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偏头痛分型论治多中心临床观察及疗效分析

谢炜;洪雨;范穗强;孟春想;梁一超;张宝玲

关键词:偏头痛, 中医药, 辨证分型, 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 评价中医药分型论治偏头痛的效果.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方法进行临床研究.选取偏头痛患者194例,随机分为三组:肝阳证组91例,口服颅痛饮为基础方加减治疗,后服养血清脑颗粒;痰浊证组36例,口服半夏白术天麻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后使用二陈丸或正天丸;血瘀证组67例,口服桃红四物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后使用中成药正天丸.疗程均为16周,停药后12和24周各随访1次,观察治疗前后头痛各项指标.结果 三组头痛发作天数治疗后4周、治疗后16周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和P=0.012);三组发作次数只有治疗后16周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总持续时间治疗后4周、治疗后16周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和P=0.005);三组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的有效率分别为84.62%、80.00%和8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阳证以颅痛饮为基础方、痰浊证以半夏白术天麻汤为基础方、血瘀证以桃红四物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均能明显改善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并起到一定的预防治疗作用.
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08-2010年深圳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结果比较分析

    目的 调查深圳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和感染状况,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8-2010年深圳市VCT人群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44 239名求询者接受了咨询和血清HIV抗体检测,以20~40岁青壮年为主,占82.4%;男女比例为0.89∶1,文化程度以初、高中或中专为主,占62.6%;咨询类型主要为危险性行为28 948例,占65.4%; HIV阳性428例,阳性率为0.97%.2008-2010年男男性行为(MSM)感染率分别为9.2%、9.8%和14.6%.结论 深圳市MSM感染率逐年升高,应加强对MSM人群的行为干预,并对高危人群进行艾滋病宣传教育.

    作者:秦彦珉;刘刚;杨小柯;张艳彪;谭京广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中医证侯血浆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方法的建立及优化

    目的 建立中医证侯血浆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2-DE)方法并对其进行优化.方法 以正常人血浆样品为研究对象,对白蛋白/IgG球蛋白去除后血浆样品、全血浆和热SDS法全血浆样品进行pH梯度2-DE分离,凝胶经硝酸银染色后,利用PDQuest软件对2-DE图谱进行重复性分析,并对不同处理方法的全血浆2-DE图像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与全血浆直接上样2-DE凝胶图谱比较,白蛋白/IgG球蛋白去除后血浆上样双向电泳蛋白有所增多,但由于白蛋白/IgG球蛋白去除过程中的非特异性吸附,造成了同一样品在蛋白质图谱上的明显差异;与全血浆直接上样和白蛋白/IgG球蛋白去除后血浆样品上样2-DE凝胶图谱比较,热SDS法处理血浆样品可以得到更多的蛋白质,且重复性好(P<0.05),凝胶硝酸银染色显示蛋白质点染色深、分散清楚.结论 热SDS法全血浆上样2-DE分析法具有蛋白丢失少、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的特性,是证侯血浆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有效手段.

    作者:孙晓敏;李玉萍;赵晓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稽留流产刮宫术后宫腔粘连的防治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稽留流产刮宫术后宫腔粘连的防治方法.方法 选择稽留流产患者共300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160例,刮宫术前使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术后服用妈富隆片1片;对照组140例,手术前后无服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术后月经变化.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为(4.1±1.8)min、( 16.1±9.4)ml,分别较对照组的(7.9±2.3) min、(37.3±13.6)ml短或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和流血量为(4.68±1.21)d、(43.5±12.6)ml,分别较对照组的(7.65±1.23)d、(57.3±13.4)ml短或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月经复潮时间较对照组早,轻、中度宫腔粘连发生较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稽留流产患者刮宫术前使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术后服用妈富隆,可有效预防宫腔粘连的发生.

