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新东;王孝杰;李庆云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近年来,以腹腔镜和官腔镜为代表的微创技术在子宫肌瘤治疗的应用中逐渐普及,如腹腔镜子宫切除术、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官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以及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的阴式子宫切除术、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及子宫动脉栓塞术等.上述手术具有刨伤小、患者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适应证、手术方法、并发症又各不相同.
作者:陈江鸿;陈国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检测中国广东地区汉族人群中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与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PTPN22)基因Arg620Trp/1858CT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BFLP技术分析了广东汉族人群中148例散发RA患者和150例健康对照者PTPN22 1858位点基因型.结果 在中国广东地区汉族人群中PTPN22 1858位点仅存在等位基因C,与RA的发病无关.结论 中国广东地区汉族人群中,PTPN22 Arg620Trp多态性与RA的发病无关;PTPN22基因可能存在其他多态性位点,需作进一步探讨.
作者:赵丽;裘宇容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常见的3种商售RNA提取试剂对乙脑病毒检测的相对效率、耗时和成本,为实验室应用及检测结果的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对乙脑病毒参考株悬液作10-1~10-4系列稀释,选用QIAGEN公司的QIAamp Viral RNA Mini Kit、Sangon生物公司的RNA提取试剂盒和Invitrogen公司的Trizol试剂3种核酸提取方法提取上述样本RNA,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对其提取效率进行评价,并比较3种试剂(盒)的耗费时间和价格.结果 对不同稀释度乙脑病毒样本的检测,均以QIAGEN公司QIAamp Viral RNA MiniKit检测的敏感度高.以该试剂盒的提取效率为100%,则Invitrngen和Sangon生物公司RNA提取试剂(盒)的提取效率分别为77.4%~86.8%和64.2%~74.1%.3种试剂(盒)对cDNA起始模板量的估计也有明显的影响,差别达到1~3个数量级,以QIAGEN公司的试剂盒敏感.3种试剂(盒)提取RNA耗时分别为60 min、100 min和70 min,价格效率比分别为46元、23元和20元.结论 RNA提取试剂可影响JEV荧光定量PCR检测的结果,各实验室应根据实验目的 和实验室条件,合理选择病毒RNA提取试剂盒.
作者:陈亿雄;陈志永;柯雪梅;任旭琦;陈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T103A变异MxA蛋白抑制水疱性口膜炎病毒(VSV)复制活性.方法 将野生型、T103A变异MxA蛋白表达载体和对照质粒分别瞬时转染Wish细胞,24 h后VSV感染细胞,48 h后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另取Wish细胞转染上述3种质粒,转染24 h加入VSV感染细胞,24 h后收集细胞采用RT-PCR检测VSV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MxA蛋白表达.结果 野生型、T103A变异MxA蛋白均在Wish细胞有较好表达;MTT检测结果提示T103A变异组细胞增殖数显著低于野生型组(P<0.01);RT-PCR结果显示T103A变异组VSVmRNA水平显著高于野生型组(P<0.01),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103A变异MxA蛋白失去了抑制VSV复制活性.
作者:余治健;邓启文;曾位森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扩增和测序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O157:H7 tir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其结构和功能特征.以探讨Tir作为疫苗候选抗原的可能性.方法 利用PCR技术扩增咖基因并测序,应用生物信息学网站在线分析工具和vector NTI suite软件分析Tir蛋白结构和生物学功能,预测B细胞抗原表位.结果 该基因全长1 674 bp,编码558个氨基酸,蛋白质总体亲水性高,有稳定的理化性质.含有3个结构和功能域,两段穿膜结构,多个磷酸化位点,预测20个B细胞线性表位.结论 Tir毒力因子是很有前景的疫苗候选抗原,为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O157:H7的疫苗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王玲;龙北国;胡黎平;罗军;陈健文;范宏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获取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RH株表面抗原SAG3目的 基因片段,对其结构和功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其编码蛋白作为候选抗原基因的可行性.方法 提取弓形虫的基因组DNA,自行设计一对寡核苷酸引物,PCR体外扩增SAG3基因,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SAG3蛋白的理化性质、结构和功能进行预测.结果 扩增出的基因片段约1 174 bp,测序后鉴定其为弓形虫RH株SAG3基因片段.预测SAG3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1 785.2,能形成两个功能结构域,氨基酸序列的前38(或39)位为信号肽序列.通过多种预测方法分析SAG3氨基酸序列抗原表位可能位于第10、50、80、95、160、180、220、250、300、330和360位点内或附近.结论 成功获得SAG3基因,为深入研究该基因结构奠定了基础.
