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小板APPr及血浆炎症因子与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性研究

马珏;陈怡静;张颉驰

关键词:老年人,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淀粉样前体蛋白比率, 炎症因子
摘要:目的 探讨血小板淀粉样前体蛋白比率(APPr)与IL-1、IL-6、TNF-α在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 选择接受全身麻醉行择期全髋置换术或腰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患者70例,于术前1天和术后3天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根据术后是否发生POCD分为POCD组(n=27)及非POCD对照组(n=43),评估认知功能同时抽取静脉血检测血小板APPr、IL-1、IL-6、TNF-α含量.结果 两组术前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CD组术后MMSE评分显著低于同组术前及对照组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对照组与POCD组的血小板APPr、IL-1、IL-6、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POCD组血小板APPr与TNF-α在血浆中含量显著降低,而IL-1、IL-6含量显著增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前后各因子有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OCD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OCD组术后血浆中血小板APPr含量与POCD有相关性,IL-1、IL-6与TNF-α可能是介导POCD发生发展的重要介质.
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对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影响的探讨

    目的 分析妊娠对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病程的影响及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超促排卵中发生中、重度OHSS共97例,按是否妊娠,分为未妊娠组(n=40)和妊娠组(n=57),分析两组的平均取卵个数、平均卵巢直径、发病时间、住院时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结果 妊娠组的取卵数及平均卵巢直径均较未妊娠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组的发病时间较未妊娠组短、住院时间较未妊娠组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妊娠组重度OHSS发生率较未妊娠组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妊娠组并发胸腹水、血液浓缩、少尿、低蛋白血症、行腹水穿刺的次数显著高于未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可以导致OHSS病程迁延,加重病情.

    作者:郭玉贤;刘娟;张冬莹;黄蓓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瑞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老年高血压腹腔镜胆囊术的观察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对腹腔镜胆囊手术老年高血压病人的影响.方法 40例全麻下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瑞芬太尼组术中维持用丙泊酚0.1~0.15 mg/(kg· min)和0.1~0.5μg/(kg· min)瑞芬太尼静脉微泵维持;芬太尼组以芬太尼0.05 mg静脉间断推注1~2次,丙泊酚0.15~0.3 mg/(kg· min)维持麻醉.记录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拔管时间及苏醒评分.结果 两组气腹后、手术中、术后拔管时MAP、HR,瑞芬太尼组值明显低于芬太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组的拔管时间为(9.40±0.99) min,较芬太尼组的(19.35±4.51)min短;30 min和60 min时间段苏醒评分为(5.60±0.50)、(5.80±0.41)分,较芬太尼组(4.35±+0.48)、(5.15±0.36)分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在老年高血压腹腔镜胆囊术能维持循环稳定,自主呼吸恢复快,苏醒迅速,减少应激反应.

    作者:林丽;段宇睿;杨新颖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医院-社区-家庭联合采用VSD治疗压疮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医院-社区-家庭联合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模式的优越性及可行性.方法 采用前瞻、对照设计的实验方法,将符合压疮临床分级标准的Ⅲ期、Ⅳ期压疮患者分为实验组(n=108)及对照组(n=74),实验组采用医院-社区-家庭综合VSD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全程医院住院行VSD治疗,评价两组的疗效、费用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治疗6周后,实验组伤口缩小率为(55.3±13.5)%、伤口周围皮肤评分为(4.75±0.07)、肉芽组织评分为(4.89±0.07)、伤口愈合率为21.3%(23/10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费用为(13 253.2±492.7)元,低于对照组的(24 104.3±1 721.3)元,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5.4%(103/108),高于对照组的42.3%(33/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的全程医院住院行VSD治疗模式相比,新型的医院-社区-家庭综合VSD治疗模式具有费用低、患者满意度高的优势,可大大减轻压疮患者的经济负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苏振国;邱悦;张长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广东地区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全血细胞计数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广东地区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全血细胞计数结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的成年地贫基因携带者:α-地贫(n =245)、β-地贫(n=208)、αβ复合型(n=48);选取同期1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C组).gap-PCR技术检测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基因,反向斑点杂交技术检测β-地贫基因突变,血液分析仪测定病人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等血液学特征.结果 共检测α-地贫基因携带者245例,β-地贫基因携带者208例,αβ复合型基因携带者48例,合计501例.随着珠蛋白肽链的缺失或变异数目改变,地贫基因携带者各组的RBC和RDW值高于对照组,Hb、MCV和MCH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α-地贫组的MCV、MCH和RDW值与β-地贫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α-地贫组的女性Hb值与β-地贫组的女性Hb值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β-地贫组的MCV和MCH值与αβ复合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贫基因携带者MCV和MCH分布情况如下:MCV<78 fl、MCH <27 pg:86.63%;MCV≥82 fl、MCH≥27 pg:5.39%.结论 地贫各基因型RBC总体增高,Hb、MCV和MCH呈下降趋势,红细胞体积大小异质性增加.MCV、MCH降低时应高度疑似地贫,但MCV、MCH正常时不能排除地贫基因携带者.

