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特异结合新甲型H1N1病毒scFv分子的研究

吴锦银;武婕

关键词:新甲型H1N1病毒, 人源化单链抗体, 噬菌体文库, 筛选
摘要:目的 从人源化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到能高亲和性、特异结合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单链抗体,为分析H1N1病毒抗原中和表位的活性位点和人源化治疗单抗奠定基础.方法 将细胞培养的新型H1N1病毒毒株,经超速离心浓缩纯化后,获得纯的新甲型H1N1病毒,以新甲型HIN1病毒为靶蛋白,以亲和结合为原理,筛选噬菌体scFv抗体文库,经过3轮筛选富集后,随机挑选了96个噬菌体克隆扩增培养,ELISA法挑选能特异性、高亲和性结合目的蛋白的噬菌体克隆.结果 经过3轮富集性的亲和筛选,分别从96个噬菌体克隆中挑选到了4株能特异结合新甲型H1N1病毒,而不结合季节性H1N1病毒的单链抗体分子,且PCR扩增都得到了长为368、527和935 bp的轻链、重链和轻链-连接片段-重链的基因片段.结论 从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到的特异结合新甲型H1N1病毒的单链抗体片段,可为进一步研发新甲流的H1N1快速筛选试剂和人源性治疗抗体奠定基础,也可为鉴定新甲型H1N1病毒中的抗原决定簇提供结构信息.
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三种基因SNP与BAVM易感及出血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A)、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其受体(TGFRβ2)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脑动静脉畸形(BAVM)易感及出血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收集BAVM患者外周血(n=53),健康对照人群来自体检中心(n=120).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检测IL-17A-197 G/A,TGFβ1-509 C/T及TGFRβ2-875 A/G基因的SNP特征,并做关联分析探讨以上基因SNP与BAVM易感及出血风险的相关性.结果 BAVM组与对照组比较,IL-17A-197 G/A和TGFβ1-509 C/T基因型及基因频率分布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FRβ2-875 A/G基因型及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VM出血组IL-17A-197G/A的G/G基因型和TGFRβ2-875 A/G的G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未出血组(P<0.05).结论 TGFRβ2-875 A/G的G/G基因型可能是中国南方人群易感BAVM的危险因素,IL-17A-197 G/A的G/G基因型可能与BAVM易破裂出血风险有关.

    作者:李雪松;江楠;郭少雷;梁丰;齐铁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2010年广州市越秀区中小学校直饮水机直饮水卫生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2010年广州市越秀区中小学校直饮水机卫生状况.方法 随机抽取42所学校作为调查对象,其中中学20所、小学22所,共设监测点54个.每个监测点分别采集管网分梢近端水、人机自来水、直饮水各1份水样.每份水样均检测浑浊度、臭和味、色度、肉眼可见物、pH值、挥发酚类、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耗氧量、锰、铅、三氯甲烷、砷、四氯化碳、亚硝酸盐等共15个项目.结果 检测管网分梢近端水、人机自来水、直饮水共162份水样,臭和味、色度、肉眼可见物、挥发酚类、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锰、铅、三氯甲烷、砷、四氯化碳等共11项全部合格,耗氧量、亚硝酸盐、pH值、浑浊度等4项均存在不合格的情况.结论 越秀区学校直饮水机总体情况良好,直饮水的主要不合格项目为耗氧量、亚硝酸盐、pH值和浑浊度,总合格率需进一步提高.

