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二线治疗对肺腺癌患者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率的影响

冯谢敏;年亮;崔洁;胡云峰;宋炜;赵红

关键词:培美曲塞, 奈达铂, 肺腺癌, 远期生存率
摘要:目的 探讨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二线治疗对肺腺癌患者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5月-2015年6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采用培美曲塞二钠联合奈达铂治疗,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远期生存期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RR)为72.0%(36/50),疾病控制率(DCR)为88.0%(44/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0%(22/50)、64.0%(3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0.3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23.5个月;对照组为7.1个月和16.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生存率为52.0%(26/50),对照组为24.0%(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Ⅰ-Ⅳ血小板减少、白细胞降低及脱发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二线治疗肺腺癌近期疗效显著,患者远期生存率高,毒副作用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新产程标准第二产程时限延长的安全性探究

    目的 探究新产程标准中第二产程时限延长对妊娠结局及母婴安全的影响.方法 选择新产程标准试行以来,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分娩单胎足月头先露产妇,记录第二产程时长.根据新、旧产程标准,选择第二产程时长≥2 h的初产妇及≥1 h的经产妇共193例作为观察组(A组),并细分为A1、A2组.A1组(154例)初产妇第二产程时长≥2 h且≤3 h,经产妇第二产程时长≥1 h且≤2 h,A2组(39例)初产妇第二产程时长≥3 h,经产妇第二产程时长≥2 h.随机抽取195例同期分娩且第二产程时长<2 h的初产妇及第二产程时长<1h的经产妇作为对照组(B组).对上述两组产妇和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1组中转剖宫产、阴道助产、产后出血、会阴裂伤、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住院发生率(5.19%vs.3.08%,15.58%vs.10.77%,11.69%vs.13.33%,12.99%vs.10.77%,1.30%vs.1.03%,4.55%vs.3.07%,7.79%vs.6.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2组母婴不良分娩结局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3.08%vs.3.08%,28.21%vs.10.77%,28.21%vs.13.33%,33.33%vs.10.77%,7.69%vs.1.03%,10.26%vs.3.07%,20.51%vs.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旧产程标准比较,新标准第二产程延长时限增加1 h内,可在不显著增加产妇和新生儿危险性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剖宫产率、提高阴道顺产率,但当第二产程延长时限增加>1h时,产妇和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增多.

    作者:徐燕媚;黄利川;陈逢春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人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分选及扩增方法的建立

    目的 建立人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的免疫磁珠分选法(MACS)及体外扩增方法,并对扩增前后Treg细胞纯度及表型进行鉴定.方法 流式细胞术检测人外周血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免疫磁珠法分选CD4+CD25+Treg细胞,用CD3/CD28单抗包被的Dynalbeads联合IL2共同刺激CD4+CD25+Treg细胞进行体外扩增培养,在扩增培养的第0、7、14、21天分别进行细胞计数及检测细胞的活性,取扩增培养第0天及第14天细胞行流式细胞术检测扩增前后细胞纯度、主要表面标记及Foxp3的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人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水平占CD4+T细胞(7.94±1.86)%,MACS能够成功分选出CD4+CD25+Foxp3+Treg细胞,分选平均纯度达(95.86±0.65)%,细胞活性>95%;以CD3/CD28单抗包被的Dynalbeads联合IL2共同刺激CD4+CD25+Treg细胞进行外扩增培养后,细胞有明显扩增.经2周扩增后,细胞扩增倍数达到原细胞数量的(21.33±1.53)倍,扩增后细胞Foxp3的表达由(95.86±0.65)%下降至(93.71±1.3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免疫磁珠分选法能够分选出高纯度的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体外成功扩增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扩增前后Treg细胞的纯度及表型无明显变化.

    作者:祝丽琼;陈慧;袁昱;刘梅兰;魏菁;苏芳;张建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一种青钱柳叶组方对糖尿病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

