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伦;丁仲如;朱海龙;袁建
目的 了解伤害发生的流行特征,为制订伤害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2013年1月到2016年12月到监测医院就诊的伤害首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制定的伤害监测报告卡进行登记.结果 2013-2016共报告病例5837例,男女性别比为1.7:1;以15~岁组居多(79.0%),平均年龄(29.9±13.2)岁;以商业/服务业(33.7%)、工人(25.4%);伤害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机动车车祸(40.47%)、跌落(19.19%)、钝器伤(11.60%);伤害发生时活动状态以驾乘交通工具(40.50%)和休闲活动(33.56%)为主;伤害性质主要是挫伤/擦伤(65.58%);伤害发生主要在头部(29.31%)、下肢(27.21%);伤害程度以轻伤为主(81.57%).结论 青少年和劳动力人口是伤害威胁的重点人群,应针对交通伤害开展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
作者:马万成;王瑞;付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刚地弓形虫引起的弓形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采用疫苗防治该菌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GRA抗原是一种有效的疫苗候选分子,本文综述了耻垢分枝杆菌、卡介苗、流产布鲁菌、根癌农杆菌、腺病毒血清型5和牛痘病毒等载体介导的刚地弓形虫GRA疫苗的研制现状.
作者:李文桂;陈雅棠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对克隆表达的乙脑重组抗原反应原性、特异性以及稳定性等进行评价优化,用于乙脑血清IgG抗体ELISA诊断试剂盒的研制.方法 基于乙脑病毒(JEV)SA14-14-2株的抗原蛋白经克隆表达,灭活纯化后作为包被抗原,利用ELISA方法对其佳包被浓度,稳定性,反应活性以及特异性进行一系列的评价.结果 重组抗原在1:500的稀释条件下,阳性血清/阴性血清值大为6.647,具有佳反应原性,因此此稀释度为佳;在1:500稀释条件下,能准确地反映出乙脑病人血清IgG的变化.重组抗原37℃保存6 d活性仍保持75%以上,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与市售同类型试剂盒比较,符合率达到95%.重组乙脑抗原与27份人正常血清和31份登革热病毒IgG抗体阳性而乙脑病毒IgG抗体阴性的血清均无交叉反应,表明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结论 重组乙脑抗原蛋白稳定性好,特异性强,具有良好的血清学检测价值.
作者:张磊;许瑛;周惠琼;纪洵敏;赖文辉;唐芮;彭拓华;张吉凯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本地区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IRAB)的耐药特征以及D类和B类碳青霉烯酶基因的流行状况.方法 收集广东省2家三甲医院临床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70株,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设计合成D类和B类碳青霉烯酶的引物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分析;热不对称PCR法检测侧翼序列.结果 70株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对13种抗生素的耐药率都在84.29%以上,共有3株鲍曼不动杆菌检出OXA?58?like,60株检出OXA?51?like,23株检出OXA?23?like,4株检出OXA?24?like,另有1株检出了NDM?1基因;NDM?1上游存在ISAba125插入序列.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严重,本地区鲍曼不动杆菌D类碳青霉烯酶基因的分布以OXA?23?like为主,同时检测出B类碳青霉烯酶NDM?1,需密切监测.
