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通疏联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疗效分析

洪原城;李渺苗;洪丽月;黄种杰

关键词:红花黄色素, 布地奈德, 慢性阻塞性肺病
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通疏联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疗效.方法 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对照组应用抗生素及支气管扩张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及布地奈德吸入,综合治疗组在治疗组基础上以红花黄色素静滴同时吸入布地奈德.测定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及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量化评分,评价各组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SGRQ评分、肺功能指标及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综合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1);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改善更显著(P<0.01).结论 红花黄色素联合布地奈德吸入可以有效改善肺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副作用小,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淋病奈瑟菌porA基因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的建立

    目的 运用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检测淋球菌的方法,以期用于淋病的早期临床诊断.方法 以淋球菌porA为靶基因,设计保守性和特异性良好的引物,以淋球菌标准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LAMP扩增,用23种其他在生殖系统中存在的微生物验证其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 实时荧光LAMP法可检测到1 pg/μl(103CFU/ml)淋球菌基因组DNA,稳定性良好,其针对23种其他在生殖系统中存在的微生物均不能扩增,porA引物对淋球菌高度特异,阳性结果15 min可快速检出.结论 成功建立了检测淋球菌porA的LAMP技术,为淋球菌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新的手段,有望成为淋球菌常规检测的简便方法.

    作者:刘美玲;夏勇;郭旭光;黄俊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甲状旁腺切除术对血液透析的肾功能衰竭患者甲状旁腺激素改变的分析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切除术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所收治的7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伴有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实行甲状旁腺切除术(PTX)分为PTX组38例,非PTX组40例,观察治疗前、治疗后血钙、血磷、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碱性磷酸酶(ALP)并进行比较;应用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计算得分并比较.结果 术后PTX组其钙、磷、iPTH、ALP分别与同组术前相比,与非PTX组药物治疗后相比较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36评分术后3个月PTX组与非PTX组比较在8个维度均有提高(P<0.05).结论 甲状旁腺切除术改善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治疗效果确切,并且安全性高,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卫东;张曼丽;张凌;姚力;杜书同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乳源县瑶族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及免疫水平调查

    目的 了解乳源县瑶族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及免疫水平,为预防和控制HBV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抽取瑶族镇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抽取汉族镇常住居民为对照人群,按民族,性别及年龄进行分组,采集血清检测HBV“5项”标记物: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抗-HBs)、e抗原(HBeAg)、e抗体(HBeAb)、核心抗体(HBcAb)5项指标,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共1 254人,其中瑶族665人、汉族589人.瑶族人群HBV感染阳性率(39.85%)高于汉族人群(19.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90,P=0.000);HBsAg携带率:瑶族人群(20.30%)高于汉族人群(1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47,P=0.001);抗-HBs阳性率:瑶族人群(24.81%)低于汉族人群(43.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90,P=0.000).结论 瑶族人群HBV感染阳性率、HBsAg携带率明显高于汉族人群,而免疫水平则明显低于汉族人群.应继续落实瑶族儿童免疫规划,加强成人HBV疫苗接种,提高免疫水平.

    作者:陈胜华;江金华;曹国科;林新顺;骆碧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大鼠胚胎上胚层干细胞的分离培养研究

    目的 获取SD大鼠胚胎中附植后的胚胎上胚层干细胞(EpiSCs),并就影响SD大鼠EpiSCs(SDEpiSCs)分离与培养的组织来源、胎龄、细胞因子等条件进行探讨,从而探索适宜SD大鼠EpiSCs分离培养的实验体系,为下一步SD大鼠EpiSCs的建系提供实验研究基础.方法 以昆明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为饲养层,分别取5.5日胎龄的囊胚和7.5日胎龄囊胚上胚层(Epiblast),用添加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或活化素(activin)的基础培养基进行原代培养,分别采用机械法和胰酶消化法对克隆集落进行传代培养.后通过碱性磷酸酶染色对克隆集落进行鉴定分析,并检测其体外分化能力.结果 培养于LIF培养基和activin培养基中的囊胚均发生严重分化.培养于LIF培养基中的Epiblast也发生了严重的自发分化,而在activin培养基中,Epiblast形成SDEpiSCs原代集落.经机械法传代获得AKP染色阴性、能形成拟胚体的SDEpiSCs.结论 利用细胞因子activin,结合机械传代法可从7.5日胎龄SD大鼠胚胎中获得SDEpiSCs.

