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亮;宋世键;胡正勇;钟茜
目的 确定广东省主要并殖吸虫虫种.方法 采用形态学特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DNA测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鉴定广东省主要并殖吸虫虫种.采集卫氏并殖吸虫、三平正并殖吸虫和斯氏并殖吸虫自然疫源地山溪中溪蟹并检获三种并殖吸虫囊蚴,分别人工感染家犬或家猫,饲养60~120 d后,剖杀检获成虫分别制成玻片大体标本.结果 三种不同并殖吸虫疫源地蟹体检获的囊蚴鉴定为卫氏并殖吸虫、三平正并殖吸虫和斯氏并殖吸虫.三种吸虫成虫样本的COI基因与ITS2基因进行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并分别与GenBank中检索的AY618799.1号基因、AF159594.1号基因、AY140693.1号基因、AY618733.1号基因、AF159602.1号基因和AB713404.1号基因序列比对,同源性分别在99%~100%之间.结论 广东省主要并殖吸虫为卫氏并殖吸虫、斯氏并殖吸虫和三平正并殖吸虫.三种并殖吸虫的COI基因与ITS2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检获的基因序列同源性分别在99%~100%之间,三种并殖吸虫与GenBank中检获虫种无明显差异性.
作者:陈少华;陆予云;朱福祺;李旭文;刘建军;黄志斌;蓝境文;饶鸿;林李丽;谭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非高密度脂蛋白、尿酸水平、同型半胱氨酸等生化指标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间在山东东营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医院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或可疑冠心病患者218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将患者分为冠心病组(n=114)和非冠心病组(n=104),对冠心病组患者进行病变血管Gensini评分,根据评分结果 将冠心病组患者分为A、B、C三组.测定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患者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浆尿酸(UA)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然后计算出非高密度脂蛋白数值.把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及A、B、C三组间的TG、TC、HDL?C、LDL?C、UA、HCY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TC、LDL?C、UA、HCY和non?HDL?C水平较非冠心病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患者TC、LDL?C、UA、HCY和non?HDL?C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且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患者TC、non?HDL?C、LDL?C、UA、HCY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475、0.546、0.584、0.485、0.542,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non?HDL?C、UA、HCY与Gensini评分具有独立相关性(P=0.010、0.000、0.000).结论 non?HDL?C、UA、HCY水平升高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冠心病病变程度的预测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中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一种简单、灵敏的疟疾诊断方法 ,并能对疟原虫感染进行定量分析.方法 运用双抗体夹心免疫层析法,胶体碳标记间日疟原虫乳酸脱氢酶(Pv?LDH)和恶性疟原虫富组氨酸蛋白Ⅱ(Pf?HRP2)特异抗体,与疟原虫相应抗原结合,胶体碳抗原抗体复合物被NC膜上包被的疟原虫特异性抗体捕获并显色.曲线拟合疟原虫抗原浓度与对应的检测带灰度值,选取相关系数高的拟合方程式.检测不同贮存条件的试纸条灵敏度稳定性,确定佳保存条件.检测疟疾病人及健康人全血,判断试纸条与镜检法相比较的特异性、敏感性、符合率.结果 成功制作了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胶体碳标记特异抗体试纸条,灵敏度分别为5、2.5 ng/ml;检测线性范围分别为5~500 ng/ml、2.5~500 ng/ml.检测带灰度值与疟原虫抗原浓度呈正相关,可对疟原虫感染定量分析.4℃保存6个月后,灵敏度基本不变.与镜检法比较,试纸条的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在95%以上.结论 疟原虫胶体碳试条操作简便、快速,敏感性和特异性高,适合疟疾的快速定量诊断.
