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广州市天河区18~24月龄儿童孤独症筛查及影响因素

卜丽娟;陈凯云;岑超群;谢宁;邹小兵

关键词:孤独症, 患病率, 影响因素, 儿童
摘要:目的 了解广州市天河区18~24月龄儿童孤独症流行情况和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0月在广州市天河区妇幼保健院体检的18~24月龄儿童,采用婴幼儿孤独症筛查量表(CHAT-23)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孤独症筛查情况和危险因素.结果 共回收合格调查表1567份,孤独症筛查复筛阳性率1.7%(27/1567),男女检出率比4:1,女性(OR=0.223,95%CI:0.064~0.774)、父亲性格外向(OR=0.196,95%CI:0.055~0.704)是孤独症筛查阳性的保护因素,靠祖辈教育(OR=3.235,95%CI:1.324~7.907)、放任不管(OR=6.296,95%CI:1.530~25.903)和打骂(OR=3.534,95%CI:1.092~11.439)是孤独症筛查阳性的危险因素.结论 家人的陪伴、父亲性格的影响及积极的教育方式,对减少儿童孤独症发生有着重要作用.
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转录调控因子Nkx2.1和lncRNA NANCI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分析转录调控因子甲状腺特异增强子结合蛋白(Nkx2.1)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NANCI在高氧诱导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小鼠模型肺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通过高氧诱导构建模型,利用Western blot与Real-time PCR技术检测Nkx2.1蛋白与lncRNA NANCI在正常小鼠肺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小鼠肺组织中表达变化,统计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高氧21 d,成功构建BPD小鼠模型,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Nkx2.1蛋白与lncRNA NANCI表达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Nkx2.1蛋白与lncRNA NANCI二者正相关(R2=0.2516,P<0.05).结论 转录调控因子Nkx2.1与lncRNA NANCI参与了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李春梅;王彪;邹博;刘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控制外来流动人口引起疟疾暴发流行的方法和策略研究

    目的 分析和评价深圳市控制外来流动人口引起疟疾暴发流行的方法和策略,为我国制订控制输入性疟疾暴发流行的方法与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1980-2016年深圳市疟疾发病、防制方法和策略等资料,资料来源于深圳市疟疾防治工作总结和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并进行描述.结果 1980-2016年深圳市累计共报告疟疾病例41851例,年平均报告疟疾病例约1131例,年平均疟疾发病率25.38/10万;1984年年发病率高,达1833.37/10万;2006年年发病率低,为0.24/10万.疟疾病例主要分布在深圳市的宝安区和龙岗区,两区共报告26782例,占总病例数的63.99%(26782/41851).全年各月均有病例报告.男女性别比为13.06: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45岁年龄组.疟疾病例比例占前三位职业为建筑工、烧砖工和采石工.结论 通过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口的疟疾管理和积极的防治,证明深圳市所采取方法和策略是科学的、可行的、有效的.

    作者:李晓恒;高世同;谢旭;梅树江;黄达娜;潘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371例遗传咨询病例分析

    目的 对本院遗传室遗传咨询检出的371例遗传病患者的遗传病类型分布及携带者进行总结和分析,指导遗传咨询工作.方法 采用家系谱分析、细胞遗传学检查染色体核型分析方法,对咨询者进行检测与分析,确定遗传病种类,检出携带者.结果 1314例咨询者,检出遗传病患者371例,其中基因病88例,染色体异常283例,染色体异常中智力低下108例,不良生育史及其他症142例,染色体平衡改变携带者33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D)14种49例患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R)5种9例患者,X连锁隐性遗传病(XR)1种13例患者,多基因遗传病4种5例患者.通过染色体检查,确定智力低下患儿中有先天愚型患儿47,XY,+2140例,47,XX,+2127例,嵌合型4例,罗氏易位型5例,共76例.其他各种染色体异常32例.在不良生育史咨询者中,检出罗氏易位携带者、平衡易位携带者、Turner′s、小睾丸症、超雌综合症、XYY综合征、倒位携带者、脆性X染色体携带者共62例.结论 智力低下和不良生育史是染色体病再发的高危因素,必须重视并做好产前诊断.