    作者:刘珮瑜;何肖莲;贺纯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2006-2010年广州市流行性腮腺炎监测和暴发疫情分析

    目的 分析广州市2006-2010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为制定腮腺炎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的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广州市2006-2010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及暴发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广州市发生流行性腮腺炎23 94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7.38/10万,其中2006年报告发病率高,2007年发病率低,分别为85.41/10万和45.04/10万.全年均有发病,发病高峰在5-7月,人群主要分布为学生(45%)、幼托儿童(23%)和散居儿童(18%),以5~9岁年龄组的发病数高(9 888例).男性发病率比女性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腮腺炎暴发疫情共20起,均发生在学校.结论 广州市腮腺炎发病率较高,托幼儿童和学生是防控的重点人群.

    作者:陈健;蔡衍珊;许建雄;李志群;梁建华;冯小娥;谭慧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孤儿核受体Nur77激动剂CsnB对人HepG2肝癌细胞胆固醇代谢调控基因的影响

    目的 探讨孤儿核受体Nur77激动剂CsnB对人HepG2肝癌细胞胆固醇代谢调控基因的影响.方法 利用CsnB诱导Nur77在人HepG2肝癌细胞中的高表达.通过与CsnB相同剂量的DMSO对照组的比较,观察CsnB作用不同时间后肝细胞胆固醇代谢相关重要基因的变化,如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HMGCoA还原酶(HMGCR)和肝X受体α(LXRα).结果 10 μg/ml终浓度CsnB刺激HepG2细胞可以达到Nur77的高表达,并在作用1.5 h后表达量达到高峰.相同浓度CsnB刺激HepG2细胞后,LDLR与HMGCR随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并且两种基因在CsnB处理24 h后的表达量与0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XRα的表达量变化不大.结论 CsnB可以有效诱导Nur77在HepG2细胞中的高表达,其对于肝癌细胞胆固醇代谢调控基因的影响主要表现为LDLR与HMGCR的下调.

    作者:张鹏;裘宇容;王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疗效分析.方法 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110例,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两组各55例,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前白蛋白(PA),随访半年妊娠率、1年妊娠率和1年内膜异位症复发率.结果 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分别为( 55.87±22.73) min、(43.37±12.72)ml、(4.76±1.06)d和7.27%,均较开腹组短或者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半年妊娠率、1年妊娠率和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的hs-CRP和PA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或者下降,但开腹组的升高或降低水平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微炎症反应轻,恢复时间短等特点,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新技术.

    作者:张继红;张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检测胎儿染色体亚显微结构异常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在诊断培养后的羊水细胞染色体亚显微结构异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例18孕周,经典细胞遗传学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与B超检查结果有不符合的胎儿,应用FISH的18号、X、Y染色体着丝粒探针和13、21号染色体位点特异性探针,对培养后的羊水中期细胞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共分析了22个独立细胞克隆的分裂象,发现胎儿染色体存在两种核型嵌合,结果记为:mos 45,X[20]/46,XY[2];FISH检测发现此胎儿核型存在Y染色体亚显微小片段易位.结论 FISH技术结合传统细胞遗传学核型分析,对于诊断染色体亚显微结构异常非常重要.

    作者:尹爱华;刘舒;潘小英;傅文婷;王继成;卢建;杨洁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接种纯化人用狂犬病疫苗对妊娠期Th1/Th2类细胞因子谱的影响

    目的 研究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RV)对妊娠期Th 1/Th2类细胞因子谱的影响.方法 对所有可疑狂犬病毒暴露者进行RV的全程接种,在接种RV的第0、14、45天时采血并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与RV进行培养,采用ELISA法检测抗狂犬病病毒抗体,体外培养检测淋巴细胞增殖能力,CB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h1类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2(IL-2)以及Th2类细胞因子:IL-4、IL-5、IL-10的水平.结果 17例暴露者于RV全程注射后17 d(第45天)抗体检测阳性;RV刺激后,暴露者第45天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高于第0天(P<0.05);当RV刺激后,暴露组第14天、第45天产生IL-2、IL-4、IL-5的含量显著高于未刺激组及暴露组第0天水平(P<0.05).结论 妊娠期注射RV在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的同时,可以有效地诱导Th1/Th2类细胞因子的产生.

