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产与进口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反应的比较

陈怀玉

关键词:国产无细胞百白破疫苗, 进口无细胞百白破疫苗, 接种反应
摘要:目的 比较同产无细胞百白破疫苗与进口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反应差异.方法 2007年1~8月在广州市天河区中医院接种门诊接种的3个月以上、2岁以内的儿童1230名,向家长介绍两种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让家长自愿选择其中一种疫苗接种.接种后24~48 h观察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结果 725名接种国产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儿童有局部反应84例,反应率为11.59%;全身反应108例,反应率为14.90%.505名接种进口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儿童有局部反应29例,反应率为5.74%;全身反应41例,反应率为8.12%.其中两组的第一、二、三针的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第四针的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接种进口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第四针的全身反应和局部反应均明显低于国产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结论 进口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具有接种反应轻微、安全性好的特点.
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湖南省抽样点广州管圆线虫宿主分布及其感染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湖南地区广州管圆线虫宿主及疫源地的分布.方法 从野外、餐饮店、农贸市场等场所采集食用淡水螺、陆生螺、蛞蝓、虾、溪蟹、鱼和青蛙,用组织捣碎匀浆法及过筛沉淀法检查中间宿主、转续宿主体内的广州管圆线虫幼虫:解剖榆查野鼠心肺广州管圆线虫成虫.结果 7县(市、区)有5县(市、区)从野外捕获到福寿螺:3县从野外捕获中国圆田螺、中华圆田螺、方形环棱螺和蛞蝓,检查均未发现广州管圆线虫幼虫;7县(市、区)均未发现褐云玛瑙螺.6县(市)解剖褐家鼠、黄胸鼠、鼩鼱3种鼠,仅在1只褐家鼠的心脏和肺检获广州管圆线虫成虫8条.结论 福寿螺在湖南南部地区分布广泛,首次证实湖南存在广州管圆线虫疫源地.

    作者:段绩辉;李正祥;刘洪庭;唐小雨;王江浩;张传禄;周海羽;李海余;郭淑珑;王郭清;唐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广州市一起水禽H5N1疫情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分析

    目的 了解广州市一起水禽H5N1疫情中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亚型病毒血凝素(HA)基因的特点以及与其他毒株序列间的关系.方法 自疫点采集97份咽拭子标本及84份环境拭子标本,实时荧光RT-PCR检测H5核酸,从阳性标本中扩增全长HA基因并作序列测定,同2006年广州市及国内其他地区报道的人禽流感病毒HA基因进行比较并作系统发生分析.结果 从一份环境拭子中扩增获得一株H5N1禽流感病毒HA基因,系统发生树分析发现与广州市2006年人禽流感病毒HA序列一致性较高,且与国内其他地区报道的H5NI病毒HA基因属于同一组;从基因序列推导出HA的氨基酸序列,发现其受体特异性为禽源的,蛋白酶水解位点含有多个连续的碱性氨基酸,符合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特征.结论 引发此次禽间禽流感的为高致病性H5N1病毒,和广州市人禽流感的H5N1病毒在遗传上有紧密的亲缘关系.禽源性的H5N1病毒仍存在感染人类的可能性,禽类从业人员目前处于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高危状态,进一步加强对活禽市场和禽类从业人员的监测,对于预防禽流感的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新伟;李向忠;王玉林;伍业健;蒋力云;岳锦亚;柳洋;刘于飞;王鸣;杨霞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广州老年人恙虫病5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广州地区老年人恙虫病临床特点,以期降低老年人恙虫病的误诊率、漏诊率及病死率.方法 将1983年5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50例广州地区老年人恙虫病从流行病学、主要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预后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广州地区老年人恙虫病仍具有发热、焦痂溃疡、淋巴结肿大的特点,但皮疹少见,外周血白细胞数多升高,血小板降低多见,起病隐匿,临床表现趋向多样化、复杂化,多脏器损害多见,易发生误诊、漏诊,病死率达14%.结论 老年人恙虫病从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方面趋向不典型,极易造成误诊、漏诊,且病死率高,尤其是对病程超过两周的患者,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作者:冯婥;杜宇;周宇辰;何纬;叶晓光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替普瑞酮对不同热损伤状态下大鼠的干预作用研究

