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白细胞介素-1β对椎间盘蛋白多糖代谢的影响

胡宝山;芮钢;杨茂伟;吕刚

关键词:椎间盘, 白细胞介素-1β, 代谢
摘要: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对椎间盘髓核中蛋白多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取自然流产的胎儿一具,术后4 h内无菌取出椎间盘,进行髓核组织的体外培养,培养液中分别加入0.1 nmol/L、0.2 nmol/L、0.4 nmol/L的 IL-1β,30 h后,检测培养液中硫酸软骨素的含量.在髓核组织培养液中加入0.3 nmol/L的IL-1β,分别培养12 h、24 h、72 h后,检测硫酸软骨素的含量.结果 ①IL-1β实验组较对照组培养液中硫酸软骨素的含量增加,并且随着IL-1β浓度的增高.②随着时间的增加,培养液中硫酸软骨素的含量增加.结论 IL-1β对椎间盘基质中蛋白多糖有降解作用,并呈现出浓度和时间依赖性.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滴注甘油果糖注射液防止血管反应的护理体会

    甘油果糖注射液是甘油与果糖的复方制剂,属高渗性脱水剂,早期,临床上常用于脑水肿及颅高压的治疗.近年,随着甘油果糖注射液被广大临床医生的普遍认可及接受,也在骨科等其他科室被用于椎间盘突出症、肢体创伤及手术后的肢体或关节肿胀等,用来消除局部肿胀、促进功能恢复等.

    作者:张洁靖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两种方法采血对血常规检测值影响的观察

    目的 探讨两种方法采血对血常规检测值有无差异.方法 通过对同一批患者共20例,以直接采血为对照组,以间接采血为观察组,然后比较两组血标本与血常规检测值有无差别.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两组血标本的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血小板计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间接采血组血小板计数低于直接采血组.结论 间接采血血标本与抗凝剂混合不及时,对血小板检测有影响,不适用于血小板疾病患者的检测.

    作者:黄艳辉;戴艳枝;杨梅青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山莨菪碱对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山莨菪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 对于临床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山莨菪碱注射液10~20 mg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 ml中静脉滴注,进行辅助治疗;对照组按常规方案治疗.结果 3 d 内肺部哮呜音消失,咳喘症状减轻,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3.4%和75.0%,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山莨菪碱静脉滴注对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佳,值得借鉴.

    作者:何智义;孔晶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乙肝病毒前S1抗原与乙肝病毒DNA的关系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有多篇文章论述了乙肝病毒前S1抗原与乙肝病毒DNA(HBV-DNA)的关系[1-3].共同结论是前S1抗原与HBV-DNA高度相关,前S1抗原阳性是提示乙肝病毒复制的良好指标,无资格开展PCR技术的医院可以通过检测前S1抗原来判断病毒是否复制.众所周知,HBV-DNA定量数值的增减是判断抗乙肝治疗是否有效的指标.但是,无资格检测HBV-DNA的医院是否可以通过检测前S1抗原,依靠前S1抗原数值的增减来判断抗乙肝治疗是否有效呢?这些问题在上述文章均无论述.我们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付立础;王文彦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重建交锁钉治疗35例同侧股骨颈合并股骨干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重建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3年5月至2006年3月使用重建交锁髓内钉治疗我院35例股骨颈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结果 随访6~24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未发生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肢功能良好.结论 股骨重建髓内针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内固定方法,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作者:流失平;扬振邦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原因分析及心理干预

    目的 探讨采取相应心理干预及社会支持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交谈和观察访问方法对抢救成功的98例发生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家属在入院一、二天了解中毒原因,住院期间采取个性化心理干预及社会支持,出院后一年内进行电话随访.结果 98例中毒病人心态平和,夫妻、婆媳关系和睦;农民工及农场主防护意识提高;中毒学生情绪稳定,无发现再自杀现象.结论 通过个性化心理干预和寻求家庭、社会支持,可使患者获得一种良好的心态,对促进家庭稳定,提高人的生命意识,树立正确人生观,提高农民工对毒性药物防护意识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陈运英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锁定加压钢板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距桡骨远端关节面2 cm内的松质骨骨折,约占骨折患者的1/6[1],也是上肢常见的骨折,多见于老年人.对于简单稳定的大多数桡骨远端骨折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夹板外固定保守治疗,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但是对部分不稳定的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石膏、夹板外固定很难达到解剖复位和维持复位,从而导致桡骨远端短缩、掌倾角及尺偏角减小、关节面不平、继发性疼痛及关节功能障碍.目前桡骨远端骨折复位与重建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对于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多采取手术治疗[1],我们于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治疗10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均采用手术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文;杜贵忠;杨希宝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周围型肺癌CT征象分析

    近十余年来,由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肺癌的发病率与病死率不断上升,呈世界性趋势[1].其中以周围型肺癌多见,周围型肺癌是指生长在肺段及肺段以下的肺瘤,以腺癌多见,是肺部常见的恶性肿瘤.笔者通过分析6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CT征象并结合病例手术,病理所见,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沈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9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方法 将1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随机分为两组,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治疗组90例,采用甲钴胺注射液500 μ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90例,除不用甲钴胺外其余治疗同治疗组.两组均以15 d为一个疗程,观察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为5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在改善患者肌电图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刘琦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米索前列醇前列醇不同给药方式在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中的应用

    目的 比较不同给药方式宫颈扩张程度和取宫内节育器(IUD)的成功率.方法 将81例绝经后带IUD妇女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于术前晚临睡前自行阴道后穹窿置米索前列醇300 μg,第二日上午口服米索前列醇300 μg,30 min后行常规取环术;对照组于术前顿服米索前列醇600 μg,30 min后直接行取环术.结果 观察组宫颈扩张程度和取环一次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绝经后直接取IUD困难的妇女,采用局部置米索前列醇和口服米索前列醇来改善宫颈条件,可以提高一次性取IUD成功率.

