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扬清
目的 建立斑点免疫金渗滤技术检测抗心磷脂抗体(AcAb)的新方法.方法 采用牛心磷脂抗原,以胶体金颗粒结合的羊抗人IgG为标记抗体,根据斑点免疫金渗滤技术原理,建立斑点免疫金渗滤技术法检测人血清抗心磷脂抗体.分别检测78份抗心磷脂抗体阳性血清和80份正常体检女性血清,并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结果对比,其符合率为91.77%,特异性为95.00%,敏感性为88.46%,交叉试验与重复试验结果显示,斑点免疫金渗滤技术测定抗心磷脂抗体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特异性.结论 斑点免疫金渗滤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血清抗心磷脂抗体,便于推广普及.
作者:陈淑芬;李凯;李相新;宋春林;韦僖雯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双石汤对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左肾动脉结扎法建立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实验分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假手术组.中药组与西药组分别予双石汤及贝那普利灌胃,假手术组及模型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前、术后2周及用药4周、8周检测血压,用药8周后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室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左室收缩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s),射血分数(EF).称取体重、全心重及左室重量,计算心重指数(CI)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ELISA法检测血清中AngⅡ含量,PCR检测AT1R 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中药组血压及LVDd、LVDs、LVPWd、IVSd降低(P<0.05),而EF升高(P<0.05);CI及LVMI降低(P<0.05);血清AngⅡ含量及AT1R的mRNA表达均下降(P<0.01).结论 双石汤能有效降低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的血压,并通过抑制AngⅡ及其受体这一机制保护心肌.
作者:陈婧;高洁嫦;杨群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深圳市西乡地区2009-2015年感染性腹泻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感染性腹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深圳市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感染性腹泻病例资料,采用流行病学描述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5年深圳市西乡地区共报告感染性腹泻病例4 74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5.2/10万,其中2009年年发病率高,为70.2/10万.发病高峰主要在6-9月之间.男女性别比为1.42:1.感染性腹泻发病多的年龄组为20-30岁年龄组,为2041例,占全部病例数的43.05%.职业分布前四位为工人、散居儿童、学生和商业服务.结论 2009-2015年深圳市西乡地区感染性腹泻病例有下降趋势,但是需加强感染性腹泻监测和病原检测工作,加强对工厂企业的卫生管理和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
作者:许增生;常改凤;邱望;潘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颈围(NC)与代谢综合征(MS)关系及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的相关性.方法 从2014年9月至12月期间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体检人群中随机抽取860人,年龄20~80岁,其中男性458人,女性402人.检测身高、体重、NC、腰围(WC)、血压、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空腹血糖(FPG)、FEV1.结果 随着NC增大,男性及女性MS各组分异常率越高.男性NC诊断M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4,佳切点为37.3 cm,女性NC诊断M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3,佳切点为34.5 cm.多重线性回归分析,NC、WC、FPG与FEV1密切相关.结论 NC是反映MS的有效指标;随着NC的增粗,FEV1下降明显,NC可作为预测肺功能改变的指标之一.
作者:赵思文;李万根;吴君洁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 NP)对急性心衰患者血浆脑利钠肽(BNP)、去甲肾上腺素(NE)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8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rhBNP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两组治疗后血浆BNP及NE水平、心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 rhBNP组治疗后血浆BNP、NE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rhBNP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及左室收缩末期容量(LVESV)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除LVESD外,rhBNP组各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rhBNP组心功能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0.7%,明显高于对照组75.9%的总有效率(P<0.05).治疗后1年内rhBNP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16.7%)低于对照组(4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BNP能有效地拮抗急性心衰患者BNP、NE等神经-内分泌激素的过度激活,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况.
作者:马朝晨;滑俊峰;郝艳敏;王宇彤;张俊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究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与传统手术治疗结肠癌患者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的差异.方法 病患来源于我院2010年9月至2014年1月住院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6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均为34例.观察组采用CME,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病患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的数量、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与术后腹腔引流量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淋巴结清扫数为(22.7±8.8)枚,对照组为(17.4±4.3)枚,观察组数量远比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中Ⅰ~Ⅱ期病例淋巴结清扫数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Ⅲ期病例淋巴结清扫数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中出血量、拔管时间、腹腔引流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术后开始排气排便时间、进食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ME治疗结肠癌使术中出血量降低,清扫的淋巴结数量增加,拔管时间缩短,并没有增加手术风险,术后临床疗效较好,可作为结肠癌根治术的标准术式.
