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手足口病, 炎琥宁, 疗效比较
摘要:目的 观察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1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和对照组(69例).对照组给予以利巴韦林10~15 mg/kg·d,每日1次静脉输入,疗程7 d;治疗组给予炎琥宁10 mg/kg·d,每日1次静脉输入,疗程7 d,并对临床有效率及有效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72例,治愈42例,好转20例,总有效率为91.6%;对照组69例,治愈32例,好转9例,总有效率为59.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发热、皮疹及口腔疱疹消退时间比较,治疗组热退时间为(2.23+1.22)d,皮疹消退时间为(3.31±1.35)d;对照组热退时间为(4.98±1.82)d,皮疹消退时间为(5.84±1.93)d,经统计学处理热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本组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程短、见效快、未见不良反应发生.但应用时需注意炎琥宁注射液本身所存在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发热、血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神经精神症状等,一般疗程应<1周,每1 ml溶媒中使用炎琥宁≤1 mg,连续使用>1周的患者,应注意密切观察加强监测,避免超剂量及高浓度静脉滴注给药.
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02-2008年惠州市区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

    目的 了解广东省惠州市区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探讨消毒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医院感染监控力度.方法 采用普查的方法,按照统一的技术方案对辖区内医疗机构进行消毒质量监测,收集2002-2008年惠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医疗机构进行消毒监测的数据,并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2002-2008年惠州市区医疗机构消毒监测样品总数依次为3270、2399、3861、5206、5054、5267、4584份,合格率依次为87.40%、93.25%、89.48%、90.34%、87.73%、87.98%、91.19%,总合格率为89.41%.二级以上、一级和社会医疗机构消毒监测样品合格率分别为91.13%、88.05%、87.74%,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20,P<0.01).监测样品中病房物体表面合格率高(97.07%),低为空气中细菌含量(70.42%).结论 二级以下的医疗机构消毒质量较低,因此,一级和社会医疗机构是消毒监测工作的重点.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MBPS)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仪(ABPM)分析41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确认晨峰组与非晨峰组,对两组性别、年龄、动态血压、动态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血脂、空腹血糖、体重指数(BMI)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①有晨峰现象的129例(MBPS组),发生率为31.1%,与非MBPS组相比较.MBPS组24 h平均收缩压、脉压均显著高于非MBPS组(P<0.001).②凌晨血压增高与年龄相关(P<0.01),调整年龄后,男女MBPS发生率分别为28.5%,16.9%,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05).③不论男女,MBPS组的左室肥厚发生率、左室重量指数(LVMI)、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24 h平均心率、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的发生率均高于非MBPS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MBPS与BMI、空腹血糖、血脂无显著关联.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MBPS与年龄、性别、心室重构、心律失常密切相关,MBPS患者有更明显的颈动脉粥样硬化.MBPS可能使清晨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转基因苜蓿的研究进展

    苜蓿(Medicago sativa)是一种优良的豆科牧草,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对苜蓿进行开发和改造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病毒、细菌、寄生虫、抗逆基因、品质改良基因、抗除草剂基因、单克隆抗体和工业原料等转基因苜蓿的研究进展.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两种方法治疗输尿管结石引起肾绞痛的疗效比较

    目的 分析盐酸坦索罗辛和硝苯地平与双氯芬酸钠联合用药治疗输尿管结石引起肾绞痛的疗效.方法 365例输尿管结石肾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坦索罗辛0.4 mg 口服.硝苯地平片10 mg舌下含服,加双氯芬酸钠50 mg口服益;对照组患者用阿托品0.5 mg加哌替啶50~100 mg肌内注射,两组均常规输液.分别在30、60、120 min及4 h观察患者镇痛效果.结果 用药后30 min及60 min时,观察组分别有93、44例有效,对照组分别有109、46例有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于用药后120 min时,观察组173例有效,对照组152例有效;在4 h内完全缓解者观察组有162例,对照组有121例;复查B超,观察组共63例结石排出,而对照组只有26例结石排出.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坦索罗辛、硝苯地平片加双氯酚酸钠组对肾绞痛缓解有效率明显优于阿托品、哌替啶组.其不良反应少,不受麻醉药品限制,还明显有利于结石的排出.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粤籍汉族多囊卵巢综合征遗传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 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遗传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调查表的方式对324例PCOS患者及其家系进行调查,同时结合临床检查.应用SPSS 13.0软件、Falconer公式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 PCOS患者的月经稀发发生率为74.23%,高雄激素血症者占52.71%,卵巢多囊样改变者占93.27%;PCOS组及对照组一级亲属女性月经稀发发生率分别为17.81%和7.70%.男性早秃发生率为别为11.15%和5.33%,先证者家系的月经稀发和男性早秃患病率高于对照者家系:先证者一级亲属遗传度为44.91%.结论 遗传因素在PCOS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环境因素可能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及其参与造血调控的相关研究进展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UPS)是目前已知重要且有高度选择性、能量依赖性的细胞内非溶酶体途径降解蛋白质的系统,是机体调节细胞内蛋白水平与功能的一个重要机制.作为重要的造血调控因子,TGF-β家族诱导造血细胞的存活、增生、分化,能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异常增殖.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Smads是介导TGF-β家族上述功能的胞内关键信号分子,而泛素蛋白酶可调控Smads蛋白的活性,从而参与对机体造血功能的调控,本文仅对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所介导Smads活性调控参与造血的机制进行探讨.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广东从化市首起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调查

