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U Bin;周彬;黄月华;单光华;侯金林;王战会;温淑娟
目的 对采自我国的6个弓形虫虫株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Ⅱ亚基(cox1)基因部分序列(pcox1)进行比较分析,并与RH株的相应序列进行比较,研究弓形虫线粒体cox1基因与弓形虫的种群遗传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弓形虫不同虫株的pcox1,并进行序列分析比较.结果 每个虫株都获得599 bp的pcox1序列,比较分析表明,弓形虫不同虫株的pcox1序列之间没有差异.结论 弓形虫pcox1序列不能作为种群遗传变异研究的标记,也与弓形虫毒力无关.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弓形虫的群体遗传结构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作者:周东辉;钟柳艳;张翰;林瑞庆;宋慧群;朱兴全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构建缺失型突变体HBx-d382和HBx-d431真核表达载体.方法 以pGM-T/HBx-d382和pGM-T/HBx-d431质粒为模板,PCR扩增含Kpn Ⅰ和Apa Ⅰ酶切位点的HBx基因片段.双酶切后再与载体pcDNA3载体重组连接.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DH5a后,经酶切鉴定和DNA序列测定,筛选出重组pcDNA3/HBx-d382和pcDNA3/HBx-d431真核表达载体.结果 成功构建了重组pcDNA3/HBx-d382和pcDNA3/HBx-d431真核表达载体,经DNA序列测定与比对,重组前后HBx基因片段序列一致.结论 pcDNA3/HBx-d382和pcDNA3/HBx-d431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可为HBx基因缺失型突变体,特别是HBx-d382基因的生物学功能研究提供基因材料.
作者:朱平安;谭德明;陈莉;彭忠田;宋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对河南省永城市2006年疟疾暴发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以探讨控制暴发的措施.方法 收集河南省永城市2006年疟疾报告、个案调查、发热病人血检、暴发点漏报调查及年终全民普查等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河南省永城市2006年发病2889例,发病率为222.7/10万,较上年的51.9/10万上升3.3倍.病例主要分布在马桥镇、李寨乡、新桥乡和双桥乡4个乡镇,共发病1825例,平均发病率为1067.3/10万,是永城市发病率的4.8倍,而发病数占永城市发病总数的63.2%.这36个暴发点集中在与安徽省交界的上述4个乡镇,共发病1265例,占4个乡镇发病总数的69_3%,平均发病率为1.8%,其中李寨乡的彭庄村发病43人,发病率达4.0%.分析暴发点的1265例患者,男女性别比为1:1.36(730/535),年龄小的4个月,大的92岁,其中15岁以下儿童占23.3%(295/1265),5岁以下儿童占2.8%(35/1265);农民和学生发病分别占发病总数的73.4%(928/1265)和23.3%(294/1265).暴发主要在8月下旬到10月上旬,出现31个暴发点,占暴发点总数的86%.暴发点调查漏报率为5%.年终全民普查发现417例疑似疟疾病例.结论 永城市2006年出现疟疾暴发,疟疾疫情形势严峻.
作者:周广超;张红卫;苏云普;周水森;黄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广州地区人巨细胞病毒(HCMV)临床低传代分离株UL143基因的多态性.方法 对3株经多重PCR鉴定的HCMV临床低传代分离株进行HCMV UL143基因全序列扩增,扩增产物克隆到pMD18-T载体上测序,并将其序列与GenBank中公布的其它临床分离株UL143基因一起进行分析.结果 D3株UL143基因因碱基缺失形成多处终止密码无法产生有功能的蛋白:Toledo株UL143基因开放读码框由279个核苷酸组成,编码蛋白由9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其它临床分离株UL143基因开放读码框均由252个核苷酸组成,DNA序列比较保守,变异均为碱基替换,编码蛋白由8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氨基酸序列也很保守,不同临床分离株氨基酸变异率为1.2%~2.4%;HCMV UL143蛋白翻译后修饰位点在除Toledo株之外的所有分离株中均高度保守,没有缺失或新增;不同临床分离株UL143蛋白二级结构有所不同;除Toledo株外,其余分离株UL143蛋白的等电点均为8.75.结论 临床低传代分离株HCMV UL143基因DNA及其编码产物的氨基酸序列极为保守,但仍存在一定多态性.
