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国超
1 病例简介患儿,梁××BB,女,出生1 d,全身中度黄染,血红蛋白87g/L,2008年12月5日因贫血需输血,中心医院与数名献血者交叉配血,主次侧均出现凝集,怀疑意外抗体导致的新生儿溶血病,送本站进行免疫血清学检测及交叉配血.
作者:胡继征;叶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2009年4月24日开始在墨西哥、美国等地接连爆发新型甲型H1N1流感(疫情之初称人感染猪流感)病毒疫情,这一疫情迅猛发展.截至北京时间4月29日晚,甲型HlNl流感疫情目前已蔓延至23国,其中10国已有确诊病例.
作者:张宇锋;高志良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咪唑安定和芬太尼在老年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将210例接受纤维支镜检查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同时选择同期106例青年患者作为对照(C组),A、C两组在局部麻醉的基础上加用咪唑安定和芬太尼进行麻醉,B组单纯应用局部麻醉,分别观察3组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及脉氧饱和度.对A、C两组患者按Bamsay法进行镇静分级评估,记录A、C两组的麻醉诱导时间和麻醉时间.调查3组患者对检查过程的遗忘程度、不良反应以及再次检查的接受程度.结果 A组麻醉时间高于C组(P<0.01).A、C两组遗忘比率分别为97.2%(103/106)和95.3%(101/106),镇静分级评估A组以3级为主占68.9%(73/106),C组以2级为主占66.0%(70/106),而B组镇静程度全部为0级,无遗忘.A、C两组在检查过程中平均动脉压稍下降,但平稳,而B组显著升高,波动大.B组心率入声门时比A、C两组显著加快(P<0.01).A、C两组在检查过程中的不良发应、中断检查及再次检查接受程度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老年患者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联合应用咪唑安定和芬太尼麻醉安全有效.
作者:张锡林;吴智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白三烯B4(LTB4)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对82例CHF患者按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Ⅱ-Ⅳ级组,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将入选者分为左心室正常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55 mm)和左心室增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55 mm),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清LTB4含量,并与2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结果 CHF组患者血清LTB4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心功能Ⅲ、Ⅳ级的血清含量均高于Ⅱ级(P<0.01),左室增大组较左室正常组LTB4血清含量显著升高(P<0.01),LTB4的血清含量与CHF患者的严重程度及心脏左室增大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 LTB4是心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可以作为CHF相关的非创伤性指标之一.
作者:余新东;王孝杰;李庆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提取小鼠肝细胞核磷酸化蛋白并利用双向凝胶电泳分离小鼠肝细胞核磷酸化蛋白.方法 提取小鼠肝细胞核蛋白并利用金属磷酸盐亲和层析树脂纯化出磷酸化蛋白后,进行一维等电聚焦分离和二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并挑选其中一个蛋白斑点进行质谱分析.结果 成功提取了肝细胞核磷酸化蛋白,通过双向凝胶电泳分离技术成功建立了小鼠肝细胞核磷酸化蛋白质组图谱.质谱鉴定结果证实被挑选蛋白斑点是小鼠核磷酸化蛋白.结论 磷酸化蛋白纯化技术结合二维凝胶电泳分离技术是研究肝细胞核磷酸化蛋白质组的有效方法,为进一步全面研究和鉴定小鼠肝细胞核磷酸化蛋白的功能打下了基础.
作者:夏高晓;李红梅;陈丽;赵明哲;胡水旺;王继刚;孙明晶;邓鹏;刘靖华;姜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外周血Th1/Th2、Th3/Tr1细胞状态,分析它们在AIH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AIHA患者及健康者外周抗凝静脉血,分离纯化淋巴细胞.运用FITC-CD3单抗,Cy5-CD4单抗,PE-CRTH2单抗,以CD3/CD4设门作三色流式细胞术检测Th1/Th2细胞,ELISA法检测血清中Th3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TGF-β1的含量和Tr1细胞的相关因子IL-10的含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相比,AIHA患者外周血CD3+CD4+CRTH2-T细胞(Th1)百分率、CD3+CD4+CRTH2+T细胞(Th2)百分率均下降(P<0.05),而CD4+CRTH2-T/CD4+CRTH2+T比例(Th1/Th2)均明显升高(P<0.01),Th3/Tr1细胞分泌的相关细胞因子TGF-β1和IL-10的含量均降低(P<0.05).结论 AIHA患者外周血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失调,T细胞亚群极化状态发生改变,呈Th1型细胞优势,Th3/Tr1细胞因子含量下降,可能与AIHA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有关.
