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乙肝病毒前S1抗原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试剂盒的研制

胡妮娅;董志宁;周卓龙;李明;吴英松

关键词:乙肝preS1抗原,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 检测
摘要:目的 利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技术建立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的检测试剂盒.方法 应用双抗体夹心法建立乙肝preS1抗原TRFIA检测试剂盒,对试剂盒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评估.结果 对280份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并与国产酶联免疫法试剂盒对比,结果显示自制试剂盒的特异性更好;200份正常人血清样本检测结果表明,该试剂盒的cutoff值=阴性对照荧光值×4.5.用自制质控品检测分析内和分析间的精密度分别为3.4%~7.8%,6.9%~8.4%;检测HBsAg及HBeAg无交叉反应.结论 试剂盒各项指标均达到临床检测要求,TRFIA法精密度和特异性有较大提高,可替代酶免法试剂盒.
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HCV反向点杂交基因分型方法的建立

    目的 利用反向点杂交技术建立HCV基因分型新方法.方法 在HCV 5'端非编码区(5'NCR)设计引物和分型探针(1.2.3.6型),采用反向点杂交分型技术对53例HCV RNA阳性(浓度均在102~107 IU/mL之间)血清进行分型,并以基因序列分析作为金标准,对新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进行评价.结果 反向点杂交基因分型新方法检出的基因型有52例:1b型32例占60.38%,2a型4例占7.55%,6a型8例占15.09%.3b型8例占15.09%;未检出的基因型有1例,用基因序列分析也未能确定型别(失败的原因应是该HCV RNA扩增产物浓度偏低2.24×102IU/mL).本研究的方法敏感性为98.1%,特异性为100%,随机抽取20份标本再次检测的结果与前次检测的结果完全一致,重复性好.结论 相对现有的型特异性PCR分型、基因芯片、核酸序列分析等各种方法,反向点杂交技术用于HCV基因分型是一种准确有效和简便经济的方法.

    作者:唐文志;杨永强;黄小燕;戴小波;李宇雄;谭星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Tet-on系统调控A20基因在鼻咽癌肝转移亚系中的表达

    目的 构建pSUPERIOR-A20可调控性载体,检测其在肝转移亚系中表达的可调控性.方法 通过基因芯片筛选出鼻咽癌肝转移相关基因,结合文献调研获得头颈部癌转移标签基因,并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A20可能在鼻咽癌肝转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线设计A20特异性干扰片段,选择相应酶切位点后将其插入pSUPERIOR质粒中,应用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方法验证所构建载体的正确性.将pSUPERIOR质粒和Tet-on质粒共转染肝转移亚系5-8F-H3,PCR检测A20的表达.结果 Real-time PCR检测A20在肝转移亚系5-8F-H3中的表达显著上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且成功构建了pSUPERIOR-A20载体,与Tet-on质粒共转染5-8F-H3后经嘌呤霉素筛选克隆,经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克隆A20基因的表达显著下调.结论 成功构建pSUPERIOR-A20载体,并可有效干扰鼻咽癌肝转移亚系5-8F-H3中A20基因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A20在鼻咽癌肝转移中的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刘芳;谢卫兵;周来勇;姚开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2007年广州市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卫生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2007年广州市各类公共场所用品用具的卫生状况.方法 按照<公共场所卫生监测规范和<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的要求对公共场所用品用具进行抽样和检测,按照<公共场所卫生标准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2007年共监测广州76家公共场所单位的1 430份用品用具,合格1 326份,总合格率为92.73%.不同公共场所中,用品用具合格率高为旅店业客房(95.38%),公共浴室和理发、美容室用品用具的合格率明显低于客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娱乐场所用品用具合格率低(仅为70%),与客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种类用品用具中,杯具合格率低(85.82%),但与其他各类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合格检验项目主要是细菌总数,其次为大肠菌群.结论 广州市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卫生质量仍存在一些问题,应加强公共场所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卫生的监管工作.

