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者ABO血型反定型O细胞凝集原因分析

王平;杨克坚;罗月明

关键词:献血者, ABO血型/反定型, 冷凝集素, 意外抗体
摘要:目的 分析献血者ABO血型反定型O细胞凝集原因,以确保受血者输血安全.方法 对江门市2000年1月至2008年6月间,采用微板法检测献血者ABO血型出现反定型O细胞凝集者进行冷凝集素效价测定、吸收放散试验、意外抗体鉴定等血型血清学检测.结果 308 410例献血者中有25例出现反定型O细胞凝集.其中血清中含有冷凝集素导致O细胞凝集16例:效价1:4~1:32者10例、效价≥1:64者6例;血清中存在意外抗体导致O细胞凝集9例:抗-M(IgM)5例、抗-Lea(IgM)2例、抗-Leb(IgM)1例、抗-P1(IgM)1例.结论 采用微板法检测献血者ABO血型出现反定型O细胞凝集时,应进行相关的血型血清学检测;非血源紧缺的情况下,反定型O细胞凝集者不宜作为献血者.
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湖北省近20年血吸虫病控制效果和变化趋势

    目的 了解近20年来湖北省实施的血吸虫病防治策略,对疫情控制的效果和变化趋势的影响.方法 将1989年以来全省开展的4次大型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和1次病情普查资料建立数据库,统计分析主要疫情指标变化,评价各防治时段的防治策略所产生的效果及影响.结果 近20年,湖北省实施了3种防治策略;全省人群、耕牛感染率和推算病人数指标呈现大幅下降;人群、耕牛感染率呈指数曲线下降趋势.结论 近20年,湖北省实施的3种防治策略的演变,与防治工作进程、社会经济改革和自然因素相关;3个时段的防治策略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为血防工作延续起到效果基奠和经验积累的作用.

    作者:朱惠国;戴裕海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微创治疗在子宫肌瘤中的应用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近年来,以腹腔镜和官腔镜为代表的微创技术在子宫肌瘤治疗的应用中逐渐普及,如腹腔镜子宫切除术、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官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以及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的阴式子宫切除术、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及子宫动脉栓塞术等.上述手术具有刨伤小、患者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适应证、手术方法、并发症又各不相同.

    作者:陈江鸿;陈国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重组寄生虫-BCG疫苗研究进展

    卡介苗(BCG)由于其广泛应用的安全性及其免疫佐剂作用,以其为载体的重组疫苗研究日益被科学家们重视.本文简要概述了近年来硕大利什曼原虫、疟原虫、弓行虫、肝片吸虫等寄生虫重组BCG疫苗的构建及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叶艳菊;李文桂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血者ABO血型反定型O细胞凝集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献血者ABO血型反定型O细胞凝集原因,以确保受血者输血安全.方法 对江门市2000年1月至2008年6月间,采用微板法检测献血者ABO血型出现反定型O细胞凝集者进行冷凝集素效价测定、吸收放散试验、意外抗体鉴定等血型血清学检测.结果 308 410例献血者中有25例出现反定型O细胞凝集.其中血清中含有冷凝集素导致O细胞凝集16例:效价1:4~1:32者10例、效价≥1:64者6例;血清中存在意外抗体导致O细胞凝集9例:抗-M(IgM)5例、抗-Lea(IgM)2例、抗-Leb(IgM)1例、抗-P1(IgM)1例.结论 采用微板法检测献血者ABO血型出现反定型O细胞凝集时,应进行相关的血型血清学检测;非血源紧缺的情况下,反定型O细胞凝集者不宜作为献血者.

    作者:王平;杨克坚;罗月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不同试剂盒对乙脑病毒RNA提取效能的比较

    目的 比较常见的3种商售RNA提取试剂对乙脑病毒检测的相对效率、耗时和成本,为实验室应用及检测结果的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对乙脑病毒参考株悬液作10-1~10-4系列稀释,选用QIAGEN公司的QIAamp Viral RNA Mini Kit、Sangon生物公司的RNA提取试剂盒和Invitrogen公司的Trizol试剂3种核酸提取方法提取上述样本RNA,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对其提取效率进行评价,并比较3种试剂(盒)的耗费时间和价格.结果 对不同稀释度乙脑病毒样本的检测,均以QIAGEN公司QIAamp Viral RNA MiniKit检测的敏感度高.以该试剂盒的提取效率为100%,则Invitrngen和Sangon生物公司RNA提取试剂(盒)的提取效率分别为77.4%~86.8%和64.2%~74.1%.3种试剂(盒)对cDNA起始模板量的估计也有明显的影响,差别达到1~3个数量级,以QIAGEN公司的试剂盒敏感.3种试剂(盒)提取RNA耗时分别为60 min、100 min和70 min,价格效率比分别为46元、23元和20元.结论 RNA提取试剂可影响JEV荧光定量PCR检测的结果,各实验室应根据实验目的 和实验室条件,合理选择病毒RNA提取试剂盒.