作者:林尤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为了更好地开展居民大肠癌筛查,分析比较危险因素筛查问卷和大便潜血检查(FOBT)两种方法的检出率,以及与病理诊断相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 对2014年对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的1 501名居民进行了大肠癌筛查结果进行分析.采用了危险因素筛查问卷和FOBT检测两种方法.结果 有1335名居民接受调查问卷筛查方法,共筛查出825位易患大肠癌的危险人群,检出率为61.8%.有704位居民接受FOBT方法,共检出67位为阳性,检出率9.5%.有1 153名居民接受肠镜检查和病理检查,筛查出636名居民有病变,阳性率为55.2%.筛查问卷方式检验大肠癌的灵敏度为65.5%,特异度为10.3%,ROC曲线下面积为0.58;FOBT检验方法灵敏度为11.1%,特异度为84.8%,ROC曲线下面积为0.61.结论 此次筛查问卷和FOBT方法效果均不够理想,建议问卷法+FOBT检测筛查兼顾灵敏度和特异度.
作者:张婷;龚诚华;戴丽萍;曾立忠;王金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掌握深圳市从禽类市场外环境及人感病例中分离到的H7N9禽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基因的演化,以及病毒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AI)的耐药情况,为人感染H7N9病例的临床救治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将深圳市11份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鼻咽拭子标本以及3份活禽市场的环境拭子样本,经分离培养后对其NA片段进行全长测序.并选取国内外的H7N9病毒株序列作为参考,运用Mega软件进行种系发生树的构建、耐药相关位点及糖基化位点的分析.结果 对NA片段的序列分析发现,所有深圳株NA基因的蛋白抗原位点和糖基化位点都相对保守,并且未出现R294K耐药位点.但发现三株未出现H7N9特征性蛋白柄部氨基酸的缺失株.结论 深圳市分离到的H7N9病毒株与中国其它省份的流行株高度同源,对NAI仍然敏感.蛋白柄部氨基酸变异提示还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监测.
作者:吕星;房师松;王昕;彭博;武伟华;刘慧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构建钩端螺旋体融合基因lipL32-lipL41重组表达质粒,并获得重组表达的融合蛋白.方法 设计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从各参考标准株中扩增LipL32、LipL41基因,连接引物PCR法构建LipL32-LipL41融合基因,连接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8a上,构建pET28a-LipL32-LipL41重组质粒,并转化到大肠杆菌DE3菌株中进行诱导表达,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SDS-PAGE)及Western blot鉴定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 扩增获得的LipL32-LipL41融合基因为1900 bp,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28a-LipL32-LipL41经酶切鉴定含有融合基因片段,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Mr 90000左右的重组融合蛋白LipL32-LipL41.结论 成功构建钩体LipL32-LipL41融合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成果表达融合蛋白,为进一步评价LipL32-LipL41作为候选抗原诊断钩端螺旋体病的价值奠定基础.
作者:胡玉山;肖丽红;刘巧谊;周勇;侯水平;张欣强;夏丹;杨智聪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奥美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方法选择63例存在血压晨峰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治疗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吲达帕胺缓释片1.5 mg/d,治疗组给予奥美沙坦片20mg/d.两组患者均在服药8周后再次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并记录昼间、夜间及晨起血压,并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连续治疗8周后血压晨峰明显降低[(17.9±3.6)mmHg vs.(36.9±4.1) mmHg,P<0.05],治疗组尿微量白蛋白明显降低[(26.6±9.3)mg/L vs.(54.9±10.5)mg/L,P<0.05].结论 奥美沙坦可以有效控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晨峰,并有效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减少早期肾损害的发生.