作者:王波;李月琴;叶宁;胡兢晶;苏海浩;何震宇;田传军;张纯青;周天鸿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测定高血压病患者血清N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的浓度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试验(ECLIA)测定119例高血压患者及5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清NT-proBNP浓度,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舒张早期速度峰值(E)/晚期速度峰值(A)比值,比较不同NYHA、LVEF、LVMl分级下NT-proBNP水平的差异,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ROC).结果 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清LgNT-proBNP水平为3.4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42(P<0.001),不同NYHA、LVEF和LVMI分组下的血清NT-proBNP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NT-proBNP诊断高血压患者心衰的AUCROC为0.863.多变量相关分析表明,血清NT-proBNP浓度与NYHA分级、LVMI、体重指数(BMI)之间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r=0.581,P<0.001,r=0.437,P<0.001及r=0.352,P<0.001),与LVEF分级、E/A比值之间呈良好的负相关关系(r=-0.361,P<0.001和r=-0.626,P<0.001).I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是高血压病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LVH)强的预测因子(HR=3.392,P<0.01),并与患者的临床治疗结局密切相关.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血清NT-pmBNP水平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可用来评价患者的心功能状况,且与临床预后关系密切.
作者:杨春莉;裘宇容;周芳;冯平峰;陈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持续感染可引起肝脏疾患,甚至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近年来,HBV DNA疫苗在治疗慢性HBV携带者和慢性乙型肝炎方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就治疗性HBV DNA疫苗的构成、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依据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祝玲玲;朱平安;谭德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陪伴分娩对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产时出血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2007年5~7月在深圳市某大型综合性医院分娩的246名健康无难产指征的单胎初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分娩前、中、后采取有经验的助产士陪伴分娩,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护理.两组产妇分别于住院分娩时及产后3d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判定心理状态,同时观察两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及产时出血量.结果 干预组分娩后SDS评分明显低于分娩前(P<0.05),而对照组分娩前后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组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产程时间和产时及产后2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陪伴分娩不仅能改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负性心理,而且对产妇的生理指标有正性干预作用.
作者:陈小荷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自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用化学药物治疗麻风病以来,各种药物作用和耐药菌的发生、监测等研究一直是人们非常关注的焦点.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发展,在麻风菌耐药的分子机理的研究上又有新的突破,为采用更简便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耐药菌奠定了基础.本文就麻风病的药物治疗和麻风菌耐药的发生和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温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输尿管镜下行腔内会师术及术后留置硅胶尿管在治疗尿道球部损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06年9月本院的20例球部尿道损伤患者,采用局麻或腰麻下行输尿管镜腔内会师术及术中、术后放置硅胶尿管2~3周.结果 20例中16例经尿道输尿管镜下会师成功,4例会师失败后改行开放性尿道吻合术,留置硅胶尿管,无1例并发局部感染,拔管后排尿通畅.随访3~24月,其中1例开放手术者拔管1周后尿流变细,予行5次尿道扩张后维持正常排尿,1例开放手术者并发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结论 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操作方便、创伤小的特点,尤其适合于球部尿道部分断裂的患者;而采用硅胶尿管,则更易于插管及可以减少尿路感染及局部瘢痕增生,降低尿道狭窄的发生几率.
作者:胡祎民;倪梁朝;吴雄辉;李贤新;陈泽波;周锦棠;刘运初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克隆人p27kipl,基因并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奠定基础.方法 根据p27kip1已知序列设计引物,分别在上下游引入Mlu I和Spe I酶切位点,从人肾脏组织中提取总RNA,经逆转录PCR得到cDNA,亚克隆入携带GFP报告基因的pWPXL真核载体中,经筛选获得正确的克隆,并通过双酶切凝胶电泳及测序鉴定.将成功构建的质粒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肾癌786-0细胞,并通过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表达情况.结果 克隆了人p27kip1基因,与GenBank中序列比对无误;真核表达载体经酶切鉴定表明为正确重组子,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肾癌786-0细胞48 h后,p27kip1蛋白出现高表达.结论 成功克隆了p27kip1基因,构建了其真核表达载体并在肾癌细胞中成功表达,为p27kip1在肾肿瘤中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工作基础.
作者:吴芃;郑少斌;谭万龙;左翼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猫、犬、猪、鼠寄生虫感染情况,为人体寄生虫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和清水自然沉淀集卵法,检查猫、犬、猪、鼠粪便,查找寄生虫虫卵.结果 调查猫、犬、猪、鼠粪便271份,检出寄生虫卵89份,寄生虫总感染率为32.84%.以猫、犬寄生虫感染率高.寄生虫感染度以猫粪中的曼氏迭宫绦虫高,平均每张玻片检出虫卵580个.检出寄生虫卵6种:钩虫卵、蛔虫卵、鞭虫卵、曼氏迭宫绦虫卵、长膜壳绦虫卵和姜片虫卵.猫、犬、猪、鼠各种寄生虫感染情况,以钩虫、蛔虫、鞭虫和曼氏迭宫绦虫感染多见.猪感染寄生虫种类多.结论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紫市镇猫、犬、猪、鼠寄生虫感染情况比较严重,以猫、犬为甚.寄生虫感染种类较多,提示当地人群也可能有同类寄生虫感染,应引起当地政府和卫生防疫部门的高度重视.