    作者:陈亿雄;陈志永;柯雪梅;任旭琦;陈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辣椒素受体介导氯喹引起的搔痒

    目的 研究辣椒素受体(VR1)在氯喹引起搔痒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实验分4个部分,分别研究辣椒素受体拮抗剂辣椒平腹腔注射、局部应用辣椒素使VR1脱敏感、局部注射PKA抑制剂H89或PKC抑制剂bisindolylmaleimide Ⅰ、重复肥大细胞脱颗粒后颈背部注射氯喹200μg/100 μl 30 main内引起搔痒的次数,分为9小组,共使用6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63只.结果 腹腔内注射辣椒平、局部应用辣椒素与重复肥大细胞脱颗粒均明显抑制氯喹引起的搔痒,而H89与BIM对氯喹引起的搔痒均无明显作用.结论 氯喹通过肥大细胞脱颗粒引起搔痒,而辣椒素受体介导了氯喹引起的搔痒.

    作者:季文进;魏涧琦;梁杰贤;赵国栋;李真;李红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抗-c抗体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1例

    1 病例简介患儿,梁××BB,女,出生1 d,全身中度黄染,血红蛋白87g/L,2008年12月5日因贫血需输血,中心医院与数名献血者交叉配血,主次侧均出现凝集,怀疑意外抗体导致的新生儿溶血病,送本站进行免疫血清学检测及交叉配血.

    作者:胡继征;叶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内分泌紊乱的探讨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治疗过程中单一用药和联合用药对降低体重、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有无差异.方法 将确诊为PCOS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3组,第1组单用达英-35治疗,第2组单用二甲双胍治疗,第3组联用达英一35和二甲双胍治疗,治疗3个月.分析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清中FSH、LH、T、FSH/LH、Ins的含量以及BMI、排卵率、妊娠率的变化.结果 联合用药治疗组的排卵率和妊娠率均显著高于单一用药组(P均<0.01),PCOS患者BMI、血清T的下降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血清P3H、LH含量的变化则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 联合用药治疗PCOS患者在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降低体重指数、降低雄激素含量方面比单一用药的效果好.

    作者:廖再成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咪唑安定和芬太尼在老年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咪唑安定和芬太尼在老年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将210例接受纤维支镜检查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同时选择同期106例青年患者作为对照(C组),A、C两组在局部麻醉的基础上加用咪唑安定和芬太尼进行麻醉,B组单纯应用局部麻醉,分别观察3组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及脉氧饱和度.对A、C两组患者按Bamsay法进行镇静分级评估,记录A、C两组的麻醉诱导时间和麻醉时间.调查3组患者对检查过程的遗忘程度、不良反应以及再次检查的接受程度.结果 A组麻醉时间高于C组(P<0.01).A、C两组遗忘比率分别为97.2%(103/106)和95.3%(101/106),镇静分级评估A组以3级为主占68.9%(73/106),C组以2级为主占66.0%(70/106),而B组镇静程度全部为0级,无遗忘.A、C两组在检查过程中平均动脉压稍下降,但平稳,而B组显著升高,波动大.B组心率入声门时比A、C两组显著加快(P<0.01).A、C两组在检查过程中的不良发应、中断检查及再次检查接受程度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老年患者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联合应用咪唑安定和芬太尼麻醉安全有效.

    作者:张锡林;吴智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3起老人院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疫情分析

    目的 分析3起发生在老人院内的诺如病毒胃肠炎局部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为今后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07年佛山市老人院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疫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报告,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调查处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7年佛山市共报告3起老人院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疫情,共发病56例,无死亡病例;疫情集中发生在2~3月份:每起疫情均从部分患者粪便标本中检测诺如病毒Ⅱ型核酸;3起疫情主要以人-人密切接触的途径传播.结论 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疫情,以及日常加强院内卫生,强化护工的规范操作,是预防和控制诺如病毒胃肠炎在老人院发生的关键.

