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艳红;黄睿;吴敬之;黄翠玉;王艳芳
目的 探讨餐后高血糖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如血脂、血压、肥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柳州市713名干部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WC)、血压,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同时检测空服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同醇(LDL-C)等指标,根据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将受检者分为三组:正常糖耐量(NGT)、糖耐量低减(IGT)、糖尿病(DM),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由NGT→IGT→DM,年龄、BMI、WC、SBP、DBP、TG的水平逐渐升高,且IGT和DM组均较NGT组显著升高(P<0.01),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1).②随着餐后血糖水平的增高,超重/肥胖、中心肥胖、血脂异常及高血压的检出率逐渐增高(P<0.001).③2 h PBG与年龄、BMI、WC、SBP、DBP、TG呈显著正相关(P<0.001),与HDL-C呈显著负相关(P<0.001),经偏相关分析,在控制其它影响因素后,2 h PBG仍与WC、年龄、TG、DBP呈显著正相关(P<0.001).结论 餐后高血糖与中心肥胖、高TG、高血压独立相关,常聚集了较多的心血管危险因素,预示着心血管疾病风险性增加,应尽早采取干预措施,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作者:周英;贺平;韦汐;余佩玲;苏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后的妊娠结局.方法 对1 021例通过ART获得的临床妊娠者,通过直接询问或电话随访对其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 021例妊娠者中,分娩838例(82.08%),单胎642例(76.61%),多胎196例(23.39%),流产132例(12.93%),异位妊娠41例(4.02%),分娩情况失随访10例(0.98%),畸形儿10例(1.19%),分娩男婴540个、女婴495个,新鲜胚胎移植后早期流产率为10.76%,明显高于冻融胚胎移植(FET)后的5.08%(P<0.01),多胎的早产率、剖宫产率、低体重儿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单胎(P<0.01).结论 重视ART技术带来的多胎、早产、流产及异位妊娠等并发症.密切关注ART后代的出生缺陷.
作者:易艳红;黄睿;吴敬之;黄翠玉;王艳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与磁粒子捕获免疫发光法(ICA)联合测定血癌胚抗原(CEA)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预先用ELISA对检测CEA的血清标品进行分组,然后根据浓度级别分组冉检测血清CEA的浓度.结果 ELISA和ICA联合检测血CEA,可大大节约非常昂贵的ICA试剂,又能快速发出检验报告.结论 该方法 无论是医院或者病患者都带来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
作者:郑定容;周伟;杨文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构建携带有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观察该报告基因在动物体内外表达情况以及对靶细胞生物特性的影响.方法 以质粒pEGFP-C1为模板进行PCR反应,获得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片段,定向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获得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EGFP,转染PA317包装细胞后收集具有感染能力的病毒颗粒,转染人多型性脑胶质瘤细胞SW038-C2,通过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观察EGFP作为报告基因在体内外的表达情况以及对靶细胞生物特性的影响.结果 成功克隆携带有EGFP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该载体经包装细胞包装后可有效转染人多型性脑胶质瘤细胞SW038-C2并在体内外稳定表达,对靶细胞及其所成肿瘤的生长无抑制.高表达GFP的靶细胞形态变得细长,FACS检测约有98%的细胞表达GFP,体外培养6个月荧光强度没有明显的衰减,而低表达GFP的靶细胞形态无变化,FACS检测有30.7%细胞表达GFP.结论 该载体可在体内外成功表达,对靶细胞的生长无明显抑制,高表达GFP的靶细胞有一定形态上的变化;使用GFP作为报告基因,检测到的病毒载体转染率比实际偏低.
作者:赵宁;郭中敏;陈系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检测稳定型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了解hsCRP及MIF在其中的变化.方法 61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55例健康志愿者,以ELISA法检测分析其血浆中高敏C反应蛋白及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的变化.结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血浆hsCRP水平(12.93±3.67)mg/L及MIF水平(23.60±6.31)μg/L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hsCRP(4.37±1.28)mg/L,MIF(9.89±1.04)μg/L]及对照组[hsCRP(3.51±1.47)mg/L,MIF(9.58±1.2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及对照组hsCRP及MIF水平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其hsCRP及MIF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及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均有明显升高,对hsCRP及MIF检测可能有助于鉴别高危冠心病患者.
