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高卉;白育庭;万敬枝
目的 分析抽脂减肥并发皮肤坏死的原因并探讨如何预防术后皮肤坏死.方法 对1259例患者在肿胀麻醉下采用不同手法形负压吸引脂肪抽吸术:用手抓提固定皮下脂肪后抽吸129例,自然状态手掌轻按皮肤下抽吸1 130例,观察术后并发皮肤坏死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用手抓提固定皮下脂肪后抽吸,术后皮肤坏死率为5.43%;自然状态手掌轻按皮肤下抽吸,术后皮肤坏死率为0.88%.结论 医源性外力造成皮下血管网的损伤,是引起局部皮肤坏死的主要原因.在抽脂术中和术后,应避免医源性外力对皮肤下血管网的损伤,减少抽脂减肥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嘉鑫;张东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论显微外科技术修复Ⅱ区指屈肌腱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彻底清创后一期在4~6倍镜下以握持缝合法(改良Kessler方法)修复Ⅱ区屈肌腱损伤患者518例839指,术后用Kleineit牵引支具进行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随访6~12个月,按测试存取机制方法(TAM方法)评价疗效,优685指,良131指,可23指,优良率97.26%.结论 彻底清创、无创操作、牢固光滑的肌腱吻合技术及早期有控制的活动是减少术后肌腱粘连的有效措施.
作者:王希林;郭岩凤;杨国强;吴瑞森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光学法(PLT-O)和电阻法(PLT-I)计数血小板的准确性.方法 用高、中、低值血小板标本各1份,检测XE-2100计数血小板的精密度;再将110例血标本分成3组,血小板数量减少组(PLT≤50×109/L)、血小板数量正常组(50×109/L<PLT≤300×109/L)、血小板数量增高组(PLT>300×109/L),用光学法(PLT-O)、电阻法(PLT-I)和手工显微镜法同时镜检,以手工显微镜法结果为参考.结果 XE-2100计数血小板(低、中、高值)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变异系数(CV)均<4.0%.在XE-2100仪器上,血小板数正常者用光学法(PLT-O)和电阻法(PLT-I)计数与显微镜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数异常者PLT-O法与显微镜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LT-I法与显微镜法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E-2100光学法计数血小板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当血小板数异常时宜用PLT-O法复查.
作者:陈梅;黄丽云;方伟祯;鲍蕴文;丁睿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浮膝损伤是一种高能量损伤,病情复杂,并发症较多,一直是临床救治和护理的难点.治疗时机与方法不当,往往导致患者术后功能恢复不良,严重者甚至截肢.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浮膝损伤病例也不断增多,现结合文献将国内外有关浮膝损伤的诊治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曾心一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120例择期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所采取的心理护理.结果 心理护理后120例患者均能以较为健康的心理状态,稳定的情绪接受、配合手术的治疗,无1例发生手术并发症.结论 适当的心理护理消除了病人对手术的恐惧和忧虑,增强了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是促使其早日康复的重要条件.
作者:冯小菊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 11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60例和观察组50例,均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治疗组加服消旋卡多曲口腔崩解片.结果 治疗组:显效加例,有效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0%,显效率为73%;对照组:显效25例.有效11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2%,显效率50%,两组相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消旋卡多曲口腔崩解片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满意,且未见不良反应.
作者:王芳;王森;李玉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白介素8(IL-8)在实验性大鼠脑出血急性期脑组织和血浆中的含量变化,阐明其在脑出血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SD大鼠100只,体质量250~300 g,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小量出血组、中量出血组、大量出血组;每组又分成15个小组,每小组5只.采用未抗凝新鲜自体股动脉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脑出血后3 h、6 h、12 h、24 h和48 h各时间点血浆及脑组织中IL-8的含量.结果 脑组织中IL-8含量,脑出血后3 h开始升高,6 h明显增加,12 h达高峰,24 h开始下降,48 h恢复正常.6 h、12 h、24 h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6 h、12 h、24 h各组间比较大量组与中、小量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中量与小量组间仅在12 h和24 h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血浆中IL-8含量在脑出血后3 h开始升高,6 h达高峰,12 h开始下降,24 h恢复正常.3 h、6 h、12 h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6 h、12 h各组间比较大量组与中、小量组以及中量与小量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IL-8升高是脑出血后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后免疫应答致炎症反应所致,监测IL-8浓度变化对了解脑出血后的脑组织变化和判别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叶志其;张国忠;黄建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肌间沟-腋路臂丛神经联合阻滞用于单侧腕部尺桡贯通伤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0例患者在单侧腕部尺桡贯通伤手术中采用单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单纯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及肌间沟-腋路臂丛神经联合阻滞麻醉,观察3组的麻醉效果.结果 肌间沟-腋路臂丛神经联合阻滞麻醉效果满意,更大地满足了手术要求,且无麻醉并发症发生.结论 肌间沟-腋路臂丛神经联合阻滞优于单纯肌间沟或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作者:陈宝恒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检测淋巴细胞凋亡基因Bcl-2表达范围,并判断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24例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内的Bcl-2免疫表达.结果 有49%的细胞有Bcl-2免疫表达,并且该蛋白染色于胞浆.在Bcl-2免疫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之间未能确认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关系.结论 尽管Bcl-2免疫表达的研究可能有助于更好地分析和判断OSCC的顸后,但本研究结果却提示这个因子不能提供任何关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进一步信息.