    作者:孟瑞琳;谭小华;黄琼;刘芳兰;王凤岩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敏感型心肌钙蛋白T对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

    目的 探讨敏感型心肌钙蛋白T( hs-cTnT)对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发光免疫法分别测定67例AMI患者和58例非AMI患者,同一份血清标本作标准型心肌钙蛋白I(cTnI)和hs-cTnT检测.结果 标准型cTnI检测AMI患者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68.7%和53.4%,hs-cTnT为74.6%和51.7%.hs-cTnT检测的接受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和诊断灵敏度分别为0.659和70.2%,均高于标准型cTnI检测的0.639和59.7%;标准型cTnI检测的佳cutoff值为0.035μg/L,hs-cTnT检测为0.0125 μg/L.结论 应用hs-cTnT早期诊断AMI的准确性和灵敏度优于标准型cTnI的检测.

    作者:黄小媛;廖军;汤勇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O157:H7 EspF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初步纯化

    目的 制备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HEC) O157:H7 EspF蛋白多克隆抗体并初步纯化.方法 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EHEC O157:H7 EspF蛋白的柔韧性、亲水性、表面可能性及抗原表位,选取1条由1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为半抗原,在其C端偶联钥孔血蓝蛋白(KLH),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抗血清.ELISA测定抗血清效价,免疫印迹法鉴定其特异性,辛酸-硫酸铵法初步纯化抗血清,SDS-PAGE检测抗体纯度.结果 选择EspF蛋白抗原指数高的肽段72-TPSRPAPPPPTSGQA- 86 (0.506)为半抗原,合成抗原多肽经高效液相色谱鉴定,纯度为95.78%,经质谱分析其分子量为1 563.76 Mr,与目的多肽分子量一致;加强免疫3次后,EHEC O157:H7 EspF蛋白的抗血清效价达1∶2048 000;该血清对EHEC O157:H7野生株和espF突变株(△espF)的EspF蛋白均有特异性,并经辛酸-硫酸铵法获得一定纯度的抗体.结论 成功地制备了效价高、特异性强的EHEC O157:H7 EspF蛋白多克隆抗体.

    作者:周莹;赵素慧;韦耀;王春晖;张其威;万成松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双重实时荧光PCR检测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stx1和stx2基因方法的建立

    目的 建立一种检测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HEC)产毒基因stx1和stx2的TaqMan双重实时荧光PCR法.方法 根据GenBank公布的EHEC stx1和stx2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后设计相应的PCR引物和TaqMan探针,探针报告基团分别使用FAM和HEX标记,淬灭基团使用BHQ1标记.建立双重实时荧光PCR反应体系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对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其重复性进行分析.结果 建立了EHEC双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菌液浓度为102~108 cuf/ml时,均可观察到扩增曲线,且扩增曲线平滑;检测30份模拟临床样品,均检测到stx1和stx2基因,且均培养出EHEC,该方法灵敏度为100%;3次重复测定108、105、102 cfu/ml 3个高、中、低浓度的菌液DNA模板,得到其扩增曲线,计算各浓度的Ct值标准差及变异系数,均小于5%,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结论 建立的双重实时荧光PCR法可快速、灵敏、特异、有效地检出EHEC.

    作者:陈应坚;刘渠;甘莉萍;金玉娟;杨慧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2006-2010年清新县血吸虫病疫情分析

    目的 了解分析清新县2006-2010年血吸虫病疫情,为制定防控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广东省血吸虫病巩固监测方案》,在原疫区对钉螺和传染源进行同步监测,对清新县2006-2010年的监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共查螺13 hm2,未查获活钉螺.复查历史病人12人,未发现慢性或晚期病例.低年龄组(中、小学生)监测1 122人,血清抗体阳性者10人,未查到血吸虫病人.检查流动人口2 456人,抗体阳性者80人,查获血吸虫病慢性病人13例,其中虫卵阳性者2例.检查耕牛1 900头,未发现血吸虫感染牛只.结论 目前清新县血吸虫病防治成果巩固,今后要重点加强输入性传染源和钉螺的监测.