作者:罗祖军;李艳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T103A变异MxA蛋白抑制水疱性口膜炎病毒(VSV)复制活性.方法 将野生型、T103A变异MxA蛋白表达载体和对照质粒分别瞬时转染Wish细胞,24 h后VSV感染细胞,48 h后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另取Wish细胞转染上述3种质粒,转染24 h加入VSV感染细胞,24 h后收集细胞采用RT-PCR检测VSV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MxA蛋白表达.结果 野生型、T103A变异MxA蛋白均在Wish细胞有较好表达;MTT检测结果提示T103A变异组细胞增殖数显著低于野生型组(P<0.01);RT-PCR结果显示T103A变异组VSVmRNA水平显著高于野生型组(P<0.01),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103A变异MxA蛋白失去了抑制VSV复制活性.
作者:余治健;邓启文;曾位森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测定广州市2006年Ⅰ型登革病毒流行株的E基因序列并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广州市2006年登革热患者急性期血清,用C6/36细胞培养分离登革病毒,RT-PCR法扩增全长E基因,测定序列并绘制系统发生树,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59份标本中38份病毒分离培养阳性,获得广州市2006年Ⅰ型登革病毒流行株GZ2006/1707的E基因序列,其同源性与东南亚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地的流行株接近,但与广州市2002年Ⅰ型登革病毒流行株GZ2002/281较远.结论 广州市2006年流行的登革病毒属输入性,但与2002年流行的登革病毒有不同的输入源.
作者:吴新伟;蒋力云;伍业健;罗雷;何丽娟;刘于飞;李向忠;王玉林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rhlL-1Ra)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的24周疗效及对RA影像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研究,南方医院试验中心确诊的活动期RA受试者40例,依照方案以3:1比例,随机分为rhIL-1Ra组(治疗组)和MTX组(对照组),治疗组30例予rhIL-1Ra联合MTX治疗,对照组10例予MTX治疗,并进行随访观察,疗程均为24周.主要评价指标为12周和24周时较基线期达到RA疗效评价标准20(ACR20)的患者比例;次要评价指标包括随访12周及24周时较基线期达到RA疗效评价标准50、70(ACRS0、ACR70)的患者比例、晨僵持续时间、关节肿胀和关节触痛计数、VAS评分、健康评估问卷(HAQ)、急性期反应物水平(ESR、CRP),并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双腕关节进行影像学Sharp评分.结果 第12周时治疗组ACR20为73%、ACR50为37%、ACR70为13%,对照组ACR20为10%、ACR50为10%、ACR70为0%(P=0.000);第24周时治疗组ACR20为87%、ACR50为50%、ACR70为37%,对照组ACR20为50%、ACRS0为10%、ACR70为0%(P=0.000);其他各项疗效指标也反映出相似的改善程度及趋势(P=0.000).双腕关节Sharp评分:治疗组0周关节侵蚀评分平均值为2.33,治疗24周为2.23(P=0.795),0周关节狭窄评分的平均值为1.70,治疗24周为1.43(P=0.343);对照组0周关节侵蚀评分平均值为2.60,治疗24周为3.60(P=0.024),0周关节狭窄评分的平均值为1.70,治疗24周为2.50(P=0.019).结论 rhIL-1Ra联合MTX治疗RA 24周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MTX,能明显控制RA病程并提示rhlL-IRa有可能阻止RA患者影像学的进展.
作者:戴森华;李娟;高国华;吕卓;谢红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献血者ABO血型反定型O细胞凝集原因,以确保受血者输血安全.方法 对江门市2000年1月至2008年6月间,采用微板法检测献血者ABO血型出现反定型O细胞凝集者进行冷凝集素效价测定、吸收放散试验、意外抗体鉴定等血型血清学检测.结果 308 410例献血者中有25例出现反定型O细胞凝集.其中血清中含有冷凝集素导致O细胞凝集16例:效价1:4~1:32者10例、效价≥1:64者6例;血清中存在意外抗体导致O细胞凝集9例:抗-M(IgM)5例、抗-Lea(IgM)2例、抗-Leb(IgM)1例、抗-P1(IgM)1例.结论 采用微板法检测献血者ABO血型出现反定型O细胞凝集时,应进行相关的血型血清学检测;非血源紧缺的情况下,反定型O细胞凝集者不宜作为献血者.