    目的 观察替普瑞酮(geranylgeranylacetone,GGA)对持续热损伤大鼠、中暑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大鼠测定肛温(直肠温度,core temperature,Tco)后持续暴露于41.0~41.5℃热仓中建立持续热暴露模型或暴露于41.0~41.5℃热仓中35 min建市中暑模型,观察连续3 d灌胃给予GGA(100 mg/kg)后大鼠直肠温度变化及在热仓中的存活时间或热损伤后在室温中的存活时间.结果 热暴露组大鼠进入热仓后体温上升迅速,肛温到达42.1℃的时间约为24 min,在热仓中的生存时间约为46 min;GGA(100 mg/kg)连续3 d给药对大鼠基础体温无影响,但能轻微延长大鼠进入热仓后体温到达42.1℃的时间,约为26 min(P<0.05),而对大鼠体温从42.1℃到死亡的时间及在热仓中的总生存时间均无明显影响(P>0.05).正常大鼠热损伤35 min后在事温环境中的存活时间约为20 min,而GGA预处理后在室温环境中的存活时间延长至195 min(P<0.01).结论 GGA对持续热暴露条件下大鼠热损伤无保护作用,但明显延长大鼠中暑后在室温环境中的存活时间.

    作者:鄢友娥;赵永岐;魏明芬;刘淑红;汪晖;管又飞;李盟军;范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探讨

    目的 通过对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的检测,调查小儿肺炎支原体抗体感染的状况及与患儿性别、年龄的关系.方法 采集患儿静脉血、血清做倍比稀释,用日本富士肺炎支原体诊断试剂盒SERODIA-MYCOⅡ做颗粒凝集实验.结果 在5 155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共检出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病例2 831例,阳性率为54.9%,男、女患儿阳性率分别为49.6%和63.3%,男女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1岁以内患儿阳性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段,其他年龄段之间阳性率无明显差异;门诊与住院患儿阳性率分别为65.5%和43.2%.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好发于1岁以上儿童,女童感染机会高于男童,门诊患儿阳性率高于住院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可作为4qL呼吸道感染的常规检测项目.

    作者:孙丽芳;杨方华;邓芳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消化道肿瘤自身抗体检测

    目的 探讨消化道肿瘤患者针对肿瘤细胞的自身抗体的存在.方法 收集肠癌患者及胃癌患者术前血清96份和健康体检人群血清62份,分组后采用Western印迹分析法定性检测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前血清中的自身抗体.结果 正常健康人群和正常肝细胞株96%(212/220)的反应条无显色带,而97%(60/62)的肠癌患者肠癌细胞株、89%(39/44)的胃癌患者胃癌细胞株反应条均出现多个阳性带.结论 健康人群体内很少产生针对肿瘤细胞的自身抗体,而大部分消化道肿瘤患者体内产生针对肿瘤相关抗原的自身抗体,这为消化道肿瘤的病凶,早期诊断,预后监测及分子靶向治疗等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线索.

    作者:刘玢;陆学东;邹瑟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IV抗体的质量控制方法探讨

    目的 寻找一种适用于HIV抗体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室内质量控制(IQC)的方法.方法 采用Levey-Jennings质控图法、即刻法和控制变异系数(CV)的方法(改良即刻法)同时统计规范操作前和规范后的两批各30个质控数据,制作质控图.结果 规范前检测采用即刻法和Levey-Jennings质控图法考核显示在控,改良即刻法显示失控;规范后检测3种方法考核均为在控.结论 采用即刻法考核,前3次结果对后续质控结果影响较大,前3个质控数据的CV值较大时,随后的结果会出现假在控.Levey-Jennings质控图法如果不对CV值进行考核,前3个质控数据的CV值较大时,随后的结果也会出现假在控.采用改良即刻法统计,只要设定好一个实验室或一个地区的允许CV值,就没有假失控和假在控的结果,因此改良即刻法较为适用于HIV抗体ELISA检测的室内质量控制.ELISA检测手工操作步骤较多,操作细节都对实验结果有很大影响,因此需要规范实验操作,并严格按照要求执行.