    作者:李初升;周志珊;黄德厚;邝西金;黄少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食用田螺引起O1群小川型霍乱1例报告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系国际检疫传染病,也是我国法定管理的甲类传染病[1].霍乱疫情主要发生在沿海地区,多因生食或食用加工不彻底的海产品引起[2],现报告因食用田螺感染霍乱的病例1例.1病例摘要孙某,女,53岁,天津市蓟县杨津庄镇大保安镇村农民.2010年7月30日凌晨1时,孙某出现剧烈腹泻症状,米泔样粪便,至凌晨5时30分腹泻10余次,伴有呕吐.

    作者:司福德;郝俊伟;张磊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安溪县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安溪县2010年手足口病的疫情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防控策略和应对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监测报告卡信息,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全县报告手足口病283例,报告发病率为25.87/10万,无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聚集性病例1起.病例报告多的是市级医疗机构,占48.1%.从发病到诊断间隔时间中位数为2.46 d.疫情呈散发趋势,构成比以龙涓(13.78%)和官桥(7.77%)较高,发病率以福田(110.10/10万)和桃舟(58.08/10万)较高,兰田构成比(0.4%)和发病率(3.83/10万)均低.发病率男女性别比例为2.41∶1,0~3岁高发(84.45%),以散居儿童(89.00%)为主.每个月均有病例报告,11和12月发病少,9月多,全年以4-5月和8-9月为发病高峰,呈双峰分布.结论 应提高基层医疗单位对手足口病的诊治能力和群众防病及就医意识,加强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的防控.

    作者:吴炳疆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产气荚膜梭菌实验室诊断方法综述

    气性坏疽不仅是战伤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其他创伤的严重并发症,其主要致病菌为产气荚膜梭菌.由于产气荚膜梭菌繁殖迅速,引起的临床症状严重,因此日益受到临床及实验室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对此菌的快速诊断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本文就近年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作者:唐玲玲;石玉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能量限制对化疗大鼠卵巢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能量限制对环磷酰胺处理大鼠卵巢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48只10周龄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能量限制组、环磷酰胺组、能量限制加环磷酰胺组.观察各组动物的动情周期,实验结束时称取卵巢重量,并进行卵巢组织形态学观察及卵泡计数,测定血清雌二醇、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激素评估卵巢储备功能.结果 经环磷酰胺处理的大鼠出现精神萎靡、体重下降、动情周期逐渐消失,卵巢体积缩小,颗粒细胞变性、坏死,各期卵泡数均明显减少,闭锁卵泡数增加(P<0.01).能量限制组大鼠卵巢的原始卵泡数比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窦状卵泡数减少(P<0.01).能量限制加环磷酰胺组的原始卵泡和初级卵泡数比环磷酰胺组明显增多(P<0.01),且卵巢组织受损程度较单用环磷酰胺轻.环磷酰胺处理组大鼠血清雌二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能量限制组,促黄体生成素和促卵泡生成素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能量限制组(P<0.01).结论 能量限制模型可以抑制原始卵泡的的转化使其数量明显增多,并可以适度减轻化疗造成的结构与功能损伤,使卵巢保留有一定储备功能.