    作者:梁志洪;王云秀;刘冬冬;陈丹娜;徐建华;黄景春;邱峰;唐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深圳市龙华新区3 604例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2012-2013年深圳市龙华新区3 604例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为制定有效的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3 604例手足口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 604例手足口病病例中,发病年龄以1~6岁为主(3 063),男女性别比为1.67∶1,非本市户籍儿童发病率高于本市户籍儿童;发病高峰集中在4-6月,并出现9-10月次高峰;职业分布以幼托儿童为主(60.01%);主要临床表现为皮疹和发热.结论 深圳市龙华新区手足口病发病存在明显年龄、性别、季节差异;针对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以幼托儿童和非本市户籍儿童为重点,加强手足口病的疾病监测和隔离消毒管理,是防控手足口病爆发的关键.

    作者:曹赫;蔡翠玉;全德甫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近三年同期几种常见致病菌的耐药性变迁分析

    目的 分析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2013年第三季度临床分离的几种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变迁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法国梅里埃VITEK-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分离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多耐药菌采用纸片扩散法,对所得数据采用WHONET 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近三年同期分离的菌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肠杆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非发酵菌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革兰阳性球菌以葡萄球菌、肠球菌为主;肠杆菌科中,对碳青酶烯类抗生素几乎没有耐药情况,铜绿假单胞菌对喹诺酮类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率低,鲍曼不动杆菌除对喹诺酮类耐药率稍低外,对其他所有抗菌药物均明显耐药,除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呋喃妥因和替加环素外,葡萄球菌及肠球菌对其余抗菌药物均高度耐药.结论 常见致病菌均存在耐药情况,细菌耐药加大了临床治疗难度.应定期进行耐药性监测,了解细菌耐药性的动态变化,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作者:严海明;梁敏锋;邓伟豪;叶一农;罗盛鸿;李宗良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培哚晋利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清IL-4及IL-13影响的研究

    目的 了解培哚普利对1级高血压病患者外周血清白介素4(IL-4)及白介素13(IL-13)水平的影响.方法 52例高血压病1级患者,根据配对研究的方式分为生活方式干预组(n=26)及培哚普利治疗组(n=26).生活方式干预组给予单纯生活干预疗法,包括控制盐摄入量、控制体重、增加运动等;培哚普利治疗组在上述生活干预基础上,加用培哚普利4 mg 1次/d治疗.两组患者在入组时及处理后第4、8周抽取外周静脉血,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其血清IL-4及IL-13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生活方式干预组及培哚普利治疗组患者入选时血压、IL-4、IL-1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生活方式干预组中第8周的收缩压及IL-4水平与入选时及第4周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培哚普利治疗组第8周及第4周时收缩压和IL-13水平与入选时比较,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均<0.05),第8周的IL-4水平与入选时及第4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第8周时收缩压与IL-13水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加上培哚普利治疗,除血压更佳控制之外还可以进一步降低IL-4及IL-13水平,提示培哚普利治疗有助于控制高血压病患者体内的慢性炎症状态.

