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癌性不全肠梗阻灌肠方法的研究

戴文俊

关键词:癌性不全肠梗阻, 改进法灌肠, 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传统灌肠法与改进灌肠法对癌性不全肠梗阻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68例癌性不全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对癌性不全肠梗阻患者采取禁食、药物治疗、鼻胃管吸引的同时采用改进法灌肠;对照组在治疗上与观察组相同条件下,采用传统法灌肠.结果 两组不全肠梗阻治疗有效率:观察组97.1%,对照组73.5%,观察组灌肠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两组患者在禁食、药物治疗、营养支持等相同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改进法灌肠,能有效缓解或解除肠梗阻症状.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8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以常规治疗,包括吸氧,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抗血小板制剂.治疗组40例,常规治疗外加银杏达莫注射液,每日30 ml,连用14 d为1疗程.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5%,明显优于对照组80%.两者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心电图的改变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7.5%,较对照组55.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

    作者:贾晓伟;刘克成;李一代;于震;刘静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癌性不全肠梗阻灌肠方法的研究

    目的 探讨传统灌肠法与改进灌肠法对癌性不全肠梗阻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68例癌性不全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对癌性不全肠梗阻患者采取禁食、药物治疗、鼻胃管吸引的同时采用改进法灌肠;对照组在治疗上与观察组相同条件下,采用传统法灌肠.结果 两组不全肠梗阻治疗有效率:观察组97.1%,对照组73.5%,观察组灌肠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两组患者在禁食、药物治疗、营养支持等相同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改进法灌肠,能有效缓解或解除肠梗阻症状.

    作者:戴文俊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外固定架及局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为临床常见病,尤其是中老年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致骨折粉碎,波及关节面.对中远期疗效影响大的是桡骨短缩问题.为恢复桡骨长度,自2001年7月至2006年l2月,我院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撬拨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骨折4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大开;赵斌;高友俊;韩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在全身麻醉监测中的应用

    全身麻醉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是镇痛、镇静和肌松,随着麻醉技术的不断完善,肌松药与镇痛药的大量应用,使得麻醉深度及意识状态变得难以判断.因而控制麻醉质量,全身麻醉监测的首要任务是良好的意识水平判断,以避免日益增多的术中知晓等不良反应.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多种神经功能监测指针相继引入临床麻醉领域,进行镇静和苏醒判断的监测,其中听觉诱发电位(AEP)具代表性,AEP中又以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EPI或称AAI))为常用.本文就AEPI临床应用及相关评价综述如下.

    作者:张丽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包皮套环与包皮环切术的适应证探讨

    目的 探讨包皮套环与包皮环切术在包茎、包皮过长患者手术中的佳适应证.方法 随机将150例包茎、包皮过长患者分成包皮套环(A组,78例)与包皮环切(B组,72例)两组,比较其优缺点及疗效.结果 A组比B组的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且术后不需换药、拆线,但手术费用高,术后持续疼痛及套环脱落时间较长.两组手术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儿童包茎、包皮过长患者以包皮套环术为首选,而成人患者则宜选择包皮环切术.

    作者:张茂生;蒋川书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78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加味少腹逐瘀汤内服-妇炎洗方灌肠-超短波理疗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均采用加味少腹逐瘀汤内服,妇炎洗方煎剂灌肠,并用上海医用电子仪器厂生产的LDT.CD31超短波电疗机理疗,10 d为一疗程,使用1~3个疗程不等,每疗程之间间隔3~5 d.结果 7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经1~3个疗程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63%,总治愈率为60.26%,随着疗程增加,有效率亦增加,但以2个疗程效果佳,病程与疗程呈正相关.治疗中患者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结论 加味少腹逐瘀汤内服-妇炎洗方灌肠-超短波理疗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活血祛瘀,消积散结溶解组织粘连,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疗效高,起效快,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纪利侠;张晓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医院电子文件存在问题及对策

    电子文件是指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生成,以数字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以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及相应的支持软件产品和软、硬件说明.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是指在各项活动中产生并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含电子公文)的形成、积累、鉴定、归档、保管、利用和统计的过程.

    作者:蒋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米索前列醇前列醇不同给药方式在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中的应用

    目的 比较不同给药方式宫颈扩张程度和取宫内节育器(IUD)的成功率.方法 将81例绝经后带IUD妇女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于术前晚临睡前自行阴道后穹窿置米索前列醇300 μg,第二日上午口服米索前列醇300 μg,30 min后行常规取环术;对照组于术前顿服米索前列醇600 μg,30 min后直接行取环术.结果 观察组宫颈扩张程度和取环一次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绝经后直接取IUD困难的妇女,采用局部置米索前列醇和口服米索前列醇来改善宫颈条件,可以提高一次性取IUD成功率.

    作者:张巧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改善高龄前列腺增生伴糖尿病患者的术后康复质量的护理对策

    目的 总结高龄前列腺增生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经验,探讨提高前列腺增生伴糖尿病患者术后的康复质量的护理对策. 方法回顾分析58例的前列腺增生伴糖尿病手术治疗的病例.结果 45例术后恢复顺利,1例术后合并酮症昏迷,4例继发性出血,7例膀胱痉挛,1例尿道狭窄,经及时治疗后均痊愈出院. 结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严格控制血糖,纠正电解质等各项指标以改善全身状况;术后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治疗并发症.

