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延哲;陈杰;潘裕华;陈孝
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白芥子、延胡索、细辛、甘遂按2∶2∶1∶1混合研为细末,对照组用面粉,两组药物均用鲜姜汁调成糊状,均于大椎、风门(双)、肺俞(双)、膏肓(双)、志室(双)等穴进行贴敷,每10d1次,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治疗前后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评分,并于疗程结束后3个月进行随访,随访指标为临床症状和体征.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及体征在治疗后和随访时分值均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除流清涕与治疗前比较有差异外,其余症状和体征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总分、体征总分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明显(P<0.05).结论 穴位贴敷能有效地改善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作者:陈莹;陈静;王升旭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三金汤防治SD大鼠三聚氰胺尿结石及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12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8组,即预防组(高、中、低剂量组)、治疗组、空白对照1、2组、模型对照1、2组.0.4 g/kg化学纯三聚氰胺给药20 d诱导SD大鼠尿结石,三金汤预防高、中、低剂量组28.4 g/kg、14.2 g/kg、7.1 g/kg连续灌胃三金汤35 d;治疗组在造模20 d后给予28.4 g/kg 三金汤15 d,模型2组在造模20 d后灌胃无菌水1ml/只/d,共15d,空白对照1、2组灌胃无菌水1ml/只/d,分别20d和35 d,采用体视显微镜观察大鼠肾脏、输尿管和膀胱结石及形态改变,比较各组肾脏、膀胱的质量和脏器指数,观察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CREA、尿素氮BUN含量的变化.结果 预防高、中剂组结石少,均为1例,预防低剂组2例,治疗组3例,模型2组5例,模型1组6例,空白对照1、2组未见结石形成;血清CREA、BUN预防组、治疗组与空白对照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血清CREA治疗组[(35.10+2.81)μmol/L]比预防高剂量组[(28.40+3.27)mmol/L]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2组血清CREA[(38.3±10.14) μmol/L]比空白对照1、2组[(31.20±3.26)、(31.5±4.30) μmol/L]、预防中剂量组[(32.20 ±5.88) μmol/L]高(P<0.05),比模型1组[(29.10±5.76)μmol/L]、预防高、低剂量组[(28.40±3.27)、(29.80±7.55) μmol/L]高(P<0.01);模型2组血清BUN[(6.26±0.78)mmol/L]比空白对照1、2组[(5.06±1.21)、(5.46±0.75) mmol/L]、预防组[( 5.40±076)、(5.08±1.31)、( 5.17 ±-0.65) mmol/L]高(P<0.05).结论 三金汤具有预防、治疗三聚氰胺尿结石的作用;三聚氰胺沉淀自行排出缓慢,停止造模后其对肾组织所引起的炎性刺激尚未消除,对大鼠肾功能有蓄积性、迟发性损害;同时三金汤能有效预防三聚氰胺在肾组织中的积聚、沉淀以及对肾功能的损害,预防作用比治疗作用效果好.
作者:张薇;邹移海;陈嘉;张钟广;黎福荣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中越边境的宁明县近7年法定传染病中的梅毒、淋病、艾滋病和HIV阳性病例情况,分析其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该县2004-2010年的法定传染病梅毒、淋病,AIDS/HIV阳性病例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县目前总人口数为43万多,近7年报告梅毒、淋病、艾滋病和HIV阳性病例共2 802例,男性病例多于女性病例,人群发病率为96.51/10万,其中淋病206例,梅毒1649例,艾滋病571例(死亡197例),HIV阳性376例(死亡44例).以上4种疾病高发病例数在15~岁年龄组至45~岁年龄组,占总发病数的81.01%.农民发病人数占总发病数的59.67%.梅毒、AIDS/HIV病例数近几年呈逐年平行上升的趋势.AIDS/HIV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平均病死率为25.45%.结论 该县近七年来淋病患者数量未能反映当地真实流行状况,而梅毒、AIDS/HIV阳性总病例不断增多,并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传播,其防治任务非常严峻.
