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某市交通警察心理卫生状况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廖阳;麦诗琪;邓在明;张建生;王致;刘移民

关键词:交通警察, 心理健康, 睡眠质量
摘要:目的 了解某市交通警察心理健康状况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交通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调查睡眠质量.结果 1 737名交通警察,SCL-90总分呈阳性(>160分)者高达50.5%,阳性比例高为躯体化因子(48.8%);睡眠质量好的警察占64.7%,差的占35.3%.睡眠质量差的交通警察SCL-90总均分和各因子得分均高于睡眠质量好的交通警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45%的交通警察主观睡眠质量较差,49.2%入睡时间长,47.2%存在睡眠障碍,25.8%存在日间功能障碍;PSQI各成份与SCL-90各因子间大部分呈正相关(r>0.3,P<0.05).结论 交通警察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偏差,主要睡眠问题表现为主观睡眠质量较差、入睡时间长和睡眠障碍;睡眠质量与心理状况密切相关,睡眠问题可影响心理健康水平.
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麦纤维素治疗妊娠晚期妇女功能性便秘的3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小麦纤维素(商品名:非比麸)治疗妊娠晚期合并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前瞻性研究方法,按标准入选30例妊娠晚期合并功能性便秘的患者,给予连续口服小麦纤维素治疗2周,记录服药前后便秘症状和大便性状的变化情况,并进行评分,比较疗效.结果 受试患者口服小麦纤维素治疗后,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粪便性状和排便的频率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为90%(27/30),服药期间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小麦纤维素治疗妊娠晚期合并功能性便秘妇女疗效安全、有效.

    作者:苏春宏;何玉甜;陈敦金;张中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基于网络互动平台的《医学寄生虫学》PBL教学”初步实践

    为适应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医学寄生虫学教学的要求,开展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模式教学成为现今教学改革中的常用手段,但是经典的PBL模式教学在实践中又面临诸多困难,如教学时间、师资配备和教学资源有限等.网络教学具有资源丰富、互动快捷、灵活高效等优点,为教学提供了极佳的技术平台.本研究结合两者的优势,开展了“基于网络互动平台的《医学寄生虫学》PBL教学”实践,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了总结,并提出改进计划.

    作者:曹毅;彭恒;张冬梅;潘卫庆;朱淮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分子标记在蝇类研究中的应用

    蝇类是一类重要资源昆虫,而且是一种卫生害虫.蝇类鉴定有着重要意义与价值,本文就分子标记在蝇类研究中的应用做了综述.

    作者:胡佳林;郑学礼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高位截瘫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6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高位截瘫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防治.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高位截瘫合并肺部感染患者62例,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高位截瘫患者合并肺部感染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以双肺感染为主(64.5%),主要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G-)杆菌(72.6%),死亡率为11.3%.结论 高位截瘫合并肺部感染与患者呼吸系统功能改变相关,多为坠积性肺炎,G-杆菌为主要致病菌.应早期足量联合使用敏感的抗菌药物.

    作者:杨为;唐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抑郁症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研究文献的计量分析

