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洪远;余伟;吴敏霞
目的 采用事件相关功能磁共振成像(ER-fMRI)技术,研究正常成人持续性操作任务(CPT)持续性注意条件状态的脑激活区,探讨持续性注意冲突监测和执行控制的神经基础.方法 采用1.5T磁共振成像系统,对16例健康右利手的成人进行了持续性操作任务实验测试,测试任务采用阿拉伯数字0~9,任务分为三种条件:靶(GO)、非靶(NOGO)和背景数字.采集脑部的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性磁共振成像(BOLD-fMRI)数据,通过SPM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非靶(NOGO)和背景数字相减,得到非靶任务脑功能活动的图像.结果 ①前扣带回(ACC)和左侧背外侧额叶(DLPFC)激活.②脑干、壳核和尾状核激活.结论 扣带回和背外侧额叶是执行冲突监控和反应抑制基础,在冲突监测和反应抑制形成反馈环路,实验支持背外侧额叶是执行控制脑区,提示在持续注意状态下,执行反应控制依赖脑干和新纹状体协调.
作者:刘冬柏;董选;王苏弘;陈杰;邢伟;任艳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胎心率电子监护与脐血流测定对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ICP)胎儿监护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住院产妇159例(ICP组79例,对照组80例)分娩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胎心率电子监护(NST)及脐血流测定(S/D)与ICP围生儿预后的关系.结果 ①NST试验结果为无反应型及混合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性.②脐血流测定S/D值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③ICP组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④ICP组NST及S/D结果异常与正常者的围生儿结局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性.结论 胎心率电子监护(NST)与脐血流测定(S/D)可作为判定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胎儿宫内安危的重要指标,对临床可起指导作用.
作者:黄晓萍;邵建兰;姜荣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质子泵抑制剂与药物代谢酶CYP1A2、NAT2的关系.方法 以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以咖啡因作为药物代谢酶CYP1A25、NAT2的探针药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方法测定尿液中咖啡因代谢物.观察连续7天服用治疗剂量的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和泮托拉唑对人CYP1A2、NAT2活性的影响.结果 服药后CYP1A2活性分别比服药前升高8.99%、10.57%、3.86%;而NAT2活性服奥美拉唑后升高4.76%,服兰索拉唑和泮托拉唑后分别降低4.35%和6.2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服用治疗剂量的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和泮托拉唑对人CYP1A2、NAT2活性无明显影响,不会影响与之合用的需经CYP1A2、NAT2代谢药物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琦;李国秀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两种方法采血对血常规检测值有无差异.方法 通过对同一批患者共20例,以直接采血为对照组,以间接采血为观察组,然后比较两组血标本与血常规检测值有无差别.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两组血标本的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血小板计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间接采血组血小板计数低于直接采血组.结论 间接采血血标本与抗凝剂混合不及时,对血小板检测有影响,不适用于血小板疾病患者的检测.
作者:黄艳辉;戴艳枝;杨梅青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和推广改良式非脱垂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搜集我院2005年6月至2007年2月58例非脱垂子宫拟行子宫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改良式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结果 患者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术后排气时间短、住院时间短、随访结果好.结沦 改良式非脱垂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黄勇;叶德芬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血液透析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一种有效方法,特别是适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以下简称慢性肾衰)暂不能行肾移植的患者,血液透析不但能维持生命,而且能提高生活质量,但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近期死亡率仍较高.现将我院1988年1月至2006年12月死亡的慢性肾衰维持性血液透析的32例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罗文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结肠灌洗治疗机大肠水疗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效果.方法 采用结肠灌洗治疗机经肛门注入温水,配合腹部按摩治疗10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结果 显效65例,有效3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5%.结论 采用结肠灌洗治疗机大肠水疗可改善便秘症状,安全、无不良反应.
作者:罗荣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不同肾源对移植肾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0年6月至2005年10月在我院实施肾移植手术的患者72例,对各类肾源受者进行观察,记录各类肾源受者1年肾存活的例数,计算出其1年肾存活率并测定各类肾源受者肾存活一年时的肾功能状况.结果 1年肾存活率尸体肾受者较活体肾受者低,且肾功能相对较差;在活体肾受者中,1年肾存活率活体肾(无血缘关系)受者较活体肾(有血缘关系)受者差且肾功能相对较差.结论 1年肾存活率尸体肾移植较活体肾低;活体肾移植中,血缘关系越近肾存活率越高.
作者:杜晋秋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重型脑外伤昏迷气管切开术后长期鼻饲匀浆膳食的佳鼻饲模式.方法 重型脑外伤昏迷气管切开术的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改进鼻饲模式每日鼻饲匀浆膳食4次,每次450 ml,匀浆膳食间隔时间为5 h;常规鼻饲模式每日鼻饲匀浆膳食6次,每次300 ml,匀浆膳食间隔时间3 h.两组患者均观察60 d,实验组患者前30 d按照改进鼻饲模式进行鼻饲,后30 d按照常规鼻饲模式进鼻饲;对照组患者前30 d按照鼻饲模式进行鼻饲,后30 d按照鼻饲模式进行鼻饲.结果 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及鼻饲并发症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与常规鼻饲模式比较改进鼻饲模式护士的鼻饲日工作时间明显减少(P<0.01),且患者在两次匀浆膳食之间的胃休息时间明显延长(P<0.01).结论 改进鼻饲模式对重型脑外伤昏迷气管切开术后病人的长期鼻饲匀浆膳食更适宜.