    作者:梁自勉;李艳容;黄祖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联合甲氨蝶呤对类风湿关节炎病情、影像学影响的临床评价

    目的 评价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rhlL-1Ra)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的24周疗效及对RA影像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研究,南方医院试验中心确诊的活动期RA受试者40例,依照方案以3:1比例,随机分为rhIL-1Ra组(治疗组)和MTX组(对照组),治疗组30例予rhIL-1Ra联合MTX治疗,对照组10例予MTX治疗,并进行随访观察,疗程均为24周.主要评价指标为12周和24周时较基线期达到RA疗效评价标准20(ACR20)的患者比例;次要评价指标包括随访12周及24周时较基线期达到RA疗效评价标准50、70(ACRS0、ACR70)的患者比例、晨僵持续时间、关节肿胀和关节触痛计数、VAS评分、健康评估问卷(HAQ)、急性期反应物水平(ESR、CRP),并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双腕关节进行影像学Sharp评分.结果 第12周时治疗组ACR20为73%、ACR50为37%、ACR70为13%,对照组ACR20为10%、ACR50为10%、ACR70为0%(P=0.000);第24周时治疗组ACR20为87%、ACR50为50%、ACR70为37%,对照组ACR20为50%、ACRS0为10%、ACR70为0%(P=0.000);其他各项疗效指标也反映出相似的改善程度及趋势(P=0.000).双腕关节Sharp评分:治疗组0周关节侵蚀评分平均值为2.33,治疗24周为2.23(P=0.795),0周关节狭窄评分的平均值为1.70,治疗24周为1.43(P=0.343);对照组0周关节侵蚀评分平均值为2.60,治疗24周为3.60(P=0.024),0周关节狭窄评分的平均值为1.70,治疗24周为2.50(P=0.019).结论 rhIL-1Ra联合MTX治疗RA 24周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MTX,能明显控制RA病程并提示rhlL-IRa有可能阻止RA患者影像学的进展.

    作者:戴森华;李娟;高国华;吕卓;谢红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肺炎支原体抗原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

    目的 采用ELISA技术,建立肺炎支原体(Mycoplmma pneumonia)抗原检测方法.方法 制备肺炎支原体的多克隆抗体,建立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标本中的肺炎支原体,对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检测.结果 本方法可以检测毒株的1/212的稀释样品,对甲型流感病毒(H3N2亚型、H1N1亚型)、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Ⅰ型、Ⅲ型)、呼吸道腺病毒(Ⅲ型、Ⅶ型)、肺炎衣原体无特异性反应.结论 本肺炎支原体抗原检测方法可用于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样品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周转;李军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广州市2006年Ⅰ型登革病毒流行株E基因序列分析

    目的 测定广州市2006年Ⅰ型登革病毒流行株的E基因序列并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广州市2006年登革热患者急性期血清,用C6/36细胞培养分离登革病毒,RT-PCR法扩增全长E基因,测定序列并绘制系统发生树,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59份标本中38份病毒分离培养阳性,获得广州市2006年Ⅰ型登革病毒流行株GZ2006/1707的E基因序列,其同源性与东南亚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地的流行株接近,但与广州市2002年Ⅰ型登革病毒流行株GZ2002/281较远.结论 广州市2006年流行的登革病毒属输入性,但与2002年流行的登革病毒有不同的输入源.

    作者:吴新伟;蒋力云;伍业健;罗雷;何丽娟;刘于飞;李向忠;王玉林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PTPN22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广东汉族人群RA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检测中国广东地区汉族人群中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与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PTPN22)基因Arg620Trp/1858CT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BFLP技术分析了广东汉族人群中148例散发RA患者和150例健康对照者PTPN22 1858位点基因型.结果 在中国广东地区汉族人群中PTPN22 1858位点仅存在等位基因C,与RA的发病无关.结论 中国广东地区汉族人群中,PTPN22 Arg620Trp多态性与RA的发病无关;PTPN22基因可能存在其他多态性位点,需作进一步探讨.

    作者:赵丽;裘宇容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粉尘致肺纤维化机制研究现状

    鉴于尘肺病的高发病率、高危害性和不可逆转性,探讨其发病机制以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目前研究的较为深入的自由基学说和细胞因子网络学说进行综述.