    作者:刘芳;胡斌;何蕴韶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2007年广州部分大学生乙肝疫苗接种与乙肝相关知识态度调查

    目的 了解大学生乙肝疫苗(HBV)接种情况和大学生对乙型肝炎的认知程度,为制定更好的免疫接种计划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方法 2007年,在广州市抽取4所高等学校的部分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涮查191人,HBV接种率为76.44%,其中全程接种的为64.92%.HBV接种率及全程接种率,不同年龄学生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家庭经济收入的学生有差异(P<0.05).有乙肝疫苗接种史者、全程接种者对乙肝是否经日常生活接触传播的知晓率仅为56.16%、60.48%,经唾液传播的知晓率仅为41.78%、45.16%;97.4%的被调查者表示会劝亲人或朋友去接种乙肝疫苗,93.7%的被调查者表示会愿意接受乙肝病人或乙肝携带者赠送的礼物.20.9%的被调杳者表示会同避与乙肝病人或乙肝携带者交往,同时86.9%的被调查者也表示不介意与乙肝携带者一起工作或学习.结论 广州市大学生HBV接种率较高,对乙肝知识的知晓率较高,对乙肝病人多有正确的态度.但在某些方面存在误区.

    作者:陆丽明;陈国娜;黄洁伟;廖芳莲;毛云飞;曾婧纯;黎耀和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药物耐药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人类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也是临床常见的多重耐药细菌之一.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多种同有耐药基因,同时亦易获得外来耐药基因.本文就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产生抗性的耐药基因及其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黄革;周晓红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设计性实验模式探索与实践

    目的 探索<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设计性实验新模式.方法 设计性实验的课时安排采用设计性实验与其他实验穿插的形式进行;采用课堂辅导和课外辅导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和基于多项综合指标的课程考核方法.结果 设计性实验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结论 本设计性实验的开设为实验教学改革作出了初步探索.

    作者:黄丽霞;张慧;胡松;张泽华;宋文剑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SARS疫苗研究进展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是由SARS相关冠状病毒(sARS-GoV)引起的一种新的传染病.虽然SARS的流行已经被有效控制,但很可能因实验室样本外泄或动物宿主中南类SARS-CoV演化而来的病毒的分离株导致再次爆发,阻止SARS再次流行有效的方法就是研制安全有效的疫苗,所以,SARS疫苗的研究仍然是目前SARS相关研究的重点.不同类型SARS疫苗的研究已经迅速展开,并且有些疫苗研究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但在SARS疫苗的研究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如抗体依赖性感染增强(ADE)、SARS-CoV病毒变异快、没有理想的动物模型等.本文对SARS疫苗的研究、疫苗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综述.

    作者:代娟;陆家海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特大地震灾害后平武南坝镇应急卫生快速评估分析

    目的 了解特大地震后重灾区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和需求,确定救灾防疫工作重点和干预策略.方法 采用访谈法和调查法,了解当地概况、历史疫情、卫生资源、震灾影响、群众安置、人畜尸体处理、饮用水卫生、饮食卫生、环境卫生、疾病监测体系、灾民与救援部队人员健康状况、卫生处置以及外部需求等.对灾区现场进行全面快速卫生学评估.结果 评估结果表明,特大地震灾害后,平武县南坝镇生态环境被破坏;卫生资源受重创且运行困难;环境卫生条件恶化;蝇密度高;生活饮用水、食品卫生存在较大隐患;疾病监测体系亟待建立;急需外部专业防疫力量的援助.结论 特大地震灾区初始阶段,生活饮用水、食品卫生与环境消杀以及完善的症状监测体系是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的关键环节.

