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血管内科研究生心导管技术教学体会

王雷

关键词:心导管技术, 研究生, 教学
摘要:心导管技术是心内科诊疗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心血管内科专业的研究生而言,系统掌握和应用该技术是其研究生培训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心导管技术培训过程是一个长期、系统、规范的过程.技术和理论要求较高,操作难度相对较大.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冰冻切片制作中的几点体会

    冰冻切片在病理操作中占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广泛地用于临床病理快速诊断、教学和科研.冰冻切片就是一种借助在低温下(-18℃以下),使组织在短时间内达到一定硬度进行切片的方法.

    作者:李晓锋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在于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为外科治疗提供直观的影像资料.方法 回顾性分析600例骨折患者的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CT资料,三维图像表现及特征.结果 三维重建对骨折的显示较为直观.特别是三维重建对凹陷性骨折、脱位、旋转和骨外板的显示佳.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是轴位CT扫描的补充,结合轴位CT图像可以更准确、全面的了解骨折情况.

    作者:陈胜良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临床疗效.方法 169例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3例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对照组86例应用新鱼腥草素钠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疗效.结果 治疗组惠儿体温下降,咳嗽减轻,疾量减少,咳痰困难程度减轻,舌红苔黄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4.0%.较对照组(总有效率80.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毒副作用小,有较强的退热、镇咳、化痰等作用.是治疗小儿病毒性支气管肺炎的理想用药选择.

    作者:王晖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是临床常见的损伤.由于高能致伤因素增多,软组织损伤常较严重,骨折多呈粉碎性或多段,治疗较为复杂,如处理不当往往发生骨折不愈合与感染.

    作者:张作权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肝硬化失代偿并自发性腹膜炎61例临床分析

    自发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是指无腹膜腔内邻近器官直接细菌感染(炎症、肠穿孔)等情况下,致病菌经肠道、血液、淋巴系统引起的腹腔感染.

    作者:陈礼运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上消化道同时性多原发癌的X线诊断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同时性多原发癌的X线表现,分析X线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8例上消化道同时性多原发癌进行低张气钡双对比造影观察.结果 8例患者中,食管-食管型3例,食管-胃型3例,胃-胃型2例,X线主要表现为食管和胃的不规则龛影,黏膜中断、破坏、管腔狭窄、钡剂通过受阻.结论 X线气钡双对比造影是诊断上消化道同时性多原发癌的重要手段.

    作者:张镇滔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27例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PKRP)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采用PKRP治疗高危BPH患者27例,随访2~14个月.结果 手术时间30~100 min,平均50±30 min.术中出血少,均未输血,无前列腺电切综合征(TURS)及真性尿失禁发生,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术前为(24.3±4.5)分,术后3个月降至(8.6±2.5)分(P<0.01).结论 应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高危BPH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明显拓宽了BPH的手术适应证.

    作者:周政;黄家旺;宋钟贵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早期手术治疗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38例分析

    目的 通过宫颈癌放疗病人进行自我阴道冲洗观察阴道冲洗的效果.方法 将14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由护士操作冲洗,观察组由患者自己冲洗,观察两组阴道清洁度和阴道黏膜反应.结果 两组病人阴道清洁度及阴道黏膜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自我阴道冲洗术对于病人简便易学、方便、经济的操作,且有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建民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Orem护理模式在急性脑卒中患者预防医院感染中的应用

    Orem护理模式是由美国护理学家Orem提出.是围绕护理目标,即大限度的维持及促进病人的自理而组织的.护理系统是在出现自理缺陷时护理活动的体现.Orem提出了三个护理系统:全补偿系统、部分补偿系统、辅助支持系统.全补偿系统:病人没有自理能力,所有的自理需要全靠护士来满足;部分补偿系统:病人有能力满足自己一部分的自理需要,但一部分由护士来满足;辅助支持系统:有些自理需要病人能够自己满足,但必须要护士提供咨询、指导教育才能完成.

    作者:尹冬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护理人员工作倦怠现状与研究

    我国正处于职业倦怠的高峰期,其中护理人员居第2位.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要求日益增长,医疗技术护理知识的不断更新,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及复杂的人际关系.

    作者:查太香;杨翠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超声诊断宫外孕96例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经腹二维超声诊断宫外孕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2007年我院96裂型宫外孕患者的超声检查资料.观察子宫内膜厚度,结合血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值综合判断.结果 96例宫外孕中,流产型9例,占9.3%;破裂型15例,占15.6%;未破裂型67例,占69.7%;陈旧型5例,占5.2%.结论 超声诊断宫外孕准确率高,检查迅速且无痛苦、无创伤,可作为妇产科急症首选的检查方法.