    目的 探讨从化市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发生过程,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2009年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调查和暴发疫情处理技术指南(试行)>的要求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病例潜伏期74 h,体温37.5℃,无明显呼吸道症状;临床症状较轻;咽拭子样本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病例;未见续发二代病例.结论 本事件为输入性二代病例引发本地感染甲型H1N1流感疫情,感染者在无防护的环境下,接触保留带有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被褥或尘埃后导致感染.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组织特异性表达基因PLUNC调控元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目的 分析组织特异性表达基因PLUNC的调控元件.方法 采用进化足迹法,结合生物信息学工具,预测PLUNC基因的顺式作用元件和反式作用因子.结果 预测的PLUNC基因的转录起始位点位于-1~+10 bp区域间、-29 bp存在TATA盒子,启动子集中在-490 bp~+89 bp内,在人和小鼠PLUNC基因的启动子保守区内存在29个共同的转录因子结合部位及5个增强子.结论 PLUNC基因调控元件的分析可为探讨上呼吸道特异性表达基因的调控机制提供模型.生物信息学技术结合进化足迹法,在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无花果叶乙醇、水提取物抑菌作用的比较研究

    目的 研究无花果叶乙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的抑菌作用.方法 采用纸片法抑菌实验观察比较无花果叶乙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的作用.结果 生药含量为100 mg/mL的无花果叶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3种抑菌环的直径均大于8 mm,生药含量为144 mg/mL的无花果叶水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3种抑菌环的直径均小于8 mm.结论 无花果叶乙醇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无花果叶水提取物无抑菌作用.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目的 建立及评估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实验动物模型.方法 以34只日本大耳白兔为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即高剂量组(A组)、低剂量组(B组)及对照组(C组)建立肝纤维化模型.每只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100条,感染后12~13周,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采用清肝口服液(DHT)进行干预治疗;感染后18周,按吡喹酮剂量300 mg/kg体重对3组动物进行杀虫治疗,以病理学和血清HYP、HA水平作为模型评估指标.结果 感染后第12~13周,肝纤维化模型形成,从病理学结果、生化指标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A组、B组干预治疗后血清中的HYP/HA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1);肝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肝纤维化程度依次为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对照组(P<0.01),且血清HYP、HA含量随着病理肝纤维化程度增高而升高.结论 检测血清HYP和HA水平是评价和考核肝纤维化治疗效果的简便、快速、可靠、又无损伤的指标,而且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相符,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中国首例甲型H1N1流感二代病例的临床特征

    目的 了解2009年我国首例甲型H1N1流感二代病例的流行病学、临床、病原学检查特点及预后转归.方法 对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测定甲型H1Nl流感病毒核酸.结果 患者与甲型H1N1流感输入病例接触1天后发病.以发热、咽痛、咳嗽起病,白细胞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降低.无肺炎等并发症.多级机构检测咽拭子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确诊甲型H1N1流感.RT-PCR测序证实其病毒核苷酸序列与一代输入病例的一致,同源性为100%.经奥司他韦抗病毒及对症治疗痊愈出院.结论 本病例的传染源明确,为我国首例报告的甲型H1N1流感二代确诊病例,其临床表现轻,病情恢复快.未发生院内感染,早隔离早诊断等防控措施有效.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心功能、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 将64例65岁以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4)和对照组(n=30).对照组常规使用吸氧、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250ml/d),疗程3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NYHA心功能分级、左心室舒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与血浆脑钠肽(BNP)含量.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各项指标与BNP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其中治疗组的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LVEF、CO与血浆BNP含量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值均<0.05),两组治疗后的LVEDD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可以提高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改善心功能.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云南洱海周边地带社鼠体表寄生虫的群落组成

