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静;赵钦花;王玉芹;于小辉
目的 检测抗磷脂酰胆碱抗体(APC)、抗磷脂酰乙醇胺抗体(APE)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ACI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87例ACI患者(ACI组)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0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受试者血清APC、APE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CI患者血清中APC、APE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PC、APE水平与患者年龄、体质比、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情况等有关(P<0.05).ACI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BG)、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APC、APE水平与TC、TG、LDL?C、FIB、BG水平呈正相关(P均<0.05),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P<0.05).COX分析结果表明,血清APC、APE水平、高血压、糖尿病是影响ACI患者发生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HR=2.948,95%CI:1.138~7.637;HR=2.134,95%CI:1.236~3.684;HR=2.383,95%CI:1.097~5.177;HR=2.471,95%CI:1.173~5.205,P均<0.05).结论 ACI患者血清APC、APE水平升高,与患者年龄、肥胖、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血糖水平有关,是影响ACI患者发生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祝艳芳;郭大伟;张太平;李佳欣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血清miR?21、miR?233和miR?107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65例脓毒症合并AKI患者为AKI组,54例脓毒症未出现AKI患者为非AKI组,60名体检各项生命体征均健康者为健康组.采用RT?PCR检测受试者血清miR?21、miR?233和miR?107相对表达量,分别比较三组之间及AKI组死亡和生存患者之间血清miR?21、miR?233和miR?107表达水平,分析AKI组患者血清miR?21、miR?233和miR?107表达水平与血肌酐和尿素氮的相关性,分析影响脓毒症合并AKI患者死亡相关因素.结果 AKI组血清miR?21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非AKI组和健康组,血清miR?233、miR?107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非AKI组和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AKI组血清miR?21、miR?107相对表达量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iR?233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AKI组患者血清miR?21表达水平与血肌酐、尿素氮均呈负相关关系(r=-0.761、-0.752,P均<0.05),miR?233表达水平与血肌酐、尿素氮均呈正相关关系(r=0.648、0.516,P均<0.05),miR?107表达水平与血肌酐、尿素氮均呈正相关关系(r=0.783、0.764,P均<0.05).AKI组死亡患者血清miR?21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生存患者(P<0.05),血清miR?233、miR?107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生存患者(P<0.05).miR?233和miR?107是脓毒症合并AKI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而miR?21是保护因素.结论 脓毒症合并AKI患者血清miR?21、miR?233和miR?107表达水平明显异常,与AKI严重程度和预后不良有关,可能对患者预后具有预测意义.
作者:李大勇;刘冠兰;袁新科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剖宫产与阴道分娩对早期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在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汾阳医院产科分娩的100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按照分娩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剖宫产组488例(其中临产剖宫产252例,选择性剖宫产236例),阴道分娩组512例.比较剖宫产组、阴道分娩组新生儿生后1周内黄疸发生率及临产剖宫产、选择性剖宫产新生儿生后1周内黄疸发生率.比较剖宫产组、阴道分娩组平均胆红素峰值.结果 剖宫产组新生儿黄疸发生率(38.9%)高于阴道分娩组(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中临产剖宫产黄疸发生率(40.0%)略高于选择性剖宫产黄疸发生率(37.7%),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平均胆红素峰值高于阴道分娩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可使早期新生儿黄疸发生率及平均胆红素峰值升高,阴道分娩可降低早期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及平均胆红素峰值.
作者:赵玉风;张爱莲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脐动脉血流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以临床确诊为GDM的53例孕妇(GDM组)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产检并足月分娩的52名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采集孕妇孕34周和分娩时产妇静脉血检测血浆Hcy水平,采集孕妇孕25~27周空腹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孕34周左右采用超声测定胎儿脐动脉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峰值的比值(S/D比值)、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值.比较血浆Hcy水平与胎儿脐动脉血流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GDM组和对照组孕妇年龄、孕周和体质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孕妇FBG和T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但两组孕妇HDL和LDL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孕妇母血和脐血Hcy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脐动脉血流S/D比值、PI和RI值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DM组孕妇中,高Hcy组胎儿脐动脉血流S/D比值、PI及RI值均显著高于正常Hcy组(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血浆Hcy水平可能对胎儿脐动脉血流有影响.