    作者:郑绍珍;赖志胜;梁少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丹参酮ⅡA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丹参酮ⅡA预处理组,后两组进行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30 min后再灌注120 min.期间全程监测心率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实验结束后取心脏做TTC染色及HE染色,观察心肌梗死面积和组织学改变.结果 模型组大鼠心脏功能明显下降并发生心肌梗死提示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丹参酮ⅡA组在缺血30 min,再灌注30、60、120 min各时间点,左心室收缩末压、左室内压大上升及下降速率明显增高、心率基本恢复正常.组织学染色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丹参酮ⅡA组心肌梗死区面积降低、心肌细胞变性坏死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丹参酮ⅡA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吴晓倩;何丽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大蒜对离体卫氏并殖吸虫囊蚴杀灭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大蒜对离体卫氏并殖吸虫囊蚴的杀灭作用,为预防卫氏并殖吸虫病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方法 采用人工消化法从平和华溪蟹中获取卫氏并殖吸虫囊蚴,设30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做3组平行实验,共90组,每组10个囊蚴,将囊蚴置于定量大蒜原汁中,在22~23℃下,分别作用不同时间,显微镜下观察囊蚴的活动情况.结果 大蒜原汁对卫氏并殖吸虫囊蚴作用1~8 min,囊蚴内后尾蚴活动增强;作用9~20 min,后尾蚴活动力降低.作用25 min,囊蚴开始死亡,死亡率为6 67%;作用30~100 min,120~140 min,囊蚴死亡率分别为41.33%和91.67%;作用180~210 min,囊蚴全部死亡,死亡率达100%.对照组囊蚴形态正常,至120 min后囊蚴活动力有所降低,但无死亡.结论 大蒜原汁对卫氏并殖吸虫囊蚴具有刺激和轻度杀灭作用,但短时间内(20 min内)没有杀灭作用.

    作者:倪李佳;刘洁;沈浩贤;陆予云;黄子然;何宇巍;吕威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塞来昔布预防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临床评价

    目的 比较一次性和二次性根管治疗后根管治疗期间急症(EIAE)的发生率及急性发作程度(FUI),评价应用塞来昔布的预防效果.方法 按纳入标准选取在湖南旺旺医院口腔科就诊的225例牙髓坏死并有根尖周X线透射阴影需行根管治疗的患牙,采用逐步后退法制备根管,随后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塞来昔布组113例,根管预备后口服塞来昔布,其中55例行一次性根管治疗,58例行二次性根管治疗;安慰剂组112例,根管预备后口服外形和颜色一致的安慰剂,一次性根管治疗和二次性根管治疗各56例.记录两组患者根管治疗后l周内出现的症状.结果 一次性根管治疗组EIAE的发生率及FUI均值均明显高于二次性根管治疗组(P<0.05).塞来昔布组EIAE的发生率及FUI值分别为5.31%、(2.58±0.64),明显低于安慰剂组的13.39%、(4.08±0.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塞来昔布对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后的EIAE发生率及FUI值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 根管制备后预防性服用塞来昔布可显著降低EIAE的发生率、减轻术后疼痛及肿胀程度.

    作者:张颖;黄绮凌;潘倩茹;黄世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妇科门诊患者中开展宫颈癌机会性筛查健康教育的模式及效果

    目的 探索提高宫颈癌机会性筛查的门诊现场健康教育模式,以进一步提高宫颈癌机会性筛查效率.方法 选择2012年1-5月期间非因宫颈病变来本院妇科门诊就诊的育龄期患者1 000名,根据病历号的单双号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500人,分别对两组患者采取语言结合科普图片(实验组)和单纯语言(对照组)两种宫颈癌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并对照分析两组的宫颈癌机会性筛查的干预效果.结果 实验组宫颈癌机会性筛查接受率为79.2%,患者接受宫颈癌机会性筛查所用平均有效干预时间为(121.24±21.39)s;对照组宫颈癌机会性筛查接受率为62.4%,患者接受宫颈癌机会性筛查所用平均有效干预时间为(165.67±20.62)s;两组干预效果及平均有效干预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34.13,P=0.0000; t=-28.00,P=0.0000).结论 语言结合科普图片的健康教育模式不仅可提高妇科门诊患者的宫颈癌机会性筛查的接受度,还具有较高的干预效率,值得推广.