    作者:刘慧;钟嶷;郭重山;李小晖;周自严;江思力;王伟鸿;王志伟;杨轶戬;刘查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带组氨酸标签的癌蛋白SET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表达

    目的 为研究三氯乙烯诱导的差异蛋白SET在肝细胞L-02中的相互作用,构建了癌蛋白SET和His标签融合表达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SET-His.方法 从L-02肝细胞中提取总RNA,采用RT-PCR扩增SET-His基因并进行双酶切,序列纯化后定向克隆至pcDNA3.1/zeo(+)载体,阳性克隆载体进行双酶切和测序鉴定,阳性克隆载体瞬时转染人L-02肝细胞,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SET-His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 利用RT-PCR从L-02细胞总RNA中成功克隆出SET基因,经双酶切和测序鉴定证实pcDNA3.1(+)/SET-His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经Western blotting验证表明,SET-His融合蛋白在肝细胞中获得高效表达.结论 该结果为研究SET蛋白相互作用以及三氯乙烯致机体损伤的机理奠定了基础.

    作者:陈谋通;刘建军;杨汝德;何浩伟;蒋英芝;贺连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尼妥珠单抗联合化疗药物对人结肠癌细胞株LoVo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单克隆抗体尼妥珠单(nimotuzumab,h-R3)与化疗药物联合对结肠癌细胞株LoVo的作用.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不同药物单药、两药联合分别对结肠癌细胞株LoVo的IC50值;计算不同药物联合的q值,以确定药物联合的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药物单药或者联合对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比例的影响.结果 联合h-R3能显著提高伊立替康对LoVo细胞的细胞抑制率.诱导更多肿瘤细胞发生凋亡以及产生G0/G1期、G2/M期阻滞,与5-氟尿嘧啶联合具有类似的作用,但较伊立替康不明显,而与奥沙利铂联合无明显增效作用.结论 h-R3通过协同或相加作用提高伊立替康、氟尿嘧啶的细胞杀伤作用,其机制与促进细胞凋亡和影响细胞周期分布有关,奥沙利铂联合对LoVo细胞无明显增效作用.为进一步的体内及体外实验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李小燕;曹梦苒;吕成伟;郑大勇;苏宁;罗荣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辣椒素受体介导氯喹引起的搔痒

    目的 研究辣椒素受体(VR1)在氯喹引起搔痒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实验分4个部分,分别研究辣椒素受体拮抗剂辣椒平腹腔注射、局部应用辣椒素使VR1脱敏感、局部注射PKA抑制剂H89或PKC抑制剂bisindolylmaleimide Ⅰ、重复肥大细胞脱颗粒后颈背部注射氯喹200μg/100 μl 30 main内引起搔痒的次数,分为9小组,共使用6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63只.结果 腹腔内注射辣椒平、局部应用辣椒素与重复肥大细胞脱颗粒均明显抑制氯喹引起的搔痒,而H89与BIM对氯喹引起的搔痒均无明显作用.结论 氯喹通过肥大细胞脱颗粒引起搔痒,而辣椒素受体介导了氯喹引起的搔痒.

    作者:季文进;魏涧琦;梁杰贤;赵国栋;李真;李红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内分泌紊乱的探讨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治疗过程中单一用药和联合用药对降低体重、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有无差异.方法 将确诊为PCOS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3组,第1组单用达英-35治疗,第2组单用二甲双胍治疗,第3组联用达英一35和二甲双胍治疗,治疗3个月.分析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清中FSH、LH、T、FSH/LH、Ins的含量以及BMI、排卵率、妊娠率的变化.结果 联合用药治疗组的排卵率和妊娠率均显著高于单一用药组(P均<0.01),PCOS患者BMI、血清T的下降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血清P3H、LH含量的变化则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 联合用药治疗PCOS患者在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降低体重指数、降低雄激素含量方面比单一用药的效果好.

    作者:廖再成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广州市2006年Ⅰ型登革病毒流行株E基因序列分析

    目的 测定广州市2006年Ⅰ型登革病毒流行株的E基因序列并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广州市2006年登革热患者急性期血清,用C6/36细胞培养分离登革病毒,RT-PCR法扩增全长E基因,测定序列并绘制系统发生树,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59份标本中38份病毒分离培养阳性,获得广州市2006年Ⅰ型登革病毒流行株GZ2006/1707的E基因序列,其同源性与东南亚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地的流行株接近,但与广州市2002年Ⅰ型登革病毒流行株GZ2002/281较远.结论 广州市2006年流行的登革病毒属输入性,但与2002年流行的登革病毒有不同的输入源.