    作者:卜晓波;邓代千;张书捷;韩彦龙;王春涛;孙凯;徐晓炎;高晓虹;李秀芝;宋洁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合并脂肪肝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合并脂肪肝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6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是否合并脂肪肝分为未合并脂肪肝组和合并脂肪肝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奥曲肽等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血尿淀粉酶和免疫功能的差别.结果 未合并脂肪肝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合并脂肪肝组(χ2=5.165,P=0.023);未合并脂肪肝组患者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较合并脂肪肝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29、4.731,P<0.001);两组患者治疗前IgG、IgA和IgM等免疫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别,治疗后,未合并脂肪肝组患者的IgG、IgA和IgM水平高于合并脂肪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无差别,治疗后,未合并脂肪肝组患者的IL-6、CRP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合并脂肪肝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合并脂肪肝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有较明显的负性影响,应作为临床治疗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施英瑛;王伟岸;王文静;贺春燕;曹金华;王寰;吴丽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粘膜下注射不同液体在内镜下切除肠息肉中的应用

    目的 对比粘膜下注射甘油果糖和生理盐水在内镜下切除肠息肉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180例老年肠息肉患者进行内镜下高频电切除,随机分为甘油果糖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90例.观察进镜时间、手术时间、麻醉时间、麻醉药用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相比,甘油果糖组患者的操作总时间(麻醉时间)和处理息肉时间均显著缩短(t=12.838,P=0.000;t=39.288,P=0.000),注射液体量和丙泊酚用量均显著减少(t=36.529,P=0.000;t=2.710,P=0.00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插镜至回盲部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平均住院时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油果糖是理想的老年肠息肉切除粘膜下注射药物.

    作者:林万隆;谷晓媛;王玮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新型基因载体纳米儿茶素-Fe2+对人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转染效率及毒性评价

    目的 探讨纳米儿茶素-Fe2+对人心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基因转染效率及细胞毒性,为后续对其转染机制及转染条件优化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制备纳米儿茶素-Fe2+的基因导入材料,将质量比为50:1的儿茶素-Fe2+/pEGFP-C1复合物转染人心血管平滑肌细胞,并设Lipo2000为对照,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转染情况,采用MTT法检测儿茶素-Fe2+/pEGFP-C1复合物转染对人心血管平滑肌细胞生长的影响,评价细胞毒性.结果 纳米儿茶素-Fe2+与pEGFP-C1佳结合效率为50:1;纳米儿茶素-Fe2+组与Lipo2000组转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茶素-Fe2+纳米粒子对转染细胞无明显细胞毒性;儿茶素-Fe2+/pEGFP-C1纳米粒子转染后细胞荧光及EGFP荧光强度与Lipo2000组比较,转染效率相当(P>0.05).结论 儿茶素-Fe2+是一种低细胞毒性,高转染率的纳米材料,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德元;张展强;胡黎平;梁天文;罗小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深圳罗湖区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

    目的 建立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库,动态地掌握慢病及其危险因素、主要慢病流行现状和变化趋势,为科学制定和评价慢病预防控制策略及措施的效果奠定基础.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1254个调查户,按社区数量和人口规模,以等概率抽样原则分配到辖区街道社区;在每个抽中的居民户内,按照KISH表方法,随机抽取18~69岁常住居民1人,监测包括询问调查、身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测.结果 53.1%的监测人群有1种及以上的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人群中吸烟、饮酒、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的发生率分别为21.72%、20.33%、8.62%、16.57%、5.3%、32.92%.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4种危险因素的发生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高,各年龄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饮酒在男女性别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高于女性.结论 罗湖区慢性病危险因素处于较高流行水平,应积极采取干预措施降低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发生.