    作者:肖新才;刘于飞;严子锵;伍浩荣;杨智聪;张玉润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流式细胞术在母婴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 建立流式细胞仪检测母婴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HDN)的方法.方法 对临床送检的115例拟诊新生儿溶血病标本以流式细胞仪进行直接抗人-IgG试验、血清游离抗体检测及红细胞放散液抗体检测3项试验,选择FITC标记的单克隆二抗作为与红细胞特异性抗体结合的抗体.同时以试管抗球蛋白法进行3项试验作为对照,比较两方法的差异.结果 建立了以流式细胞仪检测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方法:细胞采集比例为54.5%;阴性阈值2%;流式法对ABO HDN和Rh HDN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6%和100%.试管法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0%和100%.结论 流式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结果易判定,客观、标准等优点,为新生儿溶血病检测提供了一种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戎霞;罗广平;付涌水;陈杨凯;夏文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OSAHS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mRNA表达及其蛋白水平的变化和意义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用RT-PCR方法分析患者组和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TNF-α基因的表达及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TNF-α水平.结果 OSAHS组与对照组相比,中重度OSAHS患者组TNF-α 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高[(42.75±20.00)%vs(28.16±12.49)%](P<0.05),轻度组与中重度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血清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清TNF-α水平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及氧减指数呈正相关(r分别为0.456、0.552,P均<0.05),与夜间低血氧饱和度呈负相关(r=-0.452,P<0.05).结论 炎症因子TNF-α可能参与OSAHS的病理生理过程.

    作者:陈晓辉;刘世明;李艳玲;江中喜;毕晓锋;陈晓军;张永健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高碳酸血症对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全麻下熵指数监测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丙泊酚/瑞芬太尼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手术时高碳酸血症对患者麻醉深度及熵指数监测的影响.方法 22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通过积极增加分钟通气量仍未能纠正高碳酸血症,需降低气腹压力进一步处理的病人,观察30 min后按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进行分组,8例病人PetCO2波动于51~55 mmHg,归为Ⅰ组;6例病人波动于46~50 mmHg,归为Ⅱ组;8例病人波动于40~45 mmHg,归为Ⅲ组.分别记录麻醉前(T1)、切皮后(T2)、CO2气腹30 min(T3)、降低CO2腹压30 min后(T4)、停止麻醉时(T5)、拔除气管导管时(T6)的RE、SE、MBP、HR值,并记录停止麻醉至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T5-6).结果 Ⅰ组病人T4和T5的RE、SE值均低于Ⅲ组(P<0.05);Ⅱ组RE、SE值各时间点与其他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组病人T4和T5RE、SE值低于T2和T3(P<0.05);Ⅰ组病人意识恢复时间T5-6长于Ⅱ组和Ⅲ组(P<0.05).结论 应用丙泊酚/瑞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时,CO2气腹造成的高碳酸血症可使熵指数下降和意识恢复时间延长,在麻醉中应予以重视.

    作者:苏志源;陈郡兴;张双全;吴涯雯;詹鸿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应用反向点杂交法检测α-地海贫血点突变

    目的 建立一种临床上切实可行的非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方法.方法 中国人常见的非缺失α-地中海贫口血为αCSα、αQSα、αWSα 3种类型,针对此3个位点设计特异性带有生物素标记的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与同定在膜条上的寡核苷酸探针进行杂交,并通过一系列显色反应分析结果.结果 分别分析3种突变类型的正常及突变位点信号,明确检测样品在3个位点是否发生了突变,及是否为突变纯合子或杂合子,验证了该方法可诊断非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点突变.结论 该检测方法结果可靠,且简便易行,对实验室仪器设备要求不高,适合于在临床推广.