作者:黄小荣;梁昌盛;曹开源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一种青钱柳叶组方(QQ?1)对糖尿病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为其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以高脂饲料合并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选取50只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5组,连续6周分别给予蒸馏水、青钱柳叶组方低、中、高剂量[58.5、117、234 mg/(kg·d)]和吡格列酮口服,观察青钱柳叶组方对模型大鼠的体重、血糖值、胰岛素含量、糖化血红蛋白含量、糖耐量、胰岛组织的影响.结果 连续6周口服给予青钱柳叶组方后,与模型组比较,青钱柳叶组方中剂量组、青钱柳叶组方高剂量组的体重增加,血糖分别下降至(17.22±2.46)和(16.85±1.93)mmol/L,血清胰岛素含量升高至(11.55±2.58)和(12.55±1.96)mmol/L,糖化血红蛋白含量降低至(7.67±1.54)和(7.38±1.34)g/mL,血糖曲线下面积减少至(33.69±6.33)和(29.74±5.80),胰岛组织损伤减轻.吡格列酮组糖尿病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青钱柳叶组方可促进糖尿病大鼠的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值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改善糖耐量受损,减轻胰岛β细胞的损伤,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作者:薛照芸;郭键;黄光业;李承;王权;何贡云;陈健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不同分期及分化程度的乙肝相关肝细胞癌中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FAP)的表达,探讨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在肝癌中的表达差异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在不同分期及分化程度的乙肝相关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用免疫组化方法对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的组织分布进行定位检查.结果 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在不同分期的乙肝相关肝细胞癌组织1μg总蛋白中平均含量分别为Ⅰ期(1039.82±248.89)pg/mL,Ⅱ期(1173.57±184.60)pg/mL,Ⅲ期及以上(1344.69±225.47)pg/mL,对照组为(742.15±443.16)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818,P=0.000);在不同分化程度的肝细胞癌组织中分别为高分化(1008.18±148.20)pg/mL,中分化(1126.52±218.38)pg/mL,低分化(1414.96±311.9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368,P=0.000).免疫组化结果证实肝癌细胞中有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的表达,且其含量与肝癌细胞的病理分化程度具有明显相关性,随着肝癌细胞由高分化向低分化发展,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的表达也逐渐增加.结论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在不同分期及分化程度的乙肝相关肝细胞癌中表达存在差异,分期越晚,分化程度越低,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表达越多.
作者:张烨琼;张卡;孙海霞;舒欣;曹红;李刚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3号染色体异常在恶性血液病中的发生及预后意义.方法 采用R带常规显带技术进行染色体检查,对18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核型进行分析.结果 2254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中检出伴3号染色体异常18例(0.8%),其中伴3q异常12例(66.7%),3p异常6例(33.3%),前者检出率明显高于后者;伴3q异常的12例患者中,有3q21或3q26异常者6例(50.0%),包括2例t(3;3).12例进行化疗的患者中只有2例获得完全缓解.结论 累及3q异常是3号染色体为常见的核型改变,其中又以3q21和3q26异常检出率多;伴3号染色体异常的恶性血液病患者预后较差.
作者:王述文;饶若;姚红霞;吴莉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阜阳市柯萨奇病毒A16型(CVA16)分离株VP1区基因特征.方法 将2015-2016年阜阳市手足口病患儿CVA16核酸阳性咽拭子标本,接种RD细胞分离病毒,出现细胞病变后用荧光定量PCR鉴定,鉴定阳性标本用RT?PCR扩增VP1区基因片段并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采用Mega 6.06生物软件与国内外CVA16毒株参考序列构建进化树,分析VP1区基因特征.结果 26份CVA16核酸阳性的咽拭子合格标本分离出10株CVA16毒株,阳性率为38.46%;10株病毒VP1区基因亲缘性关系分析表明:2株CVA16毒株为B1a亚型,8株为B1b亚型;B1a亚型毒株和广州2012年的CVA16分离株同源性高,核苷酸同源性为98.0%,B1b亚型毒株和深圳2013、2014年的分离株同源性高,核苷酸同源性为99.0%.结论 2015-2016年阜阳市分离的CVA16流行毒株株为B1a亚型、B1b亚型,以B1b亚型为主.
作者:卜戈;史永林;赵蕾;孟昭倩;张威;郭国侠;李国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急性白血病并发念珠菌败血症的临床特征,探讨其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液内科诊治的9例急性白血病并发念珠菌败血症患者,并根据转归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存活组发热前粒细胞缺乏时间短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存活组与死亡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高值(CRP?MAX)、降钙素原高值(PCT?MAX)、1,3?β?D葡聚糖(BDG)?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0.008、0.005、0.015),在临床表现、真菌预防与否、治疗方法、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红细胞沉降率高值(ESR?MAX)、BDG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长时间的粒细胞缺乏后出现念珠菌败血症、白色念珠菌感染、更高的PCT、PCT?MAX、CRP?MAX及BDG?MAX等是念珠菌败血症的不良预后因素.