    作者:任旭琦;熊梦舟;罗家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肝螺杆菌脂多糖提取及纯化方法的建立

    目的 建立肝螺杆菌脂多糖(LPS)提取与纯化方法.方法 采用脂多糖提取试剂盒提取肝螺杆菌LPS,并用DNase I和RNase酶除去DNA和RNA,纯化LPS.三次测定LPS中糖、蛋白质及核酸的含量,并用SDS-PAGE电泳银染方法分析LPS纯度.结果 肝螺杆菌为形态细小、Giemsa's染色阴性的不规则螺旋型杆菌.纯化的LPS平均产率为0.202%,平均蛋白质含量为0.365 g/L,平均核酸含量为0.413 mg/L,三者结果的稳定性好,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LPS提取物与标准品比较,主要条带清晰,位置相同.结论 建立了一种有效提取肝螺杆菌LPS的方法,该方法简便可行、提取物纯度高,核酸及蛋白质含量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秋雄;张莉滟;单志新;肖定璋;朱杰宁;陈小苹;陈仁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禽流感病毒感染BALB/c小鼠的动态病理观察

    目的 将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IV)鼻腔接种BALB/c小鼠,动态观察小鼠每个时期主要器官组织的病理变化.方法 将100μl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原液滴入经麻醉后BALB/c小鼠鼻腔,观察14 d,每天取材1次,固定、包埋、切片后HE染色观察各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BALB/c小鼠后,产生一系列与禽流感病毒感染有关的动态病理改变:第1~2天(前驱期),肺轻微出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第3~7天(发作期),肺损伤逐渐严重,大量出血、炎性细胞浸润、严重水肿、淤血、肺泡实变塌陷或者气肿;第8~14天(恢复期),各种损伤逐渐减轻,出血渗出减少,水肿减轻,肺间质出现纤维化而趋于恢复正常.肝、肾、脑出现病理改变.结论 通过动态观察病理,弄清了禽流感病毒每个时期在BALB/c小鼠体内造成的病理损伤.

    作者:刘忠华;王颖彦;谭文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匹多莫德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及实验研究进展

    匹多莫德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口服活性的生物反应调节剂,既能促进非特异性免疫反应,也能促进特异性免疫反应.临床上匹多莫德主要用于儿童复发性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具有安全、有效、副作用少等优点.本文就匹多莫德的免疫调节机制及其相关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赵莹;吕芳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45例分析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与发病高危因素、临床特征、胎盘附着部位和剥离面积、母婴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10月于广东医学院附属西乡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经手术证实胎盘早剥的患者45例,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为观察组(n=18),未并发子宫胎盘卒中为对照组(n=27).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两组患者的发病危险因素、临床特征、胎盘附着部位和剥离面积及母儿结局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胎盘早剥发生率为0.67%(83/12 376),其中并发子宫胎盘卒中的发生率为40% (18/45).两组子痫前期发生率及发病持续时间分别为28%(5/18)和15%(4/27)及6.4和4.2 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子宫张力高、宫体压痛、宫腔积血、胎死宫内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胎盘附着位于宫底宫角分别为13和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胎盘剥离面积超过1/3的分别有16和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产后出血、DIC、死胎的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痫前期患者胎盘早剥易并发子宫胎盘卒中,胎盘附着宫底宫角部发生早剥,或剥离面积超过1/3时易出现子宫胎盘卒中,其临床特征典型.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患者的母儿结局不良.

    作者:郭海霞;钟柳英;王丽群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Th17细胞与支气管哮喘关系的研究进展

    Th17细胞是新近研究发现的一类CD4+T细胞亚群,多方面研究表明其与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和促炎症反应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也有大量研究表明Th17与Th2、Th1及Treg细胞共同参与哮喘发病,Th17/IL-17不仅介导哮喘中性粒细胞性气道炎症,也调节嗜酸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性等炎症,与特应性体质的发生、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黏液的分泌均密切相关.本文就Th17细胞在支气管哮喘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文丹丹;王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男男性接触人群艾滋病高危行为互联网QQ干预效果

    目的 了解普宁市男男性接触者人群(MSM)的基本情况,利用互联网QQ对MSM进行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并评价干预效果,探讨互联网QQ干预模式的可行性,为基层县市提供借鉴经验.方法 建立项目专用QQ群,在普宁市采用同伴推动抽样法(RDS)招募MSM作为干预对象加入该QQ群,通过互联网在QQ群内进行调查及干预,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安全套使用情况、求医意识及行为变化等.结果 干预前与干预后分别调查58、54人.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由干预前的62.07%提高到干预后的88.89%(P<0.01);近一次与男性发生肛交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由干预前的18.97%提高到干预后的40.74% (P<0.05),近3个月来与男性发生肛交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由于预前的10.34%提高到干预后的31.48%(P<0.01);如果出现生殖器破损或HIV病毒感染相关症状时,调查对象打算“到合法正规医院就诊”的比例从干预前的53.45%上升到干预后的85.19% (P<0.01).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互联网QQ对MSM进行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效果显著,有推广及借鉴价值.