    作者:张巧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患者健康教育的实践与体会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教育过程,促进人们自觉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改善、维持和促进个体的健康,进而达到精神、身体、社会交往等方面保持健全的状态[1].我们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了从入院到出院一整套全方位健康教育,使患者通过健康教育知识,积极调整心理状态,尽快适应病室的环境,促进身心早日康复,获得了满意的教育效果.

    作者:赵会芬;唐丽萍;胡春燕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降纤酶和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观察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cerebral ischemia,TIA)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病,它的发病率较高,虽然发病持续时间短暂,症状不重,但部分患者可呈现反复发作或持续性发作,并进展为脑梗死,因此对TIA的防治尤为重要.我科自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对74例TIA发作患者,进行降纤酶和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玉光;段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老年人肝外胆管和胆总管直径变化与影响因素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平均寿命随之延长,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各国政府必须面对的社会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结果,到1999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近1.3亿,占总人口比例的10.09%,我国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据预测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比例将达到25.50%,届时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

    作者:靳二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实用新型一次性微创胸腔穿刺包的研制

    目的 设计并研制一种新型的一次性微创胸腔穿刺包.方法 详细介绍一次性微创胸腔穿刺包的组成、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及其工作原理.结果 其临床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胸腔穿刺损伤,减少医源性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对于胸腔穿刺医疗经验较少的医生能提供很好的帮助.结论 新型的一次性微创胸腔穿刺包具有实用、安全、方便、有效等特点,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贾宝成;王洋郁;叶建华;邱东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方法 连续收集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268例,通过颈动脉彩超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随访观察有无脑梗死复发.结果 随访12个月内,268例脑梗死患者有25例(9.33%)复发脑梗死,复发和未复发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脑梗死患者低回声、混合性回声斑块的出现率及颈总动脉、颈动脉分叉处血管内中膜厚度值明显高于未复发患者(P<0.05).结论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厚及伴有低回声和混合密度回声斑块患者脑梗死复发率增高.

    作者:杨继党;林清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96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9例,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3 d后改为口服;对照组47例,给予头孢呋辛钠联合阿奇霉素注射3 d后改为口服.两组疗程均为7~14 d.观察临床症状、体征、胸部X线和实验室检查等指标.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于洪波;徐德魁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异种肾移植的免疫适应机制研究

    器官移植作为20世纪临床医学的重大成就之一,已成为治疗患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有效方法,迄今许多患者通过移植同种异体器官获得新生.然而同种组织与器官的供体数量短缺明显限制了临床移植术的广泛应用,为了解决供体组织与器官短缺问题,我们致力于建立一个异种肾移植猪-人模型,并探讨其中的免疫适应机制.

    作者:屈小勇;王毅;罗志刚;秦国庆;李建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17例外科治疗体会

    2000年7月至2006年12月,我们共对17例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病人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姜文斌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腹腔镜在外科急腹症中的运用

    目的 介绍腹腔镜手术治疗急腹症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10月至2007年4月采用腹腔镜技术治疗急腹症患者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腹腔镜下完成手术18例,2例行腹腔镜探查后中转开腹.术后均恢复良好.结论 采用腹腔镜技术治疗外科急腹症具有探查广泛、便于明确诊断、术后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

    作者:谢雄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重型脑外伤昏迷气管切开术后鼻饲模式的探讨

    目的 探讨重型脑外伤昏迷气管切开术后长期鼻饲匀浆膳食的佳鼻饲模式.方法 重型脑外伤昏迷气管切开术的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改进鼻饲模式每日鼻饲匀浆膳食4次,每次450 ml,匀浆膳食间隔时间为5 h;常规鼻饲模式每日鼻饲匀浆膳食6次,每次300 ml,匀浆膳食间隔时间3 h.两组患者均观察60 d,实验组患者前30 d按照改进鼻饲模式进行鼻饲,后30 d按照常规鼻饲模式进鼻饲;对照组患者前30 d按照鼻饲模式进行鼻饲,后30 d按照鼻饲模式进行鼻饲.结果 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及鼻饲并发症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与常规鼻饲模式比较改进鼻饲模式护士的鼻饲日工作时间明显减少(P<0.01),且患者在两次匀浆膳食之间的胃休息时间明显延长(P<0.01).结论 改进鼻饲模式对重型脑外伤昏迷气管切开术后病人的长期鼻饲匀浆膳食更适宜.

    作者:陈正英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