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患儿120例临床疗效观察

崔楠

关键词:复发异丙托溴铵, 布地奈德, 孟鲁司特钠, 急性哮喘
摘要: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及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与复方异丙托溴铵吸入对急性哮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北京市仁和医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120例急性哮喘发作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60例,实施孟鲁司特钠及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对照组60例,实施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对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5.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EV1、FEF及FEV1/PVC等肺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情况均优于治疗前,但是观察组所有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对比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观察组症状积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小儿哮喘急性发作采取孟鲁司特钠及布地奈德联合吸入治疗的疗效显著,可快速作用于病灶,消除症状,恢复体征,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铅对大鼠CaMKⅡ的影响及行为记忆改变

    目的 从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表达等方面探讨不同浓度铅接触与行为记忆改变的关系.方法 32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8只,饮双蒸水,模型组24只,分为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2.4、4.8、9.6 mmol/L的浓度在饮水中添加醋酸铅,60 d后,分别将各组动物进行Morris水迷宫试验;然后收集全血、脑组织原子吸收光谱石墨炉法检测铅含量;采用RT-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脑组织CaMKⅡmRNA及其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各模型组血铅、脑组织铅含量显著增高(P<0.05);Morris水迷宫试验提示模型组大鼠空间定位航行能力下降(P<0.05),铅浓度越高下降越明显(P<0.05);模型组CaMKⅡmRNA及其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 铅能引起铅接触大鼠的行为记忆障碍,且铅接触浓度越高越明显,其机制可能与铅能降低海马区CaMKⅡmRNA及其蛋白依赖性表达等有关.

    作者:曹建华;孔新秀;秦家濂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宜昌市0-14岁儿童哮喘治疗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宜昌市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及诊治现状,发现儿童哮喘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促进哮喘综合性治疗方案的推广.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宜昌市城区随机抽取5所幼儿园、10所中小学及5个社区,对其中90%以上儿童进行初筛问卷调查,筛选出疑似哮喘儿童,对其再次发放哮喘儿童调查问卷进一步调查,了解其临床治疗情况,问卷收回后录入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宜昌市儿童哮喘患病率为3.47%,363例患儿中有95.6%应用过支气管舒张剂,68.3%使用了吸入型糖皮质激素长期治疗,70.2%的患儿急性期使用过抗生素治疗,仅5.0%的患儿使用了抗白三烯药辅助治疗,5.5%的患儿选择了脱敏疗法;有46.8%的患儿经哮喘药物治疗后哮喘症状较前减轻;本市51.0%的患儿一年治疗消费在0.2~0.5万元,65.8%患儿家庭对医疗费用尚可承受.结论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及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宜昌市哮喘患儿治疗中的应用需进一步推广,患儿及家长的用药依从性有待提高;全身激素及氨茶碱的应用仍较频繁,提示今后应尽量减少该类药物的使用.

    作者:王芳;王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癫痫发作患儿的远期临床结局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分析癫痫患儿的远期临床结局,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08年2月至2013年1月期间衡水市桃城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随访超过1年的癫痫患儿1 10例,以近1年无发作者归为无发作组,其余归为发作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通过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探讨患儿远期发作的影响因素.结果 110例患儿中62例在近1年中没有出现癫痫发作,无发作率为56.4%.两组在病因、发作类型、癫痫综合征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发作组患儿起病年龄≥3岁及规律服药的比例明显高于发作组(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不能分类的发作类型(OR=2.005,95%CI:1.197~3.357,P=0.008)、症状性癫痫(OR=1.692,95%CI:1.089~2.630,P=0.019)、隐源性癫痫(0R=1.780,95%CI:1.110~2.855,P=0.017)、婴儿痉挛症(OR =2.834,95%CI:1.450~5.540,P=0.002)是患儿远期发作的危险因素,而起病年龄高(OR=0.569,95%CI:0.335~0.968,P=0.037)及出院后规律服药(OR=0.492,95%CI:0.262~0.923,P=0.027)是患儿远期发作的保护因素.结论 多数癫痫患儿远期预后较好,不能分类的发作类型、症状性癫痫、隐源性癫痫、婴儿痉挛的患儿远期发作的风险增加,而起病年龄高及出院后规律服药可以降低其风险.