    作者:王晓炜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环磷酰胺的临床应用现状

    环磷酰胺是临床常用的氮芥类药物.近年来随着对其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临床应用进一步扩大,主要用于实体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和同种异体移植等.本文意在综述环磷酰胺的临床应用现状.

    作者:王聪;王一腾;魏鑫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咪唑安定和舒芬太尼辅助局麻下输卵管结扎的应用

    输卵管结扎术因其安全、可靠、简便、长效、创伤小等优点而被广大育龄妇女所接受,是目前国内外施行为广泛的女性绝育方法.输卵管结扎一般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进行.

    作者:丁建国;李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亚低温治疗的实施与护理

    目的 总结15例颅脑外伤病人运用亚低温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 主要护理措施包括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特别是对体温和呼吸的监测.做好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本组治疗时间为3~7 d,无一例并发症发生,临床症状得到很好的控制,明显改善了颅脑外伤病人神经功能预后.结论 亚低温治疗实施越早,对脑保护作用越明显,疗效越好.临床亚低温治疗持续时间应视病情而定.

    作者:蒋丽萍;王志琼;余红敏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产科护理风险与防范

    产科是高风险科室,风险无处不在,多后果严重.如何规避风险、处理好护患矛盾,是保证护理质量的重要课题,而减少或预防风险发生也是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和目标.

    作者:解小静;于淑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行腹腔镜胆囊手术麻醉的观察

    目的 评价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的维持和术后苏醒过程.方法 40例美国麻醉学会手术前分级标准原则(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静吸复合麻醉组(C组)和全凭静脉麻醉组(R组),每组20例.两组均以咪唑安定0.04 mg/kg、芬太尼4μg/kg、丙泊酚1.5-2.0 mg/kg和维库溴铵0.1 mg/kg诱导后气管插管.麻醉维持:C组:用2%安氟醚吸入;R组:用0.9%氯化钠注射液360 ml+丙泊酚注射液400 mg+瑞芬太尼1 mg按75滴/min的速度静脉输注.记录病人麻醉诱导前,切皮后和术毕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术毕停药后病人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 C组病人切皮后、术毕的MAP、HR升高的程度比R组病人明显.两组病人切皮后和术毕的MAP分别与诱导前的MAP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病人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与静吸复合麻醉下LC比较,人工输注瑞芬太尼-丙泊酚混合液全凭静脉麻醉用于LC时,麻醉维持平稳,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快,拔管早,安全可行.

    作者:杜良刚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锁骨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锁骨骨折的佳治疗方式.方法 对98例锁骨骨折进行治疗,其中手术治疗46例,包括重建钢板固定20例,克氏针内固定12例.锁骨钩钢板固定8例,记忆合金固定6例;非手术治疗52例,8字绷带固定.结果 5种方法疗效相似,2种钢板固定和记忆合金固定法的生活质量高于单独克氏针内针固定者;非手术治疗对于移位较轻或复位后较稳定的骨折有较好效果.结论 锁骨骨折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个体化分析,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才能有利于骨折的早期愈合.在手术治疗中,在经济条件许可条件下,可优选记忆合金固定法治疗.

    作者:吉旭彬;杨照田;董传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纳洛酮加呋塞米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5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纳洛酮加呋塞米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疾病中的作用.方法 将110例HIE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和呋塞米3 d.结果 治疗组用药3 d,显效30例,有效18例,总有效(显效加有效)率96.0%.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21例,总有效率为68.0%.两组在显效率及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纳洛酮加呋塞米对改善HIE患儿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提高HIE患儿治愈率,降低致残率等方面有积极意义.

    作者:王世荣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水合氯醛麻醉大白鼠心电图的研究

    动物心电图的描记是机能实验教学和研究中一个重要监测指标,常用青蛙、大白鼠、家兔、狗等动物进行实验.在这些动物实验中,大白鼠的耐受性较强,操作较方便,也比家兔便于固定,稳定性强,准确率高,所以,我们选择大白鼠进行ECG的描记实验研究.

    作者:方占荣;王炳钦;郝洪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程中CD5+B细胞及CD4/CD8的变化研究

    目的 研究CD5+B细胞和CIM/CD8在慢性乙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以及他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技术和流式细胞仪对4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病前后周围血中CD4/CD8比例和CD5+B细胞的百分率和37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 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病高峰期周围血CD4/CD8比例显著低于病情恢复期,且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而CD5+B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病高峰期,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恢复期,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和T细胞免疫功能的紊乱相关,而CD5+B可能在乙型肝炎的慢性化机制中发挥作用.

    作者:瞿志军;李国航;黄兴国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