    目的 探索2001-2010年间国内抑郁症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研究的概况.方法 选用万方资源数据库作为资料源,对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正式刊载的201篇抑郁症中西医结合治疗文献,进行计量的统计分析.结果 10年间在万方资源数据库发表的有关抑郁症中西医结合治疗文献的数量(仅2009年就发表了32篇)及质量均呈现增加的态势,临床研究范围广泛,其中脑血管疾病抑郁症49篇,更年期抑郁症12篇,产后抑郁症10篇,老年抑郁症7篇;文献大多采用8、6、4周为1个治疗周期,分别占54、25、20篇.结论 从计量分析结果来看,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略显优势,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研究在诸多方面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作者:陈晓敏;吕志平;陈磊;陶杨;丁秀芳;朱晓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湖沼型疫区居民血吸虫病健康促进17年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研究湖沼型疫区居民血吸虫病健康促进干预模式,并观察其近期和远期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鄱阳湖区饭湖村(实验组)和板山村(对照组)学生、16~60岁成年女性和成年男性居民为目标人群.1992年基线调查,1993-1999年和2000-2009年分别应用“信息传播+防护技能培训+奖惩激励”(模式A)和“信息传播+行为参与+行为激励”(模式B)干预实验组学生,1993-2009年分别应用“信息传播+血防价值观教育+行为激励”和“信息传播+化疗依从性教育+防护技能培训”模式干预成年女性和成年男性居民,并考核干预效果.结果 近期干预结果:实验组学生、成年女性、成年男性血防知识知晓率分别由干预前(1992年)8.99%、55.34%、67.35%提高到干预1年(1993)的94.38%、84.85%、91.92% (P=0.000);成年女性血防价值观正确率由干预前67.96%提高到95.96%( P<0.01);成年男性化疗态度正确率由干预前56.44%提高到97.98%(x2=48.722,P<0.01),化疗行为依从率由干预前46.46%提高到92.08% (P<0.01);学生和成年女性疫水接触率分别由干预前14.55%、9.47%下降到1.87%、5.07%(P<0.01),血吸虫感染率分别由干预前13.48%、19.42%下降到2.25%、7.14% (P<0.05);成年男性干预前和干预1年疫水接触率分别为38.39%、41.11%,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为29.59%、41.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干预结果:1994-1999年模式A干预学生,接触疫水率和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为0.50%~2.19%、1.04%~1.98%,2000-2009年模式B干预,未见接触疫水者和血吸虫感染者;1995-2009年成年女性感染率为5.05%~8.10%;1995-2009年成年男性血吸虫病化疗依从率为90.29%~97.52%,感染率为21.78%~42.31%,多数成年男性肝、脾肿大及肝纤维化趋向好转与稳定,未见新发晚期血吸虫病人.结论 健康促进干预可有效控制学生和成年女性血吸虫感染,提高成年男性血吸虫病化疗依从性,有效控制患病.

    作者:熊志伟;胡广汉;陈海婴;林丹丹;宋矿余;胡位陈;曾小军;葛军;邱凌;张晶;张矩;彭国华;胡主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姜黄素对TRP离子通道抑制作用的研究

    目的 验证瞬时受体电位(TRP)通道在胶质瘤MGR2细胞中的存在,研究姜黄素对TRP通道的电生理影响,探讨姜黄素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脑胶质瘤细胞MGR2;利用膜片钳技术检测胶质瘤细胞MGR2的电生理特性,验证并分离TRP离子通道.使用薄荷醇、无Mg2+内液、酸以及非特异阻断剂2-氨基乙氧基苯硼酸(2-APB)及钆离子(Gd3+)对TRP通道的敏感性进行检测.记录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对TRP通道电流幅度的影响.结果 神经胶质瘤细胞MGR2是一种非可兴奋细胞,其细胞上表现出TRP离子通道的电生理特性.该通道对薄荷醇不敏感,对酸的反应不明显.对细胞内液低Mg2+有(24.2±4.1)%的TRP电流增加(n=12,P<0.05),200 μmol/L 2-APB及10 μmol/L Gd3+对TRP电流分别有(46.4±4.5)%及(73.2±3.6)%的增加(n=12,P<0.05).姜黄素对TRP通道的抑制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和可恢复性.结论 TRP通道在胶质瘤细胞MGR2中存在,姜黄素对TRP通道的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为姜黄素抑制肿瘤增殖的可能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杨幸怡;张晓晨;朱燕燕;庄绪莹;赵虎;顾怀宇;李朝晖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梅州市小学生甲型H1N1流感疫苗安全性和免疫效果评价

    目的 了解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为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科学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原则,在梅州市平远县河头镇中心小学(农村组)和平远县第一小学(城镇组)选取符合条件的400人,随机抽取200人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另200人不接种,均进行安全性以及流行病学监测.在接种组按单纯随机方法抽取60人作为免疫效果评估对象,在免疫前和免疫后1个月采血,采用血凝抑制实验方法测定H1抗体.结果 共监测60人,免疫成功者50人,免疫成功率为83.33%,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736.23.城镇地区监测27人,免疫成功者23人,免疫成功率为85.19%,GMT为1∶789.36;农村地区监测33人,免疫成功者27人,免疫成功率为81.82%,GMT为1∶701.45,不同地区免疫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3,P>0.05).对接种组和对照组400名对象开展长达6个月的流行病学监测,均未发生流感样病例.结论 甲型H1N1流感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保护效果.