作者:徐向明;何坚;贺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克隆FSHR基因部分片段(145~330 bp)(FSHRn),构建真核表达重组质粒,预测其编码蛋白作为候选避孕疫苗的可行性.方法 提取小鼠睾丸组织的总RNA,利用RT-PCR技术反转录成cDNA,按照GenBank中小鼠FSHR N-端序列设计引物,扩增基因片段并插入pcDNA3.1/myc-His(-)B载体,重组质粒经PCR、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后用Vector NT19.0软件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扩增片段长度为186 bp,测序结果 与已知序列吻合,重组真核表达质粒经PCR和双酶切鉴定获得正确重组子.生物信息学分析其编码蛋白抗原性肽段主要集中在15~20aa、22~27aa、32~36aa、42~48aa、58~67aa,与人的基因同源性为90%.结论 成功克隆了FSHRn基因片段并构建了pcDNA3.1/FHSRn真核表达重组质粒;FSHRn具有良好的抗原性,FSHRn蛋白可作为良好的动物候选疫苗,为此段蛋白的深入研究和人类男性避孕疫苗的研制打下基础.
作者:朱秀兰;马文丽;德伟;彭翼飞;阴常欣;郑文岭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系统评价降钙素原(PCT)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用计算机检索CNKI、VIP等数据库.按两个纳入标准分别纳入有关PCT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研究,采用QUADAS工具进行质量评价,利用Metadise1.4计算各个研究的合并DOR.进行异质性分析,并计算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进行合并受试者诊断特征曲线(SROC)分析,获得SROC曲线下面积(AUC).用Review Manager5软件进行其它诊断试验评价指标的Meta分析.结果 按照标准一,纳入8个研究;按照标准二,纳入7个研究.8个研究间不存在异质性(X2=3.28,P=0.858,I2=0.0%).8个研究合并敏感度为0.914,合并特异度为0.935,AUC为0.9783;7项研究间不存在异质性(X2=3.24,P=0.779,12=0.0%),合并敏感度为0.876,合并特异度为0.943,AUC为0.9578.结论 从目前的研究看,PCT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有很高的价值,是很好的辅助诊断指标.
作者:王凤平;刘飞;王前;裘宇容;芮勇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避水应激引起内脏痛觉敏感性的变化及特异性辣椒素受体(VR1)拮抗剂辣椒平与非特异性VR1拮抗剂钌红对避水应激引起内脏痛觉过敏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6周龄雄性Wistar大鼠54只分为无应激对照组(Neg组,n=18)、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n=12)、辣椒平治疗组(CZP组,n=12)、钌红治疗组(RR组,n=12),Neg组又分为三个小组,分别为直肠内注入生理盐水组、直肠内注入辣椒素组、直肠扩张组,NS组、CZP组和RR组只分为直肠内注入辣椒素组和直肠扩张组两小组,每小组均为6只动物.给予避水应激.每天1 h连续10 d.第11天Neg组与NS组腹腔注射溶媒,CZP组腹腔注射辣椒平,RR组腹腔注射钌红,30 min后每小组6只动物直肠内注入生理盐水或辣椒素,进行疼痛评分,或给予结直肠扩张(CRD)刺激,进行腹直肌肌电记录.结果 避水应激引起动物对直肠注射辣椒素敏感性增加,腹腔注射辣椒平与钌红均能抑制注射辣椒索引起的疼痛反应;避水应激也引起动物CRD刺激后腹直肌肌电活动增加,腹腔注射辣椒乎与钉红均能降低肌电活动的增加幅度,而钌红则完全抑制肌电活动的增加.结论 辣椒素受体拮抗剂可抑制避水应激引起的内脏痛觉过敏,辣椒素受体参与内脏痛觉过敏的发生过程.
作者:季文进;梁杰贤;赵国栋;洪迅;李真;李红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血吸虫病的诊断检测技术在血吸虫病的防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除了病原学诊断技术的改进,免疫学诊断技术也因为其良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实用性,成为当前血吸虫病的常用诊断手段,而且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化学、免疫传感器等新技术的渗入.极大地促进了血吸虫病诊断方法 和检测技术的改进和发展.