作者:何卓;李正祥;庄世锋;唐阳;王郭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常用临床指标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101例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资料,按照MRC UKALLⅫ/ECOG2993研究标准的危险度分级将其分为标危组(n=34)和高危组(n=67),分析其免疫表型、造血干细胞移植及细胞遗传学特征,比较不同危险度分级、免疫表型、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及细胞遗传学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标危组总生存率(OS)优于高危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病生存率(DFS)优于高危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0阳性ALL的OS及DFS较阴性者好,不伴髓系抗原表达ALL的OS及DFS较伴髓系抗原表达的好,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血干细胞移植能够明显改善ALL患者OS及DFS(P<0.05),其中对标危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高危组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前常用的临床指标对于ALL的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但尚存在一定局限性,ALL的预后指标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作者:黄玉玲;周振海;李娟;童秀珍;苏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对婴幼儿腹泻患者进行粪便A组轮状病毒抗原检测,以了解A组轮状病毒(RV?A)感染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因腹泻就诊的门诊和住院患儿粪便标本,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A组轮状病毒.结果 在829例患儿粪便标本中共检出RV?A阳性175例,阳性率为21.1%.全年均能检出RV?A阳性,以秋季阳性检出率高,占全年阳性率的81.7%.不同性别腹泻患儿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中以0.5~1岁和1~2岁组的阳性检出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组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体,以秋季高发,提示临床加强腹泻婴幼儿粪便中RV?A检测,对临床早诊断、早治疗和预防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文丽;郭予和;朱锦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胸腺肽α1对脓毒症受试者单核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CD86)及负性共刺激分子(PD?L1)表达的影响.方法 随机收集2016年3-9月间符合纳入标准的脓毒症受试者,分别在入组前(第0天)、入组后第3天和第7天计算和检测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评分)、降钙素原(PCT)和单核细胞CD86和PD?L1的表达量,同时观察28 d内入住ICU时间和器官功能支持时间.结果 研究期间共收集20例(实验组:10例;对照组:10例,脓毒症受试者,两组受试者在入组前(第0天)的各项统计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入组后第7天,实验组PD?L1平均荧光强度(MFI)表达低于对照组(2.2[1.5,3.0]vs.3.7[2.7,4.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入组后28 d的生存和器官功能支持分析显示:实验组受试者继发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00%(0/10)vs.30.00%(3/1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入住ICU时间、28 d呼吸机使用时间、28 d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间和28 d生存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腺肽α1可以通过抑制单核细胞PD?L1表达,有利于抗原提呈抑制状态的改善,减少继发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裴飞;聂垚;司向;江智毅;管向东;陈娟;陈敏英;刘勇军;刘紫锰;吴健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制备基孔肯雅病毒(CHIKV)病毒样颗粒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 首先将基孔肯雅病毒的结构蛋白基因C?E3?E2?6K?E1克隆入pFast?BacTM Dual转移载体中并鉴定;然后将构建正确的重组转移载体转化DH10Bac感受态细胞后提取重组杆粒并鉴定;再将重组杆粒转染Sf9昆虫细胞后获得重组杆状病毒,并利用免疫荧光法(IFA)鉴定其感染Sf9细胞后E2蛋白的表达;后通过透射电镜(TEM)和Western?Blot鉴定CHIKV病毒样颗粒.结果 成功获得了含有CHIKV结构蛋白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该重组病毒经过IFA及WB验证在昆虫细胞中能够表达CHIKV的E蛋白,并在电镜下观察到了直径约60~80 nm的CHIKV病毒样颗粒.结论 通过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成功表达并获得CHIKV的病毒样颗粒,为CHIKV早期快速检测法的建立奠定基础.
作者:陈何嵩;程林峰;马宏炜;叶伟;韩佩君;张亮;雷迎峰;张芳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深圳市宝安区2005-2015年法定报告性传播疾病的流行特征,探讨防控工作对策.方法 收集该区2005-2015年法定报告的梅毒、淋病和艾滋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AIDS/HIV)感染的发病资料,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5年该区法定报告性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χ2=26.29,P<0.05),AIDS/HIV感染尤为突出,女性患者占比逐年扩大;发病年龄集中在20~49岁年龄组,10~19岁与50岁以上人群构成比呈上升趋势;患者职业以工人、家务及待业、商业服务为主.结论 深圳市宝安区法定报告性传播疾病整体呈上升趋势,防控工作面临挑战,应采取联合防控策略.