    作者:吴新伟;蒋力云;伍业健;罗雷;何丽娟;刘于飞;李向忠;王玉林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T103A变异MxA蛋白抑制水泡性口膜炎病毒复制的体外研究

    目的 研究T103A变异MxA蛋白抑制水疱性口膜炎病毒(VSV)复制活性.方法 将野生型、T103A变异MxA蛋白表达载体和对照质粒分别瞬时转染Wish细胞,24 h后VSV感染细胞,48 h后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另取Wish细胞转染上述3种质粒,转染24 h加入VSV感染细胞,24 h后收集细胞采用RT-PCR检测VSV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MxA蛋白表达.结果 野生型、T103A变异MxA蛋白均在Wish细胞有较好表达;MTT检测结果提示T103A变异组细胞增殖数显著低于野生型组(P<0.01);RT-PCR结果显示T103A变异组VSVmRNA水平显著高于野生型组(P<0.01),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103A变异MxA蛋白失去了抑制VSV复制活性.

    作者:余治健;邓启文;曾位森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咪唑安定和芬太尼在老年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咪唑安定和芬太尼在老年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将210例接受纤维支镜检查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同时选择同期106例青年患者作为对照(C组),A、C两组在局部麻醉的基础上加用咪唑安定和芬太尼进行麻醉,B组单纯应用局部麻醉,分别观察3组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及脉氧饱和度.对A、C两组患者按Bamsay法进行镇静分级评估,记录A、C两组的麻醉诱导时间和麻醉时间.调查3组患者对检查过程的遗忘程度、不良反应以及再次检查的接受程度.结果 A组麻醉时间高于C组(P<0.01).A、C两组遗忘比率分别为97.2%(103/106)和95.3%(101/106),镇静分级评估A组以3级为主占68.9%(73/106),C组以2级为主占66.0%(70/106),而B组镇静程度全部为0级,无遗忘.A、C两组在检查过程中平均动脉压稍下降,但平稳,而B组显著升高,波动大.B组心率入声门时比A、C两组显著加快(P<0.01).A、C两组在检查过程中的不良发应、中断检查及再次检查接受程度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老年患者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联合应用咪唑安定和芬太尼麻醉安全有效.

    作者:张锡林;吴智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肺炎支原体抗原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

    目的 采用ELISA技术,建立肺炎支原体(Mycoplmma pneumonia)抗原检测方法.方法 制备肺炎支原体的多克隆抗体,建立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标本中的肺炎支原体,对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检测.结果 本方法可以检测毒株的1/212的稀释样品,对甲型流感病毒(H3N2亚型、H1N1亚型)、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Ⅰ型、Ⅲ型)、呼吸道腺病毒(Ⅲ型、Ⅶ型)、肺炎衣原体无特异性反应.结论 本肺炎支原体抗原检测方法可用于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样品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周转;李军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水平与病理分级分期的关系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A、PCⅢ水平与肝组织病理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1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A、PCⅢ水平,并与肝组织病理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结果相比较.结果 血清HA、PCⅢ水平随着肝脏病理炎症活动及纤维化程度加重而增高.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HA、PCⅢ水平是反映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的良好指标.

    作者:汤桂芳;陈瑞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刚地弓形虫SAG3基因体外扩增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目的 获取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RH株表面抗原SAG3目的 基因片段,对其结构和功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其编码蛋白作为候选抗原基因的可行性.方法 提取弓形虫的基因组DNA,自行设计一对寡核苷酸引物,PCR体外扩增SAG3基因,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SAG3蛋白的理化性质、结构和功能进行预测.结果 扩增出的基因片段约1 174 bp,测序后鉴定其为弓形虫RH株SAG3基因片段.预测SAG3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1 785.2,能形成两个功能结构域,氨基酸序列的前38(或39)位为信号肽序列.通过多种预测方法分析SAG3氨基酸序列抗原表位可能位于第10、50、80、95、160、180、220、250、300、330和360位点内或附近.结论 成功获得SAG3基因,为深入研究该基因结构奠定了基础.

    作者:杨雯;朱穗京;田春林;王卫群;刘晓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粉尘致肺纤维化机制研究现状

    鉴于尘肺病的高发病率、高危害性和不可逆转性,探讨其发病机制以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目前研究的较为深入的自由基学说和细胞因子网络学说进行综述.