    目的 研究一种青钱柳叶组方(QQ?1)对糖尿病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为其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以高脂饲料合并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选取50只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5组,连续6周分别给予蒸馏水、青钱柳叶组方低、中、高剂量[58.5、117、234 mg/(kg·d)]和吡格列酮口服,观察青钱柳叶组方对模型大鼠的体重、血糖值、胰岛素含量、糖化血红蛋白含量、糖耐量、胰岛组织的影响.结果 连续6周口服给予青钱柳叶组方后,与模型组比较,青钱柳叶组方中剂量组、青钱柳叶组方高剂量组的体重增加,血糖分别下降至(17.22±2.46)和(16.85±1.93)mmol/L,血清胰岛素含量升高至(11.55±2.58)和(12.55±1.96)mmol/L,糖化血红蛋白含量降低至(7.67±1.54)和(7.38±1.34)g/mL,血糖曲线下面积减少至(33.69±6.33)和(29.74±5.80),胰岛组织损伤减轻.吡格列酮组糖尿病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青钱柳叶组方可促进糖尿病大鼠的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值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改善糖耐量受损,减轻胰岛β细胞的损伤,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作者:薛照芸;郭键;黄光业;李承;王权;何贡云;陈健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二线治疗对肺腺癌患者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二线治疗对肺腺癌患者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5月-2015年6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采用培美曲塞二钠联合奈达铂治疗,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远期生存期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RR)为72.0%(36/50),疾病控制率(DCR)为88.0%(44/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0%(22/50)、64.0%(3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0.3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23.5个月;对照组为7.1个月和16.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生存率为52.0%(26/50),对照组为24.0%(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Ⅰ-Ⅳ血小板减少、白细胞降低及脱发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二线治疗肺腺癌近期疗效显著,患者远期生存率高,毒副作用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冯谢敏;年亮;崔洁;胡云峰;宋炜;赵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基因研究

    目的 了解本地区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IRAB)的耐药特征以及D类和B类碳青霉烯酶基因的流行状况.方法 收集广东省2家三甲医院临床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70株,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设计合成D类和B类碳青霉烯酶的引物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分析;热不对称PCR法检测侧翼序列.结果 70株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对13种抗生素的耐药率都在84.29%以上,共有3株鲍曼不动杆菌检出OXA?58?like,60株检出OXA?51?like,23株检出OXA?23?like,4株检出OXA?24?like,另有1株检出了NDM?1基因;NDM?1上游存在ISAba125插入序列.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严重,本地区鲍曼不动杆菌D类碳青霉烯酶基因的分布以OXA?23?like为主,同时检测出B类碳青霉烯酶NDM?1,需密切监测.

    作者:黄小荣;梁昌盛;曹开源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Cys C在慢性肾脏病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研究血清胱抑素C在评价慢性肾脏病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2~4期慢性肾脏病急性肾损伤患者(A/C组)46例、稳定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CKD组)患者32例,检测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Scr)水平和肾小球滤过率,对结果进行比较及综合分析.结果 在慢性肾脏病基础上,伴急性肾损伤组及不伴急性肾损伤组,胱抑素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93,P=0.017);血清胱抑素C和肌酐水平在慢性肾脏病基础上伴急性肾损伤组相关系数分别为-0.917、-0.783,血清胱抑素C和肌酐水平在不伴急性肾损伤组相关系数分别为-0.854、-0.602,因此两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血肌酐水平呈正相关;血清胱抑素C,Scr的AUCROC关系为血清胱抑素C>Scr,并且胱抑素C的AUCROC=0.984,Scr的AUCROC=0.91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4,P=0.041).结论 血清胱抑素C在诊断慢性肾脏病基础上急性肾损伤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可以作为其诊断指标.

    作者:陈红;高正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伴3号染色体异常的18例恶性血液病分析

    目的 探讨3号染色体异常在恶性血液病中的发生及预后意义.方法 采用R带常规显带技术进行染色体检查,对18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核型进行分析.结果 2254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中检出伴3号染色体异常18例(0.8%),其中伴3q异常12例(66.7%),3p异常6例(33.3%),前者检出率明显高于后者;伴3q异常的12例患者中,有3q21或3q26异常者6例(50.0%),包括2例t(3;3).12例进行化疗的患者中只有2例获得完全缓解.结论 累及3q异常是3号染色体为常见的核型改变,其中又以3q21和3q26异常检出率多;伴3号染色体异常的恶性血液病患者预后较差.