作者:周帅锋;余路新;汪世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胚胎干细胞(ES细胞)囊胚腔注射的方法 构建嵌合体小鼠自发性肿瘤.方法 连续80周每周观察嵌合体小鼠的肿瘤发生情况,选取同龄相关品系小鼠各10只作为对照组.处死发生肿瘤的小鼠并且病理学检查,提取肿瘤组织的基因组DNA.用PCR方法 检测性别决定区(SRY)基因判断肿瘤的品系来源.结果 13只嵌合体小鼠中有3只(全为雌性)发生自发性肿瘤,分别为腺癌、皮下恶性畸胎瘤、淋巴瘤.肿瘤细胞来源于注射的ES细胞而非受体囊胚.对照组野生型小鼠未见肿瘤发生.结论 ES细胞囊胚腔注射的方法 构建嵌合体小鼠具有较高的自发肿瘤发生率,可作为自发性肿瘤动物模型.
作者:马芸;黄冰;邓新燕;陈系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为了高职高专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在将来的临床检验诊断中与时俱进,本文从优化教学内容、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更新教学手段、加强实验教学等方面,对高职高专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的教学提出了若干思考.
作者:蒋传命;黄泽智;杨秦;陈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INHA的表达、纯化,以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获得INHA基因以及去信号肽的INHA基因,将其都分别构建到原核表达系统并分离纯化得到相对分子质量为58 000的带有组氨酸标签的重组INHA融合蛋白.用分离纯化后的INHA融合蛋白作为抗原免疫,获得抗INHA的多克隆抗体.结果 成功地获得INHA基因,并且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于大肠杆菌中,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 显示,该抗体能特异性地与INHA的抗原以及胎盘组织产生明显免疫亲和反应.结论 建立原核高效稳定INHA表达系统,获得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蛋白,为进一步获得高特异性的抗体奠定基础.
作者:李月;吴英松;杨学习;谢美娟;李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对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牵拉损伤后三磷酸腺苷(ATP)释放的影响,探索其对中枢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不同剂量的白藜芦醇与星形胶质细胞共同培养12 h后,进行牵拉损伤,检测不同实验组星形胶质细胞内、外ATP含量,并进行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的测定.结果 牵拉损伤使星形胶质细胞分泌ATP明显增加,相反细胞内ATP含量明显下降(P<0.05);1 μmol白藜芦醇能够使星形胶质细胞损伤后ATP分泌进一步增加(P<0.05);而100 μmol白藜芦醇能减少损伤后ATP分泌(P<0.05).对细胞进行LDH漏出量的检测发现,牵拉损伤能够使星形胶质细胞的LDH漏出量增加(P<0.05),1 μmol白藜芦醇进一步加剧了LDH漏出(P<0.05),100 μmol白藜芦醇能够有效减少星形胶质细胞的LDH漏出(P<0.05).结论 星形胶质细胞受到牵拉损伤后,100 μmol白藜芦醇能够减少其ATP释放,且能够减少LDH漏出,进而对星形胶质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周浩;陈清;孔丹莉;郭江;王茜;俞守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由于近年来登革病毒在全球范围的迅速扩散,登革疫苗的研制成为一个严峻的国际性问题.减毒疫苗是目前有希望研制成功的,其中传统减毒活疫苗已进入二期临床试验,新型减毒疫苗也显示了自己的优势,但仍面临许多挑战.本文就登革减毒疫苗研究的进展及面临的问题作一综述.
作者:史潇;郑学礼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CYFRA21-1检测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ncer,PHC)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3年7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330例肝病患者,其中组织病理学诊断为原发性肝癌者192例,非原发性肝癌者138例.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330例肝病患者的血清CYFRA21-1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血清CYFRA21-1水平PHC组为(9.73±1.02)ng/mL,非PHC患者为(1.33±0.26)ng/mL,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组织学分型的PHC患者血清CYFRA21-1水平之间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检测血清中CYFRA21-1水平对HPC的诊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王荷玲;魏青;周颖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掌握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脑脊液标本,用血平板进行细菌培养、分离,PCR鉴定.结果 病例发病时间集中在夏季,均为男性,手部均有外伤且有生猪肉接触史.脑脊液中分离的细菌经生化和PCR检测结果 为猪链球菌Ⅱ型.病例经治疗均脱离了危险.结论 4例病例均为散发疫情,相互间无流行病学联系.传播途径为接触被猪链球菌污染的生猪肉经破损皮肤而传染.应加强健康知识教育,提高肉食品加工人员的自我保护能力,同时要提高医务人员的诊治水平.