作者:卢春晓;杨丽容;尹丽君;罗燕坤;汤凌佳;李盛;沈浩贤;李小敏;何芳;马长玲;陈代雄;陈新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生化指标变化在低钾性周期性瘫痪(hypokalemic periodic paralysis,HOPP)中的发生机制、变化规律及治疗对策.方法 病例组33例,病人来诊后,立即采静脉血检验血钾、血磷、血钠、血氯、血糖和血钙,选择同期其他内科病例33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HOPP 33例中,生化检测值的变化具有一定规律性,血钾、血磷以降低、严重降低为主,血钾降低占100%,其中严重降低占48.5%;血磷降低占78.8%.其中严重降低占15.2%.血糖、血钠、血氯以升高为主,血糖升高占66.7%,高达24.77mmol/L;血钠升高占75.8%,高达149 mmol/L;血氯升高占39.4%,高达117 mmol/L.各组生化检测构成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钙大部分在正常范围内约81.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生化指标检测值水平,血钾、血磷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血钠、血氯检测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钙检测值与对照组比较P>0.05,两组患者血钙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剧烈运动或劳累、酗酒、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应用地塞米松、静滴葡萄糖是导致HOPP发生及生化指标变化的主要诱因,尤其是低磷血症,在临床上应注意监测,及时纠正.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治疗,应尽量避免使用地塞米松和葡萄糖.
作者:杨珠江;李春华;赵有春;阮营辉;韩杰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电离辐射影响人成纤维细胞基因表达的转录调控机制,并构建基因与相应转录因子的调控网络.方法 先对前期研究已经获得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注释,选择结合功能类基因(数量多)进人研究:再用MaxLAPS,TFME和SCOPE 3种软件预测这些基因的转录因子和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利用Bibliosphere软件构建转录因子与基因的转录调控网络.结果 获得25条Gene Symbols,基因本体功能注释集中于结合功能(共19条),2种程序预测得到14个相同的转录因子,得分高的6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对应的转录因子与预测的基本一致.按照高水平标准构建的转录调控网络,显示CASPASE-3位于网络的核心.结论 电离辐射很可能经转录因子TP53介导CASPASE-3激活而致人成纤维细胞凋亡.
作者:廖之君;马文丽;梁爽;陈霞;商涛;董云巧;郑文岭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进一步研究HBV基因型及病毒变异与慢性肝病进展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以及部分PCR产物测序的方法对401例慢性HBV感染者.包括112例HCC患者(HCC组),129例无症状携带者(ASC组),70例肝硬化患者(LC组)和90例慢性肝炎患者(CH组)进行HBV基因分型以及BCP和PC变异检测.结果 401例慢性HBV感染者中181例发生B基因型感染,220例发生C型感染.HCC组中C型分布高于其他3个疾病组;C基因型感染者BCP变异多于B基因型;B基因型感染者PC变异多于C基因型;同时BCP变异发生率随着病程进展而递增:在ASC组、CH组、LC组和HCC组里的BCP变异阳性率分别为22.4%、35.0%、50.0%、74.1%.C1与C2亚型相比,C1有较高BCP变异阳性率,而C2有较高PC变异发生率.结论 BCP变异与肝病进程存在依从关系,因此BCP变异的检测对慢性HBV感染的疾病进展和临床结局的评估有重要意义.
作者:ZHOU Bin;周彬;黄月华;单光华;侯金林;王战会;温淑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中晚期食管癌的单纯光动力治疗与光动力+化疗联合治疗的短期疗效,探讨中晚期食管癌光动力+化疗的治疗模式的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2年至2005年期间光动力治疗及光动力+化疗治疗的食管癌患者60例(Ⅲ~Ⅳ期),其中单纯光动力治疗27例,光动力+化疗治疗33例.光动力治疗使用光敏剂Photofrin 2 mg/kg,48h后内镜引导下使用波长为630 nm的激光照射,综合治疗组化疗方案为5-FU+DDP,动力治疗后1周开始化疗,共化疗4周期.结果 60例病人随访时间全部满2年,综合治疗组和单纯光动力治疗组症状缓解率分别为85.2%、93.9%,内镜评价有效率分别为85.2%、90.9%,无明显差异;2年生存率分别为54.5%、29.6%,综合治疗组中位生存期明显延长(Ⅲ期为22m、13m;Ⅳ期为7m、5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结论 光动力+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优于单纯光动力治疗,短期疗效相当,2年生存期有优势.
