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MDA、sICAM?1、vWF、Ps及PAC?1含量降低,SOD含量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血清上述指标改变更为明显(P<0.05).结论 升解通瘀汤颗粒治疗瘀血型难治性心绞痛具有较好疗效,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减轻血管内皮损伤及抗血小板活化有关.

    作者:潘光明;崔嘉妍;姚耿圳;赖仁奎;唐波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危重症患者胸腔积液中NGAL浓度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危重症患者胸腔积液中性粒细胞明胶蛋白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的浓度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31例ICU危重症且出现胸腔积液患者,其中渗出性胸腔积液的患者21例为渗出组,漏出性胸腔积液的患者10例为漏出组,分别检测胸腔积液中NGAL浓度,同时对入选患者进行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估(APACHEⅡ评分).胸腔积液中的NGAL浓度的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结果 两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2、0.65,P=0.36、0.52).渗出组的NGAL高于漏出组的NGAL(t=4.61,P=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胸水中NGAL浓度与血浆中NGAL浓度具有显著相关性(r=0.833,P=0.010);胸水NGAL浓度与胸水中(白细胞(WBC)计数、白蛋白及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等均具有显著相关性(r=0.467、0.447、0.473;P=0.008、0.012、0.007).结论 胸水中NGAL的水平可能可作为胸膜腔炎症渗出的一个比较敏感的生化指标,有助于鉴别胸腔积液的性质.

    作者:陈兰春;陈辉雄;丘自挺;范银强;唐玮欣;余雪涛;霍开秀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妊娠20周前血清指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预测意义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测指标.方法 选取确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138例孕妇设为病例组;同期559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孕妇妊娠20周前血清钙、尿酸、血沉、肌酐值、D-二聚体等.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妊娠20周前平均尿酸值、肌酐值、血沉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2、0.008、0.032);血清钙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使用ROC曲线分析,尿酸(382.5μmol/L)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测敏感性为58.6%,特异性为89.7%,95%CI:0.640~0.898;肌酐(47.5μmol/L)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测敏感性为62.1%,特异性为62.1%,95%CI:0.545~0.841.结论 妊娠20周前血清尿酸、肌酐、钙、血沉对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有一定价值.

    作者:郭凯敏;林淑君;许可;陈冠桦;曾慧倩;赖毓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变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对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3月到2016年3月入本院行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患者骨髓标本80例,均经骨髓形态学及细胞学确诊.采用两组四色荧光标记单克隆抗体组合,将选定组合抗体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的骨髓样本.结果 根据检测结果将样本分为三组,表达异常免疫表型组合细胞群36例(A组),不能检测到存在异常免疫表型组合细胞群36例(B组),可以检测到原始细胞但是检测不到异常免疫表型的细胞群8例(C组).对A、B组骨髓样本进行形态学检测,并进行比较.A组MRD检测结果在0.009%到0.270%之间.B组MRD呈阴性,C组共8例可观察到一定数量的原始细胞群,且未发现表达异常的免疫表型.流式细胞术检测MRD A组和B组原始淋巴细胞和幼淋巴细胞占骨髓有核细胞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年复查,有8例患者白血病复发,A组6例(复发率16.67%),B组2例(复发率5.56%),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监测的患者比通过传统形态学监测的患者提前2个月预测到复发.结论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MRD可提前预测患者复发,实验灵敏度高,方法简便,耗时短,减少了患者的医疗费用.

    作者:陈嘉骥;苏泳恩;邹茂权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益智提取物对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

    目的 探讨益智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大鼠肝纤维化防治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12周诱导SD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益智乙酸乙酯提取物组(实验组).实验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四氯化碳(CCL4)腹腔内注射,每天给予益智提取物500 mg/kg灌胃;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CCL4腹腔内注射,每天给予相同体积的白开水灌胃;对照组,正常饲料喂养,每天给予相同体积的白开水灌胃,持续4周.外周血检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ELISA检测肝组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含量.肝组织检测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RT?PCR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Smad2、Smad3、Smad7表达.Masson染色观察肝纤维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TG、TC、AST、ALT、HA、LN、MDA、Smad2、Smad3、TGF?β1 m?RNA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SH、SOD、Smad7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的TG、TC、AST、ALT、HA、LN、MDA、Smad2、Smad3、TGF?β1 m?RNA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SH、SOD、Smad7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sson染色下,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及实验组肝脏组织均出现纤维化.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肝组织脂肪变性情况改善,但肝纤维化情况改善不明显.结论 益智乙酸乙酯提取物能抗氧化应激、下调TGF?β1/Smad信号通路,有缓解肝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陈益耀;陈轶;何周桃;巫华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阻断T细胞Tim3/Galectin9通路介导抗结核菌感染免疫保护