作者:王平;杨克坚;罗月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血小板输注无效(PTR)患者血小板同种抗体,并对其HPA及HLA-Ⅰ类抗原进行基因分型,探讨血小板输注无效与血小板同种抗原/HLA-Ⅰ类抗原相关性.方法 应用ELISA方法对17例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血清中的血小板抗体进行检测;运用PCR-SSP方法,采用HPA分型试剂盒检测血小板同种抗原7个抗原系统HPA-1、2、3、4、5、6、15,以及HLA分型试剂盒对HLA-A/B抗原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6名患者单独表达HLA抗体,4名患者表达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3例HLA抗体和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共同表达,其中以GP Ⅱ b/Ⅲa为主.对17例患者HPA系统和HLA-Ⅰ类抗原基因分型,发现HPA-3系统中a的基因频率高达0.676,b为0.324;HLA-A*02、HLA-A*24、HLA-A*11和HLA-B*60、HLA-B*13、HLA-B*46多见.结论 HLA抗体和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表达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了解PTR与HPA/HLA-Ⅰ类抗原的相关性对指导临床血小板配合性输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秀章;夏文杰;叶欣;付涌水;陈扬凯;邓晶;丁浩强;罗广平;许茹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初发2型糖尿病(T2DM)人群中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各代谢指标的相关关系,探寻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正常对照组(NC)44例、糖耐量正常的单纯肥胖组(Ob)42例、新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所有对象于清晨空腹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计算体重指数(BMI)和腰臀比(WHR);空腹检测各组生化指标,并同时行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OGTT中0、30、60、120 min各时点血糖及胰岛素值,利用Bergman小模型技术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并以高分辨率彩色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颈总动脉(CCA)内中膜厚度.结果 IMT值T2DM组较NC组(P<0.01)及0b组显著升高(P<0.05).所有初发T2DM患者,IMT与年龄、甘油三酯(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餐后2 h血糖(2hPG)及ISI呈正相关(P<0.05~0.01);与BMI、腰围呈负相关(P<0.05).在校正年龄、性别因素的影响后,IMT与BMI、腰围、TC、LDL-C及ISI无显著相关,与2hPG呈显著相关r=0.461,P<0.001).结论 2hPG是初发T2DM人群早期动脉粥样硬化(AS)的独立危险因素,降低2hPG有望改善T2DM人群的血管功能.
作者:李晓莉;林小波;谢乃强;苏建平;伍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鉴于尘肺病的高发病率、高危害性和不可逆转性,探讨其发病机制以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目前研究的较为深入的自由基学说和细胞因子网络学说进行综述.
作者:顾春晖;刘移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检测子痫前期患者羊水中白细胞介素-8(IL-8)和胎盘组织中胎盘生长因子(PLGF)的水平,以探讨IL-8和PLGF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测定20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22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和30例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的羊水中IL-8和胎盘组织中的PLGF的表达.结果 子痫前期轻度组及重度组羊水IL-8均高于对照组,重度组羊水IL-8显著高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子痈前期轻度组及重度组胎盘组织中PLGF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P<0.01),而重度组低于轻度组(P<0.01).子痫前期轻、重度组及对照组胎盘组织中PLGF表达量与羊水IL-8水平均呈高度负相关(P<0.01).结论 子痫前期患者羊水中IL-8增高,而胎盘组织中PLGF表达下降,可能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吴雪琴;赵勇;朱小芳;李玉芳;许瑞环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3起发生在老人院内的诺如病毒胃肠炎局部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为今后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07年佛山市老人院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疫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报告,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调查处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7年佛山市共报告3起老人院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疫情,共发病56例,无死亡病例;疫情集中发生在2~3月份:每起疫情均从部分患者粪便标本中检测诺如病毒Ⅱ型核酸;3起疫情主要以人-人密切接触的途径传播.结论 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疫情,以及日常加强院内卫生,强化护工的规范操作,是预防和控制诺如病毒胃肠炎在老人院发生的关键.