作者:张晓娜;李黎波;罗荣城;罗宇玲;廖旺军;缪景霞;张志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为获得生菜高频率的离体再生体系.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不同生菜品种、不同消毒时间对培养生菜无菌苗的影响,并研究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AgNO3 和不同外植体切段对生菜外植体芽分化及生根成苗的影响.应用回归分析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美国大速生品种用70%乙醇浸泡60 s,再用2%次氯酸钠处理15 min,发芽率达到80%,无菌苗生长好;生菜离体培养再生芽的优分化条件组合为Ms(murashige and skoog's medium)附加BA(6-苄基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0.2 mg/L,NAA(萘乙酸,α-naphthaleneacetic acid)0.1 ms/L,外植体为2~3 d的子叶;生菜再生芽在含低浓度的生长素[NAA浓度为0.05 mg/L,或LAA(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浓度为0.5 mg/L]的1/2 MS培养基中生根情况较好.结论 优化的,生菜离体再生体系具有很好的重复性,可用于遗传转化获得保健生菜的研究.
作者:朱春燕;雷建军;周浩;吴敏;陈清;陈燕珍;杨素华;俞守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加味四逆散抗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采用二甲基亚硝胺(DMN)致肝纤维化的方法对健康雄性SD大鼠进行造模,以秋水仙碱为阳性对照组.经加味四逆散治疗4周后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蛋白(TP)、白蛋白(ALB)、透明质酸(HA)及Ⅳ型胶原(CIV)水平,并检测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同时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 加味四逆散治疗后,可显著降低血清ALT(P<0.01)、ALP(P<0.01)、GGT(P<0.05)、HA(P<0.01)、C-IV(P<0.05)及肝组织HyP(P<0.01),升高TP(P<0.05)及ALB(P<0.01).肝组织病理切片表明,用药后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结论 加味四逆散对实验性大鼠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作者:朱彩平;袁冬生;石磊;黄慧芬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霍乱弧菌全菌体蛋白的双向电泳技术,获得分辨度高、重复性好的双向电泳图谱.方法 利用适当的裂解液处理霍乱弧菌,提取全菌蛋白;采用pH梯度等电聚焦对全菌蛋白进行双向电泳;考马斯亮蓝染色后获得的双向电泳图谱,并利用ImageMaster 2D Elite 5.0图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所得的数据用SPSS15.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得到了(1081±16)个蛋白斑点,蛋白主要集中在pI 4.24~7.20之间,重复胶的匹配点数为(1057±28),匹配率为97.85%.结论 建立了霍乱弧菌全菌双向电泳分析方法,2-DE图谱中蛋白位点的分辨率和重复性非常高,获得了较为理想、清晰的双向电泳图谱,为进一步研究其蛋白质组学奠定了基础.
作者:陈守义;张欣强;刘俊华;胡玉山;龚玉娇;李钏华;王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广东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情况以及对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计数及药敏一体化试剂盒对2126例泌尿生殖系感染患者进行检测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2126例中支原体阳性1080例,阳性率为50.80%.其中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及解脲和人型支原体(Uu+Mh)混合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37.53%(798例)、2.72%(58例)、10.54%(224例).Uu对12种抗菌药物敏感性依次是克拉霉素(89.15%)、美满霉素(87.00%)、强力霉素(86.00%)和四环素(81.80%),Mh敏感性较高的依次是强力霉素(95.20%)、美满霉素(95.20%)和交沙霉素(84.10%),Uu+Mh对12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均较差.结论 广东地区支原体感染主要以Uu为主.其次是Uu+Mh混合感染;Uu、Mh和Uu+Mh三者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存在一定的差异,临床上应根据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以大限度地控制新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胡慧霞;郭海波;张永军;汪凡军;罗春梅;魏胜兵;张磊;赵俊红;陈建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白纹伊蚊诱蚊诱卵器现场应用效果.方法 在地下停车场布放诱蚊诱卵器,7d后收回,连续3次.结果 每杯诱蚊数在0~8只之间.90.80%的诱蚊诱卵器进蚊数不超过3只;所有布放的诱蚊诱卵器均没有蚊虫产卵;诱捕的蚊虫以白纹伊蚊为主,占有率为80.17%.其中雌性伊蚊47.42%,雄性伊蚊52.58%;3次试验的平均诱蚊指数为63.22%,平均诱蚊密度指数为(1.98±1.24);布放地点的光照强度和距离下水道的远近对诱蚊结果没有显著影响.结论 诱蚊诱卵器对白纹伊蚊具有较好的诱捕效果,适合用于登革热的常规监测,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应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于德宪;任旭琦;周文;廖玉学;陈清;俞守义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