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小铿;郭颖;谭艺真;陈毅华;牛红心
目的 通过调查惠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人类嗜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Ⅰ/Ⅱ)的感染状况,初步了解其在人群中的流行特点,为本地区的用血安全提供合适的策略.方法 采用双抗原夹心法ELISA试剂,对惠州地区2016年3月-2016年12月共56128名献血者进行HTLV-Ⅰ/Ⅱ抗体初筛,初筛阳性标本再剪血袋辫子一起双孔复查,复查阳性标本进行电化学发光法(ECL)和蛋白印迹法(WB)确证.结果 56128份无偿献血者标本初筛阳性20份,确证实验5例阳性,阳性率为0.01%.5名确证阳性者皆为男性,其中3名ECL和WB均阳性.结论调查结果表明惠州地区献血人群中存在HTLV-Ⅰ/Ⅱ感染,从安全输血角度综合分析,有必要对献血者进行HTLV筛查.
作者:严凤好;钟展华;万小春;曾少丽;单振刚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汉族人群中炎症因子TNF-αG-308A的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根据随机原则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在航天中心医院住院并且诊断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113例为糖尿病肾病组(DN组),健康个体108例为对照组.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测标本DN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G-308A的三种基因型GG、GA、AA,检测患者临床指标: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素氮(BUN)以及24 h尿蛋白含量.结果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进行检测后发现,DN组和正常对照组的样本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所选的样本是能代表群体性的.DN组BMI、SBP、BUN、TG、24 h尿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DN组GG基因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对照组显著低于DN组的基因型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1,P<0.05).正常对照组G等位基因频率为38.10%,而DN组为5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2,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DN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包括了TNF-αG-308A基因多态性以及24 h尿蛋白含量.结论炎症因子TNF-αG-308A的基因多态性不仅作用于2型糖尿病,而且与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有很大的关系,同时发现DN的遗传易感基因中很可能有G等位基因.
作者:张丽;李燕;贾鹏娟;杜继臣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肠道慢性炎症是结直肠癌(CRC)发病的高危因素,组织因子(TF)、蛋白酶活化受体-2(PAR-2)、白介素-23(IL-23)可以通过促进结肠癌血管生成、加重肠道炎症反应、增加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等多个方面来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本文就TF、PAR-2、IL-23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陈彦蓉;吴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合并脂肪肝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6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是否合并脂肪肝分为未合并脂肪肝组和合并脂肪肝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奥曲肽等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血尿淀粉酶和免疫功能的差别.结果 未合并脂肪肝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合并脂肪肝组(χ2=5.165,P=0.023);未合并脂肪肝组患者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较合并脂肪肝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29、4.731,P<0.001);两组患者治疗前IgG、IgA和IgM等免疫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别,治疗后,未合并脂肪肝组患者的IgG、IgA和IgM水平高于合并脂肪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无差别,治疗后,未合并脂肪肝组患者的IL-6、CRP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合并脂肪肝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合并脂肪肝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有较明显的负性影响,应作为临床治疗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施英瑛;王伟岸;王文静;贺春燕;曹金华;王寰;吴丽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河南省原旋毛虫病流行区南阳市社旗县旋毛虫感染现状,评价社旗县人感染旋毛虫的风险,并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南阳市社旗县内的市售猪肉样本,并分别通过压片法和人工消化法检测其是否感染旋毛虫;在社旗县养殖场、餐馆、猪舍等地捕鼠,采用压片和消化法两种方法检测鼠旋毛虫及肝毛细线虫的感染情况;通过便利抽样法对社旗县部分人群进行血清抗旋毛虫抗体IgG检测.结果 共采集346份猪肉样本,其中城镇154份,农村192份,经两种方法检测均未发现旋毛虫感染;捕捉鼠30只,均为褐家鼠,其中旋毛虫感染率为0%,压片法检出肝毛细线虫感染率为16.7%(5/30),人工消化法检出率为20%(6/30);采集人群血清200份,血清旋毛虫抗体阳性率为6%(12/200),抗体阳性率无性别、年龄差异.结论 目前社旗县动物旋毛虫感染率处于较低水平,市售猪肉较为安全,人群感染可能存在其他途径.当地鼠肝毛细线虫感染率较高,存在人感染肝毛细线虫的隐患.