    作者:董永逵;杨叶华;朱启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过表达miR-19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目的 构建过表达miR-19a/19b(miR-19)基因的慢病毒载体pm19H2BmRFP.方法 依据miR-19(784 bp)的序列设计引物,以pMIG-miR-19a/19b为模板扩增目的片段miR-19,再经胶回收、酶切并纯化而获连接用目的片段.连接用pHIV-H2BmRFP载体采用内切酶Xba Ⅰ和HpaⅠ进行双酶切,获得粘性末端线性化片段并纯化.后使用T4 DNA连接酶对纯化的线性化载体pHIV-H2BmRFP和miR-19片段进行定向连接,转化,次日挑选单菌落,提取质粒后行PCR和测序鉴定.所构建载体即为pm19H2BmRFP.参考文献方法进行慢病毒包装和确认慢病毒是否成功生产;过表达miR-19和RFP的慢病毒感染293T细胞及肺腺癌细胞株A549-Luc以建立相应病毒感染体系.结果 PCR及测序结果证实成功构建了pm19H2BmRFP,过表达miR-19的慢病毒上清感染A549-Luc和293T细胞48 h后,荧光显微镜下均可观察到红色荧光.结论 成功构建过表达miR-19基因的慢病毒载体pm19H2BmRFP,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鄢文;靳文;孙晓敏;肖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清城区2009-2013年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调查

    目的 了解清城区2009-2013年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变化趋势,为今后常规免疫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方法(PPS法),每年在全区范围内随机抽取30个村(居)委,对每个村(居)委进村入户随机调查7名适龄儿童进行接种率调查.收集清城区2009-2013年适龄儿童免疫接种率调查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清城区适龄儿童BCG、HepB、OPV、DPT、MV单苗年均基础免疫合格接种率达95%以上,年均“六苗”全程接种率达90%以上,各年度建卡率、建证率均达100%,卡证符合率均达95%以上,年均BCG疤痕率97.34%,年均HepB首针及时率89.04%;DPT、MV、JEV加强免疫接种率和HepA、A群MPV接种率呈逐年升高态势,前三者年均合格接种率达90%以上,后两者则未达90%.结论 清城区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基础免疫接种工作较扎实,但仍需加强MV、JEV基础免疫和DPT、MV加强免疫接种工作.

    作者:黄嘉迎;何慧萍;胡术贤;华卫平;梁剑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附子多糖对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模型GLUT4蛋白表达和转位的影响

    目的 研究附子多糖对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模型葡萄糖转运4(GLUT4)蛋白表达和转位的影响.方法 将3T3-L1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为成熟的脂肪细胞,用高糖和高胰岛素联合诱导培养脂肪细胞,造成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模型,实验设对照(CON)组、模型(MOD)组、附子多糖(FPS)组、罗格列酮(ROS)组,干预培养24 h,收集细胞,提取全细胞蛋白及细胞外膜蛋白,SDS-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后,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全细胞蛋白及细胞外膜蛋白中GLUT4的含量.结果 各组对GLUT4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转位显著降低,仅为正常脂肪细胞的30.4%,以模型组转位量为基值,各组分别与之相比计算GLUT4蛋白的相对定量,附子多糖组、罗格列酮组分别使GLUT4蛋白转位增加164%、301%,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附子多糖组显著低于罗格列酮组(P<0.01).结论 附子多糖对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模型全细胞GLUT4蛋白表达无影响,但可促进其转位,其促进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可能与这一机理有关.

    作者:于乐;吴伟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血小板APPr及血浆炎症因子与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小板淀粉样前体蛋白比率(APPr)与IL-1、IL-6、TNF-α在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 选择接受全身麻醉行择期全髋置换术或腰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患者70例,于术前1天和术后3天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根据术后是否发生POCD分为POCD组(n=27)及非POCD对照组(n=43),评估认知功能同时抽取静脉血检测血小板APPr、IL-1、IL-6、TNF-α含量.结果 两组术前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CD组术后MMSE评分显著低于同组术前及对照组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对照组与POCD组的血小板APPr、IL-1、IL-6、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POCD组血小板APPr与TNF-α在血浆中含量显著降低,而IL-1、IL-6含量显著增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前后各因子有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OCD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OCD组术后血浆中血小板APPr含量与POCD有相关性,IL-1、IL-6与TNF-α可能是介导POCD发生发展的重要介质.