作者:高雅;陈少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不同孕前体质指数和孕期增重对母亲血脂水平及胎儿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2015年间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产妇及其新生儿共1500例.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式获取孕妇整个孕期的产检记录,前瞻性追踪新生儿出生结局资料.利用线性回归分析不同孕前体质指数和孕期增重对孕妇血脂水平和胎儿发育的影响.结果 孕期增重过多组的孕妇产下的胎儿出生体重、身长、头围各项指标高于孕期增重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孕前消瘦组、体重正常组相比,超重肥胖组的孕妇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低,孕期增重过多组与增重不足组相比,其TC水平升高,与增重正常组相比,其HDL?C水平升高.甘油三酯与巨大儿发生率呈正相关,HDL?C与巨大儿发生率呈负相关.结论 孕前体重过重、孕期增重过多会使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头围增加,增大巨大儿发生风险,HDL?C降低巨大儿发生风险.
作者:郝葡萄;王桂花;刘艳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浆长正五聚蛋白3(PTX3)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连续入选84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血浆PTX3的三分位数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三组:低PTX3水平组(A组,PTX3<2.53,n=28),中PTX3水平组(B组,2.53≤PTX3<6.90,n=25),高PTX3水平组(C组,PTX3≥6.90,n=31).用OLYMPUS全自动生化仪检测患者的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肌钙蛋白I(cTnI)及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随访并记录84例患者近3个月内是否再发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心力衰竭、心源性死亡),用Logistic回归分析PTX3水平对STEMI患者近期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 患者发生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概率随着PTX3水平的升高而增加,三组患者发生复合事件的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5,P=0.02).PTX3预测STEMI患者3个月内发生复合事件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与cTnI、NT?proBNP相比,PTX3具有较高的敏感度(0.846),但特异度较低(0.786).B、C组近3个月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分别是A组的3.17倍、8.31倍,且在校正cTnI、NT?proBNP后,其风险值分别为1.82倍、3.64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TX3水平可作为STEMI患者近期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丘创华;李卓成;卢章;薛临先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血清脑钠肽水平对二尖瓣轻度狭窄患者心房纤颤(简称房颤)的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海安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住院的二尖瓣轻度狭窄患者152例为研究对象,按是否确诊为房颤分为房颤组(n=22)和非房颤组(n=130),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并以血清脑钠肽水平对房颤诊断与否分别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 房颤组的年龄、左房内径、血清脑钠肽水平均高于非房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性别、血压、左室射血分数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脑钠肽水平为二尖瓣轻度狭窄发生房颤的独立预测因素.血清脑钠肽水平诊断房颤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1[95%CI(0.600,0.802),P=0.003].结论 血清脑钠肽水平对二尖瓣轻度狭窄患者的房颤具有临床诊断价值,值得关注.
作者:贲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狼疮肾炎(LN)患者尿液中受激活调节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因子(RANTES)水平与LN病变组织RANTES mRNA、核转录因子(NF?kB)p65 mRNA表达与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2年11月至2016年6月深圳龙岗区人民医院肾内科经治的2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作为LN组,根据LN活动指数(AI)分为高、低活动组,选取10例肾功能正常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均测定尿液RANTES水平及肾组织RANTES mRNA、NF?kB p65 mRNA表达,分析其与患者尿RANTES水平及肾炎活动性的相关性.结果 LN组尿RANTES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高AI组尿RANTES水平、RANTES蛋白阳性细胞数、RANTES蛋白阳性小管数、RANTES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低AI组(P<0.05),其NF?kB阳性细胞数、NF?kB p65蛋白阳性小管数、NF?kB p65 mRNA相对表达量、肌酐、24 h尿蛋白均高于LN低AI组与对照组(P<0.05);LN低AI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尿RANTES与LN患者AI、RANTES mRNA、NF?kB p65 mRNA明显相关,以RANTES mRNA相关度高(P<0.05).结论 尿RANTES与LN肾组织RANTES mRNA、NF?kB p65 mRNA呈正相关,可间接反映LN活动度.