作者:刘小云;张扣兴;肖若芝;林东军;张永标;方志刚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构建及验证荧光素酶标记ROP18过表达弓形虫ROP18?Ty1?LUC RH株,为研究弓形虫毒力及相关宿主免疫调控机制奠定良好基础.方法 利用PCR技术扩增出目的片段ROP18?Ty1和带ROP18?Ty1同源序列接头的质粒骨架,通过重组克隆系统构建既能表达ROP18?Ty1又含荧光素酶标记的质粒P?ROP18?Ty1?LUC.将质粒P?ROP18?Ty1?LUC和筛选质粒P?TUB?CAT?SAG1通过电转染的方法转染到RH株弓形虫,经过氯霉素筛选和极限稀释得到目的弓形虫ROP18?Ty1?LUC RH株.构建成功的弓形虫ROP18?Ty1?LUC RH株在基因、蛋白、动物水平进行验证.结果 利用重组克隆系统成功构建了质粒P?ROP18?Ty1?LUC,利用双酶切实验和测序验证了序列的正确性.以弓形虫ROP18?Ty1?LUC RH株基因组为模板,用特异引物能PCR扩增出1704 bp大小的ROP18?Ty1和1644 bp大小的LUC基因;用特异抗体anti?Ty1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外源蛋白ROP18?Ty1的表达,在56000 Mr处有单一条带;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检测LUC的表达,利用多标记酶标仪检测到荧光的发射;通过活体成像系统检测ROP18?Ty1?LUC RH弓形虫株在小鼠体内的增殖,与对照组相比感染了ROP18?Ty1?LUC RH弓形虫株的小鼠体内photon值明显更多(P<0.05);后小鼠毒力实验也验证了ROP18?Ty1?LUC RH弓形虫毒力比RH?LUC弓形虫的毒力强(P<0.05).结论 成功构建和验证荧光素酶标记的ROP18过表达弓形虫ROP18?Ty1?LUC RH株,可以在动物个体水平更客观统计ROP18对弓形虫增殖速率的影响.
作者:郝桃方;李文洁;杨子帆;杨兆收;周兴旺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监测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计数(PLT)水平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年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为AMI患者预后质量的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解放军第309医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17例AMI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8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PDW、MPV、PLT等血小板参数差异.对AMI患者实施1年随访,记录其随访期间MACE发生情况,并按照MACE发生情况,分别纳入发生MACE组、未发生MACE组,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参数差异,分析血小板参数预测MACE发生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3 d PDW、MPV高于对照组,其PL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试者治疗后7 d血小板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39例患者发生MACE,发生率为33.33%.发生MACE组术前PDW、MPV高于未发生MACE组,其PLT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7 d PDW、MPV均较治疗前下降,PLT均较治疗前升高,未发生MACE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示,治疗前、治疗后7 d PDW、MPV、PLT对预测患者1年内MACE发生风险均具有较高价值(P<0.05).结论 血小板分布宽度、体积增加及计数减少可能与AMI发生发展及预后变化具有密切关联,密切监测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可有效预测患者1年内MACE发生风险,指导临床诊治.
作者:布伦;丁仲如;朱海龙;袁建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寨卡作为新发传染病在2015年引起了广泛重视,了解其分子结构、系统发生以及流行历史,有助于理解寨卡病毒(ZIKV)暴发的原因.寨卡病毒和登革病毒(DENV)在流行病学上有诸多的相似性,登革热疫情对预测寨卡病毒的流行风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本文对寨卡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和风险预测做一综述.