    作者:王述文;饶若;姚红霞;吴莉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SPARC标签SNP与冠心病遗传易感性和临床表型关联分析

    目的 以能代表80%以上基因变异状态的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tagSNP)为基础,探讨骨连接蛋白(SPARC)tagSNP与冠心病发病风险及并发症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KASP基因分型平台对107例冠心病患者及125例健康对照者进行分型检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基因多态性与疾病和表型的相关性.结果 5个SPARC tagSNP与冠心病发病风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ARC rs1054204 GC和rs3549 GC杂合型冠心病患者合并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高,是野生型携带个体的3倍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和P=0.029).携带CCTAC单体型的冠心病患者合并发生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大幅度升高,是未携带个体的10.56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3.34×10-4).rs1054204、rs3210714、rs3549变异等位基因型数目均与冠心病患者受累的冠状动脉数目成正相关(P<0.05).结论 携带SPARC rs1054204 GC、rs3549 GC杂合型或CCTAC单体型的冠心病个体合并发生2型糖尿病风险显著增高;同时rs1054204、rs3210714、rs3549与受累的冠状动脉数目成正相关,更容易发展为严重性冠心病.

    作者:揭英纯;刘映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龙岗区平湖街道登革热防控知识应急健康教育效果

    目的 通过调查分析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社区居民在发生登革热疫情后,接受的登革热知识应急健康教育对居民认知水平的影响,为制定今后的健康教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平湖街道发生登革热疫情的社区居民作为干预组,以未发生登革热疫情且基本情况相似的2个社区居民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居民的登革热防控知识知晓情况、相关行为差异.结果 共收集有效问卷301份(干预组102份,对照组199份).干预组中知晓登革热有关知识的调查对象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36,P=0.047).干预组灭蚊行为(χ2=4.308,P=0.038)、怀疑登革热时的积极就医行为(χ2=4.155,P=0.042)和到国外登革热疫区前咨询行为率(χ2=6.557,P=0.010)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知晓蚊子活动高峰期的调查对象多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19,P=0.024).调查对象目前获取登革热防控知识主要通过宣传画/栏(60.1%)、传单/折页等(47.3%)、电视公益播报(39.9%).而调查对象认为理想的健康教育方式主要为手机短信(76.8%)、微信(76.8%)、电视公益播报(62.1%)、网络信息(56.4%).结论 尽管在疫情处置过程中对干预组进行多种形式的应急健康教育,部分知识的健教效果不明显.现有的登革热健教传播方式与居民所期望的健教传播方式不完全一致.后续应急健康教育方案需改进.

    作者:李水明;孙秀凤;邹幸;王开亮;黄振豪;谢仕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监测PDW、MPV、PLT水平变化对AMI患者1年内MACE的预测价值

    目的 监测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计数(PLT)水平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年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为AMI患者预后质量的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解放军第309医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17例AMI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8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PDW、MPV、PLT等血小板参数差异.对AMI患者实施1年随访,记录其随访期间MACE发生情况,并按照MACE发生情况,分别纳入发生MACE组、未发生MACE组,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参数差异,分析血小板参数预测MACE发生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3 d PDW、MPV高于对照组,其PL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试者治疗后7 d血小板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39例患者发生MACE,发生率为33.33%.发生MACE组术前PDW、MPV高于未发生MACE组,其PLT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7 d PDW、MPV均较治疗前下降,PLT均较治疗前升高,未发生MACE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示,治疗前、治疗后7 d PDW、MPV、PLT对预测患者1年内MACE发生风险均具有较高价值(P<0.05).结论 血小板分布宽度、体积增加及计数减少可能与AMI发生发展及预后变化具有密切关联,密切监测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可有效预测患者1年内MACE发生风险,指导临床诊治.

    作者:布伦;丁仲如;朱海龙;袁建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载体介导的刚地弓形虫GRA疫苗研制现状

    刚地弓形虫引起的弓形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采用疫苗防治该菌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GRA抗原是一种有效的疫苗候选分子,本文综述了耻垢分枝杆菌、卡介苗、流产布鲁菌、根癌农杆菌、腺病毒血清型5和牛痘病毒等载体介导的刚地弓形虫GRA疫苗的研制现状.

    作者:李文桂;陈雅棠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不同治疗方法对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患者预后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MBRVO)患者预后视力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间在本院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确诊为MBRVO患者200例,分为试验组(n=87)常规药物加激光治疗,对照组(n=113)常规药物治疗,分析不同治疗方法对MBRVO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患者阻塞支别情况为:黄斑第一分支185例(92.50%);黄斑第二分支15例(7.50%);黄斑第三分支例数为0.88例患者出现阻塞区毛细血管闭塞和中心凹毛细血管拱环部分破坏,比例为44%;70例患者有侧支循环形成,比例为35%;18例患者出现黄斑囊样水肿,比例为9%.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视力恢复临床有效率(50眼,57.47%)高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38眼,33.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42,P<0.05).结论 常规药物治疗联合激光术对MBRVO患者预后视力临床疗效较好,可减轻患者黄斑水肿,同时改善患者视力,值得临床关注.