作者:邵雷;陈雄;黄耿;潘富林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500例哮喘患儿主要过敏原及干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间上海市奉贤区奉城医院收治的500例哮喘患儿,其中男287例(57.4%),女213例(42.6%);年龄3~14岁,平均年龄为(6.5±2.3)岁.采用体外检测免疫印迹方法 对所有的研究对象进行过敏原检查,通过干预治疗后对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5岁哮喘患儿的TIgE浓度高于>5岁哮喘患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患儿的吸入性过敏原主要是屋尘螨、粉尘螨及屋尘等,食入性过敏原主要是牛奶、鸡蛋清/蛋等.≤5岁哮喘患儿食入性过敏原及牛奶的阳性率均高于>5岁哮喘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过敏原的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岁和>5岁哮喘患儿特异性过敏原种类对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岁哮喘患儿干预前后年症状减少天数小于>5岁哮喘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结论 哮喘患儿吸入性过敏原以屋尘螨、粉尘螨和屋尘为主,食入性过敏原以牛奶、鸡蛋清/蛋为主;≤5岁哮喘患儿的食入性过敏原比>5岁哮喘患儿常见;≤5岁哮喘患儿干预治疗后的效果优于>5岁哮喘患儿.
作者:王根在;李恒涛;查建忠;朱洪庆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T细胞γ-干扰素释放试验(TB?IGRA)在肺结核患者诊疗中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初次确诊的肺结核病患者142例为观察组,另选取46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集其外周血后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核特异性T细胞γ-干扰素的含量,同时与结核菌素纯蛋白质衍生物(PPD)试验检测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前TB?IGRA、PPD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诊断肺结核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7.28%、91.82%,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7.23%、31.48%,敏感性分别为90.52%、47.78%,特异性分别为94.35%、74.85%,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B?IGRA在肺结核患者诊疗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TB?IGRA对提高肺结核感染的阳性检出率有很大帮助,可将其作为肺结核临床诊断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
作者:赵旭;刘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寨卡病毒不同毒株分离的时间、地区以及基因型分布,基因序列的相似性,核苷酸的变异及遗传进化趋势,为寨卡的防控提供生物信息学方面的依据.方法 应用BioEdit Sequence Alignmemt Editor软件,DNAStar 7.1及Mega 7.0软件对NCBI-Nucleotide中收录的85条寨卡病毒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及遗传进化进行分析,探索寨卡的起源及传播过程.结果 寨卡病毒组内核苷酸序列低相似性为94.5%,高相似性为100%;65株全基因序列中,共有765处碱基发生变异,组内变异率在0.00%~24.44%;在所有的碱基突变中,碱基转换占84.32%,而碱基颠换占15.68%;分离时间、地区相近的菌株,其遗传距离较近.结论 寨卡病毒存在较高变异,这些变异可能在寨卡病毒本身的毒力、致病性及传播方式的改变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刘兰兰;郭小芹;吴建勇;郭中敏;陆家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奇异变形杆菌感染人克隆结肠腺癌细胞Caco?2的细胞模型,比较不同来源奇异变形杆菌感染Caco?2细胞的致病性特征.方法 活细胞动态观察优化奇异变形杆菌感染Caco?2细胞的感染条件,采用台盼蓝细胞膜通透性检测、稀释平板计数、吉姆萨(Giemsa)染色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不同来源奇异变形杆菌感染Caco?2细胞后细胞形态学及胞内感染情况的变化,评价该模型中不同来源奇异变形杆菌侵入细胞的特点和病理损伤规律.结果 不同来源奇异变形杆菌感染Caco?2细胞的佳感染复数(MOI)均为100:1,感染时间均为2 h.致腹泻奇异变形杆菌C02011感染Caco?2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黏附率为(0.647±0.038)%,侵袭率为(0.261±0.005)%.健康人群体检株奇异变形杆菌B02005的细胞膜通透性出现轻微受损,黏附率为(0.975±0.030)%,侵袭率为(0.134±0.003)%.尿道分离奇异变形杆菌标准株ATCC29906的黏附率为(0.303±0.027)%,侵袭率为(0.104±0.003)%,并未发现Caco?2的细胞膜发生变化.吉姆萨染色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与上述方法 结果 一致,说明了不同来源奇异变形杆菌感染Caco?2细胞的致病性不同(P<0.05);同时,透射电子显微镜实验也验证了细胞模型的成功建立.结论 成功构建奇异变形杆菌感染Caco?2的细胞模型,并分析了不同来源奇异变形杆菌的致病性特征.