    作者:谢奎;付莹;黄文婷;刘旭霞;王瑞;蔡鹏飞;邓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肿瘤标志物和凝血指标在肺癌辅助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和6项凝血指标在肺癌诊断的应用,并选择理想的检测指标组合.方法 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260例肺癌初治患者,33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50例健康人、50例肠癌、50例食管癌血清中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CYFRA21-1)、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的水平含量;应用化学底物发光法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抗凝血酶Ⅲ(AT-Ⅲ).结果 肺癌患者的CEA、NSE、CYFRA21-1血清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疾病组、正常组、肠癌组、食管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细胞肺癌患者的NSE水平显著高于腺癌及鳞癌(P<0.05);CEA在腺癌中表达显著增高(P<0.05),鳞癌患者的SCC显著高于腺癌和小细胞癌患者(P<0.05),肺癌组的TT显著少于良性疾病组和正常组,鳞癌、小细胞癌患者的FIB显著高于腺癌和良性疾病组患者(P<0.05);NSE、CYFRA21-1的水平及阳性检出率随肺癌临床分期升高逐渐升高,肺癌 Ⅲ、Ⅳ期患者的PT、APTT、FIB、D-dimer明显高于良性疾病组和Ⅰ期肺癌患者(P<0.05),其中FIB和D-dimer在肺癌Ⅱ、Ⅲ、Ⅳ期组中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良性疾病组和肺癌Ⅰ期组(P<0.05);早期和晚期肺癌的诊断中,CYFRA21-1的灵敏度高,NSE的特异度高;联合检测FIB、D-dimer、NSE、CYFRA21-1、CEA五种项目,能使早期肺癌的诊断灵敏度达到51.85%,晚期肺癌的诊断灵敏度达85.47%.结论 联合检测FIB、D-dimer、NSE、CYFRA21-1、CEA可显著提高肺癌患者诊断灵敏度和准确度,并对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型有重要价值.

    作者:胡树珍;尚彦彦;闵玲;李娟;席红利;张其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复方阿嗪米特治疗胆囊切除术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和安全性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复方阿嗪米特治疗胆囊切除术后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有关复方阿嗪米特治疗胆囊切除术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随机对照试验,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13篇随机对照试验,包括1250例患者符合入选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复方阿嗪米特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89.7%vs.61.1%,RR=1.42,95%CI:1.18~1.70,P<0.05),尤其对于有食欲不振(RR=2.15,95%CI:1.57~2.95,P<0.05)以及腹痛或腹部不适(RR=2.19,95%CI:1.35~3.56,P<0.05)的患者.各项研究均未报道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复方阿嗪米特是一种治疗胆囊切除术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有效药物,且安全性高.

    作者:石珩;李娜;朱大磊;刘新能;罗政仁;何玉善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广州市天河区18~24月龄儿童孤独症筛查及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广州市天河区18~24月龄儿童孤独症流行情况和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0月在广州市天河区妇幼保健院体检的18~24月龄儿童,采用婴幼儿孤独症筛查量表(CHAT-23)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孤独症筛查情况和危险因素.结果 共回收合格调查表1567份,孤独症筛查复筛阳性率1.7%(27/1567),男女检出率比4:1,女性(OR=0.223,95%CI:0.064~0.774)、父亲性格外向(OR=0.196,95%CI:0.055~0.704)是孤独症筛查阳性的保护因素,靠祖辈教育(OR=3.235,95%CI:1.324~7.907)、放任不管(OR=6.296,95%CI:1.530~25.903)和打骂(OR=3.534,95%CI:1.092~11.439)是孤独症筛查阳性的危险因素.结论 家人的陪伴、父亲性格的影响及积极的教育方式,对减少儿童孤独症发生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卜丽娟;陈凯云;岑超群;谢宁;邹小兵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驱梅干预对孕妇梅毒妊娠不良结局的影响及危险因素探讨