    作者:向延芳;傅玉才;许锦阶;栗丽;林旋豪;陈晓纯;罗丽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深圳市体检人群代谢综合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

    目的 探讨深圳市体检人群不同性别、年龄组代谢综合症(MS)诊断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流行病学分布特点.方法 按照2004年中华医学会推荐诊断标准,对收集到的8 884名体检人员的体重、身高、血压、空腹血糖及血脂进行不同性别、年龄组MS诊断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流行病学分布特点分析.结果 MS患病人数1 412,总患病率为15.89%,其中男性患病率为19.98%,女性患病率为11.52%,患病率在50岁之前,男性明显高于女性,61岁以后女性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病率男女分别为21.90%、15.17%,高空腹血糖患病率男女分别为7.10%、4.73%,高甘油三酯(TG)患病率男女分别为44.32%、22.10%,高BMI患病率男女分别为39.07%、18.32%,均为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甘油三酯血症、肥胖患病率高;各代谢危险因素间有相关性(P<0.001).结论 深圳市体检人群MS患病率高,特别是青年男性、老年女性,主要危险因素为高甘油三酯血症、肥胖.

    作者:王红卫;蔡永江;刘颜;黄志平;朱青云;曹菊秀;朱翠凤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蒿甲醚联合双氢青蒿素哌喹治疗恶性疟疾47例

    目的 探讨输入性恶性疟疾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恶性疟疾患者应用蒿甲醚和双氢青蒿素哌喹联合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应用蒿甲醚和双氢青蒿素哌喹联合治疗临床治愈率为97.9%,死亡1例(2.1%).多数患者给药前后存在头昏、头痛、恶心、纳差、全身无力以及肢体酸痛等症状,可能与药物应用无关.46例存活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为1~5 d,联合治疗结束后连续3次血涂片检查疟原虫阴性.结论 蒿甲醚和双氢青蒿素哌喹联合治疗疟疾临床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作者:邵志祥;张尔康;张士红;杨树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替比夫定抗乙肝病毒治疗对乙肝携带者抗结核治疗肝损害的预防作用

    目的 观察替比夫定对乙肝携带者抗结核治疗中肝损害的预防治疗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乙肝携带并有肺结核患者(A组)30例,及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乙肝携带并有肺结核患者(B组)25例,两组开始抗结核时均采用2HRES/7HR化疗方案.A组给予水飞蓟宾护肝治疗和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B组仅给予水飞蓟宾护肝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及HBV DNA变化情况.结果 A组治疗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治疗前A、B两组肝功能与HBV 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HBV DNA(log)水平为(3.68±1.04),与治疗前的(6.74±2.27)及治疗后B组的(6.57±2.5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肝功能ALT、AST增高,与治疗前及治疗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肝携带合并肺结核患者使用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抑制患者体内HBV的复制,预防肝功能损害,可以支持化疗顺利进行.

    作者:何纲;丁佩佩;甄沛林;吴兴柳;胡长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慢病毒载体法制备荧光素酶转基因小鼠

    目的 基于慢病毒介导的转基因方法制备荧光素酶(Luc)转基因小鼠.方法 制备携带Luc基因的慢病毒,将其注入小鼠单细胞受精卵卵周隙以感染受精卵,然后将胚胎移植进假孕母鼠体内以获得仔鼠,应用小动物活体成像仪及PCR等在蛋白和DNA水平上筛选和鉴定Luc转基因小鼠.结果 移植慢病毒隙感染后的成活胚胎63枚.将其移植至3只假孕母鼠,其中2只怀孕,共生仔鼠11只;利用小动物活体成像仪检测Luc表达,在蛋白水平证实11只F0代中,3只(命名为S1、S2、S3)表达Luc;DNA水平检测证实,3只Luc阳性小鼠的基因组中整合有外源转基因Luc.此外,Luc转基因首建鼠基因组中整合的Luc转基因可稳定遗传至下一代,并能正常表达.Luc转基因小鼠主要脏器如睾丸、肾脏、胃、肠、肺、脑、胸腺、肝脏和心脏等均可见Luc信号,但不同脏器间Luc强度有差异.结论 成功制备Luc报告基因转基因小鼠.

    作者:张余琴;林晓琳;贾俊双;高飞;李静;王胜纯;姚开泰;肖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