作者:李海燕;郁金芬;赵莹琰;范芳;沙亚娟;王蕾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广州地区女性人群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现状及其与宫颈病变的关系,为预防HPV的感染及宫颈癌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以2013年12月至2017年10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9621名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PCR-膜杂交法对其宫颈脱落细胞进行HPV分型检测.结果 HPV总感染率为22.95%(2208/9621).其中高危型、低危型HPV检出率分别为25.56%(2459/9621)和4.24%(408/9621).高危型中检出率高的前3位依次为HPV52、HPV16、HPV58,低危型则以HPV81为主要亚型.77.81%(1718/2208)的HPV感染者为单亚型感染.以19~25岁组和≥55岁组HPV感染率高.宫颈癌组以HPV16、18为常见,且HPV总感染率随宫颈病变程度升高而上升,9价HPV疫苗能够覆盖宫颈癌组中84.35%的HPV感染型别.结论 广州地区女性群体HPV感染率较高,且随年龄增长呈先降低后增高的趋势,HPV的防治应综合考虑不同人群感染型别的分布特征.
作者:谢展松;林勇平;余琳;刘忠民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炎症反应因子水平与糖脂代谢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43例PCOS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女性43人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血糖、血脂指标及炎症反应因子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炎症反应因子水平与糖脂代谢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Spearman法分析,TNF?α、CRP、IL?6、IL?17水平与FBG、2 h PG、HbA1C、TC、TG、LDL?C呈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结论 炎症因子参与PCOS患者糖脂代谢紊乱发展过程,对PCOS患者进行血清炎症反应因子水平筛查有利于对糖脂代谢紊乱的防治工作提供新思路.
作者:梁燕;聂石婵;陈沛林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南京市麻疹流行趋势,为麻疹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6-2017年南京市190份麻疹疑似病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麻疹疑似病例血清进行IgM抗体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测南京市麻疹疑似病例血清190例,检出麻疹IgM抗体阳性163例,阳性率为85.79%.其中2016年疑似血清数129例,IgM抗体阳性数119例;2017年疑似血清数61例,IgM抗体阳性数44例.8个月至2岁年龄段婴幼儿麻疹疑似病例数多、阳性率高,占各年龄段构成比44.17%,麻疹IgM抗体阳性率达100%.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疹发病集中在1-5月,其IgM抗体阳性数占全年构成比88.95%,其中2月阳性标本所占构成比高,为26.99%.结论 春季为麻疹的高发季节,2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数高.
作者:王燕;董晓庆;吴咏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进行放化疗过程中循环肿瘤细胞(CTCs)与患者病理特征以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安徽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20例行放化疗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放化疗前临床特征,检测患者放化疗前后CTCs和2年生存情况,对CTCs与放疗前临床特征以及2年生存情况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CTCs阴性患者与CTCs阳性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位置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Cs阳性患者的T分期、N分期以及临床分期显著高于CTCs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放化疗治疗后CTCs阳性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疗前后CTCs阳性患者死亡率显著高于CTCs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Kaplan?Meier分析患者死亡情况,发现放化疗前后CTCs阴性患者累积生存率显著高于CTCs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Cox回归分析患者死亡情况发现CTCs阳性是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CTCs能够有效反映局部晚期食管癌病情进展情况,同时也是预后判断的重要标准.
作者:刘珂;徐成胜;张余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对广州市流感暴发疫情进行病原学监测,及时掌握流感疫情流行特点.方法 采集2017年流感疫情咽拭子标本,通过荧光定量RT?PCR方法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685例流感标本中,检出流感A型阳性367例(13.67%),B型阳性798例(29.72%).2017年广州市流感疫情表现为双峰流行特点,小高峰出现在5-7月,大高峰出现在11-12月.病原学上小高峰以H3N2流行为主,大高峰以B型流行为主,表现为全年多种流感病毒型别共流行的特点.流感疫情主要集中在0~10岁和10~20岁人群(占比98.42%),男性的检出率高于女性,71.72%的疫情标本来自于小学,初高中流感疫情阳性病毒检出率高为45.26%.结论 2017年广州市流感疫情表现为双峰流行特点,10岁以下儿童为流感疫情的高发人群.