    作者:马珏;陈怡静;张颉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珠海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珠海市已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的生存质量,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和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患者318例,采用WHQOL-HIV-BEEF中文版测量生存质量简表对318例在治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治疗患者的生存质量在生理领域[(13.37±3.02)分]、心理领域[(12.60±2.85)分]、独立程度领域[(12.72±2.81)分]、社会关系领域[(12.38±2.62)分]得分低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精神领域[(12.59±3.77)分]高于全国常模(P<0.05).文化程度、居住地、职业、收入、年龄、性别、感染途径等是影响治疗患者的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 文化程度、就业和收入等社会经济特征对治疗患者生存质量有明显影响作用;应加大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特别是农村、女性和无业治疗患者的社会关怀支持力度.

    作者:黄珊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丹参酮注射液对AECOPD血栓前状态的治疗研究

    目的 探讨丹参酮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AECOPD)血栓形成前状态治疗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将6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丹参酮治疗组(n=30),对照组常规治疗,丹参酮治疗组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丹参酮注射.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气分析、D-二聚体、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凝血酶调节蛋白(TM)、组织因子(TF)、凝血因子X、血栓烷B2(TXB2))、6-酮-前列腺素F1a(6-K-PGF1a).结果 治疗后,丹参酮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aO2、6-K-PGF1a水平升高,vWF、TM、D-dimer、TF、凝血因子X、TXB2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丹参酮可能通过影响血栓素和前列环素的形成、促血栓形成因子的含量下降来防止AECOPD患者血栓形成、改善缺氧.

    作者:许衍硕;唐皓;谢亦欢;陈志斌;李凡;叶国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广东省2006-2010年国家级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点监测情况分析

    目的 掌握广东省土源性线虫病流行动态及影响因素,为今后制定有效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按《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要求,于2006-2010年在高州市长坡镇旧城村连续5年开展监测,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进行病原学检查,每年不少于1 000人,计算蛔虫、鞭虫、钩虫感染率,12周岁以下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查蛲虫卵.结果 2006-2010年累计调查5 125人,平均感染率为19.14%,蛔虫、鞭虫、钩虫和儿童蛲虫感染率分别为0.78%、0.60%、11.90%和51.91%,儿童蛲虫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虫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 035.10,P<0.01);各年度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分别为11.29%、20.07%、22.55%、15.63%、26.03%,有逐年升高趋势(x2=94.29,P<0.01).检测不同环境土壤200份,人蛔虫卵阳性39份,阳性率为19.50%.结论 广东省高州市土源性线虫病人群平均感染率有上升趋势,以高年龄组感染钩虫和低年龄组感染蛲虫为主,蛔虫和鞭虫感染率处于较低水平.不同环境土壤受到不同程度人粪污染.

    作者:张启明;周东旋;张贤昌;邓卓晖;张丰华;林荣幸;阮彩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深圳市龙岗区吸毒人群的艾滋病、丙型肝炎、梅毒感染状况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深圳市龙岗区2012-2013年吸毒人群的艾滋病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以及梅毒螺旋体(IP)的感染状况,为吸毒人群的防治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了解2012-2013年深圳市龙岗区吸毒人群的健康状况并对该人群进行HCV、HIV、TP等血清学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01名吸毒人员共检出HCV、HIV、TP抗体阳性227、15、65例.其中男性HCV感染率(29.58%)明显高于女性(17.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3,P<0.01);男女HIV的感染率分别为1.87%、2.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TP感染率为7.50%,低于女性的13.58%(x2=7.90,P<0.01).HCV抗体感染率41~岁高(50.00%),其次是31~岁(37.80%);HIV抗体感染以21~(2.67%)和31~岁(1.22%)年龄组为主;TP抗体感染以31~(15.04%)和41~(18.75%)年龄组为主.重叠感染情况:HCV和TP、HCV和HIV、HIV和TP的重叠感染率分别为3.37%、0.62%、0.12%,HCV、HIV和TP混合感染率为0.结论 近年深圳市龙岗区吸毒人群HIV、HCV和TP的感染率处在较高水平,应加强宣传健康教育和进行有效防治干预,降低吸毒人群传染病的感染率.

