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L-25在寄生虫感染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侯珠秀;陈庭金;黄艳;余新炳

关键词:IL-25(IL-17E), 寄生虫, 感染性疾病
摘要:IL-25又称IL-17E,是IL-17家族成员之一,它可通过与IL-17RB结合发挥生物学功能.近寄生虫感染性疾病研究中,IL-25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本文就IL-25的结构及来源、受体特征以及其在寄生虫感染性疾病如肠道炎症、肺纤维化和气道过敏性疾病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IL-25在寄生虫感染性疾病中的相关作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云浮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常见病毒病原学调查

    目的 了解广东云浮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ARI)常见病毒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防控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2 193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鼻咽部拭子标本,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甲型流感病毒(IFA)、乙型流感病毒(IFB)、副流感病毒Ⅰ(PIV1)、副流感病毒Ⅱ(PIV2)、副流感病毒Ⅲ(PIV3)、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193例标本中,检出呼吸道病毒阳性标本382例(17.42%),其中RSV阳性率高,为12.18%(267/2 193),其次为IFA(1.37%)和PIV3 (1.37%).不同年龄呼吸道病毒检出率不同,0~月、6~月患儿检出率较高,分别为25.27%和21.26%.不同季节呼吸道病毒检出率不同,冬天高为30.47%,其次为春天(18.4%),且各季节主要检出病毒均为RSV.结论 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云浮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主要病毒病原体为RSV,且易在1岁以下婴幼儿中流行,好发于冬春季;随着年龄增长,总体病毒检出率下降,且呈一定的季节性流行.

    作者:袁炜华;邓婷;冯月平;刘国杰;何小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广州地区手足口病爆发流行的分子流行病学和气象学研究

    目的 手足口病是2~5岁儿童常见的感染性疾病,近年来在亚太地区多次爆发流行,死亡率较高,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2008年广州地区爆发流行的手足口病的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及其与气象变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从互联网收集气象资料,收集466例疑似手足口病患儿的咽拭子标本,扩增人肠道病毒5'端非编码区,PCR产物测序并在Genbank中BLAST分析,分析肠道病毒基因型.结果 成功从临床咽拭子标本中扩增了5'-NCR用于基因分型.从466例临床标本中扩增出165例阳性标本,获得12种肠道病毒类型:77例(46.67%) EV-71,37例(22.42%) CV-A16,31例(18.79%) CV-A4,20例其它型别.EV-71和CV-A16是本次流行的主要病原.手足口病总发病率与CV-A16和EV-71显著相关.手足口病发病率与疾病症状出现前7天的高气温(P=0.00)、平均温度(P=0.001)和平均湿度(P=0.017)显著相关.结论 5'-NCR测序是手足口病病原体基因分型和监测的敏感、简单、早期、快速的检测方法,EV-71和CV-A16是本次手足口病爆发的重要肠道病毒.气象变量包括高温度、平均气温、相对湿度明显与手足口病发病率相关,在时间上滞后一周,这可作为手足口病暴发监测的潜在指标指导卫生决策.

    作者:欧志英;尹应先;吴韶清;李丽霞;周荣;徐翼;龚四堂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足月新生儿窒息时复苏采用氧浓度与脑损伤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足月新生儿脑损伤与窒息时复苏采用氧浓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窒息但无脑损伤的足月新生儿240例为研究对象并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低氧浓度组(21%氧浓度复苏)、中氧浓度组(40%氧浓度复苏)和高氧浓度组(100%氧浓度复苏),每组80例.患儿复苏前后均行头颅MRI检查并以出现苍白球或底丘脑异常信号为脑损伤诊断标准诊断三组脑损伤发生情况,比较三组复苏效果并分析足月新生儿脑损伤与窒息时复苏采用的氧浓度的关系.结果 与低氧浓度组比较,中氧浓度组和高氧浓度组脑损伤发生率降低,开始啼哭时间和建立自主呼吸时间缩短,出生后5 min和10 min的新生儿Apgar评分和Pa02升高(P<0.05).高氧浓度组和中氧浓度组脑损伤发生率以及复苏效果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氧浓度组出生后5 min和10 min的PaO2低于高氧浓度组(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足月新生儿脑损伤与窒息时复苏采用的氧浓度密切相关.结论 窒息时中等氧浓度(40%)窒息复苏效果更有利于PaO2提高,因此临床上可采用中等氧浓度以安全有效地提高疗效并预防足月窒息新生儿脑损伤的发生.