作者:陈正英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5例急性脑梗死病人,同时选择25例具有可比性的病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给予rtPA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以欧洲脑卒中临床神经缺损评分标准(ESS)和Barthel指数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后24 h、21 d的ESS积分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rtPA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张炎;王万华;杨华;鲍治诚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肿瘤抑制基因PTE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3例乳腺癌组织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83例乳腺癌组织的PTEN阳性表达率为61.4%(51/83),PTEN阴性表达率为38.6%(32/83).PTEN表达与乳腺癌原发肿瘤的大小(P<0.05)、临床分期(P<0.05)、淋巴结转移(P<0.05)以及雌激素受体(ER)(P<0.05)有关.PTEN高表达的乳腺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明显高于低表达者(P<005).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存在肿瘤抑制基因PTEN的表达缺失或减弱,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PTEN可以作为一个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指标.
作者:翁海滨;李森;任家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加味少腹逐瘀汤内服-妇炎洗方灌肠-超短波理疗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均采用加味少腹逐瘀汤内服,妇炎洗方煎剂灌肠,并用上海医用电子仪器厂生产的LDT.CD31超短波电疗机理疗,10 d为一疗程,使用1~3个疗程不等,每疗程之间间隔3~5 d.结果 7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经1~3个疗程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63%,总治愈率为60.26%,随着疗程增加,有效率亦增加,但以2个疗程效果佳,病程与疗程呈正相关.治疗中患者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结论 加味少腹逐瘀汤内服-妇炎洗方灌肠-超短波理疗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活血祛瘀,消积散结溶解组织粘连,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疗效高,起效快,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纪利侠;张晓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内外科手术治疗胃溃疡伴出血的疗效.方法 治疗192例经胃镜证实的活动性胃溃疡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手术组94例,保守组98例.保守组患者给予常规内科止血、胃黏膜保护、制酸等治疗.手术组患者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手术组胃溃疡治愈率为76.6%,优于保守组59.1%,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保守组相相比,手术组出血穿孔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感染和狭窄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外科手术治疗胃溃疡可明显提高治疗质量,但容易引起感染和狭窄,在治疗过程中应给予重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魏立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妇科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是临床上对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切除所实行的一种术式,因其特殊的手术方式,腹部无伤口,对身体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手术并发症少,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施行此种术式,对麻醉的镇痛效果、肌松程度、抑制内脏牵拉反应程度需求更高.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因其能发挥腰麻(SA)和硬膜外阻滞(EA)二者各自的优点及弥补各自缺点而更适宜用于妇科经阴道子宫切除术中.我们对2005~2007年6月我院60例妇科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患者比较了CSEA和连续硬EA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干玲;鲁品德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空气的污染、吸烟人群的增加和社会的老龄化,我国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上升,而作为条件性致病菌的肺部真菌感染则多发于老年人,长期应用抗肿瘤药、广谱抗生素以及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毛霉菌感染临床较为少见且死亡率甚高,本文对我院2007年5月收治的1例肺癌合并肺毛霉菌感染的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强;孙圣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外伤性颌面部骨折患者实施Le Fort-Ⅰ型截骨术并应用坚固内固定重建上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06年7月至2007年7月市一院门诊收治的陈旧性骨折引起错位愈合而导致开合畸形的患者6例,均为一侧上颌骨骨折,或伴有颧弓骨折,采用术式为Le Fort-Ⅰ型截骨术,术中均采用骨间小钛板坚强内固定.结果 6例患者均获得良好的解剖外形及咬合关系,术后复查未见异常.结论 对于外伤性陈旧性上颌骨骨折引起的牙、合面畸形,Le Fort-Ⅰ型截骨术配合坚固内固定技术的应用,既能恢复其良好的解剖外形,又能改善咬合关系,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宁;陈昆达;曹良菊;杨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为培养面向川东北地区的皮肤性病方向本科专业人才,我教研室通过3年探索,总结了一些经验如下:①教学目标定位:面向基层,注重临床,培养基础牢固、专业突出的实用型皮肤性病专业人才.②教学准备充分.③课堂教学:兴趣教学、改进多媒体教学、专业英语训练.④临床教学:运用多种临床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注重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林茂;李晓英;熊心猜;熊芬;眭维耻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对胃肠道黏膜屏障功能不断深入的研究,肠内营养尤其是早期肠内营养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普遍关注.对于早产儿,由于各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胃肠道功能不健全的特点,如何更好的保护胃肠道黏膜功能,更科学的营养支持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此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鲍春红;黑静;黄峰;王丽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检测胃恶性上皮性肿瘤患者的血浆溶血磷脂(LPA) 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50例胃恶性上皮性肿瘤、42例胃良性疾病患者及20例健康人血浆LPA血清癌胚抗原(CEA)的表达情况.结果 胃恶性上皮性肿瘤组血浆LPA 均值为7.7±3.1 μmol/L ,阳性率为80.0%;胃良性疾病组LPA 均值为3.0±1.1 μmol/L,阳性率为28.6%;健康对照组LPA 均值为1.7±0.5 μmol/L,阳性率为5.0% ,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胃恶性上皮性肿瘤的诊断中LPA 的特异度为75%,高于CEA的50%;胃恶性上皮性肿瘤的诊断中两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高,为92%;LPA的灵敏度为80%,高于CEA的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胃恶性上皮性肿瘤患者血浆LPA水平明显升高,LPA诊断胃恶性上皮性肿瘤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高于CEA,LPA有望成为胃恶性上皮性肿瘤诊断的特异性指标.
作者:肖焕擎;杨洁;孙政;朱光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带状疱疹是皮肤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中老年患者常常疼痛剧烈,皮肤愈合慢,易留下后遗神经痛.对中老年患者做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尤为重要.笔者应用甘草酸二铵胶囊联合阿昔洛韦等药物治疗了49例中老年带状疱疹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傅浩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