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晨;唐其柱;陈榕;沈涤非;孟庆涛;夏中元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啶对急性冠脉综合症(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血管反应和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拟于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行PCI治疗的ACS患者120例并按数字随机法分为研究组(n=60)和对照组(n=60).研究组在麻醉诱导和手术期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1.0 μg/kg静脉输注15 min,其后0.5 μg/kg静脉输注至术后48 h,对照组同期静脉输注等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围术期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血管反应情况和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变化,统计两组疗效和术后28 d死亡率和术后半年死亡率以及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参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的LVEF升高,MAP、心率和VAS评分降低,治疗有效率升高,术后28 d死亡率和术后半年死亡率均降低(P<0.05).两组术后和LVEF均高于术前,MAP、心率和VAS评分则低于术前(P<0.05).两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啶应用于PCI治疗ACS的麻醉诱导和手术期有助于降低其血管反应,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和改善其临床转归,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作者:邓艳娜;李玉忠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 NP)对急性心衰患者血浆脑利钠肽(BNP)、去甲肾上腺素(NE)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8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rhBNP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两组治疗后血浆BNP及NE水平、心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 rhBNP组治疗后血浆BNP、NE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rhBNP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及左室收缩末期容量(LVESV)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除LVESD外,rhBNP组各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rhBNP组心功能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0.7%,明显高于对照组75.9%的总有效率(P<0.05).治疗后1年内rhBNP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16.7%)低于对照组(4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BNP能有效地拮抗急性心衰患者BNP、NE等神经-内分泌激素的过度激活,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况.
作者:马朝晨;滑俊峰;郝艳敏;王宇彤;张俊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广东云浮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ARI)常见病毒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防控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2 193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鼻咽部拭子标本,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甲型流感病毒(IFA)、乙型流感病毒(IFB)、副流感病毒Ⅰ(PIV1)、副流感病毒Ⅱ(PIV2)、副流感病毒Ⅲ(PIV3)、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193例标本中,检出呼吸道病毒阳性标本382例(17.42%),其中RSV阳性率高,为12.18%(267/2 193),其次为IFA(1.37%)和PIV3 (1.37%).不同年龄呼吸道病毒检出率不同,0~月、6~月患儿检出率较高,分别为25.27%和21.26%.不同季节呼吸道病毒检出率不同,冬天高为30.47%,其次为春天(18.4%),且各季节主要检出病毒均为RSV.结论 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云浮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主要病毒病原体为RSV,且易在1岁以下婴幼儿中流行,好发于冬春季;随着年龄增长,总体病毒检出率下降,且呈一定的季节性流行.
作者:袁炜华;邓婷;冯月平;刘国杰;何小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制备抗重组刚地弓形虫腺苷激酶(AK)的抗体IgY,对IgY进行特异性鉴定,并用间接ELISA的方法进行滴度、耐热、耐酸、耐碱、耐胃蛋白酶等理化性质的研究.方法 利用弓形虫AK蛋白,免疫产蛋母鸡,制备并纯化抗AK的卵黄抗体IgY,SDS-PAGE和Westem blot进行特异性分析,间接EILSA进行滴度和理化性质的检测.结果 SDS-PAGE检测Igy分子量与理论值一致;Western blot显示制备的IgY为抗AK的特异性IgY;二喹啉甲酸(BCA)法测浓度为4.25 mg/ml;间接ELISA检测滴度为1∶1×105;耐热,温度80℃时作用5 min不降解;耐碱,pH为8.5时,作用120 min不降解;30%岩藻糖可以完全抑制在pH等于3时的迅速降解;37℃胃蛋白酶作用120 min不降解.结论 本研究成功制备并鉴定了抗AK的IgY,IgY具有滴度和浓度高、耐热、耐酸、耐碱、耐胃蛋白酶的性质,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汪六庆;周银娣;徐海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手足口病是2~5岁儿童常见的感染性疾病,近年来在亚太地区多次爆发流行,死亡率较高,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2008年广州地区爆发流行的手足口病的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及其与气象变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从互联网收集气象资料,收集466例疑似手足口病患儿的咽拭子标本,扩增人肠道病毒5'端非编码区,PCR产物测序并在Genbank中BLAST分析,分析肠道病毒基因型.结果 成功从临床咽拭子标本中扩增了5'-NCR用于基因分型.从466例临床标本中扩增出165例阳性标本,获得12种肠道病毒类型:77例(46.67%) EV-71,37例(22.42%) CV-A16,31例(18.79%) CV-A4,20例其它型别.EV-71和CV-A16是本次流行的主要病原.手足口病总发病率与CV-A16和EV-71显著相关.手足口病发病率与疾病症状出现前7天的高气温(P=0.00)、平均温度(P=0.001)和平均湿度(P=0.017)显著相关.结论 5'-NCR测序是手足口病病原体基因分型和监测的敏感、简单、早期、快速的检测方法,EV-71和CV-A16是本次手足口病爆发的重要肠道病毒.气象变量包括高温度、平均气温、相对湿度明显与手足口病发病率相关,在时间上滞后一周,这可作为手足口病暴发监测的潜在指标指导卫生决策.