作者:杨雯;朱穗京;田春林;王卫群;刘晓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利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技术建立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的检测试剂盒.方法 应用双抗体夹心法建立乙肝preS1抗原TRFIA检测试剂盒,对试剂盒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评估.结果 对280份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并与国产酶联免疫法试剂盒对比,结果显示自制试剂盒的特异性更好;200份正常人血清样本检测结果表明,该试剂盒的cutoff值=阴性对照荧光值×4.5.用自制质控品检测分析内和分析间的精密度分别为3.4%~7.8%,6.9%~8.4%;检测HBsAg及HBeAg无交叉反应.结论 试剂盒各项指标均达到临床检测要求,TRFIA法精密度和特异性有较大提高,可替代酶免法试剂盒.
作者:胡妮娅;董志宁;周卓龙;李明;吴英松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白三烯B4(LTB4)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对82例CHF患者按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Ⅱ-Ⅳ级组,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将入选者分为左心室正常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55 mm)和左心室增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55 mm),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清LTB4含量,并与2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结果 CHF组患者血清LTB4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心功能Ⅲ、Ⅳ级的血清含量均高于Ⅱ级(P<0.01),左室增大组较左室正常组LTB4血清含量显著升高(P<0.01),LTB4的血清含量与CHF患者的严重程度及心脏左室增大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 LTB4是心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可以作为CHF相关的非创伤性指标之一.
作者:余新东;王孝杰;李庆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本院呼吸道感染标本中嗜血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标本接种于嗜血杆菌巧克力平板,对分离到的嗜血杆菌进行鉴定、β-内酰胺酶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 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的产生率为21.8%,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棒酸、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左旋氧氟沙星、红霉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分别为28.4%、16.4%、10.2%、3.1%、31.1%、90.2%和52.9%.结论 嗜血杆菌是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阿莫 西林/棒酸和二代三代头孢菌素的敏感率高于其他抗生素.加强嗜血杆菌耐药谱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延缓耐药菌株快速上升的好方法.
作者:邓辉;薛永祥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单克隆抗体尼妥珠单(nimotuzumab,h-R3)与化疗药物联合对结肠癌细胞株LoVo的作用.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不同药物单药、两药联合分别对结肠癌细胞株LoVo的IC50值;计算不同药物联合的q值,以确定药物联合的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药物单药或者联合对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比例的影响.结果 联合h-R3能显著提高伊立替康对LoVo细胞的细胞抑制率.诱导更多肿瘤细胞发生凋亡以及产生G0/G1期、G2/M期阻滞,与5-氟尿嘧啶联合具有类似的作用,但较伊立替康不明显,而与奥沙利铂联合无明显增效作用.