    作者:郭广洲;陈延娥;廖生赟;周敏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恙虫病东方体0t56蛋白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

    目的 分析恙虫病东方体Ot56蛋白序列中的变异区和保守区,为恙虫病的蛋白与核酸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从GenBank获取口标序列,用Lasergene、MEGA、Vector NTI suite、AthePort和NCBI Blast等工具进行分析.结果 120条Ot56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为61.4%~100.0%.变异度为0.0~57.1;氨基酸的105~171、179~215、248~285、375~428和447~503区域为高变异区;膜外区200~400具有变异度高、抗原性强的特性.113条Ot56 cDNA序列的相似性为41.8%~100.0%,变异度为0.0~116.1;其中303v481、562~667、756~842、1136~1243和1386~1568等5个区域属高变异区.而0~54、97~171、265~303、439~482、1015~1047和1477~1542为6个保守片段.结论 恙虫病东方体Ot56蛋白具有5个高变异区,第200~400位氨基酸附近可能是株(型)特异性表位所在区域,其重组蛋白具有潜在的株(型)鉴定价值.根据cDNA 6个保守片段设计引物,进行Ot56核酸检测可能在不同株(型)恙虫病东方体检测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作者:刘昌政;郭瑜琪;李小聪;周晓红;李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东莞市常平镇2005-2007年麻疹疫情分析及防制对策探讨

    目的 了解东莞市常平镇麻疹流行规律,预测流行趋势,制定防制对策,降低发病率,保护易感人群.方法 收集2005-2007年东莞市常平镇的麻疹发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07年东莞市常平镇共报告麻疹病例36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9.46/10万,年均发病率外来暂住人口显著高于本地人口(x2=10.354,P<0.01);麻疹发病有明显的周期性,3~8月份发病例数占全年总数的87.2%,流行模式为散发和爆发并存,以散发为主;发病年龄向低年龄组(<8个月)和高年龄组(>14岁)转移;2005年以来麻疹疫苗基础免疫年平均接种率为90.2%,本地儿童高于外来流动儿童.结论 外来暂住人口中的散居儿童和工厂员工是东莞市常平镇麻疹发病的主要对象,外来暂住人口数影响当地麻疹发病率.建议采取以加强外来流动儿童麻疹常规免疫和外来青工麻疹免疫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

    作者:单金华;袁满;袁钦发;肖满华;梁国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蚊浓核病毒的研究进展

    蚊浓核病毒是一类可以特异性感染蚊类的病原体,感染蚊类后可引起宿主特征性的细胞核致密增生病变,并可终导致宿主发病或死亡.本文对近年蚊浓核病毒的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病原学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对其发展为蚊类生物杀虫剂用于蚊媒防治进行展望.

    作者:顾金保;陈晓光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2007年茂名地区霍乱弧菌流行菌型及其耐药性研究

    目的 掌握茂名地区霍乱弧菌的流行菌型及其耐药性,为霍乱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集霍乱日常临测标本和霍乱疫情标本,参照<霍乱防治手册>(第5版)[1]进行霍乱弧菌的分离培养和菌型鉴定,并利用伞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获得的霍乱弧菌菌株进行临床常用的20种抗菌药物的药敏分析.结果 共采集各类标本334份,检出12株01群埃尔托型(El Tor)霍乱弧菌稻叶型流行株(1 d).12株霍乱弧菌对20种药物的敏感度完全一致,其中敏感抗生素有菌必治、庆大霉素等11种,占55%(11/20);中敏抗生素有氨苄青霉素等8种,占40%(8/20);100%耐药的抗生素为复方新诺明1种,占5%(1/20).结论 2007年茂名地区霍乱弧菌的流行菌型为O1群埃尔托型(El Tor)霍乱弧菌稻叶型流行株(1 d);该流行菌型的菌株除对1种抗生素(复方新诺明)耐药外,对其余大多数抗生素均敏感(或中敏),没有出现多重耐药菌株.

    作者:廖国东;麦充志;许桂锋;何展;龙彩云;陈家图;张力;李柏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