作者:黄剑魁;农幼丰;蒙东华;李坚;韦海艳;黄亚铭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重庆市当地疟疾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疟疾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重庆市5个区县,每县随机抽取3个乡,每乡调查中学和小学各1所,每校调查60名学生;每乡再随机抽取3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调查15岁以上居民200名.采取统一的问卷进行疟疾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对“疟疾传播途径、疟疾主要症状、疟疾严重危害、发生疟疾找医生、预防疟疾方法”的知晓率分别为53.48%、62.55%、42.02%、83.71%、27.69%,5项指标不同区县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调查对象除对“发生疟疾找医生”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不同性别人群对“疟疾传播途径、疟疾主要症状、疟疾严重危害、预防疟疾方法”的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对“疟疾传播途径、疟疾严重危害、发生疟疾找医生、预防疟疾方法”的知晓率高于居民(P<0.05),且以7岁组高,不同年龄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重庆市人群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疟疾防治健康教育工作有待加强.
作者:吴成果;罗兴建;罗飞;李珊珊;肖邦忠;蒋诗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促排卵方案,子宫内膜因素、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和活动率、受精次数对人工授精妊娠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09-2010年收治的677对病人促排卵方案,子宫内膜类型及厚度,受精次数,将前向运动精子总数分为7组,即A:(4~9)×106,B:( 10~12)×106,C:(13~15)×1 06,D:(16~20)×106,E:(21~25)×106,F:(26~30)×106,G:>30×106,分别比较各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活动率对临床妊娠率的影响.结果 677个周期共获得88例生化妊娠,79例临床妊娠,平均生化妊娠率为13.15%,临床妊娠率为11.81%.促排卵方案以HMG组好,子宫内膜类型为三线征及内膜厚度大干8 mm是妊娠达到10%以上的必要条件.双次人工授精妊娠率(15.27%)明显高于单次(7.57%).各活动精子数量组妊娠率分别为0、14.37%、1 1.92%、15.09%、8.33%、20.34%、6.06%,A组临床妊娠率低,与其余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活动率和妊娠率高,与其余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促排卵方案以HMG组好;三线征子宫内膜且厚度大于8 mm、(26~30)×106精子密度和84%以上的活动率是获得高妊娠率的先决条件;双次人工授精优于单次.
作者:杨旭辉;杨少芬;钟跃思;黄志承;殷潜生;陈创奇;黄郁强;何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湖北省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现状,为制订肝炎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搜集2005 - 2010年湖北省病毒性肝炎病例,结合同期人口学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 湖北省病毒性肝炎2005-2010年的发病率从120.31/10万增加到145.71/10万,其中超过85%的肝炎病例是乙型肝炎;甲肝发病逐年减少,乙肝、丙肝和戊肝发病逐年增加,甲、乙、丙和戊肝发病率年平均变化百分率分别为-13.00%、4.23%、28.78%和11.28%:15岁以下人群乙肝发病的比例在2005-2010年间显著降低.结论 预防乙肝是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的重点;疫苗在病毒性肝炎的防治中起到重要作用;应密切关注甲肝的发病,同时高度重视丙肝和戊肝的预防.
作者:王雷;胡樱;郑莉;张迟;罗玉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老老年(≥80岁)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与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的有效性和近期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老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和非心肌梗死组(对照组),其中AMI组发病12 h内行直接PCI的患者为AMI急诊组,其他AMI患者(AMI择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行择期PCI,两组合称为非急诊组,对各组的临床资料及冠脉介入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MI急诊组PCI即刻成功率(72.2%)低于非急诊组(9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AMI急诊组并发症比非急诊组和AMI择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39),AMI组并发症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院内死亡率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在老老年AMI患者中,急诊与择期PCI手术成功率均较高,虽然急诊PCI术发生并发症的风险较高,但两者在院内死亡率和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张瑞环;李公信;申健;何阳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2006-2010年广州市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防控策略和措施.方法 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登革热个案调查表和调查报告中收集病例资料,设计并建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数据库,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06-2010年广州市共报告输入性登革热病例66例(7.21%),2006年(1.29%,10/775)占全年报告病例总数的构成比较低,2007年(44.44%,16/36)、2008年(50.00%,3/6)、2009年(83.33%,15/18)、2010年(27.16%,22/81)构成比均较高.66例中男49例(74.24%),女17例(25.76%);职业以商业服务者(39.40%,26/66)、干部职员(13.64%,9/66)、家务及待业者(10.61%,7/66)为主;年龄集中在20~50岁(83.33%,55/66);发病高峰为8~11月份(69.70%,46/66);输入来源洲依次为亚洲(89.39%,59/66)、非洲(6.06%,4/66)、拉丁美洲(3.03%,2/66)和大洋洲(1.52%,1/66),大输入来源地为东南亚国家(74.24%,49/66).入境前发病病例(69.70%,46/66)多于入境后发病病例(30.30%,20/66).结论 广州市输入性登革热病例数占报告病例总数的构成比较大,防控重点在于输入性病例的发现和报告能力,需提高出入境口岸检疫能力和医疗机构的及时诊断和报告能力.