结论 h-R3通过协同或相加作用提高伊立替康、氟尿嘧啶的细胞杀伤作用,其机制与促进细胞凋亡和影响细胞周期分布有关,奥沙利铂联合对LoVo细胞无明显增效作用.为进一步的体内及体外实验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李小燕;曹梦苒;吕成伟;郑大勇;苏宁;罗荣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开封地区人肠道寄生虫感染状况,尤其是机会性致病原虫和人兽共患寄生虫的流行情况.方法 采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甲醛-乙酸乙酯-改良抗酸染色法和卢戈碘液染色法对该地区门诊和住院病人6 093份粪便样品进行了检查.结果 检出肠道寄生虫8种,总感染率为1.49%,首次摸清了人环孢子虫感染的流行状况,感染率为0.85%;蓝氏贾第虫和粪类圆线虫感染率次之,分别为0.16%和0.15%;蛔虫、人隐孢子虫和阿米巴原虫感染率均为0.10%,钩虫感染率为0.08%,结肠小袋纤毛虫感染率为0.02%,混合感染感染率为0.05%.结论 开封地区临床病人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较低,但仍应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卫生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预防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
作者:王强;周洋;吕彪;傅侃达;陈雷;王亚强;曹树琴;孙艳茹;张炳报;齐萌;张龙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献血者ABO血型反定型O细胞凝集原因,以确保受血者输血安全.方法 对江门市2000年1月至2008年6月间,采用微板法检测献血者ABO血型出现反定型O细胞凝集者进行冷凝集素效价测定、吸收放散试验、意外抗体鉴定等血型血清学检测.结果 308 410例献血者中有25例出现反定型O细胞凝集.其中血清中含有冷凝集素导致O细胞凝集16例:效价1:4~1:32者10例、效价≥1:64者6例;血清中存在意外抗体导致O细胞凝集9例:抗-M(IgM)5例、抗-Lea(IgM)2例、抗-Leb(IgM)1例、抗-P1(IgM)1例.结论 采用微板法检测献血者ABO血型出现反定型O细胞凝集时,应进行相关的血型血清学检测;非血源紧缺的情况下,反定型O细胞凝集者不宜作为献血者.
作者:王平;杨克坚;罗月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采用ELISA技术,建立肺炎支原体(Mycoplmma pneumonia)抗原检测方法.方法 制备肺炎支原体的多克隆抗体,建立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标本中的肺炎支原体,对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检测.结果 本方法可以检测毒株的1/212的稀释样品,对甲型流感病毒(H3N2亚型、H1N1亚型)、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Ⅰ型、Ⅲ型)、呼吸道腺病毒(Ⅲ型、Ⅶ型)、肺炎衣原体无特异性反应.结论 本肺炎支原体抗原检测方法可用于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样品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周转;李军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为研究三氯乙烯诱导的差异蛋白SET在肝细胞L-02中的相互作用,构建了癌蛋白SET和His标签融合表达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SET-His.方法 从L-02肝细胞中提取总RNA,采用RT-PCR扩增SET-His基因并进行双酶切,序列纯化后定向克隆至pcDNA3.1/zeo(+)载体,阳性克隆载体进行双酶切和测序鉴定,阳性克隆载体瞬时转染人L-02肝细胞,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SET-His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 利用RT-PCR从L-02细胞总RNA中成功克隆出SET基因,经双酶切和测序鉴定证实pcDNA3.1(+)/SET-His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经Western blotting验证表明,SET-His融合蛋白在肝细胞中获得高效表达.结论 该结果为研究SET蛋白相互作用以及三氯乙烯致机体损伤的机理奠定了基础.
作者:陈谋通;刘建军;杨汝德;何浩伟;蒋英芝;贺连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1 病例简介患儿,梁××BB,女,出生1 d,全身中度黄染,血红蛋白87g/L,2008年12月5日因贫血需输血,中心医院与数名献血者交叉配血,主次侧均出现凝集,怀疑意外抗体导致的新生儿溶血病,送本站进行免疫血清学检测及交叉配血.