作者:张雅兰;朱岩昆;陈伟奇;许汴利;张红卫;邓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库,动态地掌握慢病及其危险因素、主要慢病流行现状和变化趋势,为科学制定和评价慢病预防控制策略及措施的效果奠定基础.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1254个调查户,按社区数量和人口规模,以等概率抽样原则分配到辖区街道社区;在每个抽中的居民户内,按照KISH表方法,随机抽取18~69岁常住居民1人,监测包括询问调查、身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测.结果 53.1%的监测人群有1种及以上的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人群中吸烟、饮酒、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的发生率分别为21.72%、20.33%、8.62%、16.57%、5.3%、32.92%.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4种危险因素的发生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高,各年龄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饮酒在男女性别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高于女性.结论 罗湖区慢性病危险因素处于较高流行水平,应积极采取干预措施降低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发生.
作者:谢奎;付莹;黄文婷;刘旭霞;王瑞;蔡鹏飞;邓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浦东新区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的预后情况,探索影响CHC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上海浦东新区2013-2014年间首次确诊的CHC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每6个月进行一次随访,收集患者的血生化指标(ALT、HCV RNA等),3次随访结束后进行HCV RNA定量检测.结果 共纳入CHC患者142例,其中男性104例,女性38例,平均年龄(44.59±12.63)岁;随访结束后HCV RNA阴性91例(64.08%),阳性51例(35.9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业为农民(OR=2.509,95%CI:1.106~5.694)、嗜酒(OR=2.612,95%CI:1.047~6.514)、有静脉注射吸毒史(OR=3.257,95%CI:1.315~8.067)、治疗前高病毒载量(OR=2.565,95%CI:1.098~5.995)等因素对CHC患者的预后有显著影响.结论 嗜酒、有静脉注射吸毒史、治疗前高病毒载量、职业为农民是影响浦东新区CHC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对符合上述条件的患者更应引起注意,及早进行干预.
作者:万千;赵希畅;肖绍坦;吴红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不同免疫分析系统检测甲状腺癌术后甲减患者甲状腺水平的一致性.方法 选择4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并发甲减患者,分别应用直接化学发光免疫系统与电化学发光免疫系统对入选患者的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水平进行检测.记录两种检测系统的各项甲状腺功能指标的检测结果,分析两种检测系统各项指标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及TSH检测结果的相对偏差.结果 两种检测系统所得血清T3、FT4水平均低于各自检测方法的正常下限值,血清T4、TSH、TGA与TPO水平均高于各自检测方法的上限值,FT3均处于正常参考范围.两种免疫检测系统的T3、T4、FT4、TSH、TGA、TPO检测结果均有良好一致性(Kappa=0.687,0.829,0.829,0.940,0.687,0.829),FT3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较差(Kappa=0.266).两种免疫分析系统所得TSH检测值在0.50μIU/mL、13.00μIU/mL处的相对偏差分别为17.53%和0.82%,均在20%以内,证实对血清TSH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较佳.结论 直接化学发光与电化学发光法对甲状腺癌术后甲减患者甲状腺水平的检测具有较高一致性,二者的相对偏差对甲减辅助诊断结果影响甚微,均可作为甲状腺功能的有效检测手段.
作者:杜波;白雪梅;苏英;朱江;宋炳荣;赵永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阳江市50岁及以上艾滋病感染者(HIV)和艾滋病病人(AIDS)流行特征,为制定阳江地区中老年人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2004-2016年阳江市50岁及以上HIV/AIDS病例资料,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50岁及以上病例新发现病例数及构成比均呈上升趋势,平均年龄(62.89±9.10)岁;以男性为主,男女比例为3.49:1;小学以下文化占69.33%;已婚有配偶占62.28%;职业为农民占45.28%.样本来源以医疗机构为主,占54.30%,89.12%病例经异性传播途径感染.50.78%病例感染时间在8年及以上,感染时间在3年内的病例占12.48%,平均感染年龄为(56.16±8.96)岁,不同年度间平均感染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77,P>0.05).病例晚发现比例为33.68%,从感染到检测发现平均时间为(6.07±2.55)年,不同年度间平均发现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4,P>0.05).63.32%病例确证后1年内死亡,高于全年龄组病例确证后1年内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7.34,P<0.05).结论 阳江市50岁及以上年龄组人群艾滋病病例数逐年增多,应采取针对性措施以降低中老年人群感染艾滋病风险.