作者:刘荣飞;肖琴;郭中敏;陆家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半乳糖凝集素(galectin)是一个广泛分布于微生物、植物和动物(包括寄生虫)中的蛋白家族.随着后基因组学和功能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深入,作为寄生虫感染和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虫源性分子,galectin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发现的虫源性galectin及其在寄生虫入侵、移行、致病和免疫逃避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唐思琪;郑明慧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氧化还原指示剂(CRI)法检测耐多药结核病(MDR?TB)和广泛耐药结核病(XDR?TB)的效能.方法 由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参比实验室菌株库中抽取复苏成功的155株结核分枝杆菌,使用氧化还原指示剂法和固体比例法药敏试验,分别检测菌株对异烟肼、利福平、氧氟沙星、卡那霉素、卷曲霉素和阿米卡星的耐药性,以固体比例法药敏为标准,比较计算CRI法的符合率、灵敏度及特异性.结果 155株结核分枝杆菌中,固体比例法药敏试验检测耐多药为42株,广泛耐药为15株;CRI法检测耐多药结核分枝菌47株,符合率为94.2%,灵敏度为95.2%,特异性为93.8%;CRI法检测广泛耐药菌16株,符合率为98.1%,灵敏度为93.3%,特异性为98.6%.CRI检测方法相对于固体比例法,药敏、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Kappa值均>0.75,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氧化还原指示剂法与固体比例法比较有很好的符合率,且具有操作快速、简便的特点,可以作为检测耐多药和广泛耐药结核病的快速方法.
作者:王少华;朱岩昆;郑丹薇;罗江卫;马晓光;石洁;邢进;李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广州市海珠区登革热发病与气象因素的关系,为制定登革热在高发季节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广州市海珠区2006-2015年登革热发病数据、媒介伊蚊密度监测数据和同期广州市气象数据,采用Pearson相关、多元和Logistic回归分析登革热与伊蚊密度和气象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伊蚊密度与同期的高气温、低气温、平均气温、平均降雨量、大日降雨量、月累积雨量、相对湿度、平均气压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YBI=-5.687+0.354X,只有高气温X引入方程.对方程的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1.674,P=0.000).登革热发病与伊蚊密度和气象因素的Logistic回归方程:P(I)=1/(1+e-(-159.399+1.934X1+0.525X2)),X1为平均风速,X2为伊蚊密度,经检验,χ2=44.493,P<0.0001,说明回归方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气象因素通过影响伊蚊密度的变化影响登革热发病,了解气象因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伊蚊密度成为登革热防控的关键.
作者:郭钜旋;张晓;刘青连;凌远理;潘捷云;杨波;谭锦花;蔡振练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外周血内降钙素原(PCT)、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危重获得性肺炎(HAP)患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50例重症监护病房(ICU)和心脏科重症监护病房(CCU)发生HAP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HAP组,另选50例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患者作为对照组.HAP患者于确诊当天与治疗1周后检测PCT、NT?proBNP与CPR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对HAP患者随访28 d,根据生存情况将所有HAP患者分为好转组(n=42)和死亡组(n=8),比较3种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HAP组患者的PCT、NT?proBNP及CRP水平初始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水平对HAP诊断的ROC AUC为(0.797±0.045)(95%CI:0.798~0.954,P=0.001),灵敏度为82.6%,特异度为60.8%;NT?proBNP水平对HAP诊断的ROC AUC为(0.896±0.037)(95%CI:0.841~0.961,P=0.004),灵敏度为71.9%,特异度为93.1%;CRP水平对HAP诊断的ROC AUC为(0.639±0.047)(95%CI:0.509~0.751,P=0.039),灵敏度为66.2%,特异度为68.4%.治疗后,好转组与死亡组患者的PCT、NT?proBNP及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周血内PCT、NT?proBNP与CRP的水平对危重患者HAP的诊断及预后预测有一定作用.