作者:曹蓝;李魁彪;马钰;刘艳慧;鲁恩洁;陈艺韵;夏丹;陆剑云;狄飚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检测长链非编码RNA(LncRNA)FAL1在乳腺癌患者血清外泌体中的表达水平,以及沉默乳腺癌细胞(MCF?7)LncRNA FAL1的表达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外泌体提取试剂盒从乳腺癌患者血清中提取外泌体,透射电镜、Nanoight及Western blot对外泌体进行观察鉴定.利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血清外泌体中LncRNA FAL1的表达,利用细胞计数kit?8(CCK?8)试验检测敲除LncRNA FAL1后对乳腺癌细胞株增殖的影响.结果 电镜下血清外泌体均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40~100 nm.乳腺癌患者血清外泌体中LncRNA FAL1的表达水平比乳腺纤维腺瘤患者高5.5倍[(5.89±0.26)vs.(1.16±0.10),P<0.001],乳腺纤维腺瘤患者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K?8法对细胞增殖检测发现,从第3天开始,FAL1?siRNA组的细胞增殖受到明显的抑制(P=0.015,t=3.585,df=5).结论 乳腺癌患者血清外泌体中LncRNA FAL1表达增高,FAL1?siRNA可抑制MCF?7细胞增殖,提示LncRNA FAL1的异常增高可能是乳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分子机制,可以作为克服乳腺癌的一个战略指标.
作者:闵玲;尚彦彦;张其超;邓粤敏;胡树珍;李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武汉市钉螺空间分布规律.方法 收集武汉市2016年钉螺调查的1863个历史、现有螺点的螺情数据,建立GIS空间数据库.在Arcmap10.2中,使用空间统计分析工具,对建立的钉螺空间信息数据库进行空间自相关性分析和热点分析.结果 武汉市实有钉螺面积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Moran′s I>0,Z=10.661,P<0.001);实有钉螺面积热点分布于武汉市西南角东荆河区域(蔡甸区、汉南区),冷点集中在滠水近长江段东面区域(黄陂区).结论 武汉市钉螺分布具有地域聚集性且热点分布于东荆河流域.
作者:李洋;王浩;张佳京;左玉婷;罗华堂;周业华;徐明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黏蛋白1(MUC1)和黏蛋白5AC(MUC5AC)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在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治疗的67例鼻咽癌患者的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鼻咽癌组织中MUC1和MUC5AC的表达水平.结果 鼻咽癌中MUC1的阳性表达率为91.04%,且在不同组织学病理类型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UC5AC表达的阳性率为37.31%,且在不同病理类型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UC1和MUC5AC的表达与颈部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无关(P>0.05).鼻咽癌中MUC1和MUC5AC蛋白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r=0.48,P<0.05).结论 鼻咽癌中MUC1在不同的组织学病理类型中差异表达,MUC1和MUC5AC的表达与颈部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MUC1和MUC5AC之间存在紧密联系.
作者:仲莉梅;周凯;卞卡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扩增杜氏利什曼原虫假定蛋白PA5基因,原核表达该假定蛋白并预测其结构与功能.方法 以杜氏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基因组DNA为模板,巢式PCR法扩增该基因,将其克隆入pQE30质粒构建pQE30?PA5重组质粒,经IPTG诱导表达目的蛋白.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蛋白进行同源性分析、信号肽及跨膜区预测、蛋白质结构与B细胞抗原肽位点分析.结果 成功扩增出PA5基因,序列全长为765 bp,构建的pQE30?PA5重组质粒,经诱导后目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表达.所获得的蛋白含254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27065,等电点为5.71的亲水性不稳定蛋白,不含信号肽及跨膜区.二级结构以α?螺旋及不规则卷曲为主,共含5个B细胞抗原肽片段.结论 成功表达了杜氏利什曼原虫PA5蛋白,该亲水蛋白具有体液免疫刺激潜能,具有利什曼病潜在免疫诊断价值.