    作者:陈娆娆;李振忠;邱奕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肾移植患者术后蛋白尿的临床诊治效果

    目的 探讨肾移植受者术后蛋白尿临床诊治的效果,并观察其不良反应.方法 对131例肾移植术后蛋白尿患者行移植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根据不同病因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或调整免疫抑制方案及改善微循环等相应临床治疗,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肌酐清除率、血尿素氮分别为(0.48±0.36) g/L、( 119.88±34.15) μmon/L、( 82.23 ±48.79) ml/min、(4.42± 1.77) mmon/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排斥反应、新发/复发性肾小球肾炎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的总有效率与无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根据移植肾穿刺结果,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或者调整免疫抑制方案及改善微循环等药物治疗对肾移植术后蛋白尿进行治疗,其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赵国志;刘阳;赖永通;陈志勇;郭雪坤;黄先恩;林民专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α-2b干扰素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α-2b干扰素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方法 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对照组43例.治疗组采用α-2b干扰素500万U肌注,隔日1次,疗程6个月,同时加用苦参素胶囊200 mg,每日3次,疗程6个月.对照组单用α-2b干扰素,剂量、用法及疗程相同.疗程结束时,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丙氨酸转移酶(ALT)复常率、HBeAg、HBV-DNA阴转率及血清肝纤维化等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ALT复常率分别为80.9%和60.5%,HBeAg阴转率分别为59.6%和34.9%,HBV-DNA阴转率分别为63.8%、41.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IV型胶原(IV-C)、层粘蛋白(LN)指标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α-2b干扰素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优于单一干扰素治疗,能较好地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和抗肝纤维化等.

    作者:陈达勇;莫陈汉;谢英霞;谢艳芬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乌司他丁减轻急性百草枯(PQ)中毒大鼠肺纤维化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5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治疗组(C组);B、C组禁食lh后经口一次灌胃百草枯75 mg/kg制作PQ大鼠肺纤维化模型,A组经口一次性注入等量生理盐水;C组造模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1 000U/d,同时腹腔注射乌司他丁10万U,共14 d,A、B组给予0.2 ml/d生理盐水皮下注射.分别于造模后1、3、7、14、28 d测定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含量;并取肺组织做HE染色.结果 与A组比较,B组血清TGF-β1第3天始明显升高(P<0.01),血清MMP-9于第7天逐渐上升(P<0.05),第28天明显升高(P<0.01);与B组各相同时间点比较,C组MMP-9水平下降,至第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8天出现明显下降(P<0.01);而血清TGF-β1在第14天开始出现明显下降(P<0.01).B组于造模后早期即出现肺泡壁增厚,炎症细胞浸润明显,毛细血管充血、水肿等,14 d肉眼可见肺表面溃疡形成,镜下可见肺泡间隔成纤维母细胞、肌纤维细胞增生,肺泡塌陷;C组于14 d时镜下可见有肺泡壁毛细血管充血,炎性细胞浸润较B组轻,肺纤维化程度也有所减轻.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乌司他丁可减少MMP-9的合成,从而减轻大鼠纤维化程度,其途径可能通过减少TGF-β1的合成.