    作者:浦利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氧化还原指示剂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多药和广泛耐药菌株的研究

    目的 评价氧化还原指示剂(CRI)法检测耐多药结核病(MDR?TB)和广泛耐药结核病(XDR?TB)的效能.方法 由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参比实验室菌株库中抽取复苏成功的155株结核分枝杆菌,使用氧化还原指示剂法和固体比例法药敏试验,分别检测菌株对异烟肼、利福平、氧氟沙星、卡那霉素、卷曲霉素和阿米卡星的耐药性,以固体比例法药敏为标准,比较计算CRI法的符合率、灵敏度及特异性.结果 155株结核分枝杆菌中,固体比例法药敏试验检测耐多药为42株,广泛耐药为15株;CRI法检测耐多药结核分枝菌47株,符合率为94.2%,灵敏度为95.2%,特异性为93.8%;CRI法检测广泛耐药菌16株,符合率为98.1%,灵敏度为93.3%,特异性为98.6%.CRI检测方法相对于固体比例法,药敏、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Kappa值均>0.75,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氧化还原指示剂法与固体比例法比较有很好的符合率,且具有操作快速、简便的特点,可以作为检测耐多药和广泛耐药结核病的快速方法.

    作者:王少华;朱岩昆;郑丹薇;罗江卫;马晓光;石洁;邢进;李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五种方法筛查的HIV抗体阳性样品复检和确证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五种方法筛查出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阳性样品与复检和确证试验结果的符合情况,为临床和自检选择筛查方法提供建议.方法 将3278份经ELISA、胶体金法、化学发光法、电化学发光法和胶体硒法筛查的阳性样品采用两种ELISA试剂复检和进行确证试验,并将结果进行比对.结果 样品总体和不同初筛方法的复检和确证阳性率分别为:总体(90.1%、79.2%),ELISA(90.4%、78.0%)、胶体金法(95.3%、86.0%)、化学发光法(77.6%、68.8%)、电化学发光法(78.0%、68.5%)和胶体硒法(84.2%、76.3%).复检后结果为双阳的样品,确证阳性率为92.6%;复检结果为单阳的样品,97.5%为确证不确定和阴性.ELISA和胶体金法筛查的自愿检测咨询(VCT)人群阳性样品的复检和确证阳性率分别超过92%和8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议在临床筛查和自我检测中推广使用胶体金试剂,复检使用两种试剂提高确证阳性符合率.

    作者:吴昊;高凯;韩志刚;麦惠霞;蔡衍珊;梁彩云;黎庆梅;徐慧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Carba NP试验检测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产碳青霉烯酶效果分析

    目的 评估Carba NP试验检测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产碳青霉烯酶的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0-2013年59株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采用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进行种属鉴定并检测菌株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敏感性,用Carba NP试验检测菌株产碳青霉烯酶表型,用PCR法确定碳青霉烯酶基因型,并对PCR产物进行DNA测序分析.结果 59株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厄他培南耐药率分别为62.71%、61.02%和64.41%.Carba NP试验确定33株产碳青霉烯酶菌株,分别为A类酶12株、B类酶21株,PCR法检出多种碳青霉烯酶基因,包括KPC(12株)、IMP(7株)、NDM(12株)、VIM(3株).与PCR法比较,Carba NP试验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7.06%、100%.结论 Carba NP试验能简单快速地检测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产生的碳青霉烯酶,结果与金标准的PCR法有高度一致性,值得在临床检验中推广使用.

    作者:唐海玲;陈定强;黄丽燕;吴爱武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甲型流感病毒UTR可变区碱基多态性研究进展

    随着对甲型流感病毒结构与功能研究的深入,病毒的增殖和致病机制已逐渐被阐明.甲型流感病毒基因的UTR可变区具有片段特异性,被认为与病毒的转录、复制及包装功能密切相关.本文系统地综述甲型流感病毒UTR可变区碱基多样性与病毒的转录、复制及包装之间的关系,为研究UTR可变区碱基多态性与流感病毒重配的分子机制两者间的关系奠定基础.