    作者:付焕巧;张桂平;刘金和;刘金婷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片(在分组时简称米索)不同给药途径用于预防有产科高危因素的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的临床观察.方法 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收治产科高危因素需剖宫产共1 429例孕妇,随机分为五组:单纯缩宫素组,米索舌下含服组,米索宫腔组,米索阴道组,米索直肠组.观察术中和术后2h内出血量、副反应情况.结果 五组的术中及术后2h的出血量,米索组均明显低于单纯缩宫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组中需加用宫缩剂,米索阴道组和直肠组高于单纯缩宫素组、舌下组和宫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途径在预防有产科高危因素出血的剖宫产的产时、产后出血均有显著效果,作用优于单纯缩宫素组;对于术中高危大出血风险,胎儿娩出后及早联合运用米索前列醇多种给药途径,可以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

    作者:李翠兰;宋丽萍;陈敦金;魏敏;刘谦;陈伟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循环肿瘤细胞及其在肠癌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肠癌患者的预后不良与肠道疾病频繁和早期的传播以及因原发肿瘤特异性症状不明显而导致的诊断延误密切相关.肠癌多进行肝、肺、以及骨转移,提示肠癌细胞一定能侵入血管壁并且随着血液循环到远处的器官处.循环肿瘤细胞(CTCs)是能进入循环系统的肿瘤细胞.这些细胞终负责转移到远处的器官并且发育成转移灶.本文综述了CTCs不同的富集手段和检测方法.有证据表明CTCs的存在与肠癌患者的预后不良有关.

    作者:陈刚;曲义坤;姜威;韩桂华;武荣国;罗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副溶血性弧菌流行特征及毒力基因分析

    目的 分析深圳市罗湖区副溶血性弧菌主要流行特点及毒力基因特征,为评价辖区中不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风险提供依据.方法 2004-2014年,从病人、食品及外环境分离到285株副溶血性弧菌,按GB/T4789.7-2013进行分离鉴定、血清学分型,采用PCR方法检测毒力因子(tdh、trh)和系统性毒力基因(toxRS/new),通过BioNumerics软件对PFGE图谱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辖区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以O3 (56.7%)、O4(24.4%)和O1 (14.4%)群为主,病人(包括食物中毒病人和住院病人)中分离到的副溶血性弧菌主要是大流行株(117/160),其基因组含有毒力因子(tdh)和系统必毒力毒因(toxRS/new);食品和外环境中分离到的副溶血性弧菌主要是不致病株(112/114),其基因组无毒力因子(tdh/trh).结论 辖区副溶血性弧菌主要流行株为O3∶K6血清型及其克隆株(O3∶K6,O4∶K8,O1∶K56等),辖区存在不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引发食源性疾病暴发风险.

    作者:杨贵清;杜小莉;卓菲;赵洁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不同颅内血肿微创术手术时机对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颅内血肿微创术手术时机对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4年3月期间抚宁县人民医院确诊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52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开颅组和微创组,开颅组给予开颅手术治疗,微创组给予颅内血肿微创术治疗,依据手术时间分为早期(出血后<12 h)组、中期(出血后12~48 h)组、晚期(出血后>48 h)组,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和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估、Spearmen分析法分析不同手术时机与预后的关系,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和预后情况.结果 微创组总有效率、半年后ADL评分高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疗效、半年后ADL评分方面,早期组>中期组>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en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机与ADL评分呈负相关(t=-0.486;P<0.05).结论 颅内血肿微创术治疗可有效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早对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更为良好的效果和预后.

    作者:董玉贵;赵立斌;周学伟;谢铁钢;孙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刺血疗法配合电针治疗失眠佳时间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刺血疗法配合电针治疗失眠的佳时间.方法 11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n=60)和对照组(n=56),其中治疗组又分为上午治疗组(n=30)和下午治疗组(n=30),对照组也分为上午组(n=27)和下午组(n=29).治疗组采用刺血疗法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行电针治疗.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5次为1疗程,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100%,治愈率31.67%;对照组总有效率80.36%,治愈率16.0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评分比较,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下午治疗组治愈率(36.67%)、显效率(43.33%)均高于上午治疗组(26.67%、36.67%),且治疗后PSQI总评分比较,下午治疗组均低于上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刺血疗法配合电针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较单纯电针的疗效为优,且下午时段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杨路;陈莹;莫献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糖尿病高危患者血脂异常的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糖尿病高危人群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体检的230例居民,将芬兰糖尿病危险积分(FINDRISC)≥9分的95例体检者视为糖尿病高危人群,根据其血脂检测结果分为血脂异常组和正常组.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讨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 95例受试者中60例发现血脂异常,占63.2%.其在喜食油腻、有氧运动、吸烟史、腰围、臀围、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FINDRISC方面与血脂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喜食油腻、吸烟史、腰围、HbA1.、FINDRISC是血脂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氧运动是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 糖尿病高危人群发生血脂异常的风险较高,应积极控制血糖,保持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避免吸烟,控制腰围,达到减少血脂异常及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目的.