作者:欧志英;尹应先;吴韶清;李丽霞;周荣;徐翼;龚四堂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对深圳市1例境外输入性2岁幼儿感染三日疟病例进行病例调查及实验室检测分析.方法 开展病例个案的流行病学调查,对血样进行涂片镜检,多重PCR扩增检测疟原虫核糖体DNA(rDNA),将PCR扩增片段进行序列测定,BLAST软件比对分析.结果 该患儿于2015年8月被家人带往尼日利亚探亲,9月中旬回国,11月初出现反复发热,退热时伴大汗等症状,初步诊断为疟疾并住院治疗.血涂片镜检可见典型的三日疟原虫形态.多重PCR扩增出与三日疟原虫预期一致的特异性条带.PCR产物大小为412 bp,与GenBank数据库中国外报道的9株三日疟原虫同源序列比对的一致性均为99%.结论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判断,确诊该2岁幼儿为一例输入性疟疾病例.血片镜检与核酸检测分析证实为三日疟原虫感染.
作者:李晓恒;高世同;裴福全;阮彩文;潘波;黄达娜;卢茜;谢旭;梅树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123例ACS患者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3例),均实施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另给予丹参多酚酸盐辅助治疗,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安慰剂.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8.33%)和对照组(6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CD63、CD62p和GP Ⅱb/Ⅲa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降低程度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3.33%)和对照组(4.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可以显著改善ACS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推测可能和CD63、CD62p和GP Ⅱb/Ⅲa蛋白水平有关.
作者:程菲;刘晓凤;冯玉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病患血清中可溶性Fas(sFas)、可溶性Fas配体(sFasL)、β2-微球蛋白(β2-MG)以及细胞因子的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海南省澄迈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ITP病患73例,并记为观察组.再随机选择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73名,同时记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中sFas、sFasL、β32-MG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sFas、sFasL、β2-MG、CD4+及CD28+水平分别为(14.94±2.08)、(0.67±0.13)、(2.63±0.45)、(25.61±4.28)及(32.74±7.0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82±1.46)、(0.33±0.06)、(1.27±0.19)、(36.09±5.12)、(50.17±1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观察组IL-2水平(0.31±0.07)低于对照组(0.62±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Fas、sFasL及β2-MG与ITP呈正相关,而IL-2、CD4+及CD28+与ITP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Fas、sFasL和β32-MG参与了ITP的发病过程,可以应用于病变的诊断及分型.并且ITP病患免疫功能出现缺陷,对预后效果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作者:陈扬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对p16INK4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以HepG2细胞和稳定表达GFP/HBx融合蛋白的HepG2/GFP-HBx为实验细胞,HepG2/GFP、HepG2/GFP-HBx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建立裸鼠肝癌皮下移植瘤;设计合成靶向HBV X的siRNA(X-siRNA)和对照siRNA,用X-siRNA、5-N-2-脱氧胞苷(5-Aza-CdR)单独或联合处理细胞及裸鼠;甲基化PCR检测细胞及移植瘤组织p16INK4A基因甲基化;RT-PCR法测定DNMT1、DNMT3A和DNMT3B的mRNA表达.结果 甲基化PCR检测显示HepG2/GFP-HBx组细胞及移植瘤组织均存在p16INK4a甲基化而HepG2/GFP组均未检出p16甲基化;X-siRNA、5-Aza-CdR处理的细胞及移植瘤组织中p16INK4A基因甲基化均减低;RT-PCR检测显示GFP-HBx/HepG2组DNMT1、DNMT3A较HepG2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2、P=0.000 5),较GFP/HepG2细胞组也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1、P=0.0005),而DNMT3B在HepG2、GFP/HepG2、GFP-HBx/HepG2细胞组组间检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X蛋白可能通过上调DNMT1、DNMT3A mRNA的转录表达而诱导p16INK4A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
作者:邝建玉;杨林;瞿志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跑台运动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 实验动物分4组,除正常组(C组)以外,模型组(M组)、运动1组(E1组)、运动2组(E2组)为造模组,利用D-半乳糖120 mg/(kg·d)联合亚硝酸钠100mg/(kg·d)给小鼠腹腔皮下注射,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注射,连续8周,同时运动组开始运动干预,E1组每天以10 m/s跑100 m,E2组以相同的速度跑200 m.第9周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后取血清测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FA)、维生素B12(VB12)、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水平.结果 水迷宫测试结果表明,与M组相比,E1组,E2组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均有提高(P=0.000,0.006).8周的跑台运动有降低小鼠血清Hcy水平趋势,E1、E2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7,0.190);E1、E2组的FA、VB12、T-CHO、TG水平均有改善.结论 跑台运动可能会降低D-半乳糖联合亚硝酸钠诱导的AD模型小鼠血清Hcv水平.