    目的 社鼠是东洋界种,不仅一直被认为是农林业有害动物.而且被怀疑为滇西北鼠疫疫源地的鼠疫、恙虫病和流行性出血热(汉坦病毒)等病原体的储存宿主.为了了解洱海周边地带社鼠体表寄生虫的多样性,我们研究了89只社鼠体表寄生虫的群落组成.方法 选取云南洱海周边的不同地理方位作为野外抽样调查地点,用鼠笼加食饵诱捕小兽并检获其体表寄生虫.体表寄生虫在显微镜下鉴定寄生虫的种类.用染虫率和虫指数反映体表寄生虫的流行和密度状况,用统计分析中的非参数检验(Non.parametric Mann.Whitney U)分析雌雄小兽宿主间寄生虫数量差异.用Spearman相关分析(Spearman correlation analysis)体表寄生虫数量与宿主身体参数的关系.结果 捕获89只社鼠.其中70只社鼠侵染体表寄生虫,总侵染率为79%.采集到体表寄生虫51种,包括31种恙螨、13种革螨、4种蚤及3种吸虱.攸氏无前恙螨为优势恙螨种,占恙螨总数的66.23%;土尔克厉螨为优势革螨种,占革螨总数的38.48%;绒鼠怪蚤为优势蚤种,占蚤总数的42.86%;太平洋甲胁虱为优势吸虱种,占吸虱总数的80.07%.这51种体表寄生虫中,有11种被证明是人类疾病的主要媒介.U检验表明,体表寄生虫、恙螨、吸虱、蚤类和革螨的个体数量和物种数在雌雄宿主体表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体表寄生虫、恙螨、吸虱、蚤类和革螨的个体数量与宿主身体参数(体重)之间无相关性.结论 社鼠的体表寄生虫群落结构复杂,物种多样性高,其中有11种曾经报道与人类疾病有关.社鼠主要的体表寄生虫为吸虱、蚤类、革螨和恙螨,社鼠很可能成为鼠疫、流行性出血热和灌丛斑疹伤寒等病原体的贮存宿主.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胱抑素C、IgG和D-二聚体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分析早期糖尿病肾病胱抑素C(Cys-c)、免疫球蛋白g(IgG)和D一二聚体(DD)的变化,探讨其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按照Mogensen的DN分型标准对SDM组、EDN组、CDN组和对照组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Cys-C、IgG、DD进行对照,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EDN组和CDN组的Cys-c、IgG和DD与SDM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DN组和CDN组的Cys-c、IgG和D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s-c、IgG和DD与UAER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73、0.549和0.385.结论 Cys-c、IgG、DD均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检测指标,以Cys-c的相关性优.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新型的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抗体的检测方法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诊断中的可靠性分析