作者:汪斌;管红斌;何凯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原核表达获得登革2型病毒NS2BH-NS3pro重组蛋白,并对其蛋白酶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通过引入G4TG4连接臂,利用重叠PCR扩增登革2型病毒NS2BH和NS3pro基因序列,构建pET-28b-NS2BH-G4TG4-NS3pro蛋白酶复合物原核表达载体,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对纯化后重组蛋白进行鉴定,FRET技术检测其蛋白酶活性.结果 成功构建pET-28b-NS2BH-G4TG4-NS3pro原核表达载体,获得与预期分子量大小相符且纯度较高的可溶性蛋白,质谱分析表明重组蛋白为登革2型病毒NS2BH-NS3pro蛋白酶复合物,具有较高的蛋白酶活性.结论 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的NS2BH-G4TG4-NS3pro重组蛋白为后续登革病毒蛋白酶适配体抑制剂的筛选奠定了基础.
作者:林卫虹;林勇平;杨笑涵;徐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广东云浮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ARI)常见病毒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防控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2 193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鼻咽部拭子标本,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甲型流感病毒(IFA)、乙型流感病毒(IFB)、副流感病毒Ⅰ(PIV1)、副流感病毒Ⅱ(PIV2)、副流感病毒Ⅲ(PIV3)、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193例标本中,检出呼吸道病毒阳性标本382例(17.42%),其中RSV阳性率高,为12.18%(267/2 193),其次为IFA(1.37%)和PIV3 (1.37%).不同年龄呼吸道病毒检出率不同,0~月、6~月患儿检出率较高,分别为25.27%和21.26%.不同季节呼吸道病毒检出率不同,冬天高为30.47%,其次为春天(18.4%),且各季节主要检出病毒均为RSV.结论 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云浮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主要病毒病原体为RSV,且易在1岁以下婴幼儿中流行,好发于冬春季;随着年龄增长,总体病毒检出率下降,且呈一定的季节性流行.
作者:袁炜华;邓婷;冯月平;刘国杰;何小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利用EP12-A2文件推荐方法对肺炎支原体快速鉴定培养药敏法(培养法)和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法(抗体法)进行性能评价.方法 对我院儿科病区861名住院患儿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这861名患儿均同时进行了肺炎支原体培养和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将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与患儿的出院诊断进行比较.结果 两种方法各自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的95%可信区间:培养法是[13.2%,23.0%]和[95.1%,97.9%],抗体法是[78.9%,88.3%]和[55.0%,62.7%];两方法之间敏感度和特异性差值的95%CI分别是[-73.6%,-57.8%]和[-1.3%,0.6%],抗体法的敏感度高于培养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医生如果发现患者MP抗体结果与临床症状不符时,应根据用药效果、后期再次MP培养或MP抗体检测而做出综合判断.
作者:黄妩姣;张伟涛;黄宪章;黎小琼;王云秀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对合并高脂血症的青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青年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行小剂量瑞舒伐他汀钙+常规治疗,B组行大剂量瑞舒伐他汀钙+常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4 d、6个月进行NIHSS评分、BI评分,检测血脂水平,每月查肝肾功能、心肌酶、血糖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4 d及6月后两组进行比较,NIHSS评分B组均低于A组(P=0.0377,P=0.0291),BI评分B组均高于A组(P=0.0121,P=0.0238).治疗14 d后两组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比较,B组低于A组(P=0.0083,P=0.0040,P=0.0205,P=0.0185),治疗6月后两组TG、TC、LDL-C、non-HDL-C比较,B组均低于A组(P=0.0046,P=0.0008,P=0.0000,P=0.004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0%、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23,P=0.851).结论 大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青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可长期应用.
作者:冯志霞;许哲通;吕志坤;何妮娜;张晓红;王晓静;岳术义;郭书琴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采用循证医学方法系统评价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与单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MEDLIN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从建库到2015年6月发表的有关文献.提取资料并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统计学分析应用RevMan 5.3软件.结果 纳入9个研究共计16 032例患者;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C组)围术期死亡率、术后出血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单用阿司匹林组(A组)[OR(95%CI)分别为0.51(0.36,0.73)、0.84(0.71,0.99)];且C组ADP和ASPI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低于A组[MD(95%CI)分别为-10.74(-19.73,-1.75)、-27.98(-35.84,-20.12)],而两组术后桥静脉闭塞率、心梗发生率、休克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现有临床证据表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效果比单用阿司匹林好,但系统评价纳入的研究多为观察性研究,仍需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实验进一步论证.