    作者:刘雅姬;邹兴梅;杨劲英;林立新;肖胜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广州市2008-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动态研究

    目的 分析2008年5月至2011年7月广州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了解流行现状,探讨流行趋势,为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8-2011年广州市手足口病疫情资料的流行特征.手足口病的肛拭子标本从哨点医院获得,采用RT-PCR方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疫情暴发月份提前,流行强度增大,高位持续时间延长;市区病例构成从2008年下半年的48.32%逐步降至2011年上半年的35.09%,农村地区则从2008年的11.95%逐步升至24.67%,城乡结合部相对稳定在40.30%左右;病例主要在5岁以下婴幼儿,但呈现出低龄化、成人化的两极化发展趋势,男性高于女性;散居儿童病例数构成比从2008年下半年的60.04%增至2011年的68.92%,托幼儿童则从2008年的38.09%降至2011年的28.27%,学生病例2009年以来相对稳定在2.55%左右;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呈现交替流行的现象.结论 广州市手足口病疫情不断向低龄儿童、散居儿童和农村地区扩散,同时不同型别的毒株交替出现.手足口病疫情形势严峻,防控难度加大.

    作者:梁会营;康燕;陶霞;李美霞;罗雷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不同缺血处理方法对大鼠压疮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研究缺血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性压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应用空气压缩机制成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处理组(IPC组)、缺血后处理组(Ⅰ-PostC组)压疮模型,同时设立正常大鼠为空白组(S组),采用AnnexinV-FITC联合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百分率.结果 IPC组和I-PostC组的凋亡率较低,分别为(5.8±1.03)%和(5.5±1.09)%,同时,S组细胞凋亡现象罕见,凋亡率为(1.0±1.07)%,而IR组凋亡情况较严重,凋亡率为(9.5±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S组与IR组、S组与IPC组、S组与Ⅰ-PostC组、IR组与Ⅰ-PostC组、IR组与IP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C组与Ⅰ-Post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再灌注能诱发大鼠细胞凋亡的发生,缺血处理可降低细胞凋亡的发生率,缺血预处理和后处理对降低压疮细胞凋亡率的效果相似.

    作者:王华军;黄惠根;镇春;镇艳;温作珍;静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2009年福建省恶性肿瘤患病分布分析

    目的 了解福建省居民恶性肿瘤的患病分布特征,为建立完善的肿瘤登记报告制度提供支持.方法 对福建省2009年肿瘤患病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样本构成比比较采用x2检验,样本患病率比较采用Z检验.结果 福建省恶性肿瘤年平均粗患病率为128.77/10万,其中胃癌粗患病率高为18.85/10万,占全部恶性肿瘤患病的14.64%;常见恶性肿瘤除乳腺癌和宫颈癌外,其余恶性肿瘤患病率男性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男女恶性肿瘤总体标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省恶性肿瘤患病高峰年龄段位于55 ~65岁,不同地区恶性肿瘤患病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福建省居民恶性肿瘤患病分布存在一定规律,为制定综合防治恶性肿瘤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薛灵抒;赖以刚;李文燕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ARIMA模型在肺结核疫情预测中的应用

    目的 运用自回归滑动平均混合模型( ARIMA)对长沙市天心区的肺结核发病数进行曲线拟合与模拟,为肺结核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分析2003-2010年天心区肺结核发病数据,分模型识别、参数估计、模型诊断3个步骤建立ARIMA季节性模型,利用2011年1-4月天心区肺结核发病数据进行模型验证,并预测未来1年的月发病数.结果 ARIMA(1,0,1)×ARIMA(0,1,1)12模型较好地拟合了2003-2010年天心区肺结核发病情况,其计算201 1年1-4月天心区肺结核发病数的模拟值(38、32、41、47例)变化趋势基本符合实际值(34、44、46、48例)变化趋势.未来1年(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肺结核发病数将略有增加,月发病数均值为44例.结论 ARIMA(1,0,1)×ARIMA(0,1,1)12模型能较好地拟合天心区肺结核发病情况,可以用于天心区肺结核发病数的预测.