作者:狄勇;白建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肺外并殖吸虫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和实验室特征,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料供临床医师参考.方法 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15年2月至2017年5月所确诊的10例肺外并殖吸虫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并分析.结果 肺外并殖吸虫病累及的脏器主要是脑组织(40%)、肝脏(20%)及皮下组织(40%).所有患者均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80%的患者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和肺吸虫IgG抗体阳性,70%的患者免疫球蛋白IgG阳性,所有患者的CD3+T、CD4+T及CD8+T细胞基本在正常范围.影像学检查均提示病灶呈多发性,累及皮下组织者伴有游走性寄生的特点.结论 肺外并殖吸虫病临床表现复杂,应结合流行病学史、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提高鉴别诊断意识,减少误诊误治.
作者:李小丽;王磊;王非;齐志群;李威;田小军;安亦君;郑晓燕;黄敏君;邹洋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吸毒人员滥用精神活性药物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日后加强药物和毒品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药物滥用调查表,于2016年1月对广东省药物滥用监测机构的吸毒人员进行一对一调查.结果 本次共调查327名吸毒人员,其中以男性、已婚/再婚、无业、汉族和初中文化程度为主,年龄集中在26~40岁;有139人(42.5%)联合使用新型毒品和传统毒品,226人(69.1%)复吸过毒品.有109人(33.3%)曾因非医疗目的使用过精神活性药物,使用人数多的药物是地西泮/三唑仑,其中有81人(74.3%)吸毒时同时使用精神活性药物.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文化程度越高、复吸过毒品、联合使用两种类型毒品是滥用精神活性药物的危险因素.结论 吸毒人员滥用精神活性药物情况比较严重,应继续加大对精神活性药物的监管力度,以减少吸毒人员复吸和联合使用多种毒品和药品的现象.
作者:黎明;高雪;李武权;潘丝媛;黄国良;卢次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调查分析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社区居民在发生登革热疫情后,接受的登革热知识应急健康教育对居民认知水平的影响,为制定今后的健康教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平湖街道发生登革热疫情的社区居民作为干预组,以未发生登革热疫情且基本情况相似的2个社区居民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居民的登革热防控知识知晓情况、相关行为差异.结果 共收集有效问卷301份(干预组102份,对照组199份).干预组中知晓登革热有关知识的调查对象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36,P=0.047).干预组灭蚊行为(χ2=4.308,P=0.038)、怀疑登革热时的积极就医行为(χ2=4.155,P=0.042)和到国外登革热疫区前咨询行为率(χ2=6.557,P=0.010)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知晓蚊子活动高峰期的调查对象多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19,P=0.024).调查对象目前获取登革热防控知识主要通过宣传画/栏(60.1%)、传单/折页等(47.3%)、电视公益播报(39.9%).而调查对象认为理想的健康教育方式主要为手机短信(76.8%)、微信(76.8%)、电视公益播报(62.1%)、网络信息(56.4%).结论 尽管在疫情处置过程中对干预组进行多种形式的应急健康教育,部分知识的健教效果不明显.现有的登革热健教传播方式与居民所期望的健教传播方式不完全一致.后续应急健康教育方案需改进.
作者:李水明;孙秀凤;邹幸;王开亮;黄振豪;谢仕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江门市登革热流行特点和流行因素,了解疫点人群登革热病毒的感染情况,探讨防制对策.方法 收集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登革热疫情信息,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人群血清学监测、蚊媒监测和孳生地类型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江门市近3年登革热发病率以2014年(13.26/10万)高,地区分布以蓬江区和江海区为主,发病高峰为9-11月;暴发疫情报告5宗,报告病例数126例,罹患率为0.32%;疫点人群登革热IgG抗体阳性率为24.49%,阳性率以0~岁年龄组高,不同性别阳性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蚊媒孳生地类型,蓬江区城区以花卉型为主,江海区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以花卉型和废瓶罐两型容器为主,鹤山市农村以废瓶罐型为主.结论 江门市登革热疫情主要仍以输入引起,农村和城郊结合部是防控重点区域,同时对登革热旧疫点血清学监测的重点人群加强个体防护,并针对不同蚊媒孳生地类型采取综合防制措施.
作者:陈阿群;陈茂余;王立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