    目的 调查孕妇梅毒患病率,并探讨苄星青霉素预防梅毒孕妇不良妊娠结局(APO)的作用.方法 利用病例对照研究,知情同意后采集孕妇血清,用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实验(TPPA)和血清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检测梅毒血清抗体,同时填写结构式问卷,将梅毒孕妇依据是否在孕期进行驱梅治疗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随访至产后6个月.统计两组孕妇的APO发生率,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202例出生儿中,APO 18例,其中4例合并胎传梅毒(CS).干预组及对照组APO率分别为2.38%、19.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8.94,95%CI:2.49~32.01),苄星青霉素治疗可将APO减少88.14%.产前TRUST≥1:16(OR=5.03,95%CI:1.18~21.47)、没有产前保健(OR=10.2,95%CI:1.33~78.34)、孕晚期干预或不干预(OR=5.58,95%CI:1.56~19.91)、临产才确诊梅毒(OR=3.49,95%CI:1.25~9.73)是发生APO的4个独立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孕妇梅毒晚期才干预是APO的高危因素(Wald=7.22,P=0.007,OR=5.74,95%CI:1.60~20.54).结论 梅毒孕妇APO的表现主要是早产、低体重以及发生CS,孕期苄星青霉素规范治疗可以大大减少APO发生率,尽早对梅毒孕妇驱梅干预可以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叶兴东;伍军平;张金陶;戴向农;汤少开;何婉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326例终末期肾病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2009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治疗的326例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的临床数据,并与其他部分较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数据进行对比,寻找差距,分析原因,提高MHD质量.方法 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原发病、并发症、生存情况等资料,计算尿素下降率(URR)、单室尿素清除指数(spKt/V)和生存率等指标,并与其他中心比较.结果 本中心MHD患者男性多于女性,新增MHD患者平均年龄(51.0±16.6)岁;糖尿病肾病(DN)是ESRD和MHD的主要原因(22.1%),肾小球肾炎位居第二(20.5%),梗阻性肾病第三(13.0%);血红蛋白、透析前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的达标率分别为33.5%、42.7%、25.3%和19.7%;1、2、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3.0%、78.0%、69.0%和57.0%,心脏疾病为首位死因.结论 本中心患者在发病年龄、原发病构成方面有特点,生存率和发达国家或地区相当,透析充分性和并发症控制方面仍有欠缺.

    作者:池小铿;郭颖;谭艺真;陈毅华;牛红心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阴沟肠杆菌感染的医院内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阴沟肠杆菌(E.cloa)耐药的危险因素,为干预院内感染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收集住院患者送检标本检出的非重复阴沟肠杆菌132株,查阅患者病历相关数据做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采用双纸片协同试验对测出的产ESBLs-E.cloa行确证试验,统计分析产ESBLs-E.cloa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32株E.cloa中产ESBLs-E.cloa菌株占27.3%;分离的产ESBLs-E.cloa标本主要为肺泡灌洗液、胆汁、咽拭子、血液、胸腹水、尿液和引流物,其中肺泡灌洗液占58.3%、胆汁占8.3%,病区分布主要以结核病区、儿科、外科、肝病区、感染科、综合ICU和内科为主,其中结核区占41.7%、儿科占22.2%和外科占11.1%;男性、侵入性操作、使用过第三代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和耐头孢吡肟是产ESBLs-E.cloa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男性、侵入性操作和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医院应加强抗菌药物管理的监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和其耐药机制检测报告选药,特别对使用过抗生素并有过侵入性操作的男性患者,限制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减少产ESBLs-E.cloa的发生和院内传播.

    作者:张秋萍;叶飞娣;张仲明;赖文杰;黄莎莎;张文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TNF-αG-308A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汉族人群中炎症因子TNF-αG-308A的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根据随机原则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在航天中心医院住院并且诊断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113例为糖尿病肾病组(DN组),健康个体108例为对照组.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测标本DN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G-308A的三种基因型GG、GA、AA,检测患者临床指标: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素氮(BUN)以及24 h尿蛋白含量.结果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进行检测后发现,DN组和正常对照组的样本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所选的样本是能代表群体性的.DN组BMI、SBP、BUN、TG、24 h尿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DN组GG基因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对照组显著低于DN组的基因型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1,P<0.05).正常对照组G等位基因频率为38.10%,而DN组为5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2,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DN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包括了TNF-αG-308A基因多态性以及24 h尿蛋白含量.结论炎症因子TNF-αG-308A的基因多态性不仅作用于2型糖尿病,而且与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有很大的关系,同时发现DN的遗传易感基因中很可能有G等位基因.