作者:李立;刘铎;叶欧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医护人员是患者的守护天使,只有让医护人员在工作中使用安全的器具,减少职业暴露的机会,才能让天使远离血液传播疾病,拥有健康的身体去服务病人.密闭式防针刺伤安全型留置针满足了临床护理人员真正的需求.该留置针除了具有普通密闭式留置针的优点外,还设计了针尖保护装置,当穿刺成功后撤除针芯时,针芯被自动收纳到保护套内,避免了血源性污染及针刺伤的危险[1].2007年8~11月,我科根据患者的病情及上肢血管的的情况选择198例患者使用密闭式防针刺伤安全型留置针,但有7例患者出现不同反应的并发症,报告如下.
作者:熊咏萍;黄巧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门诊475例结核病可疑患者进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PD试验),探讨PPD试验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门诊475例结核病可疑患者进行PPD试验.结果 PPD总阳性率为28.8%,男女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10岁组阳性率为7.6%,≥10岁组阳性率为36.0%,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男、女PPD阳性硬结平均直径大小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不同生理系统结核病可疑患者PPD阳性硬结平均直径及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10岁组阳性硬节平均直径均为17.8 mm,<10岁组阳性硬节平均直径均为10.3 mm,硬节直径大为15 mm.结论 PPD试验用于结核病诊断时,应根据硬结直径大小,并结合年龄、个人体质、可疑结核灶所在系统部位等因素综合考虑;小儿PPD试验更宜用于结核病的排除和卡介苗接种对象的筛选.
作者:李朝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切口迟发脓肿的特点、原因及治疗.方法 分析27例腹部手术后切口迟发脓肿病例的治疗经过和原发病的切口类型.结果 27例都是以线结为中心发生感染并形成脓肿,反复发作,所有病例皆用留置引流管的一期缝合方法治疗痊愈.结论 腹部切口迟发脓肿形成是以线结为中心的慢性炎症过程,是切口污染后细菌数量的消长和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留置引流管的一期缝合是治疗迟发脓肿较好的方法.
作者:蔡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微球菌是革兰阳性菌,广泛存在于空气、土壤、水及人体皮肤和呼吸通道,是临床上常见的污染菌.本文通过对一袋因血浆部分颜色发生变化而报废的库存全血进行细菌学检查,证实为玫瑰微球菌污染所致.提示采供血机构现均采用传统型密闭式一次性血袋进行采血,减少了对血液的污染,但如果采血环境、相关操作及物品消毒不严,也可能对所采集的全血或成份血造成污染.
作者:何长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随着现代交通的发达,各种损伤尤其是颅脑损伤的病人逐渐增多,而脑干损伤的发病率也明显上升.脑干损伤是一种较特殊类型的颅脑损伤,是指中脑、桥脑和延髓的损伤,且合并大脑半球弥漫性损伤的脑干损害较单纯型脑干损伤多见,所以脑干损伤是颅脑综合性的复杂损伤,治疗效果差,预后不良.本组总结脑干损伤4例,占同期颅脑损伤的1.8%,经治疗1例生活自理,2例伤残,1例植物生存.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继文;张志强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方法 甲组48例采用垂体后叶素首剂10 U静脉缓注,继之以0.2~0.4 U/min持续静脉滴注,血压稳定后,加用硝酸甘油5~10 mg静脉滴注,使收缩压维持在100 mmHg左右;乙组48例采用生长抑素首剂250 μg静脉缓注继之以250 μg/h持续静脉滴注.结果 甲组、乙组止血成功率分别为83.3%、9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垂体后叶素加硝酸甘油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效果良好,且费用低廉,值得临床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樊红庆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复合消化酶胶囊(达吉胶囊,韩国韩林制药株式会社生产)由人工合成的熊去氧胆酸及胃蛋白酶、淀粉酶、木瓜酶、胰酶、纤维素酶和胰脂酶等多种消化酶组成,具有促进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纤维消化和减少肠内气体的作用,主要针对消化酶分泌不足或活力下降引起的消化不良,特别是各种消化腺功能减退的患者.
作者:陈娴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非发酵菌多为环境常居菌,并大多为条件致病菌,是引起医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1].近年来,非发酵菌在临床标本中检出率逐年增多,尤其是在医院内感染患者中常见.国内外关于非发酵菌的生物特征、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的报道较多[2-4].本文就近几年非发酵菌在医院内感染的一些情况综述如下,以期探讨非发酵菌在医院内感染的情况,为临床预防和治疗非发酵菌感染提供有力的依据.
作者:王琼;唐伟;陈继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应用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McDonald法于孕12~18周行宫颈内口环扎术32例,观察术后妊娠情况.结果 32例患者有18例于预产期前1~2.周拆线,均自然分娩;6例孕33~35周先兆早产,经保胎治疗无效,拆线后自然分娩,胎儿存活;6例于临产时拆线;2例因孕22周有宫缩后就诊,拆线后自然流产2死胎.经随访共得活产儿30个.结论 本研究提示宫颈环扎术于孕12~18周治疗宫颈机能不全安全有效.
作者:王筱红;秦晓兰;丘子芬;王少蕾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灯盏花针剂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 将58例DPN患者随机均分两组,每组各29例,治疗组加用灯盏花针剂20 ml加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用等量维生素治疗,连用4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10%,对照组总有效率55.17%,两组疗效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灯盏花针剂能明显改善DPN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作者:刘桂云;林惠京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红霉素联合莫沙比利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DG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予以莫沙比利5 mg,3次/d,治疗组加服红霉素250 mg,3次/d.两组均连用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后4周治疗组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88.0%,对照组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6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x2=5.09,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胃排空时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红霉素联合莫沙比利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莫沙比利.
作者:丁虹;白学松;张业琼;严明确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