    作者:白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不同中医治法对IgA肾病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 Meta分析比较不同中医治法对IgA肾病的疗效,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包括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NKI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万方资源数据库等,检索时间1989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集单纯中医药治疗和纯西药治疗IgA肾病的随机对照实验文献,应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1篇符合标准的RCT文献.中医药治疗IgA肾病的总有效率高于使用西药的对照组(RR=l.45,95%CI:1.29~1.62,P<0.01);不同中医治法亚组的临床疗效均优于西药对照组,其中益气活血法亚组(RR=1.35,95%CI:1.17~1.55);清湿热法亚组(RR=1.57,95%CI:1.24~1.98);养阴凉血化瘀法亚组的(RR=1.65,95%CI:1.30~2.10].中医药治疗在24h尿蛋白定量上优于西药治疗(MD=-0.26,95%CI:-0.32~-0.20,P<0.01).中医药治疗在减少红细胞计数上优于对照组(MD=-12.80,95%CI:-19.15~-6.44,P<0.01).结论 不同中医治法对于IgA肾病疗效显著,但仍需要多中心、大样本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研究.

    作者:孙晓敏;林昌松;唐杨;项磊;周卫东;罗仁;赵晓山;刘艳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广州地区献血人群登革热病毒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评估登革热病毒(DENV)对广州地区血液安全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014年9月15日至10月15日在广州血液中心献血的无偿献血者3 000名,ELISA法检测其血清中DENV IgM抗体并按年龄和性别比较阳性率差异.IgM检测结果为阳性者进行DENV RNA检测.结果 3 000名献血者检出DENVIgM抗体阳性标本71份,阳性率为2.4%.其中男性44名,女性27名,阳性率分别为2.1%及2.9%,男女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83,P=0.223);18~岁年龄组、25~岁年龄组、35~岁年龄组和45 ~60岁年龄组献血者抗DENV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2%、2.5%、2.0%和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09,P=0.751).71名DENV IgM阳性献血者中检出DENV RNA阳性1名,病毒滴度为9.44E2 copies/ml,阳性率为0.03%.结论 携带DENV的献血者对血液安全应当引起重视,在DENV流行区或者流行期间,应当建立相应的筛查方法,并把其纳入献血者筛查项目.

    作者:陈锦艳;廖峭;游冉冉;黎世杰;熊华平;王敏;黄杰庭;黄珂;许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患儿12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及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与复方异丙托溴铵吸入对急性哮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北京市仁和医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120例急性哮喘发作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60例,实施孟鲁司特钠及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对照组60例,实施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对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5.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EV1、FEF及FEV1/PVC等肺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情况均优于治疗前,但是观察组所有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对比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观察组症状积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小儿哮喘急性发作采取孟鲁司特钠及布地奈德联合吸入治疗的疗效显著,可快速作用于病灶,消除症状,恢复体征,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崔楠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患者的病种分析

    目的 对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患者的主诉和病种进行分析,为当地神经系统疾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的研究方法对2014年9月至2015年4月期间在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182例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症状学方面,前5个常见的主诉依次为头痛(27.47%)、头晕(25.27%)、疼痛(肢体/面部)(10.99%)、失眠(9.89%)、肢体麻木(8.79%);在病种方面,前5个常见的病种依次为睡眠障碍(9.89%)、紧张型头痛(7.14%)、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6.59%)、坐骨神经痛(6.04%)、偏头痛(6.04%).结论 本研究初步分析了连山地区神经内科门诊常见主诉及病种,基层医生应提高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专业知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作者:王小娟;潘小平;韦海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小鼠β-防御素-1的对Hek293细胞迁移的作用

    目的 观察经原核表达得到的小鼠β-防御素-1(mBD-1)对Hek293细胞中CCR6-CCL20通路的影响以及对促进Hek293细胞趋化移动的情况.方法 用定量PCR方法检测CCR6和CCL20的基因表达情况,同时用Transwell小室研究其对Hek293细胞的定向移动作用.结果 mBD-1可以使CCR6的表达量增加,且mBD-1浓度越高时CCR6表达量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L20的表达量不随mBD-1浓度的升高而变化.同时mBD-1可以促进Hek293细胞作定向移动.结论 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mBD-1对细胞的免疫诱导机制奠定基础.