    作者:梁明姬;马国哲;韩芳;李春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IP-10在儿童结核病中的表达

    目的 研究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在小年龄儿童(≤5岁)结核病中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儿童结核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结核病儿童39例和健康儿童25例(均有卡介苗接种史),取外周血5ml,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经ESAT-6刺激,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IP-10 mRNA表达水平.结果 结核病患儿中IP-10表达较健康儿童明显增高(P<0.005),但肺外结核组患儿IP-10 mRNA表达未见明显增高(P>0.05),IP-10在肺结核组的表达高于肺外结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结核病高发区IP-10检测可能用于诊断有卡介苗接种史的年幼儿童肺结核.

    作者:李奇凤;余亮;辛涛;张斌;贾娜尔;赵晶;罗新辉;孙荷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血液灌流串联透析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效果

    目的 探讨早期血液灌流串联透析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 将98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血液灌流治疗,实验组给予血液灌流串联透析.比较治疗前后血清MDA和SOD水平的变化,脏器损伤以及死亡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MDA和SO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显著改善(P<0.05),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死亡率(24.49%)显著低于对照组(53.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灌流串联透析可有效减轻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脏器损伤,降低死亡率,可能与改善MDA、SOD水平有关.

    作者:苏醒;曹玉芳;王华杰;陈栩栩;谢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斑点免疫金渗滤技术检测抗心磷脂抗体

    目的 建立斑点免疫金渗滤技术检测抗心磷脂抗体(AcAb)的新方法.方法 采用牛心磷脂抗原,以胶体金颗粒结合的羊抗人IgG为标记抗体,根据斑点免疫金渗滤技术原理,建立斑点免疫金渗滤技术法检测人血清抗心磷脂抗体.分别检测78份抗心磷脂抗体阳性血清和80份正常体检女性血清,并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结果对比,其符合率为91.77%,特异性为95.00%,敏感性为88.46%,交叉试验与重复试验结果显示,斑点免疫金渗滤技术测定抗心磷脂抗体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特异性.结论 斑点免疫金渗滤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血清抗心磷脂抗体,便于推广普及.

    作者:陈淑芬;李凯;李相新;宋春林;韦僖雯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抗弓形虫腺苷激酶IgY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的研究

    目的 制备抗重组刚地弓形虫腺苷激酶(AK)的抗体IgY,对IgY进行特异性鉴定,并用间接ELISA的方法进行滴度、耐热、耐酸、耐碱、耐胃蛋白酶等理化性质的研究.方法 利用弓形虫AK蛋白,免疫产蛋母鸡,制备并纯化抗AK的卵黄抗体IgY,SDS-PAGE和Westem blot进行特异性分析,间接EILSA进行滴度和理化性质的检测.结果 SDS-PAGE检测Igy分子量与理论值一致;Western blot显示制备的IgY为抗AK的特异性IgY;二喹啉甲酸(BCA)法测浓度为4.25 mg/ml;间接ELISA检测滴度为1∶1×105;耐热,温度80℃时作用5 min不降解;耐碱,pH为8.5时,作用120 min不降解;30%岩藻糖可以完全抑制在pH等于3时的迅速降解;37℃胃蛋白酶作用120 min不降解.结论 本研究成功制备并鉴定了抗AK的IgY,IgY具有滴度和浓度高、耐热、耐酸、耐碱、耐胃蛋白酶的性质,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汪六庆;周银娣;徐海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问号钩端螺旋体LipL32-LipL41融合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目的 构建钩端螺旋体融合基因lipL32-lipL41重组表达质粒,并获得重组表达的融合蛋白.方法 设计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从各参考标准株中扩增LipL32、LipL41基因,连接引物PCR法构建LipL32-LipL41融合基因,连接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8a上,构建pET28a-LipL32-LipL41重组质粒,并转化到大肠杆菌DE3菌株中进行诱导表达,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SDS-PAGE)及Western blot鉴定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 扩增获得的LipL32-LipL41融合基因为1900 bp,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28a-LipL32-LipL41经酶切鉴定含有融合基因片段,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Mr 90000左右的重组融合蛋白LipL32-LipL41.结论 成功构建钩体LipL32-LipL41融合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成果表达融合蛋白,为进一步评价LipL32-LipL41作为候选抗原诊断钩端螺旋体病的价值奠定基础.

    作者:胡玉山;肖丽红;刘巧谊;周勇;侯水平;张欣强;夏丹;杨智聪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丹参多酚酸盐对ACS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目的 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123例ACS患者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3例),均实施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另给予丹参多酚酸盐辅助治疗,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安慰剂.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8.33%)和对照组(6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CD63、CD62p和GP Ⅱb/Ⅲa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降低程度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3.33%)和对照组(4.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可以显著改善ACS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推测可能和CD63、CD62p和GP Ⅱb/Ⅲa蛋白水平有关.