作者:景钦隆;罗雷;李意兰;曹庆;魏跃红;肖新才;杨智聪;陆家海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蓬莱市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高峰期的集中时间,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圆形分布法将数据进行三角函数转换,求平均角α、角离差s,并进行假设检验和均数比较.结果 集中度值M=0.3685;圆形分布法分析显示,r =0.3472,α=90.40°,s=83.34,高峰期(α±s)=(7.06,173.74),Z值37.3719≥6.907(0.001,∝)(查Z界值表),即P<0,001.结论 蓬莱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高峰期为1月上旬至6月下旬,此前,开展防鼠灭鼠、加强疫情监测、发现疑似病例等措施意义重大.
作者:周淑琴;孟淑欣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透析前后的网织红细胞参数及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方法 分别运用NEPHSTAR Plus特定蛋白分析仪和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透析前后网织红细胞(RET)参数、血红蛋白(HBG)、红细胞压积(HCT)和CRP.结果 患者透析后与透析前比较,网织红细胞绝对数(RET#)、网织红细胞百分数(RET%)、CRP、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和中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MFR)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RF和MFR能够敏感反映透析后患者的贫血改善程度,可作为患者透析疗效监测的有效手段;C反应蛋白的浓度测定对透析疗效观察及预示贫血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徐丹;蒋莉;甘萍;高旭红;蔡安季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柴胡皂苷a(SSa)对匹罗卡品致难治性癫痫模型大鼠痫性发作的影响.方法 将制备成功的48只SD难治性癫痫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B)、丙戊酸钠组(C)、柴胡皂苷a低剂量组(D)和高剂量组(E)4组,每组各12只,另有空白对照组(A)12只.A、B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C组H用量为200 mg/kg,D、E组用药浓度依次为1.09 mg/kg、2.18 mg/kg,A、B、C组灌胃给药,D、E组腹腔注射给药.分别观察给药4周、8周后痫性发作次数、平均发作时间及发作级别的变化.结果 痫性发作方面,A组无痫性发作,B组大鼠痫性发作明显(P>0.05),C、D、E组大鼠痫性发作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P<0.05),E组大鼠痫性发作减轻明显.结论 柴胡皂苷a能减轻难治性癫痫大鼠的痫性发作,有明显的抗癫痫作用.
作者:谢炜;孟春想;史国军;范穗强;洪雨;陈伟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6种中药单体野黄芩苷、丹皮酚、芍药苷、甘草苷、黄芪甲苷以及黄芩素是否可以通过诱导孕烷X受体(PXR)介导细胞色素酶P450 3A4(CYP3A4)转录表达.方法 采用脂质体瞬时转染的方法,将人PXR表达质粒、CYP3A4报告质粒以及内参质粒转入LS174T细胞中,建立报告基因体系,与不同浓度及不同给药时间的中药单体共同孵育,检测细胞中荧光素酶的活性.结果 黄芩素(20 μmol/L、40μmol/L和80 μmol/L)分别诱导PXR介导CYP3A4表达(1.49±0.23)倍(P<0.05)、(2.45±0.56)倍(P<0.01)和(5.27±0.40)倍(P<0.01),野黄芩苷、丹皮酚、芍药苷、甘草苷和黄芪甲苷在实验的浓度范围内不能明显诱导LS174T细胞中PXR介导CYP3A4表达.在不同给药时间实验中,20μmol/L、40 μmol/L和80 μmol/L的黄芩素在12~48 h能诱导PXR介导CYP3A4表达,诱导能力随时间的延长而呈增强的趋势,各浓度的大诱导倍数均在48 h出现.结论 黄芩素在LS174T细胞系中可以通过诱导PXR介导CYP3A4转录表达,而野黄芩苷、丹皮酚、芍药苷、甘草苷或黄芪甲苷无此作用.