    作者:付志勇;陈秋萍;陈田木;吴英;兰泽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某市交通警察心理卫生状况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某市交通警察心理健康状况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交通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调查睡眠质量.结果 1 737名交通警察,SCL-90总分呈阳性(>160分)者高达50.5%,阳性比例高为躯体化因子(48.8%);睡眠质量好的警察占64.7%,差的占35.3%.睡眠质量差的交通警察SCL-90总均分和各因子得分均高于睡眠质量好的交通警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45%的交通警察主观睡眠质量较差,49.2%入睡时间长,47.2%存在睡眠障碍,25.8%存在日间功能障碍;PSQI各成份与SCL-90各因子间大部分呈正相关(r>0.3,P<0.05).结论 交通警察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偏差,主要睡眠问题表现为主观睡眠质量较差、入睡时间长和睡眠障碍;睡眠质量与心理状况密切相关,睡眠问题可影响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廖阳;麦诗琪;邓在明;张建生;王致;刘移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闽东地区153例戊型肝炎临床与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闽东地区戊型肝炎近年来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情况,为该地区戊型肝炎的预防及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近5年收治的153份戊型肝炎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153例,中老年患者85例(55.55%),男多于女,夏秋季发病多为98例(64.05%),城镇与农村患者之比1.10∶1,重叠肝炎病毒感染17例(11.11%),无家庭聚集现象.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疲乏及肝功能异常,其中,黄疸型肝炎128例(83.66%).治疗以卧床休息、清淡及富营养饮食为主,本组病例均好转及治愈出院,无1例转为慢性或死亡,重叠感染、年老及重症肝炎患者黄疸消退时间明显延长.结论 戊型肝炎的发病及临床特点,与性别、年龄、居住环境、原有肝炎病毒慢性感染等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和教育,培养良好的个人饮食和卫生习惯,是预防戊型肝炎的重要措施.

    作者:龙振昼;刘华;池宏亮;陈江平;王学忠;赵建锋;黄丽秀;左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2006-2010年重庆市北碚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情况分析

    目的 通过对2006-2010年重庆市北碚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HC)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分析,为AHC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来自国家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的疫情资料,对重庆市北碚区2006-2010年AHC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重庆市北碚区2006-2010年报告AHC病例1 152例,年平均发病率38.39/10万,各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92.88,P<0.05),童家溪镇(225例)、天生街道(161例)和歇马镇(85例)报告病例数较多,8-10月为发病高峰,此间报告病例977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84.81%;报告病例数多的年龄段为10~19岁(521例),男女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7.18,P<0.05),男性高于女性;职业以学生(58.68%)和农民(10.42%)为主.结论 北碚区AHC防控关键时期在5-7月,防控重点对象是男性、学生和农民,中学校为重点地区,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发生疫情后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是防控AHC暴发流行的关键.

    作者:张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HBV转基因小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免疫抑制功能的研究

    目的 通过对HBV转基因小鼠CD4+、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和免疫抑制功能的研究,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乙肝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对12只HBV转基因小鼠和12只正常小鼠外周血CD4+、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频率进行检测;磁珠分选小鼠脾CD4+CD25-T细胞和CD4+CD25+T细胞,分为HBsAg刺激组和ConA刺激组体外单独和共培养,ELISA方法检测诱生的细胞因子IL-2.结果 与正常小鼠比较,HBV转基因小鼠外周血CD4+、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sAg刺激组,CD4+CD25-T细胞单独或共培养,HBV转基因小鼠CD4+CD25-T细胞诱生IL-2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小鼠(P<0.01);ConA刺激组,HBV转基因小鼠CD4+CD25-T细胞诱生IL-2水平与正常小鼠相比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小鼠CD4+CD25-T细胞单独培养时诱生IL-2水平均显著高于共培养(P<0.01).结论 与正常小鼠比较,HBV转基因小鼠CD4+、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和免疫抑制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T细胞水平对乙肝病毒存在特异性免疫耐受.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可抑制CD4+、CD8+T细胞.