    作者:程菲;刘晓凤;冯玉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IL-25在寄生虫感染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IL-25又称IL-17E,是IL-17家族成员之一,它可通过与IL-17RB结合发挥生物学功能.近寄生虫感染性疾病研究中,IL-25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本文就IL-25的结构及来源、受体特征以及其在寄生虫感染性疾病如肠道炎症、肺纤维化和气道过敏性疾病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IL-25在寄生虫感染性疾病中的相关作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侯珠秀;陈庭金;黄艳;余新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右美托咪啶对ACS血管反应和临床转归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啶对急性冠脉综合症(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血管反应和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拟于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行PCI治疗的ACS患者120例并按数字随机法分为研究组(n=60)和对照组(n=60).研究组在麻醉诱导和手术期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1.0 μg/kg静脉输注15 min,其后0.5 μg/kg静脉输注至术后48 h,对照组同期静脉输注等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围术期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血管反应情况和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变化,统计两组疗效和术后28 d死亡率和术后半年死亡率以及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参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的LVEF升高,MAP、心率和VAS评分降低,治疗有效率升高,术后28 d死亡率和术后半年死亡率均降低(P<0.05).两组术后和LVEF均高于术前,MAP、心率和VAS评分则低于术前(P<0.05).两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啶应用于PCI治疗ACS的麻醉诱导和手术期有助于降低其血管反应,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和改善其临床转归,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作者:邓艳娜;李玉忠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深圳市H7N9禽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基因演化分析

    目的 掌握深圳市从禽类市场外环境及人感病例中分离到的H7N9禽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基因的演化,以及病毒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AI)的耐药情况,为人感染H7N9病例的临床救治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将深圳市11份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鼻咽拭子标本以及3份活禽市场的环境拭子样本,经分离培养后对其NA片段进行全长测序.并选取国内外的H7N9病毒株序列作为参考,运用Mega软件进行种系发生树的构建、耐药相关位点及糖基化位点的分析.结果 对NA片段的序列分析发现,所有深圳株NA基因的蛋白抗原位点和糖基化位点都相对保守,并且未出现R294K耐药位点.但发现三株未出现H7N9特征性蛋白柄部氨基酸的缺失株.结论 深圳市分离到的H7N9病毒株与中国其它省份的流行株高度同源,对NAI仍然敏感.蛋白柄部氨基酸变异提示还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监测.

    作者:吕星;房师松;王昕;彭博;武伟华;刘慧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2009-2015年深圳市西乡地区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特征

    目的 分析深圳市西乡地区2009-2015年感染性腹泻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感染性腹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深圳市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感染性腹泻病例资料,采用流行病学描述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5年深圳市西乡地区共报告感染性腹泻病例4 74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5.2/10万,其中2009年年发病率高,为70.2/10万.发病高峰主要在6-9月之间.男女性别比为1.42:1.感染性腹泻发病多的年龄组为20-30岁年龄组,为2041例,占全部病例数的43.05%.职业分布前四位为工人、散居儿童、学生和商业服务.结论 2009-2015年深圳市西乡地区感染性腹泻病例有下降趋势,但是需加强感染性腹泻监测和病原检测工作,加强对工厂企业的卫生管理和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

    作者:许增生;常改凤;邱望;潘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炎性因子以及PCT用于鉴别诊断颅内感染的性质

    目的 探讨炎性因子以及PCT对于鉴别诊断颅内感染的性质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化脓性脑膜炎患者作为A组,选取27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作为B组,另选取18例正常人群作为C组,比较各组脑脊液IL-6、IL-8以及血清PCT的浓度变化情况.结果 3组患者的IL-6、IL-8以及TNF-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PCT水平明显高于C组及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及B组之间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以及B组治疗后的脑脊液IL-6、IL-8以及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A组治疗后的PCT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脊液IL-6、IL-8以及TNF-α、PCT水平对于颅内感染的病情监测以及疗效评价等方面均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作者:刘美;李子渊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益气养阴活血法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 研究并分析应用益气养阴活血法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期间2型糖尿病患者共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试验组则应用益气养阴活血法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比较,试验组患者相比于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24h尿蛋白量等指标明显改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肌酐、血尿素氮等指标明显降低,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益气养阴活血法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徐经涛;林经;陈斯舒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登革2型病毒NS2BH-NS3蛋白酶复合物的原核表达及活性研究

    目的 通过原核表达获得登革2型病毒NS2BH-NS3pro重组蛋白,并对其蛋白酶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通过引入G4TG4连接臂,利用重叠PCR扩增登革2型病毒NS2BH和NS3pro基因序列,构建pET-28b-NS2BH-G4TG4-NS3pro蛋白酶复合物原核表达载体,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对纯化后重组蛋白进行鉴定,FRET技术检测其蛋白酶活性.结果 成功构建pET-28b-NS2BH-G4TG4-NS3pro原核表达载体,获得与预期分子量大小相符且纯度较高的可溶性蛋白,质谱分析表明重组蛋白为登革2型病毒NS2BH-NS3pro蛋白酶复合物,具有较高的蛋白酶活性.结论 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的NS2BH-G4TG4-NS3pro重组蛋白为后续登革病毒蛋白酶适配体抑制剂的筛选奠定了基础.