作者:夏延哲;陈杰;潘裕华;陈孝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社区系统管理对高血压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2007年4月至2009年4月对广州市站前社区6个居委会中参与社区高血压系统管理的435例高血压患者,采取饮食、用药、生活行为、运动、心理健康指导以及健康宣传等措施进行健康干预,比较社区健康系统管理前后高血压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接受治疗率、规律服药率、血压控制率,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情况、血压控制情况及实验室指标控制情况.结果 健康干预后高血压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接受治疗率、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率、系统管理满意率均有明显提高,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室指标及生活方式均有明显改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压变化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控制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实施社区健康系统管理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自身防治切实有效,此方法在社区中可广泛应用.
作者:曾静;唐远平;高薇薇;黄祝疆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评估补中益气汤加味改善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 将58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采用两阶段交叉设计,A组先行运动疗法后服用中药,B组先服用中药后行运动疗法,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后的疗效.结果 两组受试者的年龄、体重指数(BMI)、病程、怀孕生育次数及经产史、Gullen分度、中医证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阶段治疗后,运动组的失禁程度、ICI-Q-SF、I-QOL评分在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禁频率和夜尿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中药组的各项指标在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评价:两种治疗方法治疗后两组的失禁频率、失禁程度、夜尿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治疗方法间ICI-Q-SF、I-QOL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补中益气汤加味与盆底肌运动法都是治疗SUI的有效方法,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SUI较盆底肌运动法疗效更佳,并且能更好的改善SUI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黄美施;周迎春;曾文璧;刘彬;李杏;黄佳城;臧书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中国大陆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流行株的全基因参照序列.方法 从GenBank中获得CoxA16中国大陆分离株的所有全基因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用DNAstar/MegAlign软件对所得序列进行多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按照参照序列标准拟定CoxA16的全基因参照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并与参考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中国大陆分离的CoxA16毒株全基因序列共8株,分离于2005-2009年,其中2008年5株,广东省5株;通过序列比对获得了大陆CoxA 16全基因和氨基酸参照序列;参考毒株间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介于79.0%~98.8%,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4.3%~99.9%,与参照序列的核苷酸同源性为79.7%~97.0%,氨基酸同源性介于95.1%~99.5%之间,同源性低的为2008年安徽阜阳的FY18株.结论 比对分析了中国大陆CoxA16毒株全序列,成功建立了中国大陆CoxA16全基因和氨基酸参照序列.