作者:郑冼华;曾丽;罗冠彬;李成华;林智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采用循证医学方法系统评价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与单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MEDLIN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从建库到2015年6月发表的有关文献.提取资料并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统计学分析应用RevMan 5.3软件.结果 纳入9个研究共计16 032例患者;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C组)围术期死亡率、术后出血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单用阿司匹林组(A组)[OR(95%CI)分别为0.51(0.36,0.73)、0.84(0.71,0.99)];且C组ADP和ASPI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低于A组[MD(95%CI)分别为-10.74(-19.73,-1.75)、-27.98(-35.84,-20.12)],而两组术后桥静脉闭塞率、心梗发生率、休克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现有临床证据表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效果比单用阿司匹林好,但系统评价纳入的研究多为观察性研究,仍需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实验进一步论证.
作者:曹晨;唐其柱;陈榕;沈涤非;孟庆涛;夏中元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珠海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及其基因亚型分布特征,为珠海地区HPV感染相关疾病的诊疗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3 833例,采用PCR-反向斑点杂交法(PCR-RDB)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分析女性宫颈HPV感染现状及基因亚型分布特征.结果 3833例标本,平均年龄(36.05±9.969)岁,HPV感染总阳性率为21.37%.高危型和低危型HPV感染的检出率分别为24.57%和7.23%.高危型HPV排前3位的是HPV52 (17.40%)、HPV16 (9.76%)和HPV58型(7.24%),低危型HPV则是HPV81 (5.82%)、HPV6(5.66%)和HPV43型(4.84%).单重感染率(15.13%)明显高于多重感染率(6.24%),15~岁年龄段例外.HPV感染呈U型分布,两个峰值在15~和>50岁年龄段,阳性率分别为73.68%和25.75%,而在21~、31~、41~岁年龄段HPV感染阳性率呈逐渐降低趋势,分别为:22.91%、21.90%和17.00%.结论 珠海地区女性HPV感染的年龄分布和基因亚型分布具有自身的流行病学特点,这为该地区HPV感染相关疾病的早期筛查和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张振林;黄琳;黄建宏;彭正科;潘天红;唐发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斑点免疫金渗滤技术检测抗心磷脂抗体(AcAb)的新方法.方法 采用牛心磷脂抗原,以胶体金颗粒结合的羊抗人IgG为标记抗体,根据斑点免疫金渗滤技术原理,建立斑点免疫金渗滤技术法检测人血清抗心磷脂抗体.分别检测78份抗心磷脂抗体阳性血清和80份正常体检女性血清,并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结果对比,其符合率为91.77%,特异性为95.00%,敏感性为88.46%,交叉试验与重复试验结果显示,斑点免疫金渗滤技术测定抗心磷脂抗体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特异性.结论 斑点免疫金渗滤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血清抗心磷脂抗体,便于推广普及.