作者:白芳;龚泽龙;左乐;王淼;石晓路;袁建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构建以新型腺相关病毒(AAV)为载体,包含1b型丙型肝炎病毒(HCV)包膜蛋白E2目的抗原的丙型肝炎基因疫苗,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提取慢性丙型肝炎1b型患者血清RNA,用RT?PCR的方法 扩增HCV E2片段,构建pAAV.CMV.HCV.E2重组质粒,转染HEK293细胞,筛选出高效表达的重组质粒进行AAV疫苗的包装和纯化.结果 经酶切及测序证实,包含HCV目的抗原E2的AAV质粒pAAV.CMV.HCV.E2构建成功,并可高效转染HEK293细胞,表达目的抗原.丙型肝炎基因疫苗rAAV2/8.CMV.HCV.E2,rAAV2/rh32.33.CMV.HCV.E2包装成功,并可高效转染HepG2细胞,表达目的抗原.结论 成功构建了以新型AAV为载体的HCV?E2疫苗.
作者:赵琳珊;朱凤琴;曹红;钟权涛;李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动态变化及与脑出血水肿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于航天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行急性脑出血治疗的患者50例为实验组.同时选取20名本院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这两组各个时间点血浆中的MMP?9及TIMP?1的浓度,在24 h内和住院14 d后进行头部CT检测,观察MMP?9及TIMP?1的浓度与脑水肿的关系.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病人在发病24 h内血浆中MMP?9、TIMP?1含量增大,随着病程的增加,血浆中MMP?9、TIMP?1含量进一步增加,在第5天左右达到高峰,然后血浆MMP?9、TIMP?1含量逐渐下降.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中MMP?9、TIMP?1的异常表达在开始阶段,高峰期同步呈正相关(r=0.762,P<0.05),在14 d后MMP?9、TIMP?1含量无相关性.在患者入院治疗24 h后对患者进行头部CT检测,水肿体积与MMP?9在血浆中的浓度呈正相关(r=0.936,P<0.05),与TIMP?1在血浆中的浓度呈负相关(r=-0.622,P<0.05),14 d后再次复查水肿体积依然与MMP?9在血浆中的浓度呈正相关(r=0.859,P<0.05).结论 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内MMP?9及TIMP?1浓度在发病24 h内迅速增高,5 d达到峰值,然后开始下降.急性脑出血患者脑水肿体积与血浆内MMP?9浓度正相关,与TIMP?1浓度负相关.
作者:王瑞彤;秦雪颖;李继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联合吸气平台压力监测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0例ARDS机械通气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PETCO2联合平台压监测指导ARDS机械通气参数的设置,对照组应用6 ml/kg的小潮气量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和死亡率等.结果 治疗7 d后,治疗组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而C反应蛋白(CRP)以及降钙素原(PCT)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1、3、7、14 d时的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体征改善率和治愈率分别为73.33%、53.33%,对照组仅为33.33%、16.67%(P<0.05);治疗组的死亡率为3.33%,而对照组高达20.00%(P<0.05);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平均花费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PETCO2联合吸气平台压力监测在ARDS机械通气患者中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陈建军;蔡英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Ubiquitin和Caspase?3在烧死尸体脑组织中的表达,寻找烧死与其他死因鉴别的新方法 .方法 选取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已鉴定案例49例,烧死组(F1组)16例,对照组(C1组)33例,其中包括CO中毒组(T1组)13例;选取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烧死组(F2组)、勒死后焚尸组(BS2组)、勒死组(S2组)和直接断颈组(C2组),每组10只.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Ubiquitin和Caspase?3在脑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Ubiquitin染色显示,F1组呈强阳性表达,而C1组呈弱阳性或阴性表达(P<0.01);F2组和BS2组的SD大鼠脑组织各区域均呈强阳性表达,而S2组和C2组呈少量弱阳性表达(P<0.01);而F2组与BS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3染色,F1组为弱阳性表达,而T1组为强阳性表达(P<0.01).结论 Ubiquitin和Caspase?3指标可作为烧死与其他死因鉴别诊断的有利依据.
作者:巩庆进;张志勇;张东川;冯雪英;李朝晖;权力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