    作者:杨小金;万彦彬;陈丽芳;李观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2009-2013年深圳市某区城中村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深圳市某区城中村2009-2013年传染病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深圳市某区城中村2009-2013年各类传染病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9-2013年城中村共报告各类传染病24种3 813例,年平均发病率1 841.83/10万,显著高于非城中村的1 156.02/10万(P<0.05);城中村传染病患者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年龄组,以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占发病总数的68.11%(2 597/3 813);乙类传染病呈下降趋势,而丙类传染病呈上升趋势;城中村发病率居前5位的依次为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累计发病2 551例,占总发病数的66.90%.结论 城中村居民面临的主要传染病风险是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需要采取综合措施防控.

    作者:蒋海青;谢锦尧;李标;肖娜;古文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TE、LOXL-1和Elastase在腹股沟疝患者腹横筋膜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弹性蛋白原(TE)、类赖氨酰氧化酶-1(LOXL-1)和弹性蛋白酶(Elastase)在腹股沟疝患者腹横筋膜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择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择期疝修补术的腹股沟疝患者60例,分为腹股沟直疝组(A组)和腹股沟斜疝组(B组),每组30例;另外选取同期行腹部手术的30例患者(非疝、非炎性疾病)作为对照组(C组),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腹横筋膜中TE、LOXL-1和Elastase的表达.结果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均显示TE和LOXL-1在腹横筋膜中的表达为:C组>B组>A组(P<0.05);Elastase在腹横筋膜的表达为A组>B组>C组(P<0.05).结论 腹股沟疝患者弹性蛋白合成减少,弹性蛋白酶降解增强影响了腹横筋膜的强度,并进一步影响腹股沟疝的发生和发展,尤其在直疝中更为明显.

    作者:陈荣恒;甄作均;杨光;胡维维;范国勇;郭健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广州市海珠区2004-2013年甲、戊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广州市海珠区2004-2013年甲、戊肝流行病学特征,为甲、戊肝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海珠区2004-2013年网络直报的甲、戊肝病例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3年全区共报告甲肝病例230例、戊肝病例747例,年平均发病率分别为1.6052/10万、5.1435/10万;甲、戊肝的发病周期性和季节性不明显,均为散发;男性病例多于女性(甲肝和戊肝的男女比分别为1.5∶1、1.8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肝的多发人群为青年(25~岁和35~岁组比例较高,分别占12.61%和12.17%),戊肝以青壮年和中老年人发病居多,25~79岁的共计占88.89%.职业方面,甲肝和戊肝均以离退休人员和家政家务及待业人员居多.结论 本区的甲、戊肝发病总体比较平稳,维持在比较低的发病率水平.今后要加强重点年龄段和职业人群的健康教育宣传工作,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作者:王国玲;谭锦花;刘青连;甘标;陆家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基因芯片法和测序法检测乙肝病毒基因分型的耐药突变比较

    目的 比较基因芯片法和测序法检测乙肝病毒基因分型及耐药突变基因的一致性.方法 采用基因芯片法和测序法对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HBV-DNA>1×103 IU/ml)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检测乙肝病毒基因分型和耐药突变基因的情况.结果 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测序法检出B型52例(43.33%)、C型68例(56.67%);基因芯片法检出B型48例(40.00%)、C型64例(53.33%)、B+C混合型4例(3.33%),有4例未能分型(3.33%);测序有54例发生耐药位点突变,突变率为45.00%;基因芯片有58例发生耐药位点突变,检出率48.33%;以共有的耐药位点来统计,基因芯片法的变异检出数稍高于直接测序法,两种检测方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基因芯片法和测序法在同时进行乙肝病毒基因分型和耐药突交基因的检测中,可认为检测结果一致.

    作者:张惠琴;冯体玉;张灼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广州市越秀区2006-2013年水痘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2006-2013年广州市越秀区水痘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水痘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6-2013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广州市越秀区水痘发病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06-2013年广州市越秀区水痘共报告13 157例,年发病率在105.45/10万~184.16/10万之间,发病高峰为冬春季节,流动人口多的矿泉街和登峰街发病率较高.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水痘的发病人群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结论 应采取加强疫情管理、水痘疫苗的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等综合措施,以降低水痘发病率.

    作者:李洁菡;钟靖雯;陈威峻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