作者:姚梦;刘鹏;敬保迁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及时掌握上海市奉贤区德国小蠊自然种群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动态,为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捕获、饲养德国小蠊自然种群,开展抗药性检测.结果 德国小蠊自然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的抗性系数高,分别为5.38、6.17,抗性水平为中度;对溴氰菊酯抗性系数为3.31,属于低抗水平;对残杀威、乙酰甲胺磷的抗性系数分别为1.25、1.04,基本无抗药性产生.结论 奉贤区德国小蠊自然种群对部分常用杀虫剂已产生抗药性,应交替使用溴氰菊酯、残杀威、乙酰甲胺磷等杀虫剂,减少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的使用剂量.
作者:张雨;曹广文;戈斌;李星成;刘清;易可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埃博拉、寨卡病毒病等传染病疫情的出现和爆发流行,给社会、经济以及人群健康提出了巨大挑战,已经成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问题,因此全球越来越重视对于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早期发现、及时和有效控制新发传染病,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蔓延扩散的重要环节.进出口岸检验检疫人员以及医院门诊、急诊科室的一线医护人员,是早期发现和控制传染病扩散的关键.近年来,基于新发、再发传染病防控的经验,提出了零生命体征概念以及早期发现和控制传染病播散的识别、隔离和报告3I和4I系统,构建了更加完善的传染病防控体系.在面对潜在传染病患者时,遵循这些新发传染病防控的新措施与理念,既关系到对患者的及时救治和有效隔离,也关系到医护人员自身的安全和健康,更与防止传染病扩散,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密切有关.
作者:林姗姗;谢佳燕;张芷君;唐时幸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调查和评估奉贤区老年护理机构护工传染病防控水平干预措施效果.方法 于2015-2017年连续3年对奉贤区18家老年护理机构护工进行传染病防控素养培训和精细化管理干预.干预结果与基线调查水平比较,描述传染病防控知识和理念知晓率、健康防控素养平均得分及水平等相关指标动态变化,从而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2015-2017年奉贤区老年护理机构护工人群结构无明显变化,仍以60岁以上(2017年:占72.35%)及小学文化程度以下(2017年:占66.96%)人群为主.经过3年连续干预,奉贤区18家老年护理机构的护工传染病防控素养水平显著提升,较2015年初基线水平分别提高27.80%、76.53%和123.11%,传染病健康素养平均得分(中位数)从基线水平的55分提高到2017年的72分.老年护理机构护工不同群体传染病防控素养水平均有所提升,但60岁及以上者(2017年:24.27%~53.14%)和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健康素养水平(2017年:21.58%~49.37%)相对较低,对以老龄及低文化程度为特点的护工群体而言,其传染病素养水平整体提升受到一定制约.结论 传染病防控相关培训和院内精细化管理是提升护工传染病防控素养的有效措施.同时,严把护工招聘关也是提升护工队伍综合素质的关键.
作者:刘清;徐春华;王志;张雨;袁婷;王健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活禽市场开展应急休市前后禽流感病毒污染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情况,评估应急休市措施的实施效果.方法 在肇庆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2个县区的活禽市场进行休市前、休市期间(1、2周)、复市1周共4轮的环境监测,分析各轮监测结果以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发病情况.结果 共采集环境标本474份,A型流感病毒阳性率为29.96%,H5、H7、H9病毒亚型阳性率分别为0.63%、17.93%、0.63%;休市前H7病毒亚型阳性率为40.61%,休市1周后迅速降至1.63%,休市2周降至0,复市后开始回升,复市1周后上升至2.42%;休市前,城区市场H7病毒亚型(58.62%)污染程度较乡镇市场(14.81%)高(χ2=37.949,P<0.001);休市前,污水类型标本的H7病毒亚型阳性率高(100.00%),不同类型标本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46,P=0.032).共发现10例病例,根据病例的发病时间以及现住址,休市前、休市期间分别有8、2例病例发病.结论 应急休市能够明显降低人群暴露禽流感病毒风险、减少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发生,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的有效措施.