作者:梁自勉;李艳容;黄祖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开封地区人肠道寄生虫感染状况,尤其是机会性致病原虫和人兽共患寄生虫的流行情况.方法 采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甲醛-乙酸乙酯-改良抗酸染色法和卢戈碘液染色法对该地区门诊和住院病人6 093份粪便样品进行了检查.结果 检出肠道寄生虫8种,总感染率为1.49%,首次摸清了人环孢子虫感染的流行状况,感染率为0.85%;蓝氏贾第虫和粪类圆线虫感染率次之,分别为0.16%和0.15%;蛔虫、人隐孢子虫和阿米巴原虫感染率均为0.10%,钩虫感染率为0.08%,结肠小袋纤毛虫感染率为0.02%,混合感染感染率为0.05%.结论 开封地区临床病人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较低,但仍应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卫生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预防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
作者:王强;周洋;吕彪;傅侃达;陈雷;王亚强;曹树琴;孙艳茹;张炳报;齐萌;张龙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检测糖尿病肾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了解hsCRP及MIF在糖尿病肾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协助临床决策.方法 收入64例糖尿病肾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及57例糖尿病肾病但无明确冠心病依据的患者,同时收入54例健康志愿者,以ELISA法检测分析其血浆中高敏C反应蛋白及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的变化.结果 糖尿病肾病合并冠心病组患者血浆hsCRP水平(9.93±2.58)mg/L及MIF水平(23.61±6.64)μg/L高于无明确冠心病依据的患者[hsCRP(7.37±1.32)mg/L,MIF(15.56±3.70)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血浆hsCRP及MIF水平又均显著高于对照组[hsCRP(3.51±2.00)mg/L,MIF(9.57±1.25)μg/L].结论 检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hsCRP及MIF,可能有助于鉴别糖尿病肾病患者有无合并冠心病的危险.
作者:徐向明;何坚;贺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人血红蛋白(Hb)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TRFIA)试剂,探讨在大便潜血(FOB)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固相双抗体夹心法建立检测Hb的TRFIA方法.并对该试剂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自制试剂盒的低检测量为0.8 ng/mL或32 ng(Hb)/g(粪便),线性范围为0.8~1 000 ng/mL或32~40 000ng(Hb)/g(粪便).分析内和分析间变异系数分别为3.4%~8.9%和5.2%~13.4%.与羊、鸡、牛、猪、兔、狗Hb不发生交叉反应.90份临床确诊标本用本试剂盒和胶体金免疫层析(GICA)试剂同时测试,TRFIA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GICA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5.6%、100%.结论 Hb-TRFIA试剂盒各项指标均达到临床检测要求,适用于临床上大便潜血Hb的检测.
作者:杨凤爱;王征;李来庆;李明;吴英松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常见的3种商售RNA提取试剂对乙脑病毒检测的相对效率、耗时和成本,为实验室应用及检测结果的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对乙脑病毒参考株悬液作10-1~10-4系列稀释,选用QIAGEN公司的QIAamp Viral RNA Mini Kit、Sangon生物公司的RNA提取试剂盒和Invitrogen公司的Trizol试剂3种核酸提取方法提取上述样本RNA,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对其提取效率进行评价,并比较3种试剂(盒)的耗费时间和价格.结果 对不同稀释度乙脑病毒样本的检测,均以QIAGEN公司QIAamp Viral RNA MiniKit检测的敏感度高.以该试剂盒的提取效率为100%,则Invitrngen和Sangon生物公司RNA提取试剂(盒)的提取效率分别为77.4%~86.8%和64.2%~74.1%.3种试剂(盒)对cDNA起始模板量的估计也有明显的影响,差别达到1~3个数量级,以QIAGEN公司的试剂盒敏感.3种试剂(盒)提取RNA耗时分别为60 min、100 min和70 min,价格效率比分别为46元、23元和20元.结论 RNA提取试剂可影响JEV荧光定量PCR检测的结果,各实验室应根据实验目的 和实验室条件,合理选择病毒RNA提取试剂盒.
作者:陈亿雄;陈志永;柯雪梅;任旭琦;陈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辣椒素受体(VR1)在氯喹引起搔痒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实验分4个部分,分别研究辣椒素受体拮抗剂辣椒平腹腔注射、局部应用辣椒素使VR1脱敏感、局部注射PKA抑制剂H89或PKC抑制剂bisindolylmaleimide Ⅰ、重复肥大细胞脱颗粒后颈背部注射氯喹200μg/100 μl 30 main内引起搔痒的次数,分为9小组,共使用6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63只.结果 腹腔内注射辣椒平、局部应用辣椒素与重复肥大细胞脱颗粒均明显抑制氯喹引起的搔痒,而H89与BIM对氯喹引起的搔痒均无明显作用.结论 氯喹通过肥大细胞脱颗粒引起搔痒,而辣椒素受体介导了氯喹引起的搔痒.
作者:季文进;魏涧琦;梁杰贤;赵国栋;李真;李红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