    作者:赵光艳;胡显芳;郑紫丹;李彦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大鼠眼挫伤后视觉诱发电位及形态学改变的研究

    目的 探讨眼挫伤的电生理学和形态学改变.方法 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损伤后1d组(50只)、损伤后10 d组(20只)和损伤后1月组(20只),制作眼挫伤模型,分别检测并记录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P100波的潜伏期和波幅作为观察指标;取各组大鼠的眼球做常规HE染色组织学切片进行观察.结果 眼挫伤后1d、10 d及1月,FVEP和PVEP的P100波潜伏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分别延长49.88%、53.34%、19.63%和51.87%、40.49%、1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VEP和PVEP的P100波幅先升高后降低,损伤后1d、10d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后1月组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各组视神经可见神经纤维排列紊乱,空泡样变性,神经元周隙增宽,视神经肿胀,局灶可见胶质细胞增生;视网膜可见节细胞排列较疏松,内网层胶质细胞浸润.结论 视觉诱发电位变化与形态学改变相一致,VEP检查在眼挫伤的法医学鉴定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耿文静;方超;王广勇;竞花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老年高血压合并抑郁患者生命质量与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

    目的 了解老年高血压合并抑郁患者生命质量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 对28例老年高血压合并抑郁患者(实验组)和45例高血压无抑郁患者(对照组)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生命质量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测定,分析生命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结果 老年高血压合并抑郁患者生命质量的生理功能、生理角色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心理健康8个维度及总分得分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社会支持总分分别为(6.78±2.02)、(20.12±3.41)、(32.70±7.72)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社会支持与生命质量呈正相关(r=0.542,P<0.01).结论 应加强对老年高血压合并抑郁患者的社会支持功能,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马丽娜;李耘;冯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签字式教学法探讨与实践

    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课程中开展签字式教学法,不仅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还提升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实践动手的能力,为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

    作者:陈晶;芮勇宇;王前;裘宇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三峡库区土源性线虫感染现状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三峡库区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为制定防治对策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三峡库区15个区县,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随机抽取4个村(居委会)为调查点.以本地常住人口为调查对象,采用统一问卷,调查人群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民族、文化程度、职业等,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查肠道蠕虫卵;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3~12岁儿童蛲虫卵.结果 共调查30 820人,寄生虫感染者3 982人,总感染率为12.92%,各区县感染率在3.86%~24.90%之间,不同区县总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5.16,P<0.01).蛔虫、钩虫、鞭虫、蛲虫感染率分别为8.62%、4.18%、0.57%、4.73%,蛔虫感染率高于其它3种(x2=2354.35,P<0.01);男性、女性感染率分别为12.82%、13.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9,P>0.05).总感染率、蛔虫、钩虫感染率均以60~岁组高,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4.32,P<0.01).以学龄前儿童(13.64%)、农民(13.29%)、学生(11.61%)为高,明显高于其它职业人群(x2=41.23,P<0.01).以文盲(18.24%)、小学(14.01%)、学龄前儿童(13.64%)为高,明显高于其它学历人群(x2=214.43,P<0.01).钩虫感染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F=43.86,P<0.01).以感染1种寄生虫为主,占91.50%.结论 与第二次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相比,三峡库区人群士源性线虫感染率大幅度下降,但其感染仍然普遍,感染以蛔虫为主,学龄前儿童、小学生和农民感染较高.

    作者:吴成果;罗飞;蒋诗国;罗兴建;谢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