    作者:邓新燕;杨景超;陆杰;聂恩琼;张应涛;郭中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2013-2014年梅州市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梅州市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梅州市感染性腹泻哨点医院监测门诊的腹泻病例的粪便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诺如病毒GⅠ和GⅡ基因组.结果 共收集腹泻病例粪便标本766份,诺如病毒核酸检测阳性92份,阳性率为12.01%;阳性标本中诺如病毒基因型GⅡ型91份(98.91%),GⅠ型1份(1.09%).全年均可检出诺如病毒,病毒检测阳性率高峰期集中在9-11月.不同性别间、不同年龄组之间诺如病毒检出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1,P>0.05,x2=2.30,P>0.05).结论 诺如病毒是梅州市感染性腹泻常见病原,GⅡ型基因型为优势流行株;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全年均可发生,高峰期出现在秋冬季节;人群对诺如病毒普遍易感.

    作者:杨翼龙;廖伟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GBE对HIBD新生大鼠脑组织MMP-9及TIMP-1表达影响的研究

    目的 通过研究银杏叶提取物(GBE)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表达的影响,探讨GBE的脑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90只新生7d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30)、HIBD模型组(n=30)、GBE治疗组(n=30).模型制造成功后24 h、72 h、168 h三个时间点,采用干湿质量法测定大鼠脑组织含水量,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脑MMP-9、TIMP-1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CBE组神经系统异常症状较HIBD组更轻.HIBD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在缺氧缺血后逐渐上升,72 h达到高峰,168 h开始下降.各时间点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同时,MMP-9及TMP-1mRNA表达量与脑含水量呈正相关.GBE治疗组明显小于HIBD模型组(P<0.05),高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 GBE对HIBD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调节MMP-9及TIMP-1的表达有关.

    作者:曹巧玲;王瑞华;陈广斌;史治宙;庞国象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1例罕见的新生儿B群流脑死亡病例的实验室结果分析

    目的 明确诊断并分析l例新生儿疑似流行性脑膜炎死亡病例可能的传染来源和传播途径.方法 收集死亡病例的血液标本及其密切接触者的咽试子标本并进行菌株的分离培养和分型及药敏试验.结果 死亡病例的血标本及其密切接触者患儿父亲咽试子标本均分离到B群脑膜炎奈瑟菌菌株,2株菌株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利福平、氯霉素、头孢噻吩、红霉素及四环素均敏感,对磺胺类药耐药.结论 根据该病例的特点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判断该病例为B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死亡病例.

    作者:林世平;林一曼;姜伊祥;石晓路;陈琼城;邱亚群;李迎慧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BIS监测预防全凭静脉麻醉术中知晓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全凭静脉麻醉下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在术中知晓预防中的作用.方法 抽取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安康市中心医院择期行全凭静脉麻醉手术患者798例,双盲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396)与对照组(n=402),观察组在BIS检测下实施全凭静脉麻醉手术,对照组术中则遮蔽BIS值,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BIS值、麻醉中OAA/S评分、术中知晓情况及麻醉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开始、术中平均值、麻醉结束、手术结束时BIS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OAA/S评分0、1分所占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知晓率0.00%,与对照组的1.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丙泊酚使用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患者恢复反应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BIS监测能够有效避免在全凭静脉麻醉时出现麻醉偏浅的状态,维持合适的麻醉深度,避免术中知晓的发生.