    作者:林卫虹;林勇平;杨笑涵;徐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双石汤对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的作用

    目的 探讨双石汤对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左肾动脉结扎法建立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实验分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假手术组.中药组与西药组分别予双石汤及贝那普利灌胃,假手术组及模型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前、术后2周及用药4周、8周检测血压,用药8周后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室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左室收缩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s),射血分数(EF).称取体重、全心重及左室重量,计算心重指数(CI)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ELISA法检测血清中AngⅡ含量,PCR检测AT1R 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中药组血压及LVDd、LVDs、LVPWd、IVSd降低(P<0.05),而EF升高(P<0.05);CI及LVMI降低(P<0.05);血清AngⅡ含量及AT1R的mRNA表达均下降(P<0.01).结论 双石汤能有效降低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的血压,并通过抑制AngⅡ及其受体这一机制保护心肌.

    作者:陈婧;高洁嫦;杨群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广州市越秀区大肠癌筛查方法评价

    目的 为了更好地开展居民大肠癌筛查,分析比较危险因素筛查问卷和大便潜血检查(FOBT)两种方法的检出率,以及与病理诊断相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 对2014年对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的1 501名居民进行了大肠癌筛查结果进行分析.采用了危险因素筛查问卷和FOBT检测两种方法.结果 有1335名居民接受调查问卷筛查方法,共筛查出825位易患大肠癌的危险人群,检出率为61.8%.有704位居民接受FOBT方法,共检出67位为阳性,检出率9.5%.有1 153名居民接受肠镜检查和病理检查,筛查出636名居民有病变,阳性率为55.2%.筛查问卷方式检验大肠癌的灵敏度为65.5%,特异度为10.3%,ROC曲线下面积为0.58;FOBT检验方法灵敏度为11.1%,特异度为84.8%,ROC曲线下面积为0.61.结论 此次筛查问卷和FOBT方法效果均不够理想,建议问卷法+FOBT检测筛查兼顾灵敏度和特异度.

    作者:张婷;龚诚华;戴丽萍;曾立忠;王金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衰患者血浆BNP、NE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 NP)对急性心衰患者血浆脑利钠肽(BNP)、去甲肾上腺素(NE)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8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rhBNP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两组治疗后血浆BNP及NE水平、心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 rhBNP组治疗后血浆BNP、NE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rhBNP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及左室收缩末期容量(LVESV)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除LVESD外,rhBNP组各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rhBNP组心功能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0.7%,明显高于对照组75.9%的总有效率(P<0.05).治疗后1年内rhBNP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16.7%)低于对照组(4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BNP能有效地拮抗急性心衰患者BNP、NE等神经-内分泌激素的过度激活,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况.

    作者:马朝晨;滑俊峰;郝艳敏;王宇彤;张俊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珠海地区女性HPV感染状况及基因亚型分布

    目的 了解珠海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及其基因亚型分布特征,为珠海地区HPV感染相关疾病的诊疗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3 833例,采用PCR-反向斑点杂交法(PCR-RDB)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分析女性宫颈HPV感染现状及基因亚型分布特征.结果 3833例标本,平均年龄(36.05±9.969)岁,HPV感染总阳性率为21.37%.高危型和低危型HPV感染的检出率分别为24.57%和7.23%.高危型HPV排前3位的是HPV52 (17.40%)、HPV16 (9.76%)和HPV58型(7.24%),低危型HPV则是HPV81 (5.82%)、HPV6(5.66%)和HPV43型(4.84%).单重感染率(15.13%)明显高于多重感染率(6.24%),15~岁年龄段例外.HPV感染呈U型分布,两个峰值在15~和>50岁年龄段,阳性率分别为73.68%和25.75%,而在21~、31~、41~岁年龄段HPV感染阳性率呈逐渐降低趋势,分别为:22.91%、21.90%和17.00%.结论 珠海地区女性HPV感染的年龄分布和基因亚型分布具有自身的流行病学特点,这为该地区HPV感染相关疾病的早期筛查和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张振林;黄琳;黄建宏;彭正科;潘天红;唐发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