作者:胡继征;叶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人血红蛋白(Hb)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TRFIA)试剂,探讨在大便潜血(FOB)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固相双抗体夹心法建立检测Hb的TRFIA方法.并对该试剂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自制试剂盒的低检测量为0.8 ng/mL或32 ng(Hb)/g(粪便),线性范围为0.8~1 000 ng/mL或32~40 000ng(Hb)/g(粪便).分析内和分析间变异系数分别为3.4%~8.9%和5.2%~13.4%.与羊、鸡、牛、猪、兔、狗Hb不发生交叉反应.90份临床确诊标本用本试剂盒和胶体金免疫层析(GICA)试剂同时测试,TRFIA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GICA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5.6%、100%.结论 Hb-TRFIA试剂盒各项指标均达到临床检测要求,适用于临床上大便潜血Hb的检测.
作者:杨凤爱;王征;李来庆;李明;吴英松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构建pSUPERIOR-A20可调控性载体,检测其在肝转移亚系中表达的可调控性.方法 通过基因芯片筛选出鼻咽癌肝转移相关基因,结合文献调研获得头颈部癌转移标签基因,并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A20可能在鼻咽癌肝转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线设计A20特异性干扰片段,选择相应酶切位点后将其插入pSUPERIOR质粒中,应用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方法验证所构建载体的正确性.将pSUPERIOR质粒和Tet-on质粒共转染肝转移亚系5-8F-H3,PCR检测A20的表达.结果 Real-time PCR检测A20在肝转移亚系5-8F-H3中的表达显著上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且成功构建了pSUPERIOR-A20载体,与Tet-on质粒共转染5-8F-H3后经嘌呤霉素筛选克隆,经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克隆A20基因的表达显著下调.结论 成功构建pSUPERIOR-A20载体,并可有效干扰鼻咽癌肝转移亚系5-8F-H3中A20基因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A20在鼻咽癌肝转移中的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刘芳;谢卫兵;周来勇;姚开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3起发生在老人院内的诺如病毒胃肠炎局部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为今后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07年佛山市老人院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疫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报告,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调查处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7年佛山市共报告3起老人院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疫情,共发病56例,无死亡病例;疫情集中发生在2~3月份:每起疫情均从部分患者粪便标本中检测诺如病毒Ⅱ型核酸;3起疫情主要以人-人密切接触的途径传播.结论 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疫情,以及日常加强院内卫生,强化护工的规范操作,是预防和控制诺如病毒胃肠炎在老人院发生的关键.
作者:梁自勉;李艳容;黄祖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提取小鼠肝细胞核磷酸化蛋白并利用双向凝胶电泳分离小鼠肝细胞核磷酸化蛋白.方法 提取小鼠肝细胞核蛋白并利用金属磷酸盐亲和层析树脂纯化出磷酸化蛋白后,进行一维等电聚焦分离和二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并挑选其中一个蛋白斑点进行质谱分析.结果 成功提取了肝细胞核磷酸化蛋白,通过双向凝胶电泳分离技术成功建立了小鼠肝细胞核磷酸化蛋白质组图谱.质谱鉴定结果证实被挑选蛋白斑点是小鼠核磷酸化蛋白.结论 磷酸化蛋白纯化技术结合二维凝胶电泳分离技术是研究肝细胞核磷酸化蛋白质组的有效方法,为进一步全面研究和鉴定小鼠肝细胞核磷酸化蛋白的功能打下了基础.
作者:夏高晓;李红梅;陈丽;赵明哲;胡水旺;王继刚;孙明晶;邓鹏;刘靖华;姜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近20年来湖北省实施的血吸虫病防治策略,对疫情控制的效果和变化趋势的影响.方法 将1989年以来全省开展的4次大型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和1次病情普查资料建立数据库,统计分析主要疫情指标变化,评价各防治时段的防治策略所产生的效果及影响.结果 近20年,湖北省实施了3种防治策略;全省人群、耕牛感染率和推算病人数指标呈现大幅下降;人群、耕牛感染率呈指数曲线下降趋势.结论 近20年,湖北省实施的3种防治策略的演变,与防治工作进程、社会经济改革和自然因素相关;3个时段的防治策略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为血防工作延续起到效果基奠和经验积累的作用.
作者:朱惠国;戴裕海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