作者:曾广富;李文杰;叶成龙;敖艳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高浓度葡萄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衰老模型中芳香烃受体(AhR)的变化及其对血管生成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浓度葡萄糖溶液(33 mmol/L)处理HUVECs诱导内皮细胞衰老,通过β-半乳糖苷酶染色观察细胞衰老情况,Western blot检测HUVECs中AhR蛋白以及血管生成相关因子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表达,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变化,Matrigel小管生成实验评估小管生成能力,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AhR蛋白表达显著上升,而HIF-1α蛋白表达则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的VEGF蛋白含量表达和NO浓度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糖组平均小管生成长度和细胞迁移数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 在高浓度葡萄糖下培养的HUVECs中AhR蛋白表达明显增加,HIF-1α和VEGF等促血管生成因子明显减少.
作者:谢一英;李瑞琳;逯朝阳;苏志晓;祁佳;段俊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调查孕妇梅毒患病率,并探讨苄星青霉素预防梅毒孕妇不良妊娠结局(APO)的作用.方法 利用病例对照研究,知情同意后采集孕妇血清,用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实验(TPPA)和血清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检测梅毒血清抗体,同时填写结构式问卷,将梅毒孕妇依据是否在孕期进行驱梅治疗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随访至产后6个月.统计两组孕妇的APO发生率,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202例出生儿中,APO 18例,其中4例合并胎传梅毒(CS).干预组及对照组APO率分别为2.38%、19.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8.94,95%CI:2.49~32.01),苄星青霉素治疗可将APO减少88.14%.产前TRUST≥1:16(OR=5.03,95%CI:1.18~21.47)、没有产前保健(OR=10.2,95%CI:1.33~78.34)、孕晚期干预或不干预(OR=5.58,95%CI:1.56~19.91)、临产才确诊梅毒(OR=3.49,95%CI:1.25~9.73)是发生APO的4个独立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孕妇梅毒晚期才干预是APO的高危因素(Wald=7.22,P=0.007,OR=5.74,95%CI:1.60~20.54).结论 梅毒孕妇APO的表现主要是早产、低体重以及发生CS,孕期苄星青霉素规范治疗可以大大减少APO发生率,尽早对梅毒孕妇驱梅干预可以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叶兴东;伍军平;张金陶;戴向农;汤少开;何婉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为树立病原生物的整体概念,探索建立一门独立的《实验病原生物学》课程.方法 在本校2014、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全面开展《实验病原生物学》教学,收集学生调查问卷分析教学效果.结果 学生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在给予比较完整的病原体医学知识框架、提高科研素质、调动学习主动性、提高动手能力方面分别得到90.3%、80.5%、87.3%、88.4%学生的肯定.结论 该课程通过将医学微生物和人体寄生虫实验教学内容有机融合,有力促进了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共生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增加了实验课程的广度和深度.
作者:马长玲;麦璟莹;黄俊;袁竹青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纳米儿茶素-Fe2+对人心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基因转染效率及细胞毒性,为后续对其转染机制及转染条件优化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制备纳米儿茶素-Fe2+的基因导入材料,将质量比为50:1的儿茶素-Fe2+/pEGFP-C1复合物转染人心血管平滑肌细胞,并设Lipo2000为对照,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转染情况,采用MTT法检测儿茶素-Fe2+/pEGFP-C1复合物转染对人心血管平滑肌细胞生长的影响,评价细胞毒性.结果 纳米儿茶素-Fe2+与pEGFP-C1佳结合效率为50:1;纳米儿茶素-Fe2+组与Lipo2000组转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茶素-Fe2+纳米粒子对转染细胞无明显细胞毒性;儿茶素-Fe2+/pEGFP-C1纳米粒子转染后细胞荧光及EGFP荧光强度与Lipo2000组比较,转染效率相当(P>0.05).结论 儿茶素-Fe2+是一种低细胞毒性,高转染率的纳米材料,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德元;张展强;胡黎平;梁天文;罗小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2009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治疗的326例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的临床数据,并与其他部分较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数据进行对比,寻找差距,分析原因,提高MHD质量.方法 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原发病、并发症、生存情况等资料,计算尿素下降率(URR)、单室尿素清除指数(spKt/V)和生存率等指标,并与其他中心比较.结果 本中心MHD患者男性多于女性,新增MHD患者平均年龄(51.0±16.6)岁;糖尿病肾病(DN)是ESRD和MHD的主要原因(22.1%),肾小球肾炎位居第二(20.5%),梗阻性肾病第三(13.0%);血红蛋白、透析前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的达标率分别为33.5%、42.7%、25.3%和19.7%;1、2、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3.0%、78.0%、69.0%和57.0%,心脏疾病为首位死因.结论 本中心患者在发病年龄、原发病构成方面有特点,生存率和发达国家或地区相当,透析充分性和并发症控制方面仍有欠缺.