    作者:张丽;李燕;贾鹏娟;杜继臣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室内质量控制数据室间比对指标在临床化学检验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 利用室内质量控制数据室间比对指标评价本实验室临床化学检验质量.方法 每日测定两个水平的质控物,定时将室内质量控制数据上传至数据处理平台.用Unity Real Time?软件计算的数据包括:本实验室测定的均值(xmea)、标准差(smea)、变异系数(CVmea)和总误差(TE);对等组的均值(xpe r)、标准差(spe r)和变异系数(CVpe r);与对等组比对的偏倚(bias)、标准差指数(SDI)、变异系数指数(CVI).将本实验室数据与对等组的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所有测定项目的smea和CVmea低于对等组,CVI<1.0,提示精密度良好;-2.0

    作者:刘运双;张彬;张亚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浦东新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预后及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浦东新区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的预后情况,探索影响CHC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上海浦东新区2013-2014年间首次确诊的CHC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每6个月进行一次随访,收集患者的血生化指标(ALT、HCV RNA等),3次随访结束后进行HCV RNA定量检测.结果 共纳入CHC患者142例,其中男性104例,女性38例,平均年龄(44.59±12.63)岁;随访结束后HCV RNA阴性91例(64.08%),阳性51例(35.9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业为农民(OR=2.509,95%CI:1.106~5.694)、嗜酒(OR=2.612,95%CI:1.047~6.514)、有静脉注射吸毒史(OR=3.257,95%CI:1.315~8.067)、治疗前高病毒载量(OR=2.565,95%CI:1.098~5.995)等因素对CHC患者的预后有显著影响.结论 嗜酒、有静脉注射吸毒史、治疗前高病毒载量、职业为农民是影响浦东新区CHC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对符合上述条件的患者更应引起注意,及早进行干预.

    作者:万千;赵希畅;肖绍坦;吴红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不同免疫分析系统检测甲状腺癌术后甲减患者甲状腺水平的一致性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免疫分析系统检测甲状腺癌术后甲减患者甲状腺水平的一致性.方法 选择4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并发甲减患者,分别应用直接化学发光免疫系统与电化学发光免疫系统对入选患者的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水平进行检测.记录两种检测系统的各项甲状腺功能指标的检测结果,分析两种检测系统各项指标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及TSH检测结果的相对偏差.结果 两种检测系统所得血清T3、FT4水平均低于各自检测方法的正常下限值,血清T4、TSH、TGA与TPO水平均高于各自检测方法的上限值,FT3均处于正常参考范围.两种免疫检测系统的T3、T4、FT4、TSH、TGA、TPO检测结果均有良好一致性(Kappa=0.687,0.829,0.829,0.940,0.687,0.829),FT3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较差(Kappa=0.266).两种免疫分析系统所得TSH检测值在0.50μIU/mL、13.00μIU/mL处的相对偏差分别为17.53%和0.82%,均在20%以内,证实对血清TSH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较佳.结论 直接化学发光与电化学发光法对甲状腺癌术后甲减患者甲状腺水平的检测具有较高一致性,二者的相对偏差对甲减辅助诊断结果影响甚微,均可作为甲状腺功能的有效检测手段.

    作者:杜波;白雪梅;苏英;朱江;宋炳荣;赵永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肿瘤免疫治疗用抗体-药物偶联物的研究进展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是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研究中热门的方向.临床上ADC药物治疗不仅可极大增强药效,同时还能大幅度减小毒副作用,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因而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文简要介绍ADC药物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ADC药物开发中关键技术的研发现状及发展趋势.

    作者:韦常娥;乔中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TF、PAR-2以及IL-23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肠道慢性炎症是结直肠癌(CRC)发病的高危因素,组织因子(TF)、蛋白酶活化受体-2(PAR-2)、白介素-23(IL-23)可以通过促进结肠癌血管生成、加重肠道炎症反应、增加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等多个方面来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本文就TF、PAR-2、IL-23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陈彦蓉;吴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20株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的同源性分析

    目的 研究临床分离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的同源性.方法 用肠杆菌基因间重复共有序列-PCR(ERIC-PCR)对20株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的基因进行扩增,并用BioNumerics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20株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一共分为14个ERIC型,其中优势型别包含5株菌(6、11、12、13、18),次优势型别包含3株菌(7、8、14),其余12个型别分别只包含1株菌.结论 本院分离的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大部分菌株散发存在,但也存在优势菌株,应该做进一步的分析,并做出相应的预防隔离措施.

    作者:王凤平;张霆;朱梓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