    作者:姜蓉;赵侠勇;马玉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南宁12313例医院就诊者肠道寄生虫感染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就诊者肠道寄生虫感染状况和变化趋势,为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酸-醚离心沉淀法处理粪便标本,取沉渣做直接涂片和碘染涂片,显微镜下检查肠道寄生虫,以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人群寄生虫感染特征.结果 共检出10种寄生虫,感染率高为华支睾吸虫,其后依次为人芽囊原虫、钩虫、鞭虫和蛔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1.188,1261.928,129.386,P<0.01);2013和2005年总感染率分别是37.08%和41.07%,2013年感染率低于2005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500,P<0.01);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男性感染率高为华支睾吸虫,女性为人芽囊原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859,313.621,95.293,P<0.01);华支睾吸虫感染率高年龄组均为31~和41~(x2=3.121,15.138,P<0.01);人芽囊原虫感染率高年龄组2005年是0~、11~、21~、31~(x2=8.322,P<0.05),而2013年是0~(x2=6.556,P<0.05);钩虫感染率高年龄组均为61 ~(x2=5.593,3.922,P<0.05).结论 南宁市就诊者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与8年前比较虽有所下降,但还是偏高,种类多;感染的优势虫种仍是华支睾吸虫和人芽囊原虫,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已降至较低水平.

    作者:卢作超;胡缨;刘晓泉;刘登宇;李艳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青蒿琥酯增强顺铂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目的 研究青蒿琥酯(Art)及其联合顺铂(DDP)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Art(0.16、0.8、4、20、100μmol/L)、DDP(0.16、0.8、4、20、100 mg/L)及Art(4μmol/L)和DDP(4 mg/L)联合处理HepG2细胞24 h、48 h和72 h,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Art(4μmol/L)组、DDP(4mg/L)组和Art(4μmol/L)+DDP(4 mg/L)联合处理组细胞48 h的凋亡状况.结果 随着处理时间延长(24~72h),Art和DDP对HepG2细胞生长的抑制/杀伤作用明显增强;它们在暴露72 h的条件下分别在0.16 μmol/L和0.8 mg/L以上浓度具有浓度依赖性细胞毒作用.Art联合DDP处理细胞组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比单用Art或DDP组更强(P<0.05);人肝癌HepG2细胞48 h的早期凋亡率分别为:Art组23.5%,DDP组27.8%,Art+DDP联合用药组4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蒿琥酯可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它与顺铂联合应用可能增强后者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作者:陈淑怡;姚朗;姜浩;张文娟;刘云岗;李荣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酒精性肝硬化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肝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肝功能储备的影响.方法 选择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2009年6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32例酒精性肝硬化、肝功能Child· PughB级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分别于断流术前后测定吲哚氰绿实验肝脏排泄情况(ICGR 15)、胆碱酯酶(CHE)等肝储备功能指标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总血清胆红素(TBIL)等肝功能指标.结果 患者术后3个月及6个月肝功能明显改善并保持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储备功能术后2周恢复术前水平,术后3、6个月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能明显改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远期肝功能,增强肝功能储备,且保持长期稳定,减少再次入院治疗机率.

    作者:陈官明;张岩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gp125和β-catenin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EB病毒gp125蛋白、β-catenin蛋白在鼻咽癌(NPC)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6例NPC组织、26例慢性鼻咽炎症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gp125蛋白、β-catenin蛋白的表达与NPC的发生、发展、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等之间的关系.结果 gp125蛋白在NP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8.16%,明显高于慢性鼻咽炎症(34.62%) (P<0.05);β-catenin蛋白在NPC组织中的异常表达率为72.37%,明显高于慢性鼻咽炎症(7.70%) (P<0.05);gp 125、β-catenin的表达在NPC 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组间表达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NPC组织中gp125与β-catenin异常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gp125蛋白高表达、β-catenin蛋白异常表达与NPC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两者可能共同参与NPC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谭祖林;陈伟;张扬;龚维熙;王恩彤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右美托咪定用于预防手术全麻后寒战的剂量研究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应用剂量对于子宫肌瘤腹腔镜患者预防全身麻醉后寒战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在四川绵阳四○四医院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腹腔镜患者2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4组(各50例),麻醉前30 min分别注射0.9%的生理盐水、右美托咪定0.5、0.75、1.0μg/kg,观察四组患者注射后的寒战发生情况、各时间点体温和心率及VAS疼痛评分.结果 在寒战发生率、心率和VAS评分方面,0.75 μg/kg组明显低于其它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温方面,拔管后和入麻醉检测治疗室后30 min,0.5 μg/kg组、0.75 μg/kg组和1.0 μg/kg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诱导前注射剂量为0.75 μg/kg的右美托咪定,对于子宫肌瘤腹腔镜患者来说减轻了全身麻醉后的寒战反应,降低了患者术中的体温和心率,有效缓解了疼痛.