作者:池小铿;郭颖;谭艺真;陈毅华;牛红心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天河区18~24月龄儿童孤独症流行情况和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0月在广州市天河区妇幼保健院体检的18~24月龄儿童,采用婴幼儿孤独症筛查量表(CHAT-23)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孤独症筛查情况和危险因素.结果 共回收合格调查表1567份,孤独症筛查复筛阳性率1.7%(27/1567),男女检出率比4:1,女性(OR=0.223,95%CI:0.064~0.774)、父亲性格外向(OR=0.196,95%CI:0.055~0.704)是孤独症筛查阳性的保护因素,靠祖辈教育(OR=3.235,95%CI:1.324~7.907)、放任不管(OR=6.296,95%CI:1.530~25.903)和打骂(OR=3.534,95%CI:1.092~11.439)是孤独症筛查阳性的危险因素.结论 家人的陪伴、父亲性格的影响及积极的教育方式,对减少儿童孤独症发生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卜丽娟;陈凯云;岑超群;谢宁;邹小兵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虫媒病是病原体由节肢动物生物性传播的疾病,包括疟疾、登革热、寨卡、病毒性脑膜炎等多种危害很大的疾病.因此,控制虫媒病传播媒介,对防止虫媒病大量传播十分重要.在众多防治方法中,生物防制具有可有效降低虫群密度,同时对人体健康以及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等优点.本文综述了虫媒病的生物防制发展情况.
作者:李聪;胡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血脂异常者患病知晓及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现状,为制定相关防治政策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家庭为调查单位,从深圳市2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中随机抽取1995人进行问卷调查和医学体检.结果 深圳市血脂异常者患病知晓率为25.04%,男性患者知晓率(21.25%)显著低于女性患者(29.32%)(P=0.015);患病知晓影响因素为性别、糖尿病高血压患病状态、就业情况和家庭年人均收入.20.98%的血脂异常者存在自我管理行为,其中采取服用降脂药、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控制血脂水平的患者比例分别为11.00%、17.66%和15.63%;知晓病情患者中采取服用降脂药、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控制血脂水平的患者比例分别为66.47%、70.52%和62.43%.患者是否存在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为性别、糖尿病高血压患病状态和就业情况.结论 深圳市血脂异常患病知晓率和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有待提高,应在预防、筛查和治疗血脂异常方面采取综合性措施以控制其流行,进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负担.
作者:倪文庆;刘小立;卓志鹏;袁雪丽;宋金萍;池洪珊;徐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七氟醚预处理对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脑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80例入选本研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七氟醚预处理,于诱导后低肺泡有效浓度(MAC)七氟醚吸入;对照组不给予七氟醚预处理,泵注丙泊酚、舒芬太尼维持麻醉深度,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不同时刻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并于不同时刻抽取动脉血测定S100β蛋白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期间血流动力学及转流前S100β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停机后6 h和24 h S100β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57±0.16)vs.(0.85±0.42)μg/L、(0.26±0.24)vs.(0.42±0.1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精神状况检查评分(MMS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 MMSE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七氟醚预处理对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且S100β蛋白水平降低,具有脑保护作用,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林伟雄;曾志文;张岳农;廖亿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H7N9禽流感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变化.方法 收集H7N9禽流感患者外周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ELISA法检测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细胞因子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0例患者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为25.26(15.83~33.34)、15.01(9.23~20.33),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h2型T淋巴细胞为2.31(0.40~4.59),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细胞因子IFN-γ、TNF-α、IL-10水平分别为35.51(18.54~46.23)ng/L、40.65(23.12~65.87)ng/L和5.34(3.25~6.32)n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4水平为6.11(2.51~8.14)n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7N9禽流感患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及Th1、Th2免疫失调,多种细胞因子上调,参与机体免疫损伤.
作者:何纲;陈晓华;伍金华;李秀娟;甄沛林;丁佩佩;梁少群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转录调控因子甲状腺特异增强子结合蛋白(Nkx2.1)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NANCI在高氧诱导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小鼠模型肺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通过高氧诱导构建模型,利用Western blot与Real-time PCR技术检测Nkx2.1蛋白与lncRNA NANCI在正常小鼠肺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小鼠肺组织中表达变化,统计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高氧21 d,成功构建BPD小鼠模型,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Nkx2.1蛋白与lncRNA NANCI表达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Nkx2.1蛋白与lncRNA NANCI二者正相关(R2=0.2516,P<0.05).结论 转录调控因子Nkx2.1与lncRNA NANCI参与了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李春梅;王彪;邹博;刘畅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