作者:高风华;江丽凤;冯谦谨;郭中敏;陆家海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构建稳定携带Oct4、Klf4、Sox2、c-myc(以下简称为OKSM)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基因的小鼠肿瘤细胞株.方法 将载体pLentG-KOSM用Not Ⅰ、Xba Ⅰ线性化,并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以鉴定其结构.按Invitrogen公司推荐的标准程序进行慢病毒包装和确认慢病毒是否成功生产;携带OKSM和EGFP基因的慢病毒感染小鼠肝癌细胞(Hep1-6)、小鼠乳腺癌细胞(4T1)和小鼠肺癌细胞(LLC),以建立相应病毒感染体系.结果 pLentG-KOSM确实含有OKSM 4种基因,按标准程序生产的携带OKSM和EGFP基因的慢病毒上清高效率感染Hep1-6、4T1及LLC,成功建立稳定携带OKSM和EGFP基因的小鼠肿瘤细胞株.结论 成功构建携带OKSM和EGFP基因的Hep1-6、4T1、LLC细胞株,为相关的后续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
作者:贾琦珺;史俊文;申洪芬;贾俊双;肖东;姚开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涂阳肺结核病人来源分布情况,为进一步提高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05-2010年泉州市涂阳肺结核病人的来源资料,对病人的来源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005 -2010年泉州市共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16 976例,其中转诊占64.7%,就诊占34.2%,因症推荐占0.5%,其他途径占0.6%,转诊与就诊已成为结防机构门诊初诊病人的主要来源,占全部涂阳病人的98.9%,转诊途径发现的涂阳病人与其他来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2.0,P<0.01);转诊病人中涂阳病人检出率为30.0%,涂阳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3种来源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20.8,P<0.01).结论 医院转诊已成为泉州市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的重要来源.落实结核病归口管理,加强医防合作,提高转诊到位率等是实现结核病防治规划中涂阳病人“高发现”目标的有效措施.
作者:成玉妹;曾晓蓉;阮祥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研制国产培养14型肺炎链球菌的培养基,然后制备和纯化该菌的荚膜多糖,并对其全过程的工艺进行优化.方法 测试添加不同种血清、培养基成分对肺炎链球菌生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比进口培养基和本实验自制培养基培养细菌的效果.测试不同裂解细菌方案对获得荚膜多糖多少的影响,并比较DNA酶和RNA酶酶解方法和常规乙醇沉淀方法去除残留核酸的效果.结果 实验室自配培养基与进口培养基均能使肺炎链球菌较好生长.用1%NP40加胰酶的裂解方法可使多糖从细菌菌体更好的释放,使用DNA酶和RNA酶去除残留核酸,在多糖产量和核酸去除效率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再进一步纯化后可以得到较纯的多糖.结论 本文在培养基国产化、菌体裂解后多糖释放和核酸去除三大方面为肺炎球菌荚膜多糖提取提供了有效可行的方案.
作者:姬泽薇;陈守义;毕晓云;胡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胃癌干细胞亚群的筛选方法,探讨建立胃癌干细胞稳定亚群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从MKN45、MKN25、SGC7901细胞株和人胃癌组织中分选出不同CD44和CD133表型的亚群,比较不同亚群和无血清培养基培养的单克隆细胞球细胞在裸鼠移植瘤模型中的成瘤能力.结果 不同细胞的CD44+和CD133+亚群在低数量级时几乎不具有裸鼠皮下成瘤能力,在高数量级接种时成瘤能力与母系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克隆细胞球细胞在各数量级下的成瘤能力、瘤体积和生瘤速度均显著高于母系细胞.结论 与CD44和CD133等细胞表面标志物筛选法相比,单克隆细胞球细胞可更好的作为胃癌干细胞研究的细胞学基础.
作者:王宏伟;李国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治疗慢乙肝过程中血清HBV DNA和HBeAg含量的变化及其联系,探讨二者对HBeAg血清学转换的作用及其在抗病毒治疗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分别应用恩替卡韦治疗(53例)和替比夫定治疗(31例)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共84例,观察治疗后48周内发生HBeAg血清转换者和无HBeAg血清转换者不同时间点HBV DNA下降水平及其转阴率、血清HBV DNA载量与HBeAg水平的关联.结果 HBV DNA在核苷类似物治疗早期迅速下降;发生HBeAg血清转换者较无转换者HBV DNA下降幅度大,HBV DNA转阴率高;基线血清HBV DNA和HBeAg含量成正相关(r=0.49,P<0.05),治疗48周后相关性消失;HBeAg血清学转换与基线血清HBV DNA、HBeAg定量以及治疗12周后的HBV DNA转阴率有关.结论 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者较无转换者HBV DNA下降速度快,病毒转阴率高,基线HBeAg、HBV DNA载量低,可通过观察HBV DNA下降水平和转阴率预测核苷类似物的治疗效果.
作者:何小珊;张烨琼;洪晓绿;孙海霞;陈甜;李刚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