    作者:梁艳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腹部闪罐法治疗功能性便秘

    功能性便秘是一个较为常见的病症,虽不属于危重疾病,但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影响很大,可能严重危害身体健康.腹部闪罐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颇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毛竹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黄芪联合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黄芪联合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30例采用黄芪联合丹参注射液辅助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27例单纯用西医治疗.结果 黄芪联合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早搏,降低心肌酶,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结论 黄芪联合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确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姜叶洁;周建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17例外科治疗体会

    2000年7月至2006年12月,我们共对17例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病人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姜文斌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肿瘤抑制基因PTE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肿瘤抑制基因PTE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3例乳腺癌组织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83例乳腺癌组织的PTEN阳性表达率为61.4%(51/83),PTEN阴性表达率为38.6%(32/83).PTEN表达与乳腺癌原发肿瘤的大小(P<0.05)、临床分期(P<0.05)、淋巴结转移(P<0.05)以及雌激素受体(ER)(P<0.05)有关.PTEN高表达的乳腺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明显高于低表达者(P<005).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存在肿瘤抑制基因PTEN的表达缺失或减弱,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PTEN可以作为一个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指标.

    作者:翁海滨;李森;任家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经腹膜后腔镜下肾切除术的护理

    腔镜外科的进步使外科手术向微创方向发展,而经腹膜后腔镜下肾切除术的成功[1],将泌尿外科腔镜手术向前推进一大步,其具有径路直接,不干扰腹腔,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我科于2006年4月至2007年8月共行腹膜后腔镜下肾切除术5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作者:周禄强;龚桂芝;王友香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三种梅毒血清学试验在梅毒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评价三种梅毒血清学试验在梅毒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5例梅毒患者和2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分别进行苍白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和快速梅毒血浆素试验(RPR),并对20例各期的梅毒患者进行治疗前后对比分析.结果 205例梅毒患者阳性率分别是100%、100%和84%,RPR阳性标本的TP-ELISA光密度值(OD值)90%以上大于1.0,而RPR阴性的标本其TP-ELISA OD值90%以上小于1.0;20例梅毒患者治疗后RPR滴度下降者17例,无变化2例,滴度升高1例,其中有5例经治疗后完全转为阴性,而ELISA和TPHA测定结果治疗前后均为阳性.结论 TPHA是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TP-ELISA的敏感性、特异性优于RPR,与TPHA符合率高, RPR是非特异性的梅毒血清学试验,仅可作为疗效观察和随访有无复发或再感染的指标.

    作者:沈洪远;余伟;吴敏霞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脑瘫高危儿不同时期干预的预后临床对比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开始干预脑性瘫痪高危儿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根据干预时间的不同,将95例临床诊断为脑瘫高危儿分为早期干预组(48例)及晚期干预组(47例);早期干预组在新生儿期即接受系统干预,晚期干预组在6个月以后进行干预,并在6、9、12、18月龄时进行运动发育和智力测定.结果 早期干预组平均智力发育指数(MDI)高于晚期干预组(P<0.05),早期干预组平均运动发育指数(PDI)高于晚期干预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早期干预组脑瘫、智能低下发生例数明显低于晚期干预组.结论 对脑瘫高危儿尽早干预可改善其智力及运动发育,帮助他们早日康复,减少伤残.

    作者:单红阁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血清胆酸的变化,为ICP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放免分析法测定47例患者的血清结合胆酸,分析患者血清甘胆酸(CG)与肝功能、妊娠结局、围生儿结局的影响.结果 ICP孕妇CG平均20.58±11.32 μmo1/L,较CG正常者增加8~144倍,按胆酸轻中重分为3组,发现高胆酸组病情重,发病早和分娩并发症多,围生儿死亡时间早.且ICP血胆酸高低与肝功能检验的异常程度是一致的.结论 测定血清胆酸对诊断ICP、判断病情及预防和积极处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雍亚鸣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弱视双眼Ⅲ级视功能的检查及临床意义

    目的 通过弱视的Ⅲ级视功能异常的观察,强调在弱视的诊治中,不仅注意视力的提高,而且要重视建立双眼Ⅲ级视功能.方法 通过扩瞳、检影、验光确诊为弱视患者324例,用同视机检查Ⅲ级视功能.结果 在屈光不正性弱视中,Ⅲ级功能正常占84.62%,出现交叉抑制点15.38%.在斜视性弱视中,Ⅲ级功能正常者占20%,在屈光参差性弱视中,Ⅲ级视功能正常者占56.25%.在形觉剥夺性弱视中,Ⅲ级功能正常者占11.11%.结论 不同类型的弱视因其发病原因不同,Ⅲ级视功能异常情况各不相同.

    作者:任秀琴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新式剖宫产术胎头娩出困难218例分析

    目的 探讨新式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胎头娩出困难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 对我院自1998年10月至2007年6月新式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者21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8例中胎头娩出困难的原因为:胎头高浮娩出困难74例,占33.94%;胎头深定56例,占25.68%;麻醉效果欠佳32例,占14.67%;巨大儿19例,占8.72%;胎儿过度仰伸18例,占8.25%;腹部切口或子宫切口相对小13例,占5.96%;不明原因6例,占2.75%.结论 新式剖宫产术对麻醉效果水平要求高,熟练掌握手术技巧,术前评估充分,取头时处理得当,及时,可降低胎头娩出困难率,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徐秋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原发性肝癌的手术治疗

    目的 总结原发性肝癌的手术切除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肝癌病人手术切除资料.结果 术中出血200~1 800 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3%.术后21 d因肝功能衰竭死亡1例,手术死亡率1.2%,余86例临床治愈.结论 肝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手术死亡率低,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提高手术操作技巧,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

    作者:李克善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