    作者:陈燕慈;郑青;房师松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miRNA?33在运动调节C57/BL6小鼠肥胖中的作用及机制探讨

    目的 通过运动干预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C57/BL6小鼠,探讨运动对肥胖病理变化影响中的miRNA?33调控机制.方法 4周龄雄性C57/BL6小鼠分为3个组,对照组(6只)喂养普通饲料16周,肥胖组(8只)喂养高脂饲料16周,运动组(8只)在喂养高脂饲料8周后开始跑步8周.每周监测体重变化.三组动物处死后取血清和肝组织,用自动血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水平.qPCR检测肝组织miRNAs的表达情况,蛋白印记(Western?blot)检测肝组织ABCA1蛋白的表达.结果 肥胖组总胆固醇为(2.26±0.28)mmol/L,高于对照组的(1.52±0.05)mmol/L和运动组的(1.87±0.21)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甘油三酯为(5.38±1.07)mmol/L,高于对照组的(4.15±0.64)mmol/L和运动组的(4.38±0.45)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86、0.0288);与对照组和运动组相比,肥胖组肝组织miRNA?33的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8、0.0259),ABCAl蛋白表达升高.结论 在运动调节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中,miRNA?33可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作者:李明锐;何劲松;吴让兵;杜小梅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儿童肺炎支原体16S rRNA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RTFQ?PCR)检测肺炎支原体(MP)16S核糖体RNA在儿童支原体肺炎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7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将其分为轻症组及重症组.采用RTFQ?PCR测定肺炎支原体16S核糖体rRNA的表达并比较痰液及咽拭子标本阳性率的差异.对检测阳性患儿给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主的方案治疗,根据临床症状的缓解及用药疗程复查,分析RTFQ?PCR定量指标与临床治疗效果的相关性.结果 痰液MP RTFQ?PCR阳性率高于咽拭子(92.86%vs.54.29%),支原体肺炎轻症组MP RTFQ?PCR转阴时间短于重症组[(2.78±0.42)周vs.(5.34±1.04)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FQ?PCR检测肺炎支原体定量指标可以指导大环内酯类药物应用时间,减少副作用产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杨晓菲;赵翠芬;孔清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重组乙脑抗原对乙型脑炎病毒IgG抗体反应活性的研究

    目的 对克隆表达的乙脑重组抗原反应原性、特异性以及稳定性等进行评价优化,用于乙脑血清IgG抗体ELISA诊断试剂盒的研制.方法 基于乙脑病毒(JEV)SA14-14-2株的抗原蛋白经克隆表达,灭活纯化后作为包被抗原,利用ELISA方法对其佳包被浓度,稳定性,反应活性以及特异性进行一系列的评价.结果 重组抗原在1:500的稀释条件下,阳性血清/阴性血清值大为6.647,具有佳反应原性,因此此稀释度为佳;在1:500稀释条件下,能准确地反映出乙脑病人血清IgG的变化.重组抗原37℃保存6 d活性仍保持75%以上,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与市售同类型试剂盒比较,符合率达到95%.重组乙脑抗原与27份人正常血清和31份登革热病毒IgG抗体阳性而乙脑病毒IgG抗体阴性的血清均无交叉反应,表明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结论 重组乙脑抗原蛋白稳定性好,特异性强,具有良好的血清学检测价值.

    作者:张磊;许瑛;周惠琼;纪洵敏;赖文辉;唐芮;彭拓华;张吉凯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2013-2015年江门市登革热流行特征与防制对策

    目的 了解江门市登革热流行特点和流行因素,了解疫点人群登革热病毒的感染情况,探讨防制对策.方法 收集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登革热疫情信息,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人群血清学监测、蚊媒监测和孳生地类型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江门市近3年登革热发病率以2014年(13.26/10万)高,地区分布以蓬江区和江海区为主,发病高峰为9-11月;暴发疫情报告5宗,报告病例数126例,罹患率为0.32%;疫点人群登革热IgG抗体阳性率为24.49%,阳性率以0~岁年龄组高,不同性别阳性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蚊媒孳生地类型,蓬江区城区以花卉型为主,江海区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以花卉型和废瓶罐两型容器为主,鹤山市农村以废瓶罐型为主.结论 江门市登革热疫情主要仍以输入引起,农村和城郊结合部是防控重点区域,同时对登革热旧疫点血清学监测的重点人群加强个体防护,并针对不同蚊媒孳生地类型采取综合防制措施.

    作者:陈阿群;陈茂余;王立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