    作者:彭明;刘亚非;林一勤;肖章武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特异结合新甲型H1N1病毒scFv分子的研究

    目的 从人源化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到能高亲和性、特异结合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单链抗体,为分析H1N1病毒抗原中和表位的活性位点和人源化治疗单抗奠定基础.方法 将细胞培养的新型H1N1病毒毒株,经超速离心浓缩纯化后,获得纯的新甲型H1N1病毒,以新甲型HIN1病毒为靶蛋白,以亲和结合为原理,筛选噬菌体scFv抗体文库,经过3轮筛选富集后,随机挑选了96个噬菌体克隆扩增培养,ELISA法挑选能特异性、高亲和性结合目的蛋白的噬菌体克隆.结果 经过3轮富集性的亲和筛选,分别从96个噬菌体克隆中挑选到了4株能特异结合新甲型H1N1病毒,而不结合季节性H1N1病毒的单链抗体分子,且PCR扩增都得到了长为368、527和935 bp的轻链、重链和轻链-连接片段-重链的基因片段.结论 从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到的特异结合新甲型H1N1病毒的单链抗体片段,可为进一步研发新甲流的H1N1快速筛选试剂和人源性治疗抗体奠定基础,也可为鉴定新甲型H1N1病毒中的抗原决定簇提供结构信息.

    作者:吴锦银;武婕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HMM模型的二次拟合

    目的 评价隐Markov模型在2型糖尿病不同发展阶段影响因素分析中的拟合稳健性.方法 将697例2型糖尿病患者资料分成两个亚组,对2型糖尿病的资料用隐Markov模型进行重新拟合.结果 两个亚样本模型参数相差基微.除职业因素外,有11项因素对2型糖尿病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亚样本与原样本比较,其大误差ME<0.05,两次隐Markov模型拟合结果一致.结论 隐Markov模型拟合2型糖尿病的数据有较好的稳定性,可以用于慢性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资料的分析.

    作者:潘海燕;吴笑韬;孔丹莉;胡利人;黄贵心;丁元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医院和社区获得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社区获得性和医院获得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为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更好地控制MRSA引起的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不同种类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 医院获得性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HA-MSSA)对头孢唑啉、庆大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显著高于社区获得性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 CA-MSSA) (P<0.05);医院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HA-MRSA)对头孢唑啉、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和利福平的耐药率显著高于CA-MSSA和HA- MSSA( P<0.05);HA- MRSA多重耐药菌株所占的比率为90.4%,显著高于CA-MSSA的20.0%和HA-MSSA的3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获得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情况较严重,CA-MSSA和HA-MSSA药物敏感性明显高HA-MRSA,HA-MRSA呈现多重耐药性.

    作者:孟玮;纪冰;王爱玲;刘永云;安新业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健康体检人群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的关系

    目的 探讨健康体检人群中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MS)及其组分的关系.方法 对江门市2 245名体检人群开展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和腹部B超检查,按是否合并脂肪肝分为脂肪肝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代谢指标的水平、异常率及个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脂肪肝与各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2 245名健康体检成人中MS和脂肪肝的检出率分别为15.55%和34.74%,脂肪肝组的体质指数、血压、甘油三酯(TG)、血糖、血尿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则低于对照组(P<0.01);脂肪肝组的肥胖、高血压、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和MS异常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脂肪肝组的代谢组分检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肥胖、血糖异常、高TG、低HDL-C、高血尿酸等为脂肪肝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江门市健康体检人群的MS和脂肪肝同为常见病,脂肪肝与多元代谢紊乱关系密切,应对并存多种危险因素的患者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干预.

    作者:钟毓瑜;王培燊;田有逢;余新立;冯玉珍;余冰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PD方案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PD)方案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2009年9月至2011年12月收集安康市中心医院MM患者16例,均给予PD方案为一线治疗:硼替佐米1.3 mg/m2,静脉注射,第1、4、8、11天;地塞米松20 mg/d,静脉滴注,第1~4,8~11天.每3周为1个周期,所有患者至少接受1个疗程的治疗.采用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MWG)标准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患者接受1~6个疗程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其中完全缓解(CR)9例(56%),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1例(6%),部分缓解(PR)3例(19%),轻微反应(MR)2例(13%),疾病稳定(SD)1例(6%).可见初始疗效的中位时间为3(1~5)周.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症状,其中便秘6例(38%),恶心、呕吐3例(19%);其次为血液学改变,血小板减少5例(31%);另外,周围神经病变6例(38%),乏力3例(19%);给予对症处理后均好转.结论 PD方案治疗初治MM患者疗效明确,不良反应较轻且大多可逆,具有较好的耐受性.

    作者:王晓军;朱卫民;田培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