    作者:陈丽蓉;唐红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CVA6型手足口病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柯萨奇病毒A6(CVA6)型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因素,为预防与控制CVA6型手足口病提供科学的参考.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每月随机抽取深圳市松岗人民医院和光明新区人民医院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采集其粪便或肛拭子,用荧光RT-PCR法检测肠道病毒特异性核酸片段并进行分型分析.采样的同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其基本情况、生活环境及卫生行为习惯等信息.共采集样品474份,完成手足口病患者调查问卷474份,选择其中CVA6阳性的186例患者作为病例组,松岗医院与公明医院186名非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对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CVA6型手足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散居儿童(OR=2.499)、吸手指咬玩具习惯(OR=2.257)、共用玩具(OR=1.834)、与手足口病患者接触过(OR=19.438)等4个因素为CVA6型手足口病发病的危险因素,而接受过手足口病宣教(OR=0.560)、饭前便后经常洗手(OR=0.451)、定期清洗消毒玩具(OR=0.188)等3个因素为CVA6型手足口病发病的保护因素.结论 CVA6型手足口病的防控,应重视传染源的妥善管理与接触隔离,加强对散居儿童家庭的健康教育,促进其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作者:钟晓;张晓丽;郑振喜;汪东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人附睾分泌蛋白4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的建立

    目的 采用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建立快速定量检测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的方法.方法 用两株配对的HE4单克隆抗体,一株HE4单克隆抗体包被受体微球,另一株HE4单克隆抗体用生物素标记,与链霉亲合素的供体微球共同组成检测试剂.结果 自制HE4试剂分析灵敏度为0.81 pmol/L,分析内和分析间的精密度分别为4.3%~7.2%和6.1%~7.7%,均低于10%,与癌抗原15-3 (CA15-3)、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25(CA125)无明显交叉反应,120份临床血清样本用本试剂与罗氏电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平行检测,其相关系数为0.95.结论 自制HE4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各项指标均能达到临床要求,有望替代国外同类产品.

    作者:肖俐霞;林冠峰;陈少琅;吴英松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2011-2013年肇庆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2011-2013年肇庆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流行特征,为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流行特征和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3年肇庆市共报告手足口病重症病例171例,无死亡病例.2011-2012年的病例报告时间较集中,男女性别比为2∶1,发病以1-3岁儿童和散居儿童为主,病例主要集中在怀集和高要两个地区.病原学检测阳性率为81.87%(140/171),其中EV71病毒106份、其他肠道病毒29份、CoxA 16病毒5份.结论 手足口病重症流行具有周期性,主要由EV71病毒引起,需加强重点人群和重点地区的综合防控.

    作者:陈惠欢;麦炜;周跃华;陈志鹏;邓鸿;朱碧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控烟立法对不同公共场所室内空气PM2.5浓度的影响