    作者:白瑞霞;孙鹏;杨丽敏;赵鹏伟;王俊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治疗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对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采用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治疗,对照组采用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病死率及隐球菌转阴率.结果 观察组头痛、恶心呕吐、抽搐、意识障碍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78.26% vs100.00%,56.52%vs 78.26%,17.39% vs 39.13%,13.04%vs 30.43%);脑脊液隐球菌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8.26%vs 56.52%);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70%vs 21.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脑脊液中隐球菌转阴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夏旭辉;陈炘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痰样结核杆菌抗原85B mRNA检测在肺结核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痰样结核杆菌抗原85B mRNA检测在结核疗效评价中应用.方法 比较痰涂片抗酸染色、MTB-IS6110 DNA、改良罗氏培养和MTB-抗原85B mRNA在检测治疗0、2、4、8、12周的结核患者痰液结核杆菌阳性率.结果 治疗0周、2周和12周时四种方法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8周时四种方法阳性率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167,P<0.05;x2=18.196,P<0.05),其中MTB-IS6110 DNA和改良罗氏培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03,P<0.05;x2=14.428,P<0.05);MTB-IS6110 DNA和MTB-抗原85B mRNA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865,P>0.05;x2=3.262,P>0.05).治疗4周时改良罗氏培养和MTB-抗原85B mRNA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x2=6.377,P>0.05),而治疗8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7,P<0.05).结论 MTB-IS6110 DNA检测灵敏度高,可作为初筛,MTB-抗原85B mRNA real-RT-PCR和改良罗氏培养两者一致性较好,且灵敏度和特异性更高,可作为结核病人治疗监测.

    作者:武学成;唐曙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辛伐他汀影响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葡萄糖代谢的研究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葡萄糖代谢、胰岛素敏感性以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从2013年4月到2014年1月,选取我院的96例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行辛伐他汀治疗3个月,分析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C肽(CRP)、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FINS)水平、胰岛素敏感指数、胰岛素/葡萄糖比率(IGR)、HOMA-IR、脂联素(APN)以及游离脂肪酸水平等变化,以评价辛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进行辛伐他汀治疗3个月后进行OGTT试验,各时点血糖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而胰岛素与C肽在口服葡萄糖后0 min和30 min时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FBG、HbA1c、CRP的水平在治疗后均有显著下降(P<0.05),UAER明显下降(P<0.05),血糖AUC和胰岛素AUC在治疗后显著下降(P<0.05),而C肽AUC则显著上升(P<0.05);FINS及ISI在辛伐他汀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IGR及CIR无显著变化(P>0.05);FFA明显降低(P<0.05),APN后显著上升(P<0.05),HOMA-IR在治疗后显著降低(p<0.05).结论 辛伐他汀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血糖,提高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的糖代谢,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范绍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2006-2014年重庆市北碚区水痘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重庆市北碚区2006-2014年水痘发病的流行特征,为水痘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重庆市北碚区2006-2014年水痘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6-2014年重庆市北碚区共报告水痘病例3 50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60.92/10万.发病时间集中在4-6月和10-12月,分别占报告病例总数的35.66%和37.06%;年龄以14岁及以下为主,占总病例的78.12%,集中在4-9岁,占47.02%;职业以学生和幼托儿童为主,占总病例的85.40%.水痘疫苗平均接种率为18.63%.期间发生暴发疫情11起,主要集中在10-12月.结论 水痘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学生和幼托儿童是水痘的高发人群,建议将水痘疫苗纳入扩大免疫规划范围,提高疫苗的接种率,同时积极探索第2剂次水痘疫苗接种程序.

    作者:袁海艳;周光华;周永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一起633例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的调查

    目的 通过对一起高校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的调查和分析,为防治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对腹泻学生采取流行病学调查,采集腹泻学生的粪便标本及肛拭子标本等,应用RT-PCR法进行诺如病毒检测.结果 该起疫情2014年6月1日起,历时18 d;共633例病患.患者就餐史没有统一性,但均使用并饮用过学校管网水.对44例患者的粪便标本或肛拭子,经病毒核酸检测诺如病毒阳性34例,阳性检出率为77.27%.结论 此起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是由诺如病毒引起,可能为生活饮用水污染和生活接触传播所致,通过采取饮水饮食卫生管理、隔离病人、加强消毒,加强院内感染管理等综合措施后疫情终止.

    作者:李玮;李劲松;祝睿;王巧荷;曹亚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NGF联合甘露醇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研究

    目的 观察甘露醇联合神经生长因子(NGF)用于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效果.方法 对158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和特殊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神经生长因子12 ag肌注,每天一次,连续15 d;特殊治疗组在肌注神经生长因子12 μg后20 min即快速静注20%甘露醇250ml,连续15 d.以三组患者6月后ADL评分为预后观察指标对三组患者恢复情况作出对比研究分析.结果 三组病例均获随访,ADL评分与性别、年龄、血肿量、入院时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已ADL分级作为观察指标,特殊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2.5%)优于治疗组(86.8%),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6.8%)优于对照组(80.8%),通过秩和检验3组患者ADL评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38,P<0.05).结论 甘露醇开放血脑屏障后应用神经生长因子(NGF)对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能起到较为明确的作用.

    作者:吴国彪;陈永群;王康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