    作者:顾春晖;刘移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子痫前期患者白细胞介素-8和胎盘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通过检测子痫前期患者羊水中白细胞介素-8(IL-8)和胎盘组织中胎盘生长因子(PLGF)的水平,以探讨IL-8和PLGF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测定20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22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和30例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的羊水中IL-8和胎盘组织中的PLGF的表达.结果 子痫前期轻度组及重度组羊水IL-8均高于对照组,重度组羊水IL-8显著高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子痈前期轻度组及重度组胎盘组织中PLGF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P<0.01),而重度组低于轻度组(P<0.01).子痫前期轻、重度组及对照组胎盘组织中PLGF表达量与羊水IL-8水平均呈高度负相关(P<0.01).结论 子痫前期患者羊水中IL-8增高,而胎盘组织中PLGF表达下降,可能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吴雪琴;赵勇;朱小芳;李玉芳;许瑞环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乙肝病毒前S1抗原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试剂盒的研制

    目的 利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技术建立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的检测试剂盒.方法 应用双抗体夹心法建立乙肝preS1抗原TRFIA检测试剂盒,对试剂盒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评估.结果 对280份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并与国产酶联免疫法试剂盒对比,结果显示自制试剂盒的特异性更好;200份正常人血清样本检测结果表明,该试剂盒的cutoff值=阴性对照荧光值×4.5.用自制质控品检测分析内和分析间的精密度分别为3.4%~7.8%,6.9%~8.4%;检测HBsAg及HBeAg无交叉反应.结论 试剂盒各项指标均达到临床检测要求,TRFIA法精密度和特异性有较大提高,可替代酶免法试剂盒.

    作者:胡妮娅;董志宁;周卓龙;李明;吴英松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糖尿病肾病合并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及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的改变

    目的 通过检测糖尿病肾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了解hsCRP及MIF在糖尿病肾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协助临床决策.方法 收入64例糖尿病肾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及57例糖尿病肾病但无明确冠心病依据的患者,同时收入54例健康志愿者,以ELISA法检测分析其血浆中高敏C反应蛋白及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的变化.结果 糖尿病肾病合并冠心病组患者血浆hsCRP水平(9.93±2.58)mg/L及MIF水平(23.61±6.64)μg/L高于无明确冠心病依据的患者[hsCRP(7.37±1.32)mg/L,MIF(15.56±3.70)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血浆hsCRP及MIF水平又均显著高于对照组[hsCRP(3.51±2.00)mg/L,MIF(9.57±1.25)μg/L].结论 检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hsCRP及MIF,可能有助于鉴别糖尿病肾病患者有无合并冠心病的危险.

    作者:徐向明;何坚;贺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河南省开封地区临床病人肠道寄生虫感染调查

    目的 了解开封地区人肠道寄生虫感染状况,尤其是机会性致病原虫和人兽共患寄生虫的流行情况.方法 采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甲醛-乙酸乙酯-改良抗酸染色法和卢戈碘液染色法对该地区门诊和住院病人6 093份粪便样品进行了检查.结果 检出肠道寄生虫8种,总感染率为1.49%,首次摸清了人环孢子虫感染的流行状况,感染率为0.85%;蓝氏贾第虫和粪类圆线虫感染率次之,分别为0.16%和0.15%;蛔虫、人隐孢子虫和阿米巴原虫感染率均为0.10%,钩虫感染率为0.08%,结肠小袋纤毛虫感染率为0.02%,混合感染感染率为0.05%.结论 开封地区临床病人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较低,但仍应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卫生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预防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

    作者:王强;周洋;吕彪;傅侃达;陈雷;王亚强;曹树琴;孙艳茹;张炳报;齐萌;张龙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尼妥珠单抗联合化疗药物对人结肠癌细胞株LoVo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单克隆抗体尼妥珠单(nimotuzumab,h-R3)与化疗药物联合对结肠癌细胞株LoVo的作用.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不同药物单药、两药联合分别对结肠癌细胞株LoVo的IC50值;计算不同药物联合的q值,以确定药物联合的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药物单药或者联合对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比例的影响.结果 联合h-R3能显著提高伊立替康对LoVo细胞的细胞抑制率.诱导更多肿瘤细胞发生凋亡以及产生G0/G1期、G2/M期阻滞,与5-氟尿嘧啶联合具有类似的作用,但较伊立替康不明显,而与奥沙利铂联合无明显增效作用.结论 h-R3通过协同或相加作用提高伊立替康、氟尿嘧啶的细胞杀伤作用,其机制与促进细胞凋亡和影响细胞周期分布有关,奥沙利铂联合对LoVo细胞无明显增效作用.为进一步的体内及体外实验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李小燕;曹梦苒;吕成伟;郑大勇;苏宁;罗荣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