作者:陈淑芬;李凯;李相新;宋春林;韦僖雯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在控制性超排卵(COH)启动时评估卵巢储备功能及预测卵巢反应性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中心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186例不孕患者,采用TV-CDS检测促性腺激素(Gn)启动日卵巢大小、窦卵泡数(AFC)、子宫、卵巢动脉血流参数,根据获卵数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E2水平分为卵巢低反应组和非卵巢低反应组,比较两组间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两组间AFC、卵巢内血流评分、卵巢间质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OA-PSV)、卵巢间质动脉收缩期阻力指数(OA-RI)、子宫动脉收缩期阻力指数(UA-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获卵数与AFC、卵巢内血流评分、OA-PSV呈正相关关系,与UA-RI、OA-RI呈负相关关系,其中以卵巢内血流评分、OA-PSV、AFC及OA-RI的相关程度较高.ROC曲线下面积预测卵巢低反应中,UA-PSV的AUC值对卵巢储备功能预测能力高,其次是AFC.结论 Gn启动日TV-CDS检测AFC、卵巢内血流评分、OA-PSV、OA-RI、UA-RI可作为评估于卵巢储备功能及预测卵巢反应性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霞;陈智毅;王伟群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炎性因子以及PCT对于鉴别诊断颅内感染的性质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化脓性脑膜炎患者作为A组,选取27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作为B组,另选取18例正常人群作为C组,比较各组脑脊液IL-6、IL-8以及血清PCT的浓度变化情况.结果 3组患者的IL-6、IL-8以及TNF-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PCT水平明显高于C组及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及B组之间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以及B组治疗后的脑脊液IL-6、IL-8以及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A组治疗后的PCT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脊液IL-6、IL-8以及TNF-α、PCT水平对于颅内感染的病情监测以及疗效评价等方面均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作者:刘美;李子渊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近足月胎儿生长受限(FGR)的适宜分娩孕周.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9月分娩孕周≥36周、单胎、头位分娩的FGR病例符合入选标准与排除标准的孕妇146例,按其分娩孕周分为研究组(38周后分娩)和对照组(36~37+6周分娩),并对两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的孕妇较对照组延迟15 d分娩,剖宫产率降低(x2=5.132,P=0.023);而且研究组的新生儿出生体重较对照组明显增加(t=6.958,P<0.001),入住NICU的概率明显下降(x2=10.537,P=0.001),住院天数缩短(t=-2.291,P=0.023).结论 FGR的孕妇在孕38周后分娩与在孕36周~37+6周分娩相比,不增加其妊娠不良结局和围产儿不良结局.
作者:曾慧倩;赖毓冕;石磊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红细胞相关参数和铁代谢检验项目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IDA)与慢性病贫血(ACD)的临床价值. 方法 分析30例IDA和29例ACD患者的红细胞(RBC)相关参数与铁代谢检测结果;比较总铁结合力(TIBC)、血清铁(SI)、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ROC曲线特性.结果 RBC、TIBC、铁蛋白浓度(SF)、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和RDW两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I、HCT两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IBC、SI、RDW用于诊断IDA的ROC曲线下分别为0.986、0.457和0.905,对应的优截断点分别为3.23 mg/L,95.5 μg/L和15.56%,其灵敏度为93.3%,86.7%和76.7%,特异性为100%,31.0%和93.1%;TIBC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和93.5%.结论 RBC、TIBC、SF、MCV、MCH、MCHC和RDW对诊断IDA非常有临床价值;TIBC、RDW鉴别诊断IDA与ACD时都有很好的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性,TIBC优于RDW.
作者:黄衍锋;郑望春;丘衍博;刘雄伟;陈建霞;许瑞环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原核表达获得登革2型病毒NS2BH-NS3pro重组蛋白,并对其蛋白酶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通过引入G4TG4连接臂,利用重叠PCR扩增登革2型病毒NS2BH和NS3pro基因序列,构建pET-28b-NS2BH-G4TG4-NS3pro蛋白酶复合物原核表达载体,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对纯化后重组蛋白进行鉴定,FRET技术检测其蛋白酶活性.结果 成功构建pET-28b-NS2BH-G4TG4-NS3pro原核表达载体,获得与预期分子量大小相符且纯度较高的可溶性蛋白,质谱分析表明重组蛋白为登革2型病毒NS2BH-NS3pro蛋白酶复合物,具有较高的蛋白酶活性.结论 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的NS2BH-G4TG4-NS3pro重组蛋白为后续登革病毒蛋白酶适配体抑制剂的筛选奠定了基础.
作者:林卫虹;林勇平;杨笑涵;徐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重组酶聚合酶介导的等温扩增技术(RPA)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方法.方法 根据结核分支杆菌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的2对引物和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以结核分枝杆菌阳性菌株和其他5种非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组DNA为模板,考察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 RPA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方法仅需15 min,检测灵敏度为可检出0.043 ng/μl的基因组DNA;5种非结核分支杆菌均不能扩增,特异性较高.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结核分枝杆菌的RPA快速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简单、成本较低等优点,为结核分枝杆菌的快速检测提供一个新的工具.
作者:陈斌;杨银梅;钟志敏;徐邦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正常高值血压人群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与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关系.方法 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在丰润区人民医院就诊的门诊患者中选择符合要求的正常高值血压者和正常血压者各120例,采用超声测量两组人群CIMT,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人群CIMT和HCY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CIMT和HCY之间的关系,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影响CIMT的可能因素.结果 正常高值血压组CIMT值(0.85±0.17 mm)和HCY水平(13.5±4.6 μmol/L)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0.68±0.12 mm,8.6±_3.7 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IMT与HCY之间呈正相关(r=0.462,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在校正其他影响因素后,HCY仍是CIMT的主要影响因素(β=0.307,P<0.05).结论 正常高值血压人群CIMT增厚、HCY水平升高,且CIMT与HCY水平呈正相关.
作者:韩梅;邢淑芳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