    目的 了解花都区不同公共场所室内空气PM2.5浓度水平,评估《广州市控制吸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实施效果,为进一步制定控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医院、机关窗口单位、餐馆、宾馆4类共计40家公共场所,使用Sidepak AM510个体型气溶胶监测仪对调查对象进行室内空气PM2.5浓度监测,并通过SPSS19.0软件及配对t检验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 《条例》实施前后,医院候诊大厅和机关窗口单位大厅PM2.5浓度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5、0.28,P>0.05),餐馆大厅(t=2.29,P<0.05)和宾馆大堂(t=2.55,P<0.05)在《条例》实施前后有变化,实施前的监测数据明显高于实施后的监测数据.结论 控烟立法对花都区医院候诊大厅和机关窗口单位大厅PM2.5浓度水平均无明显影响,而对餐馆大厅和宾馆大堂PM2.5浓度水平有明显影响,但餐馆大厅仍然污染较为严重,应加强对这类公共场所的监管,保护公众健康,并把公共场所室内空气PM2.5浓度标准列入控烟立法,作为执法处罚依据.

    作者:洪觉新;曾剑波;苏海燕;王晓君;张玉芬;周贤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肛周脓肿感染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肛周脓肿感染性的病原菌及耐药性,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12月肛周脓肿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应用纸片扩散法(K-B)检测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双纸片扩散确诊试验检测ESBLs.数据处理应用WHONET5.4软件分析.结果 从肛周脓肿中共分离出10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86株,占79.63%,革兰阳性菌22株,占20.37%,检出的61株大肠埃希菌中,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均小于15%.检出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 20株,占32.79%.结论 肛周脓肿感染仍是以革兰阴性大肠埃希菌感染为主,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降低耐药性和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其传播.

    作者:韩树梅;丁晓旭;张学诚;宗春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结核感染中PD-1调节CD8+T细胞免疫应答的研究

    目的 了解结核感染中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分子对CD8+T细胞的调节机制.方法 分离四组病人(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结核潜伏感染病人、健康控制对照、原发性支气管癌病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8、PD-1、IFN-γ及磷酸化Stat3、Stat5、P38、Erk1/2分子的表达,通过四组病人表面分子、胞内分子及核内分子的表达,了解PD-1在CD8+T细胞中的调节作用.结果 活动性肺结核病人(Active TB)组在经或未经结核分枝杆菌(Mtb)抗原肽刺激下PD-1 +CD8+T细胞所占PBMCs比例都高于其他三组.Active TB中经或未经Mtb抗原肽刺激的PD-1+IFN-γ+CD8+T细胞多于PD-1-IFN-γ+CD8+T细胞.用PD-1的siRNA来沉默Active TB病人PD-1的表达,siRNA-PD-1组产生的IFN-γ远远少于Medium组和siRNA-Ctrl组.PD-1 +CD8+T细胞表达磷酸化Stat3、Stat5、P38和Erk1/2的量高于PD-1-CD8+T细胞.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中PD-1分子能诱导CD8+T细胞产生更多的IFN-γ且表现出更强的细胞内活化信号.

    作者:毛冬婷;罗燕芬;曹开源;曾谷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SELEX技术筛选HCV非结构蛋白NS3的DNA适配子

    目的 用配基指数富集的系统进化技术(SELEX)技术筛选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蛋白NS3的DNA适配子.方法 构建随机ssDNA文库,两端为固定序列,中间为39 nt的随机序列,总长度为85 nt,将NS3蛋白包被在96孔板上,ssDNA与NS3蛋白进行亲和反应,洗去未结合的ssDNA,洗脱回收与NS3蛋白结合的DNA,PCR扩增后,磁珠法分离成单链.重复以上筛选步骤,直至筛选出高特异性和亲和力的核酸适配子.将核酸适配子连接质粒载体克隆转人大肠杆菌,挑选阳性克隆提取质粒外送到公司进行测序.结果 通过8轮筛选,成功筛选出DNA适配子,并获得其中6条克隆的DNA一级序列.6条适配子序列长度相同,均为85 nt,两端固定序列与设计相符,中间为随机序列,随机序列无共同保守系列.所有寡核苷酸适配子的二级结构以茎环和凸环为主.结论 以NS3蛋白作为药物研究的靶点,结合SELEX筛选技术研究其核酸适配子,具有巨大的潜力和研究价值.

    作者:徐国胜;骆晓枫;黄小荣;林昌盛;谢金卫;周俊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