作者:曹晨;唐其柱;陈榕;沈涤非;孟庆涛;夏中元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对深圳市1例境外输入性2岁幼儿感染三日疟病例进行病例调查及实验室检测分析.方法 开展病例个案的流行病学调查,对血样进行涂片镜检,多重PCR扩增检测疟原虫核糖体DNA(rDNA),将PCR扩增片段进行序列测定,BLAST软件比对分析.结果 该患儿于2015年8月被家人带往尼日利亚探亲,9月中旬回国,11月初出现反复发热,退热时伴大汗等症状,初步诊断为疟疾并住院治疗.血涂片镜检可见典型的三日疟原虫形态.多重PCR扩增出与三日疟原虫预期一致的特异性条带.PCR产物大小为412 bp,与GenBank数据库中国外报道的9株三日疟原虫同源序列比对的一致性均为99%.结论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判断,确诊该2岁幼儿为一例输入性疟疾病例.血片镜检与核酸检测分析证实为三日疟原虫感染.
作者:李晓恒;高世同;裴福全;阮彩文;潘波;黄达娜;卢茜;谢旭;梅树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宫腔镜联合阴式超声在剖宫产后子宫憩室(CS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因月经间期阴道出血、月经淋漓不尽、经期延长、性交后出血、痛经等症状在茂名石化医院东院妇产科接受检查的患者50例,先行阴式超声检查,然后再在超声引导下行宫腔镜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声像学特点,CSD检出率,测量CSD的深度、宽度以及距浆膜面距离.结果 阴式超声检查CSD检出率(64.00%)显著低于阴式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查(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D深度为(2.52±0.26)mm,宽度为(12.45±2.56)mm,距浆膜面距离为(12.45±2.56)mm.结论 宫腔镜联合阴式超声诊断CSD能够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提高诊断准确率,且无创无痛,简便易行,是准确诊断CSD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三群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珠海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及其基因亚型分布特征,为珠海地区HPV感染相关疾病的诊疗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3 833例,采用PCR-反向斑点杂交法(PCR-RDB)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分析女性宫颈HPV感染现状及基因亚型分布特征.结果 3833例标本,平均年龄(36.05±9.969)岁,HPV感染总阳性率为21.37%.高危型和低危型HPV感染的检出率分别为24.57%和7.23%.高危型HPV排前3位的是HPV52 (17.40%)、HPV16 (9.76%)和HPV58型(7.24%),低危型HPV则是HPV81 (5.82%)、HPV6(5.66%)和HPV43型(4.84%).单重感染率(15.13%)明显高于多重感染率(6.24%),15~岁年龄段例外.HPV感染呈U型分布,两个峰值在15~和>50岁年龄段,阳性率分别为73.68%和25.75%,而在21~、31~、41~岁年龄段HPV感染阳性率呈逐渐降低趋势,分别为:22.91%、21.90%和17.00%.结论 珠海地区女性HPV感染的年龄分布和基因亚型分布具有自身的流行病学特点,这为该地区HPV感染相关疾病的早期筛查和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张振林;黄琳;黄建宏;彭正科;潘天红;唐发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早期血液灌流串联透析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 将98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血液灌流治疗,实验组给予血液灌流串联透析.比较治疗前后血清MDA和SOD水平的变化,脏器损伤以及死亡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MDA和SO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显著改善(P<0.05),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死亡率(24.49%)显著低于对照组(53.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灌流串联透析可有效减轻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脏器损伤,降低死亡率,可能与改善MDA、SOD水平有关.
作者:苏醒;曹玉芳;王华杰;陈栩栩;谢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IL-25又称IL-17E,是IL-17家族成员之一,它可通过与IL-17RB结合发挥生物学功能.近寄生虫感染性疾病研究中,IL-25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本文就IL-25的结构及来源、受体特征以及其在寄生虫感染性疾病如肠道炎症、肺纤维化和气道过敏性疾病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IL-25在寄生虫感染性疾病中的相关作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侯珠秀;陈庭金;黄艳;余新炳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