    目的 通过阻断小鼠体内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Galectin9通路,研究Tim3/Galectin9通路在结核菌感染中的调控作用.方法 利用Tim3和Galectin9功能性单抗阻断Tim3/Galectin9通路,1.0×106CFU H37Rv经腹腔注射感染C57BL/6雌性小鼠,感染4周后观察肺部大体情况和肺组织病理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中Th1细胞干扰素-γ(IFN?γ)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采用平板计数法计算脾脏和肺脏组织荷菌数CFUs.结果 小鼠感染后,经Tim3、Galectin9功能性单抗阻断Tim3/Galectin9通路的小鼠肺部肉芽肿病变明显减轻,脾脏和肺脏的荷菌量均较IgG control对照组低,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CD4+T细胞的IFN?γ表达量相比IgG control感染对照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中,通过功能性单抗阻断Tim3/Galectin9通路可缓解结核病理状态,有效提高机体免疫水平,抑制结核的发生发展.

    作者:杨宜;杨芳;陈玲铭;张志祎;曾谷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人感染H7N9禽流感研究进展

    人感染H7N9禽流感作为新发传染病,疫情迅速蔓延,针对性的研究很多,本文就流行形势、病毒溯源、治疗药物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刘强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广东省佛山地区春季空气花粉种类调查

    目的 调查佛山地区春季空气中的气传花粉种属和数目.方法 在佛山市3个区定点设置曝片点进行空气花粉的取样,实验室内染色、制片、阅片,按照国内统一标准进行曝片花粉的鉴定.结果 此次调查共收集花粉7062粒,鉴定出21种属(科)6975粒花粉,占收集花粉数的98.77%.花粉鉴定结果显示,佛山地区春季主要的4种气传花粉为松属花粉,1482粒,占所有花粉数的20.99%;木麻黄属花粉1305粒,占18.48%;苏木科花粉1052粒,占14.90%;乔本科花粉680粒,占9.63%,这4种花粉之和占所有花粉总数的63.99%.结论 佛山地区春季花粉主要以松属、木麻黄属、苏木科和乔本科为主.

    作者:王涛;刘林菁;黄澜;李明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丹参注射液对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水平影响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丹参注射液对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8月到2016年8月在本院接受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的产妇188例,所有患者均为手术后3 d内发现深静脉血栓.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4例.对照组于剖宫产后第4天进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000 IU,每日一次,连续5 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注射丹参注射液;注射前和注射后第5天检测两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浓度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下肢周径、术后血流速度.结果 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及丹参注射液后5 d,两组患者纤维蛋白原浓度、D-二聚体水平、PT、下肢周径和术后血流速度均有明显变化,且与注射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的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丹参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凝血功能,降低血浆中D-二聚体浓度水平.

    作者:尚清;邢小芬;李军霞;吴月芳;丁占平;童重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miR?204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评价

    目的 探讨miR?204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对照研究,收集2010年5月-2014年5月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HCC患者的HCC肝组织36例,切除癌组织后离切缘3~5 cm位置处肝组织作为癌旁组织36例,正常肝组织15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iR?204、B淋巴细胞瘤?2蛋白(Bcl?2)、甲胎蛋白(AFP)、高尔基蛋白73(GP73)、E盒结合锌指蛋白2(ZEB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的表达情况,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3年随访,分析miR?204表达情况与患者病理特征、3年生存率的关系,对比检测结果,并使用ROC曲线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36例HCC患者肝癌组织中miR?204阳性表达12例,阳性表达率33.33%,癌旁组织中miR?204阳性表达30例,阳性表达率83.33%,正常肝脏组织中miR?204阳性表达14例,阳性表达率93.33%,肝癌组织miR?204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P<0.05);肝癌组织的Bcl?2、AFP、GP73、ZEB2、VEGF?D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P<0.05).HCC患者中的miR?204表达与Bcl?2、AFP、GP73、ZEB2、VEGF?D呈负相关(r分别为-0.853、-0.769、-0.824、-0.617、-0.732,P=0.000),与HCC病理分期呈负相关(r=-0.794,P=0.000),与HCC患者3年生存率呈正相关(r=0.608,P=0.000).miR?204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5,大于0.6(P<0.05).结论 HCC患者miR?204表达降低,对其进行监测,能为其诊断及病情评估提供参考.

    作者:龚静青;曹端荣;李晓鸣;邹桂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