    目的 研究以天然M2抗原和BPO融合蛋白M2-3E(BPO)为靶抗原的ELISA法(抗-M2-3EELISA)检测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抗体在原发性胆汁化肝硬化(PBC)诊断中的可靠性.方法 分别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L)、以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PDC)为靶抗原的ELISA法(抗-PDC ELISA)、以三联体(BPO)为靶抗原的ELISA法(抗-3E ELISA)、以天然M2抗原和BPO融合蛋白M2-3E(BPO)为靶抗原的ELISA法(抗-M2-3E ELISA)检测107例PBC、167例疾病对照和30例正常对照血清中的AMA-M2抗体.结果 107例PBC患者用抗-M2-3E ELISA、抗-3E ELISA、抗-PDC ELISA和IFL 4种方法检测AMA-M2的检出率(敏感性)分别为99/107(92.5%)、94/107(87.9%)、78/107(72.9%)、87/107(81.3%),特异性分别为97.3%、98.5%、98.5%、97.3%.抗-M2-3E EUSA法AMA-M2的检出率(92.5%)显著高于抗-PDC ELISA法(72.9%)(P<0.001)、IFL法(81.3%,P<0.001),高于抗-3E ELISA(87.9%).在20例IFL检测AMA-M2为阴性的PBC患者中,用抗-M2-3E ELISA法AMA-M2的检出率为11/20(55%).抗-M2-3E ELISA和IFL的重叠度为85.0%(91/107).结论 抗-M2-3E ELISA法具有比IFL、抗-PDC ELISA法和抗-3E ELISA更高的敏感性,特异性达97.3%.因此.抗-M2-3E ELISA法可作为第一轮AMA-M2的筛查,但不可以单独用于诊断PBC的标记.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家庭功能对慢性乙肝患者行为方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家庭功能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为方式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我科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0例,采用Family APGAR问卷和患者行为方式调查表调查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家庭功能与行为方式的关系.结果 45.0%为功能良好家庭,41.0%为中度障碍家庭,14.0%为严重障碍家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良好家庭和障碍家庭行为方式积极组及消极组各项目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为方式与家庭功能具有显著相关性.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河南省林州地区儿童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目的 为了解林州地区儿童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尤其是机会性致病原虫和人兽共患寄生虫的流行情况.方法 2007年10月至2008年5月,对林州地区8个乡镇进行了调查.采用卢戈氏碘液染色法、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改良抗酸染色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林州地区23个调查点的1949名15岁以下儿童进行了检测.结果 寄生虫总感染率为1.33%(26/1949).共查出6种肠道寄生虫,其中原虫和蠕虫均为3种,感染率分别为0.72%和0.62%.男女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1.27%(14/1103)和1.42%(12/8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姚村镇、城郊乡、茶店乡、临淇镇、五龙镇、东姚镇、横水镇和采桑镇儿童感染率分别为1.76%、1.42%、0.83%、2.71%、0.00%、0.74%、1.45%、0.75%和1.33%,各个乡镇之间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摸清了林州地区儿童隐孢子虫感染的流行状况.感染率为0.15%.对分离到的1例等孢球虫进行了分子鉴定,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与雀类的一种球虫Atoxoplasma sp.(AY331571)为接近,同源性达99.4%,表明可能为鸟类粪便污染所致.结论 林州地区儿童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较低,但仍应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卫生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预防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用Roc曲线评价血清a-L-岩藻糖苷酶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运用Roc曲线通过与AFP比较评价a-L-岩藻糖苷酶(AFU)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确定本实验室条件下的血清AFU用于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界值.并比较AFU和AFP的筛查价值.为原发性肝癌的实验室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对89例原发性肝癌,120例其他肝病及202名健康体检者.联合检测AFP和AFU,利用SPSS11.5统计软件绘制ROC曲线.通过比较这两种诊断试验的ROC曲线下面积来比较其诊断价值.结果 ROC曲线下面积AFU为0.869,AFP为0.896,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FP的筛查价值略高于AFU,根据ROC曲线确定本实验室AFU临界值为32 U/L.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广州市35间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质量调查

    目的 通过对广州市各类公共场所使用中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卫生检测,了解广州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情况.方法 抽取广州市35间公共场所进行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监测,检测空调送风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微生物指标和风管内表面积尘量、微生物指标.结果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均未检出β-溶血性链球菌,空调送风中可吸人颗粒物、细菌总数超标率高达54.6%和37.5%,而送风中真菌总数超标率为7.3%;风管内表面积尘量全部合格,真菌总数超标率只有1.9%,只有细菌总数超标率较高,为7.7%;各类公共场所中医院和图书馆卫生状况较好,商场、宾馆酒店和餐厅较差.结论 广州市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表面卫生状况较好,空调送风可吸人颗粒物浓度较高,且存在微生物污染,而医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较好可能与其使用了中效过滤器有关.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反向斑点杂交检测甲/乙型流感病毒及其基因分型的方法研究

    目的 建立一种特异、灵敏的检测甲/乙型流感病毒并对其进行基因分型的反向斑点杂交方法.方法 应用生物软件针对甲/乙型流感病毒的膜蛋白(Matrix Protein)基因和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引物及探针,通过优化PCR和杂交的反应条件.建立检测甲/乙型流感病毒并对其进行基因分型的反向斑点杂交方法.验证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并与直接免疫荧光法分别对相同的临床咽拭子标本进行检测,比较两者的检测结果,以评价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该方法对甲/乙型流感病毒的检测具有特异性,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柯萨奇病毒A型、副流感病毒3型、鼻病毒和腺病毒3型均无交叉反应,检测灵敏度为102~103 copies/μL.在111例发热门诊病人的咽试子标本中.免疫荧光检测出3例甲型流感病毒、0例乙型流感病毒,阳性率为2.7%;反向斑点杂交检测出3例甲型流感病毒,其中1例H1、2例H3、0例H5、0例H9,4例乙型流感病毒,阳性率为6.3%.结论 初步应用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检测甲/乙型流感病毒并对其进行基因分型的反向斑点杂交方法具有特异、灵敏的特点,为该方法的后续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