    作者:顾春晖;刘移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河南省开封地区临床病人肠道寄生虫感染调查

    目的 了解开封地区人肠道寄生虫感染状况,尤其是机会性致病原虫和人兽共患寄生虫的流行情况.方法 采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甲醛-乙酸乙酯-改良抗酸染色法和卢戈碘液染色法对该地区门诊和住院病人6 093份粪便样品进行了检查.结果 检出肠道寄生虫8种,总感染率为1.49%,首次摸清了人环孢子虫感染的流行状况,感染率为0.85%;蓝氏贾第虫和粪类圆线虫感染率次之,分别为0.16%和0.15%;蛔虫、人隐孢子虫和阿米巴原虫感染率均为0.10%,钩虫感染率为0.08%,结肠小袋纤毛虫感染率为0.02%,混合感染感染率为0.05%.结论 开封地区临床病人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较低,但仍应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卫生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预防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

    作者:王强;周洋;吕彪;傅侃达;陈雷;王亚强;曹树琴;孙艳茹;张炳报;齐萌;张龙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人血红蛋白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试剂的研制及初步应用

    目的 建立人血红蛋白(Hb)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TRFIA)试剂,探讨在大便潜血(FOB)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固相双抗体夹心法建立检测Hb的TRFIA方法.并对该试剂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自制试剂盒的低检测量为0.8 ng/mL或32 ng(Hb)/g(粪便),线性范围为0.8~1 000 ng/mL或32~40 000ng(Hb)/g(粪便).分析内和分析间变异系数分别为3.4%~8.9%和5.2%~13.4%.与羊、鸡、牛、猪、兔、狗Hb不发生交叉反应.90份临床确诊标本用本试剂盒和胶体金免疫层析(GICA)试剂同时测试,TRFIA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GICA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5.6%、100%.结论 Hb-TRFIA试剂盒各项指标均达到临床检测要求,适用于临床上大便潜血Hb的检测.

    作者:杨凤爱;王征;李来庆;李明;吴英松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及HLA抗体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的研究

    目的 分析血小板输注无效(PTR)患者血小板同种抗体,并对其HPA及HLA-Ⅰ类抗原进行基因分型,探讨血小板输注无效与血小板同种抗原/HLA-Ⅰ类抗原相关性.方法 应用ELISA方法对17例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血清中的血小板抗体进行检测;运用PCR-SSP方法,采用HPA分型试剂盒检测血小板同种抗原7个抗原系统HPA-1、2、3、4、5、6、15,以及HLA分型试剂盒对HLA-A/B抗原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6名患者单独表达HLA抗体,4名患者表达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3例HLA抗体和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共同表达,其中以GP Ⅱ b/Ⅲa为主.对17例患者HPA系统和HLA-Ⅰ类抗原基因分型,发现HPA-3系统中a的基因频率高达0.676,b为0.324;HLA-A*02、HLA-A*24、HLA-A*11和HLA-B*60、HLA-B*13、HLA-B*46多见.结论 HLA抗体和血小板特异性糖蛋白抗体表达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了解PTR与HPA/HLA-Ⅰ类抗原的相关性对指导临床血小板配合性输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秀章;夏文杰;叶欣;付涌水;陈扬凯;邓晶;丁浩强;罗广平;许茹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抗-c抗体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1例

    1 病例简介患儿,梁××BB,女,出生1 d,全身中度黄染,血红蛋白87g/L,2008年12月5日因贫血需输血,中心医院与数名献血者交叉配血,主次侧均出现凝集,怀疑意外抗体导致的新生儿溶血病,送本站进行免疫血清学检测及交叉配血.

    作者:胡继征;叶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微创治疗在子宫肌瘤中的应用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近年来,以腹腔镜和官腔镜为代表的微创技术在子宫肌瘤治疗的应用中逐渐普及,如腹腔镜子宫切除术、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官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以及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的阴式子宫切除术、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及子宫动脉栓塞术等.上述手术具有刨伤小、患者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适应证、手术方法、并发症又各不相同.

    作者:陈江鸿;陈国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重组寄生虫-BCG疫苗研究进展

    卡介苗(BCG)由于其广泛应用的安全性及其免疫佐剂作用,以其为载体的重组疫苗研究日益被科学家们重视.本文简要概述了近年来硕大利什曼原虫、疟原虫、弓行虫、肝片吸虫等寄生虫重组BCG疫苗的构建及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叶艳菊;李文桂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