作者:陈惠欢;麦炜;邓鸿;朱碧柳;陈志鹏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超敏肌钙蛋白T(hs?cTnT)、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肌红蛋白(MYO)、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梧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00例初发AMI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术(CAG)诊断无异常的患者98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24、48 h时血清hs?cTnT、MYO、NT?proBNP和PCT水平.根据AMI不同类型,将观察组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31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69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上述指标情况.根据不同发病时间,将观察组患者分为0~6 h组29例、7~12 h组51例、13~24 h组20例,比较3组患者入院时上述指标情况.比较四种指标的特异度和敏感度.结果 观察组入院时hs?cTnT、MYO、NT?proBNP和PCT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治疗后逐渐降低,以治疗后48 h降低明显(P<0.05).不同类型AMI比较,STEMI组和NSTEMI组入院时hs?cTnT、MYO、NT?proBNP和PCT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且STEMI组MYO、PCT高于NSTEMI组(P<0.05);不同发病时间比较,发病0~6 h组、7~12 h组和13~24 h组hs?cTnT、MYO、NT?proBNP和PCT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且发病7~12 h组和13~24 h组上述指标水平较发病0~6 h组升高(P<0.05),与发病7~12 h组比较,发病13~24 h组hs?cTnT水平降低(P<0.05),NT?proBNP水平升高(P<0.05);不同发病时间AMI患者hs?cTnT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均较高(P<0.05),MYO的特异度和敏感度低(P<0.05).结论 血清hs?cTnT、MYO、NT?proBNP和PCT水平与AMI发病时间及疾病程度有关,且以hs?cTnT的特异度和敏感度高.
作者:卢谦;叶少武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磷霉素氨丁三醇对尿路感染患者大肠埃希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VITEK2 Compact进行细菌鉴定,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VITEK2 Compact或纸片扩散(K?B)法,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2016年标准判读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1125株病原菌中共分离出522株大肠埃希菌,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251株(48.1%),其对磷霉素氨丁三醇的敏感率为96.6%;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271株(51.9%),其对磷霉素氨丁三醇的敏感率为99.6%.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厄他培南)均保持很好的敏感性(>99%),产ESBLs菌株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结论 尿路感染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磷霉素氨丁三醇对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活性.
作者:罗军;刘云兵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血清骨代谢三项指标: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INP)、N端骨钙素(N?MID)、β?胶原羧基末端肽(β?CTX)对60岁以上原发性骨关节炎(OA)女性患者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52例60岁以上OA女性患者的骨代谢及其骨密度(BMD)的检测结果.比较不同年龄组OA患者(60~70岁组,>70岁组)血清骨代谢结果的差异.以骨密度为标准,OA患者分为非骨质疏松组和骨质疏松组,比较两组之间骨代谢结果的差异.结果 在60~70岁组和>70岁组的OA女性患者中,血清PINP、N?MID、β?CT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中,血清PINP、β?CTX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MID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PINP和β?CTX分别单独预测60岁以上OA女性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截断值(cut?off)分别为48.120 ng/mL、0.491 ng/mL.其中PINP检测灵敏度为57.3%,特异性为69.6%;β?CTX检测灵敏度为65.6%,特异性为69.9%;联合PINP、β?CTX检测灵敏度为68.8%,特异性为67.9%.结论 临床检测血清PINP、β?CTX有助于对60岁以上OA女性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症的预测和早期诊断,PINP、β?CTX联合检测灵敏度更高.
作者:王云秀;薛元霞;陈月萍;万泽民;黄妩姣;吴晓宾;许漫贤 刊期: 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