作者:孔东锋;张小岚;梅树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g1对吗啡依赖海马神经元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intracellular free Ca2+ concentration,[Ca2+]i)的影响.方法 采用荧光钙离子指示剂Fluo-3/AM,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低剂量(1 μmol/L)、中剂量(10 μmol/L)、高剂量(100 μmol/L)人参皂苷Rg1处理吗啡依赖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后[Ca2+]i的改变.结果 低、中、高剂量人参皂苷Rg1单独处理海马神经元前后并没有引起胞内[Ca2+];的显著改变(P>0.05),而吗啡依赖海马神经元胞内[Ca2+];较正常海马神经元细胞明显增高(P<0.01).此外,低、中、高剂量人参皂苷Rg1处理吗啡依赖海马神经元细胞后,均能显著抑制胞内[Ca2+];的升高(P<0.01),并呈剂量依赖性,Rg1剂量越大,抑制作用越明显(P<0.01).结论 人参皂苷Rg1可以抑制吗啡依赖海马神经元细胞内[Ca2+];的增高,对吗啡的成瘾性具有明显的拈抗作用,为合理安全有效地应用人参戒毒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揭荣荣;文磊;余林中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及肿瘤坏死因子-β G252A(TNF-β)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测定63例冠心病患者及103例健康对照者血清TNF水平.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TNF-β第一内含子含有1 069位核苷酸A→G多态位点的基因片段,Neo I内切酶进行限制性酶切反应.结果 63例冠心病患者和103例正常对照TNF-β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血浆中TNF水平,冠心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血清TNF水平显著升高提示炎性反应在冠心病病程中起重要作用.TNF-β G252A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无关联.
作者:钟欢妹;黎耀晃;江炳章;李红民;林成绍;柳息洪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广州市城乡接合部的结核病疫情及社区人群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现状,分析疫情变化及流行趋势.考核防治效果,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抽取广州市城乡接合部的黄埔、天河、白云、芳村四个新区的6个调查点进行调查,通过结素试验、X线及痰结核菌检查发现肺结核病人.随机抽取流调点的10周岁以上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询问5个基本结核病防治知识,涉及预防、症状、传播途径、治疗措施等.结果 实际检查10 923人,发现活动性肺结核22例,涂阳肺结核2例,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201.41/10万,菌阳患病率和涂阳患病率均为18.31/10万.结核病防治知识问卷实际调查507人,平均知晓率为52.5%,文化程度高和男性人群的知晓率高,青少年和老年人群的知晓率低.结论 广州城乡接合部结核病疫情较2000年广州市平均疫情有上升趋势,社区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掌握程度未达到60%的目标,女性、青少年和老年、文化程度低的人群应成为结核病教育的重点对象.
作者:何志青;胡贵方;薛植强;梁珏;雷宇;郭婉如;陈亚安;林茵;欧阳彩虹;黄光亮;陈素颖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获取人源脂肪细胞SH2B1β基因序列,构建SH2B1β-pET28a(+)重组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对其进行表达.方法 利用RT-PCR方法 从人源分化成熟的脂肪细胞RNA中扩增出SH2B1β的cDNA片段,并插入pET28a(+)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通过IPTG诱导表达带6xHis标签的融合蛋白.结果 PCR和酶切电泳鉴定结果 显示SH2B1β基因克隆人载体中,测序结果 证实克隆的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的人源SH2B1β序列相符,SDS-PAGE电泳结果 表明获得相对分子质量约75 000的目的蛋白.结论 成功获取了人源脂肪细胞的SH2B1β基因,并在BL21(DE3)中高效表达目的蛋白,为下一步表达纯化SH2B1β重组蛋白及蛋白的初步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邱国真;陈白虹;曲戎梅;付琛颖;董文其;魏威;王文敬;王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